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

李丕煜Ctrl+D 收藏本站

祀典志

文庙坛庙祠

历代之祀各有定制,而国朝之典为加详;大合乐祀春秋,诏天下大小武臣俱入庙陪祭。其尊礼圣哲、宣赞文治,超百王而特盛者也。朱子阐明圣道,开万世之愚蒙,功为不少;升之十哲之位,典尤隆焉。他如坛壝、庙祠,亦各祭所当祭;毋僭毋渎,用协典则。岂曰谄鬼神而不务民义乎?至于名宦、乡贤,虽以新辟之区,不能无待;而巨典所彰,不可缺焉而不存也。志祀典。

文庙

文庙

考祭义:汉祀孔子于阙里。隋始命州、县学,皆以春秋仲月释奠。唐贞观四年,诏郡邑学立孔子庙。宋、元因之,庙崇王号。宋真宗加至圣文宣王,元成宗加大成至圣文宣王。先贤、先儒,历代加封公、侯、伯有差。舞乐,南宋用六佾,唐用宫悬。宋景佑间,始诏上丁释奠,设登歌之乐。明永乐八年,正文庙,圣贤塑像以祀。成化间,加八佾之乐。嘉靖九年,诏封号曰至圣先师孔子;撤座像,题以木主。乐仍用六佾。国朝崇文重道,视前代为特隆。康熙二十六年,诏天下郡县选举乐、舞生,大合乐以祀先圣。定例:丁祭,国子监十笾十豆,舞仍六佾;各府、州、县八笾八豆,舞亦六佾。其祭先师,用帛一、羊一、豕一、爵三、豋一、铏二、簠二、簋二、笾豆各八;四配,共享羊一、豕一、各帛一、爵三、豋一、铏二、簠一、簋一、笾豆各六;十哲,共享帛二、豕二、各爵一、铏一、簠一、簋一、笾豆各四;每庑共享帛一、豕一,每四坛,共享爵四、簠一、簋一、笾豆各四。外用勺一以挹酒、云靁樽一以盛初献酒,象樽一以盛亚献酒,牺樽一以盛终献酒。大合乐,麾一、柷一、敔一、琴六、瑟二、钟罄各十有六、埙二、篪二、箫四、凤箫四、笙六、笛四、搏拊鼓二、应鼓如之;乐生三十八人,工歌六人。旌二、钥三十六,翟如之;舞生二十六人。祭于春、秋二仲上丁之日。正献官一(掌印官是也)、分献官四(殿上佐贰、两庑教官)。是年,诏天下:武臣自副将以上入庙陪祭行礼。四十九年,诏自把总以上俱入庙陪祭行礼。自是,而弁韐诸臣皆得有事春秋。由汉以来,未有若斯之盛者也。五十一年,诏以朱子升十哲之末位。

凤山二十五年设学,乃有释奠之祭。庙在县治之兴隆庄(详见「规制」)。

其祝文云:维某年某月某日,某官敢昭告于至圣先师孔子:惟先师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维兹仲春(秋),谨以牲帛醴齐粢盛庶品,祗奉旧章,式陈明荐;以复圣颜子、宗姓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配。尚飨!

东配(二位)

复圣颜子回(鲁人。兖国公)、述圣子思子伋(至圣孙。沂国公)。

西配(二位)

宗圣曾子参(南武城人。郕国公)、亚圣孟子轲(邹人。邹国公)。

东哲(原五位,今诏朱子升十哲之末,见祀六位)

闵子损(鲁人。费国公)、冉子雍(鲁人。薛国公)、端木子赐(卫人。黎国公)仲子由(卞人。卫国公)、卜子商(卫人。魏国公)、朱子熹(新安人。徽国公)。

西哲(五位)

冉子耕(鲁人。郓国公)、宰子予(鲁人。齐国公)、冉子求(鲁人。徐国公)、言子偃(吴人。吴国公)、颛孙子师(陈人。陈国公)。

东庑先贤(三十一位)

