第十一章 英格兰银行没有能力增加发行额

佚名Ctrl+D 收藏本站

我们在前面第22页描述了人们如何使用已经发行的、在英格兰银行院墙外流通的银行券,从这种描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银行券的使用范围很窄,用途受到严格限定和限制,以致英格兰银行绝不能按自己的意志,使已在公众手中流通的货币数额增加10万镑,甚至1 000镑也增加不了。我并不是说,英格兰银行不可能进入某种自发的活动,这种活动的性质,使银行券脱离英格兰银行而不在当天或第二天以存款或对金块需求的形式返回。这种交易由于自身的性质可能要求银行券在国库或代理人手中或银行家手中存放几天。我的意思是说,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券会作为存款不可避免地返回英格兰银行;或换言之,银行券会闲置在银行家的钱柜中,除了在那种特定的活动中发挥作用外,在购买或支付的交易中不执行货币的任何职能。我曾经援引过格尼先生在1883年发表的一种观点, [1] 他认为,只要伦敦的交易所需银行券的供给是充足的,那么增加5 000 000镑的结果将是,这5 000 000镑不起任何作用,或更确切地说,它将闲置在银行家的钱柜中。

在1840年发钞银行委员会召开的听证会上,有人又提出了英格兰银行是否有能力增加发行额的问题,证人的回答再次表明,英格兰银行没有这种能力。务请记住,下述提问与回答涉及人们所想象的英格兰银行的活动对流通数额、利率以及物价的影响。我引述这些提问与回答,直接目的是要表明英格兰银行不能通过其活动增加其在外流通的银行券数额。

下面的问答中,提问人是皮尔·罗伯特爵士,回答人是佩吉先生,在此之前,曾有人在提问时假设英格兰银行有20 000 000镑的银行券处于流通之中,另有70 000 000镑的硬币存放在金库中。

问题832.假设由于贴现汇票或向政府放款而发行的那20 000 000镑银行券保持不变,假设英格兰银行突然抛出5 000 000块金市并使其进入实际的流通 ,作为地产证券的垫付,难道这不对国家通货产生影响吗?

如果它们在市面上流通,将对物价产生影响;但它们很快就会返回银行。在这种情况下,英格兰银行管理的货币总量最初不会发生任何变化,但英格兰银行会像私人银行所做的那样,用存有的货币购买证券而不增加债务;但这种情况绝不会持久;因为流通领域要么需要那些金币 ,要么不需要那些金币 ;肯定是不需要 ;因为 ,在那之前 ,并没有出现这种需要,既然流通领域不需要它们 ,它们就将返回英格兰银行 ,增加存款 。然后,英格兰银行的情况就像上面所说的那样;它们将增加英格兰银行的证券,同时增加其债务。

833.它们将返回英格兰银行,因为它们若不返回英格兰银行,会使通货贬值;但它们滞留在外时,难道不会影响物价吗?

它们不会滞留在外多长时间。

如果佩吉先生的回答只限于我加着重号的部分,那他的回答是正确的。既然流通领域不需要那些金币,它们就将返回英格兰银行,从而增加存款;随后,如果不提出这样的问题,即:“833.它们将返回英格兰银行,因为它们若不返回英格兰银行,会使通货贬值;但它们滞留在外时,难道不会影响物价吗?”这一问题假设它们已作为通货进入流通——如果不作这一错误的假设,而是问:为什么 或者在什么意义上这些金市还被需要而将返回英格兰银行,则正确的回答将是,流通领域需要金币,即使不是完全用于,也主要是用于收入(包括工资在内)和支出的目的,而不是把其当作资本转让的手段。硬币主要用于商人和消费者之间的零售交易。因此,既然上述以抵押贷款方式强制发行的金币绝不会增加零售交易中的需求,所以这些金币由于是纯粹预付资本最不便利的手段,很可能会作为存款返回英格兰银行。

根据假设,这是英格兰银行的一种被迫的活动。要作这种程度的抵押预付,英格兰银行将不得不置换现有的资本(因为根据假设,商业状况处于一种完好的静止状态,换句话说,处于均衡状态, 没有发生新的情况诱使新的借款人按现行利率购买那种证券),而现有的资本以前已被预付并抵押了出去。所以要置换现有资本,就得大幅度降低那种证券的利率,以诱使新借款人或受押人偿还其贷款并以降低了的利率从英格兰银行借款。

受押人的贷款被以不便利的方式出乎意料地偿还后,他们当然要寻求其它投资机会;但他们不会很容易地找到投资机会,除非他们以更低的利率提供资本。这只不过是以一种方式消除了为资本寻找投资机会遇到的困难,或更确切地说,只是转嫁了困难。因为,抵押贷款得到偿还并转让给英格兰银行后,受押人重新购买多少证券,也就会使多少资本在市面上流通,其数额正好与转让那些证券所释放出来的资本数额相等。

