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态度与行动

阿德勒Ctrl+D 收藏本站

Attitudes and Movements

态度、姿态、动作,恍如镜子一般,真实映射出潜藏的人生风格。

在上一讲中,我们详细论述如何利用早期记忆与幻想来揭示个体隐性的人生风格。我们有一整套方法可以用在人格研究上,探索早期记忆只是其中一项。所有方法的基础都基于同一个原则:汇总各个独立的部分,以解读整体。除了早期记忆之外,我们也可以观察动作和姿态。动作可能清楚外显,也可能深植于姿态当中,不同的姿态表现了一个人的整体人生态度,整体态度则构成了人生风格。

先来谈谈肢体动作。我们都会借由检视一个人站立、行走、移动、自我表达等各种姿态,去判断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不见得会刻意评断,但这些印象势必会引发我们的好感或反感。

就让我们以站姿为例,来看看不同的姿态。不管面对的是孩子或成人,我们第一时间就会注意对方是抬头挺胸,还是弯腰驼背,而夸大的姿势都需格外留意。当一个人站得直挺挺,如电线杆一般,我们不禁会想他到底是费了多大力气来维持这样的姿势。我们也可假设此人内心并不相信自己如外在表现出色。从这个小细节就能看出姿态是如何像镜子一般映射出所谓的优越情结。他希望在众人面前表现得更勇敢——他希望能尽其所能地展现自我,可惜却因太过紧张而事与愿违。

另一方面,有些人的姿态则完全相反:永远都是弯腰驼背的模样。这种姿势某种程度上暗示着他们胆小怕事。但不管是从感性或理性面来说,做出任何评价、判断时都务必慎重,不可只凭单点评定,应该考虑其他因素。有时即使我们觉得自己的想法八九不离十,但仍会希望有更多佐证。故我们应该自问:“弯腰驼背的人一定是胆小鬼,这样判断对吗?他们在逆境下会有哪些表现?”

现在从另一个角度来检视上述的心理与肢体动作关系。我们注意到弯腰驼背的人随时都想找到能倚靠的东西,像是靠着桌椅站着。这种人并不信任自己的力量,只希望随时都有支撑点。这种“找东西靠着”的站姿,与“弯腰驼背”的站姿一样,都反映出同一种心理态度。目前至少已有两种姿势多少能证明我们的论点了。

我们也发现,老是寻求依靠的孩子表现于外的姿势,和独立性强的孩子很不一样。透过观察孩子的站姿以及他们与别人交流时的态度,可以判读孩子独立的程度。看到这些姿态、态度时,无须怀疑自己的判断,因为还有很多机会能证明结论的真伪。一旦印证为真之后,我们便能采取必要的措施来进行补救,帮助孩子走回正轨。

接下来,我们以一个老是寻求依靠的孩子为对象来做个实验。我们先请孩子的母亲坐在椅子上后,再让孩子走进房间。结果发现,孩子谁都不看,直直朝母亲走去,然后不是靠在椅子上,就是靠在自己母亲身上。这个实验再次证明了我们的假设:这个孩子只想寻求外来的支持与依靠。

注意孩子与人交往的态度也很有趣,因为这个面向展现了其社会兴趣与社会适应的程度,也反映出孩子对他人的信赖度。一个不喜欢接近他人、总是远离人群的孩子,不论处理任何事情都会采取保守的态度。这样的孩子不多话,而且异常沉默。

由此可见,人的种种态度、行为,都指向同一个重点,因为人是一个整体,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响应人生中的种种问题。为了便于说明,且让我们以一个去寻求医生治疗的女性为例。医生开口请她坐下时,原以为她会坐在附近。没想到,她环顾四周后,却选定了一把最远的椅子。针对这种行为,我们只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她不想和丈夫以外的人建立关系。她一开口就说她已婚,从这一点便能猜出她只想和丈夫有关系,也能推论她希望得到丈夫的宠爱,是那种会要求丈夫准时回家的妻子。一旦落单,她就会深感焦虑,所以她不希望独自一人出门,但更不喜欢与丈夫以外的人碰面。简而言之,从“选择位置”这个单一行为,我们就可以拼凑出她整个人生的梗概。不过,当然还有其他方法可以验证我们的理论。

如果她说出:“我现在非常焦虑不安。”除非听者知道有人会把焦虑当成控制他人的武器,不然肯定不懂这句话背后的含意。不论大人或小孩,如果有人为焦虑所苦,我们就可以推测他们的身边一定有个时时支持他们的人。

有对夫妇坚称自己是自由思想家(free thinker),他们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在婚姻里随心所欲,只要彼此坦诚以对即可。结果做丈夫的有了婚外情,也一五一十对妻子和盘托出;妻子看似很满意先生如此诚实,但后来却开始感到焦虑。她变得不愿独自外出,要求丈夫一定要同行。这对夫妇让我们目睹了焦虑或恐慌会如何改变自由思想。

