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七

吴长元Ctrl+D 收藏本站

◎贡院

贡院在城南隅,元礼部旧基也。永乐乙未,改为贡院,制甚逼隘。嘉靖中,议改创西北隙地,又有言东方人文所会,宜因其址而充拓之,卒未果。至万历二年,始命工部重建,因故址拓旁近地益之,径广百六十丈。外为崇墉施棘,徼道前入,左右中各树坊,名左曰虞门,右曰周俊,中曰天下文明。坊内重门二,左右各有厅,以备议察。次曰龙门,逾龙门直甬道为明远楼,四隅各有楼相望,以为瞭望。东西号舍七十区,区七十间,易旧制板屋以瓦甓,可以避风雨,防火烛。北中为至公堂,堂七楹,其东为监试厅,又东为弥封、受卷、供给三所,其西为对读、誊录二所,又后为燕喜堂三楹,东西室凡十六楹,诸胥吏工匠居之,其后为会经堂,堂东西经房相属,凡二十有三楹,同考者居之。

○考唐夜试进士

(唐进士入举场,得用烛,故或者以为自平旦至通宵。刘虚白有二十年前此夜中,一般灯烛一般风之句,及三条烛尽之说。按旧五代史选举志云:长兴二年,礼部贡院奏:当司奉堂帖,夜试进士有何条格者。敕旨:秋来赴举,备有常程,夜后为文,曾无旧制。王道以明规是设,公事须白昼显行。其进士并令排门齐入就试,至闭门时试毕,内有先了者上历昼时旋令先出,其入策亦须昼试,应诸科对策并依此例。则书试进士,非前例也。清泰二年,贡院又请进士试杂文并点门入省,经宿就试。至晋开运元年,又因礼部尚书知贡举窦贞固奏:自前考试进士皆以三条烛为限,并诸色举人有怀藏书册不令就试。未知于何时复有更革。白乐天集中奏状云,进士许用书册,兼得通宵,但不明言入试朝暮也。)

(明制,举人黎明入场,至晚纳卷,未毕者给烛三枝。)○主司

(宋周密曰:祖宗朝知贡举者,礼部长贰乃云知举,余官虽在礼部长贰之上,皆称权知举,盖知举乃礼部职也。明制,主试官初时不拘现任、家居。洪武中,取元逸老沈梦麟、滕克恭典试,事竣不愿受官,放还。又如正统丙辰进士陶希文以亲老耳病告归,至天顺己卯、成化辛卯,浙江河南聘典乡试。皇甫录皇明纪略曰:杨少师以服阕主浙江乡试,王阳明为刑部主事,病痊北上,为山东聘主乡试。至于各省典试分遣京官,始于万历乙酉,非旧制也。)

永乐十五年,始定宫坊官主两京试。旧例各省及顺天主考不赐宴,独南畿二主考辞朝赐宴于阕东松林,相传云洪武旧制也。

初制,会试或待诏或典籍或编修、纪善,不论官,甚有两京主试官尊于会试者。宣德癸丑,始令少保黄淮与少詹事王直主之,淮又久致仕,以谢恩至京。至弘治庚戌命大学士徐溥,己未命大学士李东阳,然未有用二相者。自天启壬戌始有何宗彦、朱国祚,后皆因之。

(初,会试同考官从礼部推选,翰林院官京官教官皆得为之。至景泰中,礼部尚书胡濙言:翰林院及春坊以文艺为职业,宜专其事,京官由科第有学行者宜兼取以充,教官不得充,请著为令。自是教官无得分考会试矣。)

○取士

(石林燕语曰: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文帝二年,对策者百人,晁错为高第。武帝元光五年,对策者亦百人,公孙弘为第一。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

有唐制取士之科大要有三,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此岁举之常选也。其天子自诏曰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才焉。其科目不一。初秀才科第最高,贞观中有举而不第者,坐其州长,由是废绝。士族所趣向惟明经进士二科而已。凡秀才试方略策五道,以文理粗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凡四等为及等。凡明经先帖文,然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亦为四等。凡进士试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经策全通为甲第,策通四帖过四以上为乙第。

宋初学校之制原未大备,而科举试士性以明经词赋为主。安石以为古之取士必本于学,请兴建学校,讲三代教育之法,专以经术取士,罢诗赋帖经墨义,令士各占易诗书礼一经,兼论语孟子,每试四场,初本经,次兼经,次论一首,次策三道。