即使英格兰银行所作的这种抵押预付提供给了做土地投机生意或其它投机生意的人,结果也不会有多大变化。当然,在进行土地投机活动时,地产按年度计算的价值会暂时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土地的卖主在付清了债权之后,会力图用剩下的款项在国内外购买证券,而且最初会同被偿还了抵押贷款的受押人一道,把由此而得到的金市存入银行。不论在哪一种情况下,都将增加英格兰银行或其它银行的存款。由此而累积的存款,会由于利率的大幅度降低慢慢在国内或国外找不到投资机会,而不一定会像上面的提问所设想的那样,增加流通额或使通货贬值,至少在利率降低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之所以要特别评论罗伯特·皮尔爵士的提问所表达的观点,是因为发钞银行委员会的调查(皮尔先生是该委员会的成员,并参与了调查)竟然没有动摇他的信念,即,英格兰银行有能力通过强制发行银行券增加黄金或银行券的流通量,从而有能力使通货贬值。在1842年会期的最后一天,罗伯特·皮尔爵士谈到了他提议课征的关税会使情况好转,有助于减轻当前的痛苦,接下来总结说:

“我承认,可以通过某些方式造成暂时的繁荣。通过发行面额为1英镑的银行券和通过鼓励英格兰银行更大规模地发行纸币,就可以造成暂时的繁荣;但这种繁荣是虚假的。在我看来,避免采用这种刺激方法,要明智得多。” [2]

发行5 000 000镑面额为1英镑的银行券而不是金币,所造成的结果只有这样的区别,即,虽然在以证券作抵押发行的情况下,它们不增加流通的数量,但由于公众可能更喜欢面额为1英镑的银行券而不是金币,因而将是金币而不是小额银行券返回英格兰银行。

从上面援引的发言的结束部分和对佩吉先生的调查来看,罗伯特·皮尔爵士似乎认为,在创造暂时繁荣方面,最 有效的刺激方法 是强制发行金市或面额为1英镑的银行券,次 有效的方法是在政府鼓励下由英格兰银行大量发行纸币。

无论利率的下降最终会对我国的繁荣产生什么样的长久影响,以下一点都十分清楚,暂时的繁荣不是大幅度降低利率的必然的或直接的结果。在罗伯特·皮尔爵士说我引述的那些话时,即1842年8月,利率已降至若干年的最低水平,但确定无疑的是,经济并未恢复繁荣,哪怕是极其短暂的繁荣。因此,不管他两年前征求佩吉先生的意见时是什么看法(那时的利率仍较高),他都不能再认为,纯粹的有证券担保的预付,即,英格兰银行的贷款或贴现(总是假定,证券是平常的)会产生预想的效果。不知他为什么认为增发银行券会创造暂时的繁荣。

我们如此深入地讨论罗伯特·皮尔爵士所假定的情况,是要表明,英格兰银行同地方银行一样,并不能随意扩大发行额,并不能在萧条时用比平时多的存款或金块购买证券;还要表明,通常的那种说法,即英格兰银行和地方银行可有意扩大其发行额,是不正确的,因为它们实际上没有能力直接增加市面上流通的银行券的数量,这里所谓市面上流通的银行券,指的是经常转手、并在日常交易中执行货币职能的银行券。

英格兰银行突然被迫提供5 000 000镑抵押贷款时,可能凑巧遇到以下一些情况,如贸易在扩大,物价在上涨,或地方银行纸币的信用在下降;这些情况会吸收一部分英格兰银行增发的款项;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一部分增发的款项会返回英格兰银行,有些作为存款返回来,有些返回来兑换银行券(不是兑换黄金,因为国内流通领域并不需要黄金)。但在这里所假设的情况下,即使英格兰银行不增发银行券,存款人、贴现或金块的流入也会导致银行券增加。

依据上述观点,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是地方银行还是英格兰银行都没有能力(因为它们的预付是以证券担保的,纸币是可以自由兑换的)直接扩大其发行额;有人仅仅依据流通银行券数量的增减,便一口咬定英格兰银行在有意扩大或缩小发行额,这是一种错误的类推,忽视了两种不同发行的区别,一种所谓发行实际上是“以证券作担保”进行的预付,另一种是政府银行券即纸币的发行,只有后一种发行的数额能够按发行人的意愿增加。

* * *

[1] 《物价史》,第3卷,第156页。

[2] 英国议会记录,1842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