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 社会感、常识与自卑情结

阿德勒Ctrl+D 收藏本站

Social Feeling,Common Sense and The Inferiority Complex

自卑感与社会感人皆有之。

所有人都必须学习如何透过“常识”之力,将两者导向健全有益的发展,同时也要避免增生出无用的自卑情结与优越情结,进而看见人生真正的价值。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感会导致社会适应不良。就字面来说,自卑情结与优越情结已透露出社会适应不良可能导致的一切后果。这两种情结都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存在于人体之中,而是个体和社会环境互动的结果。这两种情结为何并非人皆有之?每个人都会有自卑感,都会努力追求成就与优越,这正是构成精神生活的要素。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卑情结与优越情绪,因为有些人会用一种心理机制来控制自卑感与优越感,转而导入有益于社会的管道;而这种机制的泉源正是社会兴趣、勇气与社会意识(social-mindedness),其中社会意识又称为常识逻辑(the logic of common sense)。

且让我们来了解这种机制的功能。只要孩子的自卑感不太强烈,一定会努力让自己有价值,并投入人生的有益面向。为了实现目标,这样的孩子定会关心他人的需求与利益。社会感(social feeling)与社会适应能力是最正确、正常的补偿。某种意义上来说,不管大人小孩,努力在有益面向追求优越感的人,一定能培养出社会感,社会适应良好。我们找不出有哪个人说“我什么都不在乎”时,是百分之百真心的;人或许会在行为上表现得毫不在乎,或者摆出一副对全世界都没有兴趣的样子,但无论如何都无法说服自己。反之,有些人会宣称自己对别人有兴趣,以掩饰自己缺乏社会适应能力。这证明了社会感人皆有之。

然而,社会适应不良的情况真实存在。我们可以透过分析边缘个案,来探究其成因;所谓的边缘个案(marginal case),指的是个体其实具有自卑情结,但因处于有利环境,导致自卑情结隐而未显的例子。这股情结被隐藏了,或者说,至少我们看到了一股将其掩盖、不致显现的倾向。因此,如果个案的人生向来一帆风顺的话,外表肯定意气风发、顺心如意。但只要贴身观察,我们就会发现他其实表现出了自卑情结的迹象,即使说话或发表意见时看不出来,从他的态度也可窥知一二。也就是说,他其实是自卑的。这种自卑情结是因自卑感过度膨胀,而造成的反结果。受自卑情结所苦的人,总希望能减轻负担;但他们一向以自我为中心,反而给自己强加了许多重担。

虽然观察有些人如何隐藏自卑情结颇有意思,但不可忽略也会有人坦承:“我饱受自卑情结的折磨。”并为自己这番诚实告白而洋洋得意;他们觉得自己比别人了不起,因为他们敢于坦承,但其他人却不敢。他们会对自己说:“我很诚实,我没有说谎来掩饰害我痛苦的原因。”不过,当他们自承自卑情结的同时,通常也会暗示自己遇到了哪些人生逆境、有哪些环境因素必须为他们目前的处境负责等。他们可能会谈到父母与家庭,说明自己没有受过良好教育,叙述遭逢了哪些意外,或是被限制、压抑等感受。

优越情结往往会盖住自卑情结,而且前者是对后者的一种补偿作用。有优越情绪的人傲慢、莽撞、自负且势利,比较看重表象,而非实际行动。

我们也发现,这类型的人早年努力追求优越感时,都有类似怯场的问题,而这也是他们失败时用来推诿的借口。他们会说:“如果我不怯场的话,什么事都做得到!”而常说“如果……就能……”来为力有未逮之事开脱的人,通常隐藏着自卑情结。

某些性格特质也暗示了自卑情结的存在,如狡狯、谨慎、爱卖弄学问、逃避重大人生问题,以及寻找被原则、规定重重限制的狭隘领域。一个人或坐或站时总爱靠着某样东西,也是自卑情结的象征。这种人非但不信任自己,还拥有很多怪异的习惯。比方说,他们会埋首于做一些小事,如搜集报纸、广告,然后再替自己找借口,解释自己为何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上。他们所做的训练有太多都落在了人生的无用面向,长期下去的话就会引发强迫症。

不论孩子目前表面上出现了哪一种问题,每个问题儿童身上通常都潜藏着自卑情结。所以说,孩子懒散成性是想逃避现实生活中的重大任务,也显示出孩子身上具有某种情结。偷窃是借着他人觉得不安全或不在场时,占对方便宜。说谎代表没有说实话的勇气。这些具体行为所包含的“祸心”都是自卑情结。

精神官能症是一种已经发展完全的自卑情结。只要是罹患焦虑性精神官能症(anxiety neurosis)的患者,就能为所欲为!这类患者会死缠烂打要人陪,只要对方投降,他们就达到目的了。他们凡事依赖别人,紧紧抓着别人不放。从这类患者身上可以看出自卑情结转化为优越情结——别人都得乖乖听我的话!借由使其他人臣服,他们便满足了优越感。精神失常患者也有类似的“情结进化过程”。由于自卑情结作祟,他们会设法排除人生重大问题,但一旦被逼上梁山面对困境时,他们就会幻想自己是伟大人物,在想象世界中功成名就。