有些人总是紧靠着墙、躲在家中的一角。这种行为显示出他们缺乏勇气,不够独立。接着来分析这种胆小犹疑的人有什么样的人生原型。有个男孩在学校里非常害羞,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表示他不想和其他人交流。他没有朋友,总是盼着放学。他的动作很慢、上下楼梯总是紧贴着墙,走路时一定低头看着路面,但放学后却会飞也似的跑回家。他在学校里不是好学生,事实上,他的成绩与表现都很差。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在学校里一点也不快乐,只想回家找妈妈;他的母亲是个体弱的寡妇,非常宠爱他。

为了更了解这名男孩的情况,医生与他母亲详谈了一番。医生问道:“他会乖乖上床睡觉吗?”母亲答道:“会啊。”“他夜里会哭闹吗?”“不会。”“他会尿床吗?”“不会。”

医生心想,如果不是他弄错了,就是那个男孩有什么问题。他推论男孩一定是跟妈妈一起睡。医生怎么会做出这个结论呢?事情是这样的,睡觉前会哭闹的小孩只是想引起母亲的注意,但男孩若是睡在妈妈身旁,就没有必要哭闹了。同理可证,小孩会尿床,同样也是为了引起母亲的关注。后来,医生的结论证实为真:那个男孩的确和母亲同睡。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看到心理医师所关注的这些小事,其实都包含在一套始终如一的人生规划(即人生风格)里,都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因此,当我们发现这个孩子的目标(我要和妈妈紧紧相依、永不分离)时,就能推论出许多重要的结论。利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知道一个孩子的智商是否真的很低。智商低的孩子绝对无法想出这种聪明的人生规划。

我们接着来探讨一下各种不同的心态。有的人或多或少有点好斗,有的人很容易就会退缩逃避。不过,我们不曾看过有人真的弃一切于不顾。人不可能做到完全放弃,因为这不符合人性。正常的人是不会放弃的。如果一个人看起来什么都不要了,意味着未来还有更艰苦的考验等着他,绝对无法轻松就此解脱。

但有一种小孩却是动不动就想放弃;这类孩子通常是家庭关注的焦点。每个人都必须关心他,不断地劝诫他,驱使他继续前进。他的人生中少不了帮他的人,他也永远都是别人的负担。但这就是他充满优越感的目标:他用放弃来表达想要主宰他人的欲望。就像我们之前谈过的,这种充满优越感的目标必是自卑情结造成的结果。如果他对自己的力量毫无疑问的话,就不会便宜行事,用这种方式来达成目的。

有个17岁的男孩正好可以说明这种特质。他是家中长子。先前也跟各位谈过,弟弟、妹妹出生后就会取代老大的地位,变成整个家庭的中心所在;对老大而言,就像是历经了一场悲剧。这个男孩也不例外,他长大后变得消沉乖戾,找不到工作,甚至企图自杀。而在自杀未遂不久后,他就医时提及自己在自杀前做了一个梦——他梦到自己开枪打死了父亲。由此可推论,这个孩子即使郁郁寡欢、懒惰成性、无所作为,但大脑一直有在运作、想象自己做了哪些事。我们也发现,不论是在校表现懒散的孩子,或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懒惰大人,都濒临危险的边缘。懒散往往只是一种表象,一旦坏事发生,我们就会看到这些人意图自杀、精神失常或崩溃。即便借助科学之力,要厘清这种人的心态也非常不容易。

害羞之于孩子,同样隐含着重大危机。我们一定要好好对待害羞的孩子,也务必在童年时期就导正他们,否则会毁了他们的一生。如果改不了羞怯的个性,孩子日后的人生将会荆棘芒刺满布。因为人类的文化已经根深蒂固地认定,唯有勇敢的人才能成功,才能享有人生的优势。一个人如果勇敢,失败时受伤也不会太重,但羞怯的人一旦面临困难险阻,就会想办法躲进人生的无用面向里去。生性羞怯而一直未获改善的孩子,长大后很容易罹患精神疾病或精神失常。

羞怯的人总是一副畏首畏尾的样子,和别人相处时也常结结巴巴,或是不太说话,更甚者会完全不跟人来往。

以上述及的人格特质都是心理态度(mental attitude),既非天生,也与遗传无关,只是人对某种情境的响应(反应)。每一种特定的人格特质,都是人的统觉系统在遭遇问题时,人生风格所做出的响应与解答。当然,这种回应不见得会如哲学家所预期的具有逻辑性,而是每个人透过儿时经验与错误的磨炼后做出的响应。

