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松本清张Ctrl+D 收藏本站

浜中说要把伊濑带往银座的饭馆,车却停在了位于筑地本愿寺附近的日式酒家前。伊濑本以为小出版社的社长充其量只会请他到银座的小饭馆用餐,没想到竟是在富丽堂皇的日式酒家里。那里从大门到玄关都种着竹子,竹子下堆着白沙。招牌上写着“笹村”二字。

女佣带领两人进入二楼的一个房间,室内的地上摆着四张无腿座椅,一旁的榻榻米上坐着两名男子。他们面对面边抽烟边交谈。

“客人到了。”

听到女佣的声音,对面的男子连忙将烟头摁灭在烟灰缸里,抬起头来。他给伊濑的第一印象是个干瘦的男人,下巴上长着稀稀拉拉的胡须。背对他们坐着的男子也转过身,并拢双膝。他肤色浅黑,身材肥胖,四十多岁的模样,眼睛很大。

伊濑以为后者才是奈良林社长,于是跪下来准备打招呼。这时,浜中指着留山羊胡的男子介绍道:“老师,这位就是鄙社的社长。”

“感谢您百忙之中拨冗驾临。”山羊胡眨巴着眼睛说。

然后,浜中又介绍起那个胖男人:“这位是武田主编。”

肤色浅黑的男人用客套话致意道:“给您添麻烦了。感谢您专程前来。”

伊濑受邀坐到上座,面对着奈良林社长和武田主编,浜中则坐在他的旁边。

“社长,这次伊濑老师写了一篇非常精彩的稿子。”武田用符合主编身份的郑重口吻对奈良林说。

“是吗。太感谢您了。”奈良林社长对伊濑微鞠一躬。

“哪里,让您见笑了。是我给你们添麻烦了才对。”伊濑的言下之意,是感谢对方承担了旅行的所有费用。

“我拜读了您的稿子,真的很出色。”

“是吗。我自己倒是没有什么自信。”伊濑愉快地回答道。被盛情赞美的感觉真不赖。

“您的文章完全符合我们的要求。老师渊博的民俗学知识可见一斑。”武田说。奈良林社长也赞同似的点了两下头。

“这得益于浜中君的启发。浜中君自始至终都在激励我。”伊濑机敏地将功劳归于责任编辑。

这时,女佣将菜品逐一送了上来。

老板娘上前道:“欢迎各位大驾光临。”她伏地行礼,用关西方言说着,然后又转向奈良林,“社长先生,谢谢您又来照顾小店的生意。”

老板娘接着对武田和浜中点头致意。他们似乎经常来这里消费。

她四十四五岁,皮肤白皙,面容姣好,身材苗条。她离开房间后,伊濑问奈良林:“这位老板娘是关西来的?”

“嗯,她出生在大阪。”奈良林点点头,山羊胡随之一上一下。

“那这里主打关西料理咯?”

“老板娘虽是大阪人,但这里并不经营关西料理。女佣和厨师都是本地人。”

奈良林不愧是生意人,对这种场所似乎相当了解。现在他的本业是地产。之前浜中告诉伊濑,奈良林出于爱好才会投资出版杂志,尽管这赚不了什么钱,甚至可以说入不敷出。伊濑觉得,身材干瘦、出身股票行当的奈良林越看越像是有几分浪漫情怀的人。

“对了,我从广告代理商那里将报纸广告的校样带来了,给老师看看吧。”武田主编从西装口袋里掏出一张新闻纸,在伊濑面前摊开。“如您所见,我们这次大力宣传了老师的新连载。”主编用指尖敲了敲广告。

那是《草枕》杂志上刊登的大幅广告,版面的最左边,在黑底上印着白色的手写体文字:“新连载——探寻偏僻之地传说之旅”。一旁是作者名“伊濑忠隆”。伊濑的名字还是第一次出现在这么大的广告上,这令他受宠若惊。

广告词是这么写的:

探寻偏僻未知之地民间传说的旅程,新形式的游记文学,民俗学知识和旅行的乐趣融为一体。第一回——北丹后至纪淡海峡途中的意外凶杀案。

伊濑看完广告。

“广告词写得很精彩,不过,在这里提凶杀案是怎么回事?”他看着主编问。

“这个嘛……咱们必须吸引读者的注意呀。这样写会更有现代气息。”武田喝着酒笑道。

浜中反复嘱咐伊濑,要将凶杀案写进游记中,看来这本杂志也受到了当下大众阅读口味的影响,以“娱乐至上”为原则。虽然是出于兴趣来玩出版,但对方毕竟投了钱,也不愿意打水漂吧。这一点不用说也明白。

