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 而已矣。”
辜讲
有一次,当一个诸侯在位的国君(卫出公,姓姬,名辄,卫国第29 代国君)与孔子协商从政做官的事情,孔子的一位学生(子路)对孔子 说:“先生,国君在等着您去代理管理国家。那么您认为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呢?”
“如果我必须开始的话,”孔子回答,“我应该开始定义事物的名称。”
“哦!确实应该,”学生(子路)回答,“但是很不现实,定义名称有什么用?”
孔子回答:“先生,你确实没礼貌。如果有人听到自己不理解的事情,一般是等待解释。”
“那么,假如事物的名称不明确,用词就不符合事实。如果名不符 实,就不可能做得完美。如果不能完美,艺术和文明的体系就不能够完 善。如果艺术和文明体系不完善,法律及司法则不会达到其效果。如果 法律及司法不能达到效果,民众就不知道该怎么做。”
“因此,聪明而高尚的人总能明确说出所讲的东西;只要能说出,必然能做出。聪明而高尚的人总能在所使用的词语上一语中的。”
辜解
汉高祖刘邦用武力夺取了天下,然后又想继续以武力来统治天下, 但是,当时的一位大学者(陆贾)对他说,治理中国这样大的国家,必须借助道德,也就是文化的力量。刘邦听从并实施了这位大学者的建 议,让一度在中国大地上消失的文明获得重生。汉初的学者把孔子设计 的蓝图重新整理,这一点上中国的汉代和欧洲罗马时代相同。
欧洲罗马帝国分为东、西罗马,中国的汉代也分为东汉、西汉两个帝国。西汉时,虽然已经继续对孔子设计的蓝图进行研究,但当时仅停留在研究阶段,没有对孔子的学说有充分的理解。实质上,皇帝还是在以武力来统治天下。汉代初年,最为兴盛的学派是“黄老学派”——同西方此时的斯多噶学派相对应。这种思想有一个缺陷,就是它要求人们“无为”,也即不教给人们什么,而不是教人们应该怎样做事。之所以会这样,主要还是由于当时的人未能真正掌握理解孔子的思想,这就导致了儒生和侠士的大量出现——这种情况在司马迁的《史记》里得到了记述。后代人把西汉时代的儒者称为“乱道”的儒生。
东汉末年,儒学又产生了一个名为“新学”的分支,导致了人们思想的迷惘,再后来,导致了类似于袁世凯的篡位者“王莽”出现。可以说“新学”一出现,儒学中重要成分“大义名分”就开始消亡了。以后,中国每当处于混乱的时候,就会出现正义和邪恶的斗争——中国现在处于混乱时期,所以我就要为君主的大义名分奋斗。
王莽被起义者灭亡后,东汉王朝建立。缔造者光武帝虽不是什么伟大学者,但他具备伟人的一切优秀品质,有足够的能力来区分什么是真正的学问,什么是假的、丑恶的思想。由于他的努力,真正的中国文明又复活了,从此孔子的学说成为国教。如果说在西汉,孔子的教义还只是一种哲学思想的话,到东汉则完全变成了宗教。当时,光武帝还在孔子庙里建了一所学校,这所学校有些像法国苏伦坡大学那样,是供伟人演讲的场所。
上文所说的,中国文明在周代达到全盛,在秦代的焚书坑儒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到东汉时又出现了复兴的态势,当时孔子的思想成为中国的国教。因此,最完美的人格象征是在东汉出现的,这个时代还产生了两本优秀女性著作:《孝经》《女诫》。但是东汉王朝只存在了一百多年,因为它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也即是只注重“心”的方面。在周代,人们对“知”的方面倾注了过分的热心,但到东汉末期,一切都反过来了,人们对“知”的东西不关心,却在“心”的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为了弥补这个缺陷,便有了西方佛教哲学的传入,因为佛教恰好在东汉初年传入中国。佛教文化所带来的关于“知”方面的思想,和儒家思想中“仁”的部分相结合,产生了一种新的思想,它使得中国进入了一个浪漫而自由的时代,即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给中国文明增添了不少色彩,但同时也招致了思想上的混乱,这和中国社会的政治结合,造成了中国的衰落,给北方少数民族入侵提供了机会,以后就进入了“五胡乱华”——这同现代中国被五个大国欺凌是同样的时代,历史是如此惊人的巧合,此时的古罗马帝国也是被来自北方的五个蛮族毁灭的,这是非常有意思的。那以后,五胡统治中国长达二百多年的时间。希望今后五大国对中国的统治不要太长。
一百多年的五胡统治结束后是南北朝,然后接着是唐朝,唐代的文化情景类似西欧文艺复兴,中国出现了文化的鼎盛。其实从唐代的例子出发,我认为,虽然现在中国还处于五大国的统治之下,但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能赢来文艺复兴时代的繁荣。唐代的文化是相当美丽雄浑的,但也因为这种过分美丽、让它容易染上病毒,而这些名为“文弱”的病毒就开始腐蚀毁灭唐文化的过程。最后,社会堕落,尤其是在两性关系 方面,唐代特别是唐代的皇室非常混乱,出现了许多丑闻。以美丽而闻 名的唐代女子杨贵妃也是这个堕落时代的产物,正是因为这个杨贵妃, 中国历史再次走入分裂的阶段。
中国文明在唐以后慢慢变得懦弱和保守,为了挽救这个局面,宋代文化界出现了推崇真正的孔子学说的学派,这些学者被称为“宋儒” 。与欧洲宗教相比较,汉代的儒学相当于盛行于古罗马的天主教,而“宋儒”则类似于新教徒。大家都知道,在14世纪出现了马丁•路德,他引导了新教改革,而在宋代中国,起这个作用的就是韩愈。事实上,韩愈是唐代人,但他发动了“新儒学”运动,行为和思想更符合宋代文人的要求。“宋儒”努力弥补唐思想文化上的缺陷,让中国的文明趋于完美。因此,很多佛教的思想被吸收。众所周知,佛教文化本身非常严密,内涵深刻,对社会的疾病也是一种治疗,所以中国社会一出现疾病(混乱)时,思想者就会寻找佛教的慰藉。宋代时佛教势力虽然得到很大的扩张,当时已经和儒学有了一定程度的结合,而这种结合带来了儒学的狭窄,所以中国文明陷入了困境。——这也是我不赞成泰戈尔认为印度把佛教传给了中国是一种礼物。
如果和欧洲对比,宋代是一个清教主义盛行的时代。当时,中国出 现了朱子学派,领导者是个伟大的学者,是继承韩愈的大儒学家。他试 图改变宋代儒生越来越狭窄的视野,让他们变得更加宽容、精深和博 大——后世的王阳明也是这种做法。不过,朱熹有点盲目的遵从孔子的 学说,要求必须完全依照孔子的教导行动;而王阳明则走上不同的道 路,主张根据自己的“良知”或者说常识来判断自己的思想,然后遵从孔子的教导行动。朱熹的做法是“学而不思”,而王阳明的学说则是 “思而不学”,年轻人应该既不盲从王阳明的学说,也不盲信朱熹的思 想,应该先学习而后思考。
我认为,中国文化现在面临的困境是如何从儒学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同西方文明的交流和碰撞是一个合适的方法——这是东西方文明互动带来的必然好处。当然光靠住住豪华宾馆、跳跳舞、学学外国话是无法真正领会外国文明的。各位不应该流于这种表面的东西,应该深入到文化的殿堂中,当然这里没有捷径可走。虽然我的学识浅陋,讲这种话是不够格的,但还是衷心地希望各位能够继承我们这一辈的事业,拓宽深入自己的学识,为世界文化进步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