澹台子灭明(武城人。金乡侯)、原子宪(鲁人。任城侯)、南宫子适(鲁人。汝阳侯)、商子瞿(鲁人。须昌侯)、漆雕子开(鲁人。平舆侯)、樊子须(鲁人。益都侯)、公西子赤(鲁人。巨野侯)、梁子鳣(齐人。千乘侯)、冉子孺(鲁人。临沂侯)、伯子虔(鲁人。沭阳侯)、冉子季(鲁人。诸城侯)、漆雕子哆(鲁人。汉阳侯)、漆雕子徒父(鲁人。高宛侯)、商子泽(鲁人。邹平侯)、任子不齐(楚人。当阳侯)、公良子孺(陈人。牟平侯)、奚容子蒧(鲁人。济阳侯)、颜子祖(鲁人。富阳侯)、句井子疆(卫人。滏阳侯)、秦子商(鲁人。冯翊侯)、公祖子句兹(鲁人。即墨侯)、县子成(鲁人。武城侯)、燕子伋(秦人。汧原侯)、颜子之仆(鲁人。宛句侯)、乐子欬(鲁人。建城侯)、邽子巽(鲁人。高堂侯)、公西子舆如(鲁人。临朐侯)、公西子蒧(鲁人。徐城侯)、陈子亢(陈人。南顿侯)、琴子牢(卫人。阳平侯)、步叔子乘(齐人。傅昌侯)。

西庑先贤(三十一位)

宓子不齐(鲁人。单父侯)、公冶子长(齐人。高密侯)、公晢子哀(齐人。北海侯)、高子柴(卫人。共城侯)、司马子耕(宋人。睢阳侯)、有子若(鲁人。平阴侯)、巫马子施(鲁人。东阿侯)、颜子辛(鲁人。阳榖侯)、曹子恤(鲁人。上蔡侯)、公孙子龙(楚人。枝江侯)、秦子祖(秦人。鄄城侯)、颜子高(鲁人。雷泽侯)、壤驷子赤(秦人。上邽侯)、石作子蜀(成纪人。成纪侯)、公夏子首(鲁人。巨平侯)、后子处(齐人。胶东侯)、公肩子定(鲁人。梁父侯)、鄡子单(聊城人。聊城侯)、罕父子黑(鲁人。祈乡侯)、荣子旗(鲁人。厌次侯)、左人子郢(鲁人。南华侯)、郑子国(鲁人。朐山侯)、原子亢(鲁人。乐平侯)、廉子洁(卫人。胙城侯)、叔仲子会(鲁人。博平侯)、狄子黑(卫人。林虑侯)、子蔑子忠(圣兄孟皮子。郓城侯)、施子之常(鲁人。临濮侯)、秦子非(鲁人。华亭侯)、申子枨(鲁人。文登侯)、颜子噌(鲁人。济阴侯)。

东庑先儒(旧有朱熹今升十哲,见祀一十七位)

左子丘明(汶上人。中都伯)、榖梁子赤(鲁人。睢阳侯)、高堂子生(鲁人。莱芜侯)、毛子苌(河间人。乐寿伯)、杜子子春(偃师人。侯氏伯)、王子通(河津人)、欧阳子修(庐陵人)、周子敦颐(道州人。道国公)、程子颐(洛阳人。洛国公)、张子载(郿州人。郿伯)、杨子时(将乐人。将乐伯)、罗子从彦(南剑人)、陆子九渊(金溪人)、蔡子沈(建阳人。崇安伯)、许子衡(河内人。魏国公)、陈子献章(新会人)、王子守仁(余姚人。新建伯)。

西庑(先儒一十七位)

公羊子高(临淄人。临淄伯)、伏子胜(济人。乘氏伯)、子国子安国(先圣十一世孙。曲阜伯)、董子仲舒(广川人。广川伯)、后子苍(郯城人)、韩子愈(南阳人。昌黎伯)、胡子瑗(秦州人)、程子颢(洛阳人。豫国公)、邵子雍(涿州人。新安伯)、司马子光(涑水人。温国公)、胡子安国(崇安人。建宁伯)、李子侗(剑浦人。越国公)、吕子祖谦(寿州人。开封伯)、张子栻(汉川人。华阳伯)、真子德秀(建宁人。浦城伯)、薛子瑄(河津人)、胡子居仁(余干人)。