奈良林社长抬起了胡须稀疏的山羊胡下巴:“这期杂志定会大卖。”

听口气,就像是一位经验老到的出版社社长的宣言。伊濑暗暗吃惊。一想到自己文章被当成力推的重头戏,伊濑就有些不寒而栗。又不是自己主动找上门的,从头到尾都是对方的策划,他不该有这么大的压力才对。

“托您的福,编辑部干劲十足啊。”浜中涨着红彤彤的娃娃脸说。

伊濑一直认为是浜中独具慧眼选中了自己,但今天见到出版社的上司后才发现,这应该是高层下达的指示。不过,浜中仍然是一位值得敬佩的编辑,他已尽其所能。

“下次采风用的差旅费还会增长。”武田对伊濑说,然后转向社长确认道,“您说是吧,社长?”

山羊胡眨了眨眼睛,对伊濑笑着点头道:“对,飞机可以坐,高档旅馆也可以住,不用客气。”

虽然没有提到稿费的事,但伊濑拿到的稿费已经比他预料的多,他理所当然地认为稿费也包括了采风费“增长”的部分。

据浜中所言,奈良林保在股票上赚了钱,又因地价暴涨再发横财,现在的地产公司也经营得顺风顺水。光看面相,很难相信眼前这个人具有如此厉害的商业才能和旺盛的精力。长脸、高颧骨、淡眉毛、老气横秋的眼神、难看的鼻子、薄薄的嘴唇,山羊胡在这张黯然无光的脸上显得十分突兀。不过,说不定这样的人具备着不为人知的商业智慧和执著精神。对他来说,发行《草枕》这本杂志不啻为一种高级的爱好。

如果赤字太难看,那杂志八成会停刊。但只要没有亏太多,就应该还能容忍。既然伊濑已经为这本杂志写了连载,那出于人之常情,他也希望这本杂志能存活下去。

“杂志的印量是多少呢?”虽然知道问这个问题可能不妥,但伊濑还是忍不住关心起来。

“现在印了五万册。”主编替社长回答道。这种杂志竟然也能有五万的印量,这大大超乎伊濑的预料。

“托您的福,头两期都顺利出版了,老师也答应为第三期写稿,我想发行量还会继续提升。之前出版的同类型杂志《旅》一开始也印了三四万册,我们绝不能输给它。”主编在社长的面前表现得信心十足。

伊濑想,奈良林社长会不会是被此人蛊惑才投钱创刊的呢?但浜中说过,武田发掘了不少战后派作家,并将他们推到了今天的地位,他应该不是骗子。相反,他可能是具有极高文学修养和敏锐眼光的编辑。伊濑决定尽量往好的方面想。

“下次拜托伊濑老师去哪里采风呢?”社长看着浜中问。

“打算去探寻羽衣传说,前往最具代表性的传说所在地三保松原。”浜中恭恭敬敬地回答。

“嗯,不错。”社长说。

伊濑不知道这位炒股票出身的地产商对民俗学的兴趣到底有多大,不过奈良林听到三保松原的名字后,脸上流露出“深得我意”的表情,想必是因为那里相当有名吧。可以说,撇开那个地方,羽衣传说就无从谈起。可是,伊濑想尽量不去这种声名在外的景点。报道那些闻所未闻的小地方不是更符合“探寻偏僻之地传说之旅”的主题吗?所以他对三保松原之行并不抱多大的热情。

“拜读了您的大作,我才第一次了解到,羽衣传说和浦岛传说竟然会在同一个地方流行。”武田主编对着伊濑说。

“在浜中的帮助下,我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实不相瞒,我才疏学浅,这篇文章是边看书边写出来的,让大家见笑了。”伊濑谦虚地说。

“哪里,您的知识够丰富的了。”

“您可别那么谦虚……”奈良林听武田介绍过文章的内容,也跟着恭维起来。

“不过,浜中君,”武田的视线转移到浜中身上。“到三保松原采风固然无可厚非,但如果只去那个地方就有点浪费了。”

伊濑深有同感,紧接着说:“刚才提到了浦岛传说。除了之前去过的丹后的网野镇,木曾川的寝觉床也有浦岛传说流传。如果能在拜访三保松原之后,再去木曾走走就好了。”