司马光在位,尽变安石之法,惟经义取士则不以为非也。光谓神宗专用经义论策取士,乃复先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但安石不当以一家私学欲盖先儒,令天下师生讲解。此大公至正之论,安石复起亦当心服也。经义之法至今遵用,安石于选举之制可谓一开创矣。

(元大都会试,仁宗始于皇庆二年二月,当日诏曰:其以皇庆三年八月,天下郡县兴其贤者能者充赋有司。明年二月会试京师,中选者朕将亲策焉。初试论赋,后以经学为主,至于充赋之说,始于汉辟公孙弘以充赋。)

明洪武十七年颁行科举式:凡三年大比,子午卯酉年乡试,辰戌丑未年会试,八月初九日第一场,试四书义三道,每道二百字以上,经义四道,每道三百字以上,未能者许各减一道。二十四年,定文字格式:一、凡出题或经或史,所问须要含蓄不显,使答者自详问意以观才识。一、凡对策须参详题意,明白对答,如问钱粮即言钱粮,如问水利即言水利,孰得孰失,务在典实,不许敷衍繁文。一、凡作四书经义,破承之下便入大讲,不许重写官题。

○程文

(唐宋末,礼部知贡举有得程文优者即以己登第时名次处之。又陆游与王樵秀才书曰:偶见程文一二可爱者,往往造涂抹訾诋,令人气涌如山。则知前无墨卷之说,概曰程文耳。

明制,举子所作之文曰墨卷,主司改窜刻录曰程文。万历乙酉有创为程文不得全用己作,须存举子本质而润色之。后乙丑会试,二主司惮于自作,遂欲三场俱用墨卷,丁卯乡试因之,颇取讥姗。

礼部侍郎夏言当嘉靖壬辰会试,条陈科场事宜,内一款:应试之士,于风檐寸晷之中,欲实录其文可为程式者,盖巳绝无间有,所以试录文字多出主司之手,而两京会试皆馆阁儒臣,所为足为海内矜式。近令录士子本文不必考官自作,所以各省试录文理纰缪,体裁庞杂。今次会试若士子之文纵有可录,仍令考官重加裁正,以示模范。 )

○题旨

(石林燕语曰:唐礼部试诗试赋题不皆有所出,或自以意为之,故举子皆得进问题意,谓之上请。本朝既增殿试,天子亲御殿,进士犹循用礼部故事。景佑中,稍厌其烦渎,诏御药院具试题书经史所出模印给之。遂罢上请之制。

老学庵笔记曰:国初举人对策皆先写策题不过一二十句,其后策题寝多,而写题如初,举人甚以为苦。庆历初,贾文元为中丞,始奏罢之。

明天顺间,浙江温州府永嘉县教谕雍懋言:朝廷每三年开科取士,考官出题多摘裂牵缀,举人作文亦少纯实典雅。比者浙江乡试,春秋摘一十六股配作一题,头绪太多,及所镂程文乃大简略而不纯实。且春秋为经,属词比事,变例无穷。考官出题,往往弃经任传,甚至参以己意,名虽搭题,实则射覆。遂使素抱实学者一时认题与考官相左,即被斥出。乞敕自后考官出题,举子作文,一惟明文是遵,有不悛者罪之。英宗善其言,命礼部议行。 )

○试录

(宋登科录,令传世者绍兴十八年戊辰,是年朱文公熹中五甲第九十名。窦佑四年丙辰,是年文公天祥中一甲第一,谢公枋得中二甲第一,陆公秀夫二甲二十七名。

杨文贞士奇题延佑二年进士题名记云:右元延佑二年进士题名记,盖先待制登第之岁也。此碑赵文敏公所书,刻石在北京国子监。虞文靖公云:此科得士最盛。余既得此碑,又得当时诸公应试家状,并初授官及所选刻廷对之文附录于后,而此科监试读卷等官及进士有传在国史者又附录焉。

明叶盛水东日记曰:试录自宋崇宁中霍端友榜始。当时本今不曾见。尝见元时廷试录,家状、初授官及所对策皆在焉。国朝乡试小录、会试录、进士登科录具有成式。洪武、永乐中,考官有儒士主考、品官同考者,序文亦不拘篇数,其序文禁称公,考官止用实授教官。序或书总兵武弁镇守中官三代,或书曾祖母等,皆出近年。至两京序文称臣,余皆具姓名。