以所有发展出情结的个案来说,他们之所以无法在社交方面与有益面向一展长才,乃是缺乏勇气之故。少了勇气,不仅会妨碍当事人顺应社会的发展走向,也会导致他们在理性上无法理解社会发展的必要性与功用。

上述情形在罪犯(自卑情结表露无遗的最佳案例)的行为中最为明显。罪犯都是懦弱而愚蠢的人,他们的怯懦和对社会的无知,是一体的两面。

我们也可以用类似的脉络来分析酗酒者。酒鬼只想从问题中解脱,又非常软弱无能,所以就算让他们解脱的方法落在人生的无用面向,他们也欣然接受。

这些人抱持的是个人的意识形态与理性观点,所以会与社会常识脱节;正常人则因为具备常识,而抱持着充满勇气的人生态度。比方说,罪犯永远都在为自己找借口或怪罪他人。他们觉得工作根本赚不了钱,而且社会很残酷,完全不给他们机会。他们会哭诉犯罪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而生理需求是压抑不了的。遭定罪时,罪犯也一定会想办法替自己辩解,就像十九世纪初美国儿童谋杀犯威廉·希克曼(William E.Hickman)所说:“是上天要我这么做的。”有名杀人犯被判有罪时则说:“被我杀掉的男孩对社会又没什么用处!那种男孩满街都是。”还有一位号称“哲学家”的家伙宣称杀死有钱的老女人并不是坏事,因为还有太多值得活下去的人在挨饿。

对我们来说,这些主张绝对无法成立,实际上也不见容于社会。这些人怀抱的都是无益于社会的目标,这类目标完全牵制了他们的想法与观念;而他们之所以选择这些目标,都是因为缺乏勇气。因此,他们一直找借口合理化自己的行为;如果一个人设定的目标落在人生的有益面向,根本无需多做解释,也不用找任何理由来捍卫目标。

且让我们来看几个实际的临床案例,说明社会适应良好的态度及有益于社会的目标会如何劣化成反社会。第一个案例是一个出身殷实之家、快满14岁的女孩。她的父亲辛勤工作,有能力工作时总是尽力养家,但后来卧病在床。她的母亲诚实善良,尽心照顾六名子女。长女很聪明,但12岁就过世了。次女原本有病在身,幸而康复后开始帮忙负担家计。三女则是我们要谈的个案。这个女孩一向健康,母亲因为必须同时照顾生病的丈夫和她的两个姐姐,因此没花太多时间在她身上。我们姑且叫她小安吧。小安还有个聪明但多病的弟弟。她认为自己被深受宠爱的二姐和弟弟“夹”在中间。她是个好孩子,但觉得自己不像姐弟那么受宠。她抱怨自己被忽略,感到备受压抑。

小安在校表现出色,是标准的模范生。由于学业成绩优异,老师建议她继续升学,而她未满14岁就跳级读高中,但是升上高中后碰到了一个不喜欢她的老师。老师不欣赏她,或许是因为她刚入学的表现不像过去那么优秀,但不论如何,少了老师赏识,她的情况每况愈下。如果她像以前一样是老师心目中的明星学生,就不会变成问题学生了。以前她的成绩名列前茅,同学们都喜欢她。但个体心理学家只要检视她的交友关系,便能看出问题所在。她总是批评朋友,老想着要左右别人。她想成为注目的焦点,希望被人吹捧,却绝对不接受批评。

小安的人生目标是获得赞赏,受人喜爱与关注。后来,她发现她的目标只能在学校达成,在家里办不到。但如今就算在学校也得不到欣赏。老师讨厌她,坚称她根本没优秀到能跳级,总给她很低的分数。最后,她选择逃学,连续好几天都不去上学。等到她终于又回学校上课,情况反而变得更糟,老师建议她退学。

要小安退学根本无济于事;校方和老师提出退学的建议,等于坦承他们解决不了问题。他们既然无能为力,就应另请高明去跟她的父母谈谈,可能安排小安转到他校就读,或是让她转班,由较能理解她的老师来教她。但小安现在的老师却不做如是想,反而认为:“如果孩子成绩退步、逃学,就应该退学。”她的想法是基于私人道理,而非常识。但是对为人师表者而言,“常识”格外重要。

接下来的发展大致猜得出来。小安失去了人生中最后的支柱,觉得全世界都负了她。因为被退学,她在家里连一丁点赞赏都得不到,所以她开始逃家,一消失就是好几天。最后和一名军人坠入了爱河。

我们很轻易便能理解小安的行为。她的目标是获得赞赏,在上高中之前,她所做的训练一直带领她往有益面向发展,但如今她却朝无益面向向下沉沦。那名军人一开始很欣赏她、爱她,但后来小安的家人却接到一封信,小安在信上写着自己怀孕了,想服毒自杀。