其实,三保松原之旅乏善可陈,伊濑期待的是随后的木曾之行。

“您怎么看,社长?”虽说武田是主编,但有奈良林在场,他不得不征求老板的意见。

“这些事全凭你们自己做主。”奈良林答道。他没有喝多少酒,一直在吃菜。

“那好,老师,请容我们再商议一下。您有事就吩咐浜中好了。”武田对伊濑说。

谈话间,各色菜品一一上齐。奈良林从口袋里掏出一只传统风格的怀表,睡眼惺忪地看了一眼。

“哎呀,已经八点了。我先告辞了。”他说完就放下了筷子。

浜中所言不虚,不论参加什么宴会,八点一到,奈良林铁定要回家。这是他的习惯,武田和浜中都没有诧异。

“请您自便。”两人齐刷刷地朝社长鞠躬道。

武田又说:“我还要去见一些人,社长能不能让我搭个顺风车?”说着,他站了起来。

“老师,那就拜托你了。”奈良林最后一次致意。刚才的一系列谈话让伊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社长的威严。

“老师,咱们去什么好玩的地方找点乐子吧?”目送社长和主编离开后,浜中返回房间,兴高采烈地提议道。

“好啊,就上你常去的酒吧怎么样?”伊濑把酒杯倒扣过来。少了主编和社长,一下子轻松不少,但这个地方空空荡荡的,一点都不热闹。

“我去的酒吧太简陋了。咱们还是去老师您经常光顾的地方吧。”

“我这方面不行。”伊濑说。其实,他之前因为囊中羞涩,压根不敢去酒吧,现在讲不出什么熟悉的地方,备感尴尬。

“那咱们随便找个地方吧。”浜中似乎觉察到伊濑的尴尬,从他身后进入玄关。

“感谢光临。”刚才露过面的老板娘又忽然现身道别。

他们去了两三家酒吧,但都不怎么尽兴。想不到浜中正经得要命,在酒吧喝酒的时候聊的也都是工作的话题。

“老师,刚才您提到了寝觉床,那里相当有名,咱们还是别去了。”

“可是,三保松原不是更有名吗?”

“三保松原有名,寝觉床也有名,两边都去,写起来会起冲突。我建议去静冈县后,咱们再到京都走走。”

“京都也有羽衣传说?”

“不是为了探寻羽衣传说。我是从之前比治山的传说想到京都的。”

比治山是丹后羽衣传说所在地。降落到那里的一名仙女被当地的老夫妇偷走了羽衣,不能重返天上,只好当了老夫妇的养女。但她归心似箭,无论如何都要返回天上。老夫妇被她的渴望所感动,给了她自由。作为答谢,仙女传授老夫妇酿酒的方法,然后便离开了。她最终来到舟木,并死在那里。这就是奈具神社的由来。伊濑不久前刚写过这个故事,所以仍然记得很清楚。

“您知道京都的岚山吧?”浜中唐突地提出一个问题。

“这当然知道。”

“京都市内有电车通往岚山,其终点在松尾神社,那里供奉保佑商业繁荣的神明,常有酒吧夜店经营者和股票投机业者前去参拜。因为这位神明也同时被奉为酒神,参拜者中亦有许多来自滩区[日本神户市东部一区,日本清酒的重要产地。]的酿酒业者。怎么样?要不要去看看?”

“可是,这跟偏僻之地的传说似乎没什么关系。”

“话虽如此,可作为之前比治山传说的衍生内容来报道,也相当有意思。这座神社还没有被广泛地介绍给世人。莫非老师讨厌京都?”

“说不上讨厌。这个时节去京都也不错。”

“那咱们就痛痛快快地去京都逛逛吧。岚山也好,高雄山也好,洛西[京都的西面。]现在正适合观赏红叶。”

伊濑忠隆的采风笔记

十一月二日,我同浜中从清水市包车前往三保松原。天空微阴,一路上都看不见富士山的全貌。

我们参拜了“羽衣神社”。海滨沙滩上,一道石墙围着仙女挂羽衣的干枯松树。来看这棵松树的游客络绎不绝。这里的名声果然号召力巨大。松原的树似乎不多。

神社的背后有一口井。过去,井中有清水喷涌,所以本地得名清水。

吉田东伍[日本近代历史学家、地理学家。]博士写过一篇文章,名为《伪作〈风土记〉中羽车矶田神社[御穗神社的离宫。]所祭神明“大己贵命”与仙女传说无关,乃近世捏造》。御穗神社供奉的神明为大己贵命、御穗津彦命和御穗津姬命。御穗津彦命即建御名方命,又名三保须须美命。