陆容菽园杂记云:洪武四年御试录,缩提调中书省官二人,读卷官祭酒、博士、给事中、修撰各一人,监试官御史二人,掌卷、受卷、弥封官各主事一人,对读官司丞、编修二人,搜检怀挟、巡绰监门所镇抚各一人,礼部提调官尚书二人。次御试策题,又次恩荣次第。云:洪武四年二月十九日廷试,二十日,午门外唱名,张挂黄榜,奉天殿钦听宣谕,同日除授职名,于奉天门谢恩。二十二日,锡宴于中书省。二十三日,国子学谒先圣,行释菜礼。第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授员外郎,第二名、第三名授主事;第二甲一十七名赐进士出身,俱授主事;第三甲一百名赐同进士出身,俱授县丞。姓名下籍状与今式同,国初制度简略如此。

又曰:近时登科录与洪武时稍不同,末后录第一甲三人所对策,其家状式姓名下云贯某府某州某县某籍某生,治某经,??字某,行几,年几岁,某月某日生,曾祖某,祖某,父某,母某氏,祖父母、父母俱存曰重庆下,父母俱存曰具庆下,父存母故曰严侍下,父故母存曰慈侍下,父母俱故永感下,兄某弟某,娶某氏,某处乡试第几名,会试第几名。

元人李世弼题金登科录云:近披阅金国登科录,授显官升相位及名卿士大夫,间见迭出,代不乏人。所以翼赞百年,如大定、明昌五十余载,朝野闲暇,时和岁丰,则辅相佐佑所益居多。科举亦无负于国家矣。 )

○磨勘

(嘉靖时,御史闻人铨言:今时文体诡异已极,乞申饬天下力崇古朴,其要在先责督学宪臣,次责场量考校等官。世宗报曰:自后遇乡试,礼部必磨勘试录,与各生公据,有仍前离经叛道诡辞邪说者,则治监临考校官之罪,黜其中式者为民。)

○进士

(李肇国史补曰: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岁贡常八九百人,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时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神龙以来,殿园宴后皆于慈恩寺塔下题名,同年中推善书者纪之,他时有将相则朱书之,及第后知闻,或遇未及第时题名,则为添前进士字。或诗曰:曾题名处添前字,送出城人乞旧诗。

儒林公议云:太宗临轩放榜,三五名以前皆出贰郡符,迁擢荣速。陈尧叟、玉曾初中第即登朝领太史之职,赐以朱韍。尔后状元登第者,不十余年皆望柄用,人亦以是为常,谓固得之也。每殿廷胪传第一,则公卿以下无不耸观,虽至尊亦注视焉。自崇政殿出东华门,传呼甚宠,观者拥塞通衢,人摩肩不可过,锦鞯绣毂,角逐争先,至有登屋而下瞰者。庶士倾羡,欢动都邑。洛阳人尹洙意气横跞,好辩人也,尝曰: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千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

陆容菽园杂记曰:三月一日,诸贡士赴内府殿试,上御奉天殿亲试策问。三日早,文武百官朝服,锦衣卫设卤簿于丹陛丹墀内,上御奉天殿,鸿胪寺官传制唱名。礼部官捧黄榜,鼓乐导出长安左门外张挂毕,顺天府官用伞盖仪从送状元归第。四日赐宴于礼部,宴毕赴鸿胪寺习仪。五日赐状元朝服冠带及进士宝钞。六日状元率诸进士上表谢恩。七日状元诸进士诣先师孔子庙行释菜礼,礼部奏请命工部于国子监立石题名。朝廷或有事,则殿试移他日,谓之恩荣次第。 )

○制科

(宋叶梦得云:祖宗故事,进士廷试第一人及制科一任回,必入馆,然须用人荐,且试而后除。进士声律因其素习,而制科亦多由进士,故皆试诗赋一篇。惟富郑公以茂材异等起布衣,未尝历进士,既召试,乃以不能为诗赋恳辞。诏试策论各一。自是遂为故事。制科不试诗赋,自富公始。至子瞻复不试策而试论三篇。

