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余治Ctrl+D 收藏本站

余治(1809~1874) 

近代戏曲作家。字翼廷,号莲村、晦斋、寄云山人,晚署木锋先生,门人私溢孝惠。江苏无锡人。早肄业于江阴县暨阳书院。五应乡试不中。咸丰八年(185)由附生保举训导,同治五年(1866)充广方言馆监督。好戏曲创作,作品甚多。内容多为劝人行善,宣扬忠孝节义。曾组织童伶戏班。主要作品有《后劝农》、《活佛阁》、《同胞案》、《义民记》、《海烈妇记》、《岳侯训子》、《英雄谱》等。另着有《草小学斋集》、《得一录》。生平事迹见吴师澄《余孝惠先生年谱》及俞础所撰墓志铭、彭慰高所撰墓表。 

戏曲作家。字翼廷,号莲村、晦斋、寄云山人。江苏无锡人。曾多次应试不中。清咸丰年间,以附生名义被保举作训导。太平军进军江南时,他曾协助地方当局镇压当地起义农民。余治一向积极维护封建秩序、宣扬封建伦理道德,曾多次向当局呼吁禁毁“诲淫诲盗”的小说、戏曲,建议审定戏曲演出剧目和编写新戏。晚年,他亲自编写新戏,并自组童伶戏班演出。余治剧作共28种,在他死后,被人辑为《庶几堂今乐》刊刻印行。其中有教忠教孝的《岳侯训子》、《前出劫图》,诬蔑农民革命的《阴阳狱》、《劫海图》,鼓吹支援清军镇压农民革命的《义民记》,宣扬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英雄谱》,提倡封建教化的《风流鉴》,宣传迷信思想的《文星现》、《烧香案》,等等。余治为使他的宣教意图深入民间,采用了当时新兴的皮簧、梆子腔剧种的戏曲文学体裁和通俗、浅近的语言;但由于这些剧作的说教意味过浓,戏剧性不强,很难吸引观众。自组的戏班,终至解散。同治、光绪年间,上海的官府曾强令各戏班演出这些戏,有的戏还增添了灯彩歌舞,但仍因不受观众欢迎而陆续被淘汰。仅其中《砂痣》一剧,由于情节比较曲折,有些唱段适于演员发挥唱功特长,曾在汉剧、徽剧、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中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