可是,《延喜式》并未记载这里有那么多神明,并提到御穗津姬命由出云的美保神社供奉。究其缘由,大概是因为“三保”与“美保”的日语发音一致,后人将“美保”的典故张冠李戴到“三保”上了。其实,“三保”在古代叫做“真保”,与“美保”并非同一个地方。可见,御穗津姬命这位出云神明原本不应在这里供奉。

以上都是吉田博士的理论。我认为,出云神话与纪伊神话相关,而纪伊神话有可能散播到了这一带。

纪伊日高郡的日岬附近有个叫“三穗岩室”的地方。“三穗”现在又写作“三尾”。传说那里供奉的是少彦名命。本居宣长[日本江户时代思想家、语言学家。日本国学的集大成者。]的《古事记传》中有记载:“纪伊和出云都有‘三穗岩室’,可见两地之间存在某种关联。纪伊的‘三穗’应该是仿效出云的‘三穗’命名的。”

根据松村武雄[日本近代神话学者。]的《国史和神话》,少彦名命也是酒神,而浜中说过,京都松尾神社供奉的是酿酒之神。

读到这里,我突然想听从浜中的劝说,前去参拜京都的松尾神社。虽然现在的兴致还不是太高涨,但我觉得,从同是酒神这一点上看,松尾神社供奉的神明和少彦名命有共通之处。

上面这些内容,是我在出发去三保松原前临时抱佛脚了解的知识。

我们离开三保松原,从清水站登上下午两点四十一分发车的高速列车。车上,我问浜中京都之后去哪里,他说没有特别的安排,不如去老师喜欢的地方吧。就连他也认为京都找不到羽衣和浦岛传说的材料。

晚上七点三十四分抵达京都站,天已经黑了,浜中带我前往东山高台寺附近的旅馆投宿。

旅馆比我预想的简陋,房间也不好。我回想起奈良林社长说过的话:“采风费涨了,飞机可以坐,高档旅馆也可以住。”但事实并非如此。我委婉地向浜中表达不满,他却挠着头说:“社长虽然发了话,但具体落实的时候,我还是不能乱花钱去住豪华的旅馆啊。”

社长的话只是说得好听罢了。

浜中有点过意不去,于是发出邀请:“老师,要不要去酒吧?”

我在三保松原走了一大圈,又对下榻的旅馆失望透顶,而且估计浜中也不会带我去多好的酒吧,便以太累为借口回绝了他。

浜中到底是年轻人,晚饭后独自出去玩了,我早早地吩咐女佣铺好床,躺下休息。附近住着一群集体投宿的客人,吵嚷到很晚,令我耳根不得清净。

第二天上午快十点的时候,伊濑与浜中离开旅馆,乘坐预订的包车去松尾神社。

伊濑已经很久没来京都了。看到东寺的塔时,他顿生怀旧之情。车从东寺旁经过,朝西驶去。松尾神社位于岚山电车的车站旁,在越过道口后的右手边。神社规模不大,周围建了许多旅馆,环境有点恶俗。

穿过神社前的鸟居,很快就到了前殿。虽然这里历史悠久,但建筑物都相当平凡。

伊濑往前殿里观望,抬头便能看见许多捐赠的匾额。捐赠者的名字中,以酿造家居多。

“老师,”浜中从口袋里掏出两张便笺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文字,“我摘抄了一些资料,可以给您做参考。”

伊濑拿来一看,原来是与松尾神社起源相关的文献:

松尾神社位于松尾村上山田闾以南,背靠松尾山,面朝东方。松尾山在岚山以南,在神社的古代记录文书上又写作“荒子山”。松尾神社陪祀贺茂别雷神,所以松尾山又名“别雷山”。

《本朝月令》和《吉记》等文献中将松尾神称为“猛灵”,国史中亦有记载。后世酿造家尤其尊奉松尾神,甚至俗语中将酒力之盛比作松尾之灵。

真是费心了。

浜中不愧是浜中,出发之前做了不少准备。伊濑弄不清这是他从什么地方摘抄下来的。

“酿酒神通常都是农业神。”浜中又开始掉书袋了,“伊势外宫供奉的丰受大神也是农业神,但应该是稻神演变而成的酒神。像这样神的职能交叉重叠的例子还有不少,如伏见稻荷神社供奉的稻荷神也是大山祇系统神之一[稻荷神是农业神,大山祇系统神则是山神、海神和战神的统称。],那里每年正月初五都会举行名曰‘取土器’的祭祀活动,这一宗教仪式属于‘大山神事’的范畴。”