与正常成人相比,在小孩或人格异常者身上更能看清楚这些心理态度的作用,以及形成过程。就像之前所述,人生原型阶段的人生风格,远比日后更清晰、单纯。事实上,我们或许可以把人生原型的作用比喻为尚未成熟的水果,它会吸收肥料、水分、养分和空气,在逐步成熟的过程中慢慢消化。人生原型和人生风格的差异,就好似青涩的果子与成熟的水果。在人生青涩阶段,比较容易开启、检视,但这个时候看到的雏形,大致上已足以预测成熟时的情形。

比方说,从小胆小畏缩的孩子,我们可以从他的一切态度中,看出他是如何展现出这一面的。这个世界事事都讲求差异,所以会把胆小懦弱的孩子和争强好胜的孩子区分开来。争强好胜的孩子一定具备某种程度的勇气;这股勇气即是常识的自然产物。然而,就算是非常懦弱的孩子,有时在某些情境下也会表现得像个英雄;只要他有意争第一、强出头,就会一鼓作气。有个不会游泳的男孩便是很好的例子。有一天,几个男孩邀他一起去游泳,他答应了。水很深,这个男孩因不谙水性而差点溺毙。这当然不是真正的勇气,而且这种假性勇气属于人生无用的那一面。男孩不会游泳却偏要游泳,只因他想受人崇拜。他忽略了自己身处的险境,指望有人来救他一命。

从心理学上来说,一个人是勇敢还是温顺,和相不相信宿命(predestination)有着密切关系。一个人的宿命观,会影响到他有没有能力采取有益行动。有优越感的人,觉得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因此不屑学习。我们都很清楚这种想法会落得何种下场。抱持这种想法的孩子,在校成绩通常很差,其中有些孩子甚至会做出危险举动:他们觉得自己绝不会出事,也绝不会失败,但结果证实物极必反。

根据观察,当人们大难临头而能全身而退时,就会萌生这股宿命感。举例来说,人们如果经历了一场严重意外却能安全生还的话,就会觉得自己注定要完成更宏大的目标。有位男子大难不死后就抱持这种想法,但历经一次完全出乎意料的痛苦经验之后,他丧失了勇气,变得忧郁丧志,因为支持他最重要的信念瓦解了。

当我们请他回想早期记忆时,他提到了一次重要经验。有一次,他在前往维也纳一家剧院看戏之前,先绕去了别的地方。等他抵达剧院,那里已经付之一炬。剧院全烧光了,而他却能幸运逃过一劫;据此可以理解为什么这个人自觉他命中注定要去完成更高远的理想。此后一切也都很顺利,直到他与妻子的感情出现裂痕。最后,他整个人都崩溃了。

关于宿命论者的重要性,有很多值得探讨之处。它影响了全体人类文明,也影响了每一个个体,但就心理学家的角度而言,我们在此只想点出宿命论与心理活动、人生风格源头之间的关联性。从许多方面看来,人会相信宿命其实是出于怯懦的逃避,因为相信宿命就可以不必在有益的人生方向孜孜以求。基于上述理由,宿命论信念只是一种虚假的精神支柱。

从许多方面看来,人会相信宿命其实是出于怯懦的逃避,因为相信宿命就可以不必在有益的人生方向孜孜以求。基于上述理由,宿命论信念只是一种虚假的精神支柱。

* * *

The belief in predestination is in many ways a cowardly escape from the task of striving and building up activity along the useful line.For that reason it will prove a false support.

会影响我们与同侪之间关系的基本心理态度之一是羡慕。羡慕,是自卑感的一种表现。确实,每一个人的个性中多少都带着一点羡慕。少量的羡慕心态实属平常,而且完全无害。但我们必须让羡慕变得有用。如果羡慕能让人做出成果,让人继续向前迈进,让人面对问题,羡慕便是有益的。因此,对于每个人心里都有的一丝羡慕之情,我们应该宽容待之。

另一方面,忌妒却是更棘手也更危险的心态。因为不管采取任何方式或手段,忌妒都是毫无用处与益处的,一个心怀忌妒的人永远不会成为有用的人。

此外,忌妒亦是严重深层自卑感的产物之一。善妒的人害怕自己没有能力掌握身边的伴侣。当他们想以某种方式来影响伴侣时,忌妒的表现反而透露出他们脆弱的一面。如果我们检视这种人的人生原型,将会发现他们具有一种“被剥夺感”。事实上,遇到善妒的人时,我们应该回顾剖析他们的过去,判断我们是不是要和一个曾经失宠、且预期自己将再度失宠的人来往。

一个心怀忌妒的人永远不会成为有用的人。

忌妒亦是严重深层自卑感的产物之一。

* * *

There is no single way in which a jealous person can be useful.