写信给家人一事,符合小安一贯的人格特质。她总是在寻找预期能获得赞赏的地方,寻寻觅觅之后还是决定回家。因为她知道母亲已对她彻底绝望,不会再责骂她了。她也自认为家人看到她回家一定会欢天喜地。

要处理这类个案,重点在于有能力去认同:运用同理心,易地而处去体会当事人的感受。这个个案很想获得赞赏,并鞭策自己朝这个目标前进。我们若能认同这样的人,就能站在他们的角度设想并自问:“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此外,性别与年龄都必须一并纳入考虑。因此,我们应该试着鼓励小安,还要引领她朝着有用的面向发展。我们也应帮助她做出以下决定:“也许我应该转学,但我绝不退缩。也许我做的训练还不够,也许我的观察不正确,也许我都是用自己的想法去思考学校里发生的事,却没去了解老师的想法。”如果我们能帮助这样的人找回勇气的话,他们就会学着在有益面向上磨炼自己。一个人若是缺乏勇气又有自卑情结,足以毁掉一生。

且让我们来看看其他跟小安处境相同的人会发生什么事。譬如说一个与小安同年、在法律边缘游走的男孩。男孩若是在学校遭受挫折失去了勇气,很可能会四处游荡、加入帮派,而这些行径都不难想象。一旦失去希望与勇气,他会开始因循苟且,伪造请假单上的签名,不做功课,找寻逃学时的去处,最后遇到有类似经历的同伴,一起厮混堕落。他在学校里对一切都不感兴趣,发展出更多只适用于自己的个人想法。

一个人之所以会有自卑情结,通常和一种想法有关:我没有任何特殊才能。有这种想法的人认为人有优劣之分,有人天赋异禀,有人则否,而这也是一种自卑情结的表现。个体心理学主张:“任何人都能有任何成就。”如果有谁绝望到不再相信这条公理,觉得自己绝对无法在人生的有益面向上达成目标,就是自卑情结正在作祟。

有自卑情结的人,相信天生的人格特质会影响人生。假使以下这种信念“人的成就完全取决于先天的能力”确实成立,那心理学家将无用武之地。事实上,人会成功,凭借的是勇气。而心理学家的任务,就是要把绝望变成希望,让人鼓起勇气、聚积力量,做有用的事。

有时候,我们会看到十几岁的孩子被退学后,感到绝望而自杀。自杀,是报复行为,亦是对社会的控诉。自杀也是这些年轻人主张自我的方法之一,只是这个念头是出于他们的私人道理,而非常识。处理这类个案时,重点是要赢得当事人的心,让他有勇气走向有用之路。

我们还可以举出许多类似的案例。譬如一名在家里不受疼爱的11岁女孩。她的兄弟姊妹都有人疼,只有她觉得自己没人要,因而易怒、好斗、桀骜不驯。这个案例很好分析:这女孩觉得没有人欣赏自己,一开始还曾试图努力,但之后却不再抱持任何希望。到了某一天,她突然开始偷东西。对个体心理学家来说,针对孩子偷东西的行为,不一定要从犯罪角度去分析,其实偷窃是孩子为了“丰富心灵”而采取的举动。因为孩子有“被剥夺感”,否则何须做出这种行为。而这名女孩偷窃的原因,就是在家里得不到爱,以及绝望感作祟。我们注意到,觉得自己被剥夺的孩子会开始偷窃。这种被剥夺感不见得是真实的,但这种感受确实是孩子行动背后的心理因素。

再来看个8岁男孩的案例。他是私生子,其貌不扬,跟养父母同住,虽然没得到妥善的照顾,倒也没受到太多限制。养母给他糖果的时候,是他人生中最灿烂的时刻。如果糖果很少,这个可怜的男孩就会难过不已。养母后来改嫁给一个老头,两人后来生了一个女儿。老继父把小女儿视为唯一的心肝宝贝,对她宠爱有加。这对夫妻继续收留男孩的原因只有一个,这样就不用另外支付他在外面生活的费用。老继父回家时,总会带糖果给小女儿,但男孩却没份。于是男孩开始偷糖果。他觉得自己被剥夺了,因此想借着偷东西来得到心灵上的满足。继父为了偷窃而责罚他,他却依然故我。或许有人会认为,男孩就算被打还是要偷,也是一种勇气的表现,但事实并非如此。其实男孩下手时总偷偷祈祷着千万别被抓到。

在此案例中,这个惹人厌的男孩从来没体验过同龄孩童该有的幸福家庭生活。我们必须帮助他,也必须给他机会,让他知道何谓真正的一家人。当他学着认同,能易地而处了解他人的感受之后,就能理解继父发现他偷窃时为何如此痛心,以及妹妹看到糖果都不见了之后会有多难过。这个个案也再次证明,少了社会感、理解与勇气,都会形成自卑情结。而在此个案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惹人厌孩子的自卑情结。

人会成功,凭借的是勇气。而心理学家的任务,就是要把绝望变成希望,让人鼓起勇气、聚积力量,做有用的事。

* * *

Success is dependent on courage,and the task of the psychologist is to transform the feeling of despair into a feeling of hopefulness which rallies energies for the performance of useful 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