“而大山祇神是海洋族群的神明。”

“松尾神社供奉的神之一‘市寸鸟比卖命’也是海洋族群宗像一族的神明。宗像神社现在位于福冈县,面朝北九州的玄海滩,远远地和壹岐、对马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可见,海洋族群同时也拥有农业神。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应该不矛盾吧?”浜中随即答道,“北九州的古代人,以从朝鲜半岛来的归化人居多。松尾神社曾是秦氏祭祀祖先的地方,而众所周知,秦氏是归化人。进入弥生时代后,稻谷栽培开始普及。在绳文时代晚期的陶器中就有稻谷的痕迹。全国许多地方也都发现了碳化的稻谷,特别是在西日本地区。可见,稻谷栽培技术是通过海洋族群由西向东传播开的。”

浜中像上次一样,一股脑儿地将众多的知识抛了出来。

他的目光停在前殿昏暗的一角,眼睛骤然亮了起来,喋喋不休的嘴巴也一下子闭上了。

“怎么了?发现什么了吗?”伊濑问。

“老师,看那个。”说完浜中屏住呼吸,指向位于前殿的一块匾额。

“什么东西?”伊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过去。匾额上画着站在米袋上的大黑神[即大黑尊天,日本的福神、财神。],没什么可奇怪的。

“看下面,老师。”

“嗯?”

匾额的框上的文字如下:

名酒海龙 海龙酿造株式会社捐赠。

伊濑大惊,凝神细看。

自不待言,木津温泉藏尸凶杀案现场发现的木船碎片上就有“海龙”二字。那是某艘船的船名——第二海龙丸,而这块牌匾上只是没有“第二”和“丸”字。

这是偶然吗?如果只是偶然,那也太凑巧了。

浜中发现这点后,也一脸愕然。

“浜中君,这名字莫名其妙地撞车了啊。”伊濑不禁叹息道。

“是啊……”就连浜中也不知接下来该说什么了。

“从凶案现场挖出的木板上不是也有‘海龙’二字吗?”虽说两人都早已心知肚明,但伊濑还是忍不住说出了口。

“没错,老师。”浜中连忙说,“我去问问这里的神官吧。”

“你想问什么呢?”

“难道您不觉得不可思议吗?我要查清楚这块匾额是哪里的酒厂捐赠的。”

伊濑表示赞同。他们的心头疑云笼罩,很想找出合理的原因,解开疑惑。昏暗的前殿营造出怪异而神秘的氛围。

浜中不久就带着神官回来了。那神官四十岁上下,长着一张国字脸。

“老师,我刚才问了神官,捐赠那块匾额的是广岛县的酿造家。”浜中转述道。

“麻烦您了。”伊濑红着脸向被迫跑来的神官致歉,“我和他的疑问相同,想打听这块匾额的捐赠者的消息……原来是广岛县来的人啊。”

广岛县虽属中国地区[指日本本州岛西部的一个地区,而并非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地方”一词出现于平安时代,包含鸟取、岛根、冈山、广岛和山口五县。],但酿酒业者之多仅次于滩区,尤以贺茂郡西条附近为盛。

“将酒命名为‘海龙’,这倒是很少见啊。”伊濑说。

“我起初也这么想,问过之后才知道,这家酿酒公司所在的城市靠近濑户内海。”神官看着匾额答道。

“啊,原来如此。”

广岛县南部的濑户内海沿岸,由东到西有沼隈、御调、丰田、安芸、佐伯等五个郡,还有不少分布在内海的小岛。

“这种酒是广岛县的什么地方出产的呢?”浜中问。

“这个嘛……捐赠者突然现身,放下钱就走了,我没来得及问到详情。”神官答道。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伊濑问。

“大概是一个月前。”

“一个月前?”伊濑和浜中面面相觑。

“捐赠者是什么人?这么问可能有点失礼,我们只是对此很感兴趣罢了。如果来者留下了名片,希望您能给我们看一眼。”伊濑语气柔和地请求道,尽量不刺激神官。

“我没拿到名片。捐赠者二十七八岁,也许还要年长一点。那是一位穿和服的女性。她说她只能拿出这点钱,问我能不能替她挂一块匾额。”

“女人?”

“是的。于是我找人做了块合适的匾额挂在这里,捐赠者的名字暂且不写,只是贴了一层纸。我正打算最近把匾额拿下来,把名字写上去。”

“那这名女子应该来自广岛县吧?”

“这就不知道了。反正说话不是大阪腔。”

伊濑的目光落在浜中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