启圣祠

在大成殿之后。祭于春、秋二仲,与释奠同日。□教官先行致祭。其牲帛、笾豆视四配,四配视十哲,四从祀视两庑。祭仪如先师庙,惟用鼓吹,无乐舞。

其祝文云:惟公诞生至圣,为万世王者□功德显著。今兹仲春(秋),谨以牲帛醴齐粢盛庶品,用伸常祭;以先贤颜氏、曾氏、孔氏、孟孙氏配。尚飨!

东配先贤

颜氏无繇、孔氏鲤。

西配先贤

曾氏点、孟孙氏成。

东从祀先儒

周氏辅成、朱氏松。

西从祀先儒

程氏晌、蔡氏元定。

按启圣旧无祭。宋真宗封齐国公,元文宗封启圣王、明嘉靖封启圣公,立祠以祀。启圣之祀,自〔此始〕。以颜子父无繇、曾子父点及孔鲤、孟孙氏配,〔并以〕程晌、朱松、蔡元定从祀。万历间,复以周辅成从祀,位居程晌之上焉。

社稷坛

坛而不屋,宣天地之气也。其制:高三尺四寸,方、广各二丈五尺,东西南北出陛各三级。坛下,前一十五丈,东西南各五丈,缭以垣,由北门入。神以柱石为主,长二尺五寸、方一尺一寸;剡其顶形如钟,瘗于坛之正中近南。上露圆尖神牌二,左稷、右社,以木为之;朱漆青书,题「本县县社之神」、「本县县稷之神」。牌藏于城隍庙,祭之日始设于坛以致祭。社祭五土、稷祭五谷。宋合社稷、风雨师共一坛以祭,明则另立一坛以祭焉。

邑治坛未建,每岁以春、秋二仲上戊之日,就兴隆庄龟山之阴,设神牌张篷以祭。正印官莅祭,行三献礼。祭品,用羊一、豕一、笾豆各四、簠簋各二、铏各一、爵各三、帛各一(用黑色)。

其祝文云:品物资生,蒸民乃粒;养育之功,司土是赖。惟兹仲春(秋),礼宜告(报)祀。谨以牲帛醴齐粢盛庶品,式陈明荐。尚飨!

山川坛

坛之制:坐北、向南,东西南北出陛各五级。不设石主,他制与社稷同。历代之祭,其典不一。唐则合山川、雨师、雷师以祀,宋则合山川、社稷以祀,元则合祀风云雷雨、社稷,而别祀山川。明初,分山川、风云雷雨为二坛:城西北为山川坛,城西南为风云雷雨坛。六年,合山川、风云雷雨为一坛。十四年,更以城隍合祭焉。神牌三:中为风云雷雨之神,左本县境内山川之神,右本县城隍之神。

邑治坛未建,每岁以春、秋二仲上已之日,就兴隆庄龟山之阴,设神牌张篷以祭。正印官莅祭,行三献礼。祭品,用羊三、豕三、笾豆各四、簠簋各二、铏各一、爵各三、帛各一(用白色)。读祝在风云雷雨神位前。

其祝文云:惟神妙用神机,生育万物;奠我民居,足我民食。某等钦奉上命,职忝兹土;今兹仲春(秋),谨具牲醴庶品,用伸常祭。尚飨!

邑厉坛

厉祭之典,由来旧矣。至各府、州、县设坛以祭无祀鬼神,则自明洪武三年始。坛之制:方、广各一丈五尺,高二尺;前陛三级,余无阶。每岁祭凡三举:春清明日、秋七月十五日、冬十月一日。先期三日,主祭官牒告城隍。至日,迎城隍神位于坛上,主其事;牲用羊一、豕一,爵三。设无祀鬼神牌于坛下左右,书「本县境内无祀鬼神」。用羊二、豕二解置于器,酒醴、羹饭、冥衣毕备。其行礼止于城隍神位前。