又曰:故事,制科必先用从官二人举,上其所为文五十篇,老于学士院,中选而后召试,得召者不过三人。惟欧阳文忠公为学士时所荐皆天下名士,无有不在高选者,苏子瞻兄弟、李中书邦直、孙翰林巨源是也。程试既不过策论,故所上文亦以策论中半,然多未免犹为场屋文辞。惟孙巨源直指当世弊事,列其条目,援据祖宗,源流本末,质以故事,反覆论说,皆可施行,无一辞虚说。韩魏公一见曰:恸哭泣涕论天下事,其今之贾谊乎!时方为于潜县令,会以期丧不及试。免丧,魏公犹当国,即用为崇文馆编校书籍,遂见进用,不复更外任。盖犹愈于登正科也。

渑水燕谭录:苏辙应制科,极言阙失,其略云:闻之道路,陛下宫中贵姬至以百数,歌舞饮酒,欢乐失节,坐朝不闻谘谟,便殿无所顾问。考官以上无此事,辙妄言,欲黜之。仁宗曰:朕设制举,本待敢言之士,辙小官如此直言,特与科名。

明大学士王鏊曰:请于进士之外别立一科,如前代制科之类,必兼通诸经博洽子史词赋乃得预焉。有官无官皆得应之。其甲授翰林,次科道,次部属,而有官者则递升焉。如此天下之士皆将夺争于学,虽有官者亦翘翘然有兴起之心,无复专经之陋矣。 )

○试额

(乡试解额,洪武三年定省直名数,应天百人,山东、山西、陕西、北平、浙江、福建、湖广、江西皆四十人,广东、广西各二十五人,若人才多处或不及者,不拘额数。洪武十七年三月,令举人不拘额数,从实充贡。洪熙元年,定取士额,南京国子监并南直隶共八十名,北国子监并北直隶共五十名,江西五十名,浙江、福建各四十五名,湖广、广东各四十名,河南、四川各三十五名,陕西、山西、山东各三十名,广西二十名,云南、交趾各十名,贵州愿仕者就试湖广。宣德二年,令贵州就试云南。宣德四年,令云南乡试增五名。宣德七年,令顺天取八十名。正统二年,令开科不拘额数。正统五年,复定取士额,顺天府仍八十名,应天府一百名,浙江、福建皆六十名,江西六十五名,河南、广东各五十名,湖广五十五名,山东四十名,广西三十名,云南二十名。正统六年,顺天乡试增二十名。景泰元年,开科不拘额数。景泰四年,复定取士额,南北直隶各增三十五名,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广、山东各增三十名,广东、四川、陕西、山西、广西各增二十五名,云南增十名。成化三年,云南复增十名。成化十年,云南复增五名。弘治七年,云、贵解额共增五名。嘉靖十六年令云贵分科试士,云南四十名,贵州二十五名。嘉靖十九年,湖广乡试增五名。嘉靖二十五年,贵州乡试增五名。隆庆五年,两京各增十五名,以恩贡集太学者众也。万历元年,云南增五名。万历二十二年,顺天增二十名,亦以选贡集太学也。万历四十三年,概增天下解额。天启元年,顺天增二十名,应天增十名,以登极及恩贡集太学也。其余各省增三名。是年山西??中宗生二名,江西一名,河南一名,陕西一名,山东中四氏学二名,辽生一名,皆不在额内。

会试额数,洪、永多至四百七十余人,少则三十人。宣宗定省直式额凡百,南士十六,北士十四。正统七年,加为一百五十人。景泰五年三百五十人。弘治十五年加至四百人。嘉靖、隆庆以首科皆四百人。万历二年,张文忠居正题定三百人,至后如万历癸丑、崇祯辛未皆四百人。

两畿中额一百三十五名,其五名原为杂流而设,如成化元年章元应以留守左卫军余中第八十七名,四年谢宗德以内江吏人中第四十二名,十年王钅龙以牺牲所军余中第二十三名,十三年李用文以武学生中第九名,十六年乔衍以武学生中第二十四名,二十二年陈玉以沂州卫舍人中第十七名,杨俊以江阴卫军中第八十五名,弘治五年刘麟以武学生中十五名,齐贵以营缮所匠中第九十??一名,十一年史良佐以医生中第八十五名,十四年陈沂以医生中第四十八名,刘镛以羽林右卫舍余中第七十一名,刘弼以锦衣卫舍余中第七十七名,十七年柴虞以骁骑右卫总旗中第八十九名。崇祯壬午顺天乡试奉旨中武生五人,及揭榜乃以冒籍滋议,致累主考吴江姚现闻先生希孟,盖忌者借以攻姚也。