We see in jealousy the result of a great and deep feeling of inferiority.

讨论过羡慕与忌妒的一般性问题后,我们进一步来探讨一种非常特殊的羡慕心态——女性对于男性优越社会地位的羡慕之情。我们发现有许多女孩与女人都想变成男性。这种心态其实很好理解。如果我们以公正的眼光来看,就会发现在人类文化中,男性永远都居于领先地位;男性总是比女性更受赞赏、重视与尊重。从道德上来说,这种情况是不对的,必须加以修正。当今的女性也发现,男性在家里更轻松自在,不用为了小事烦心;男性在许多方面来说,都比女性拥有更多的自由。而这种男尊女卑所造成的结果,使得女性对自己的角色感到不满,因此女性开始模仿男性的各种行为举措,比方说,我们会看到女性尝试男生的穿着打扮,有时她们的父母也会表示支持,因为男装更为舒适方便。许多这类的行为都属有益,无须加以阻挠,但有一些态度则毫无益处,例如女性舍弃女性名,改取男性名。如果别人不用她们选用的男性名字称呼她们,这些女性就会发怒。如果这样的态度反映的是内心深处的某些想法,而非胡闹恶作剧那么简单的话,将会非常危险。这些女性在日后的人生中会对自己的性别角色极为不满,并厌恶婚姻。即使她们嫁作人妇,也会嫌恶女性在婚姻中所扮演的角色。

对于爱穿短裙的女性,我们不应挑她们的毛病,因为这样的打扮是一大优势。这样的女性在许多方面的发展跟男性没有两样。她们就算做的是可与男性平起平坐的工作,也再正常不过了。不过,女性如果对自己的性别不满,而试着染上男性固有的恶习,那可就危险了。

这种危险倾向会在青春期出现。青春期正是人生原型会遭到破坏的时期。不成熟的少女心态会转换成对男性特权的忌妒,并透过亟欲模仿男性行为而表现出来。这是一种优越情结,亦是一种对正常发展的逃避。

就像先前所述,对性别角色的不满可能导致女性对爱情与婚姻产生极深的厌恶感。不过,厌恶恋爱和婚姻的女性不见得就不想结婚;在我们的社会中,不结婚会被视为失败的象征。即便对婚姻没有兴趣的女性,也是想结婚的。[1]

如果我们认同平等原则是规范性别关系的基础,就不应鼓励女性进行“男性抗议”(masculine protest,又译“男性钦羡”)。两性平等必须因应自然规律,女性对男性的抗议是一种对现实的盲目反抗,也是一种优越情结。事实上,这种对男性的抗议会干扰、影响性功能的正常运作,导致各种严重的症状。如果我们回溯追踪她们过去的生活,将会发现这一切都始于童年时期。

虽然想变成男孩的女孩比较常见[2],但我们还是碰到过想成为女孩的男孩。这种男孩模仿的不是一般女孩,而是会和别人高调打情骂俏的女孩。这类男孩会抹粉戴花,行为举止仿佛轻佻女子,而这也是一种优越情结。

我们发现,这类男孩中有很多人生长于女性主导的家庭。因此,男孩在成长过程中模仿的是母亲的特质,而非父亲。

有个男孩因性方面的问题前来接受心理咨询。他说自己一直都与母亲相依为命,父亲在家中基本上并不存在。他的母亲婚前是裁缝师,婚后也继续做这一行。这个男孩总是跟在母亲身边,对她所做的工作甚感兴趣,因此开始缝衣服、画女装设计图等。他4岁就会看时间了,因为母亲总是4点出门、5点回家。从这一点可推论出,男孩总是注意着母亲的一举一动。由于他很盼望母亲返家,因此学会了看时钟。

等到开始上学后,他的行为举止都很像女孩,而且不参加任何体育活动或比赛。其他男孩常常开他玩笑,甚至故意亲吻他,与他类似的个案大都会有这种遭遇。有一天,学校要演戏,可以想见这个男孩被分配到女孩的角色。他演得很好,许多观众都真的以为他是女孩子,有个男性观众甚至爱上了他。这个男孩因而发现,他扮演男性角色时不获认同,但扮演女性时却大受好评。这便是造成他日后在性别认同上产生问题的起因。

* * *

【注释】

[1] 编注:本书最早于1927年出版,故部分陈述与现代观念有所落差。

[2] 编注:本书最早于1927年出版,故部分陈述与现代观念有所落差。

动作可能清楚外显,也可能深植于姿态当中,不同的姿态表现了一个人的整体人生态度,整体态度则构成了人生风格。

* * *

The movements themselves are expressed or embedded in attitudes,and the attitudes are an expression of that whole attitude to life which constitutes what we call the style of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