其祝文云:某官尊奉礼部札付,为祭祀本县阖境无祀鬼神等众事。钦奉圣旨:普天之下、后土之上,无不有人、无不有鬼。神人□□□□□虽殊,其理则一。故天下之广、兆民之众,必立君以主之。君总其人,又设官分职于□州县以各长之,各州、府、县又于每处户内设一里长以细领之。上下之职,纲纪不紊:此治人之法如此。天子祭天地神祗及天下山川,王国各府州县祭境内山川及祀典神只,庶人祭其祖先及里社、土社之神;上下之礼,各有差等。事神之道如此。尚念冥冥之中无祀鬼神,昔为生民,未知何故而殁?其间有遭兵刃而横伤者、有死于水火盗贼者、有被人取财而逼死者、有被人强夺妻妾而死者、有遭刑祸而负屈死者、有天灾流行而疫死者、有为猛兽毒虫所害者、有为饥饿冻死者、有因战斗而殒身者,有因危急而自缢者、有因墙屋倾颓而压死者、有死后无子孙者。此等鬼魂,或终于前代、或殁于近世,或兵戈扰攘流移于他乡,或人烟断绝久阙其祭祀;姓名泯殁于一时,祀典无闻而不载。此等孤魂死无所依,精魂未散,结为阴灵;或倚草附木、或作为妖怪,悲号于星月之下、呻吟于风雨之中。凡遇人间节令,心思阳世,魂杳杳以无归;身□沉沦,意悬悬而望祭。兴言及此,怜其凄惨。故敕天下有司,依时享祭。在京都有泰厉之祭、在王国有国厉之祭、在各府州有郡厉之祭、在各县有邑厉之祭、在一里又各有乡厉之祭,期于神依人而血食,人敬神而知礼;仍令本处城隍,以主此祭。钦奉如此,今某等不敢有违,谨设坛于城北,以三月清明日(或七月十五日、或十月初一日)置备牲醴、羹饭,专祭本县阖境无祀鬼神等众;灵其不昧,来享此祭。凡我一县境内人民,倚有忤逆不孝、不敬六亲者,有奸盗诈伪、不畏公法者,有拗曲作直、欺压良善者,有逃避差役、靠损贫户者,以此顽恶奸邪不良之徒,神必告于城隍发露其事。使遭官府轻则笞的杖断,不得号为良民;重则徒流绞斩,不得还生乡里。若事未发露,必遭阴谴;使举家并染瘟疫,六畜、田蚕不利。如有孝顺父母、和睦亲族、畏惧官府,遵守礼法、不作非为、良善正直之人,神必达之城隍,阴加护佑;使其家道安和、农事顺序,父母妻子保守乡里。我等阖县官吏人等,如有上欺朝廷、下枉良善,贪财作弊、蠹政害民者,灵为无私,一体昭报。如此则鬼神有盐察之明,官府非谄谀之祭。尚飨!

城隍庙

城隍无专祭,而水旱、疾疫必祷之,致敬、宿斋必告之;故立之庙,使神有所凭依也。邑未有设。康熙五十七年,知县李丕煜捐俸鼎建;在兴隆庄文庙之后,而隶于右焉。

其祝文云:敢昭告于本县城隍之神曰:惟神妙用神机,生育万物;奠我民居,足我民食。某等饮崇上命,忝职兹土;今当仲春(秋),谨以牲醴,用伸常祭。尚飨!

旗纛

军牙六纛之神,无立庙。镇防官设位于衙署之右,霜降前一日率军士具仪仗、肃军容,迎旗纛于演武亭,用羊一、豕一、帛一以祭,行三献礼。祭毕,仍束装戎服,依次而回。

其祝文云:惟神正直无私,指挥军士;助扬威武,皆佚神功。某等领承上命,守御兹土;时维季秋,谨以牲醴庶品,用伸常祭。尚飨!

八蜡祠

邑原无八蜡祠。康熙四十五年,蝗虫为灾、知县朱永清祷之有应,乃建祠以祀。盖仿古者蜡百神于南郊之义也。庙在兴隆庄龟山之阴。

名宦祠(未建)

乡贤祠(未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