洪武辛亥,高丽国人入试者三。金涛三甲第五,其国之延安人也,授山东丘县丞,归为其国相。景泰五年甲戌进士黎庸,交趾清威人,阮勤,多翌人,勤仕至工部左侍郎。天顺四年庚辰,阮文英,慈山人,何广,扶宁人,成化五年己丑,王京,嘉靖二年癸未,陈儒,俱交趾人。儒仕至左都御史。

曹鼐,宁晋人,以贡士为学官,上书愿得一剧职自效,改泰和典史,以解粮至京与试,中宣德癸丑科第二,廷试复第一。先是,洪武辛未榜眼吴言信乃抄钞局副使也,正统壬戌进士郑温乃松陵驿驿丞也。 )

○兼经(枫窗小牍曰:邢昺以九经及第。

明初应天解元黄文忠以作全场题五经二十三篇领解。天启甲子、崇祯甲戌福建颜茂猷独作五经得隽,而甲子乡场则外帘止誊其四书三篇、易经四篇以入,房考祁彪佳取之。既放榜,始知为五经也。甲戌会试则知贡举林焊上疏题明,上许俱誊,于是五经房同考俱有批语,文震孟以易经收之。及殿试,仅在二甲第二,而礼部刻会试录上特命题名于会元李青之前,亦异典也。 )

○再试

(宋太宗雍熙二年,已放进士百七十九人,或云下第中甚有可取者,乃令复试,又得洪湛等七十六人,而以湛文采遒丽,特升正榜第三。端拱元年,礼部所放程宿等二十八人,进士叶齐打鼓论榜,遂再试,复放三十一人。明洪武三年,上御奉天殿策试下第举人。先是礼部会试者多而中式者少,被黜落者咸以为言。上命翰林儒臣考下第卷中择文理优长者得十六人,由是复廷试之。

永乐二年六月,上命礼部曰:会试下第举人既多,其中必尚有可取者,令翰林院出题更试,择文词优等者以闻。遂得贡士张钅宏等六十人以奏。)○宦子

(宋太宗朝,吕文穆公蒙正之弟蒙亨举进士,礼部高等荐名,既廷试,与李文正公昉之子宗谔并以父兄在中书罢之。上曰:斯并势家与孤寒竞进,纵以艺升,人亦谓朕有私也。

宋仁宗朝,韩忠宪公亿为参知政事,子维以进士奏名礼部,不肯试大廷,受荫入官。唐质肃公介参政子义问锁厅试礼部,用举者召试秘阁,介引嫌罢之。

嘉靖甲辰,大学士翟鸾二子汝孝、汝俭皆登第被劾。上曰:銮既为辅臣,二子虽有轼、辙之才,亦不宜并进。于是二子并黜。)○暗变

(洪武丁丑,言者谓考官刘三吾所取南士多、北士少,有私。遂罢陈安阝等五十一名,俱不刻登科录,而改试中韩克忠等六十人。永乐己丑,以考试官侍讲邹缉等出孟子尚书题误,覆取下第举人熊槩、金庠等十余人。弘治己未,言者论学士程敏政鬻题,遂预行场中,程不得阅文,举人唐寅、徐经俱黜。嘉靖甲辰,言者论徇私不公,进士翟汝孝、翟汝俭、彭谦、焦清等并考试官江汝璧等俱逮问。万历丙辰,会元沉同和以怀挟事露,并第六人赵鸣阳送法司治罪,荷校礼部门一月,谪戍,会试录遂除名无元。是科武状元亦以赝卷被黜。己未会元庄际昌殿试卷有误字??,人讥其胶醪不辨,遂以进士回籍。)

○士体

(唐舒元舆举进士,见有司钩校苛切,既试尚书,虽冰炭脂炬飧具皆人自将,吏一唱名乃得入,列棘围席坐庑下,因上书言古贡士未有轻于此者。且宰相公卿由此出,而有司以隶人待之,罗棘遮截,疑其为奸,又非所以求忠直也。

嘉靖己未,御史建言:会试宜照乡试例入闱搜检。尚书吴山持不可,曰:彼已歌鹿鸣而来矣。隆庆二年,复有言者,始设。

附载唐人知贡举诗有云:梧桐叶落井亭阴,锁闭朱门试院深。常念昔年辛苦地,不将今日负前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