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

邢云路Ctrl+D 收藏本站

<子部,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古今律历考>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律厯考卷二十  明 邢云路 撰歴代日食一

歴代日食厯

西汉

汉史载汉高帝三年丁酉嵗十月甲戌晦日食在斗二十度十一月癸夘晦日食在虚三度

置所求距筭以授时嵗实乘之得五十四万二千○二十一日九十四刻七十六分为中积以气应减中积满旬周去之不尽以减旬周余一十三日一十一刻二十四分为冬至置中积减闰应余五十四日三千○一日七十四刻二十六分满朔实去之不尽以减朔实余二日七十六刻一十三分二十二秒为闰余【即缩厯】置冬至减闰余余一十○日三十五刻一十○日七十八秒为经朔置中积减转应加闰余满转终去之不尽以减转终余一十四日八十四刻八十一分七十八秒以转中去之余一日○七刻○八分七十八秒为迟厯

以缩迟二厯推得加差一十一刻五十一分加入经朔得一十○日四十六刻为定朔是甲戌日午初刻合朔置中积减交应加闰余满交终去之不尽以减交终余一十四日四十刻为天正交泛分入食限

置中积减周应满周天去之不尽以减周天余三百三十五度二八九九以虚六度筭外得斗二十二度为冬至赤道度查天正闰余二日有奇减回二度有奇则朔日在斗二十度汉史合【宿度既合以后不复推】

是十一月甲戌朔午时日食非十月甲戌晦食亦无十一月癸卯晦之比食也盖汉初厯久失次未置厯官不知是年冬至之前应闰八月而未置闰故以十月为十一月及过此见天星渐移方补一闰始悟十月乃十一月也其原纪十月甲戌晦遂改为十一月甲戌晦然又恐未的也乃并十月晦两存之前月既系以戌则次之应癸酉者不得不系之卯并系之虚吁亦大劳矣实十月晦即十一月朔食为是而前后月皆不入交不应食也后修史者见汉厯两存其食遂目为比食不知六月一交万无比食之理而日食即朔亦无晦食之説也纲目书法云自癸丑书日食至是四十五年然后复书秦政代立以来至于国亡乃皆未尝日食岂秦之德有以胜妖欤日君象也秦闰位也其不足以当天审矣纲目书日食三百六十七而一岁再食者二十五其间连月而食者二而已是年汉文帝三年一岁三食者不与焉此言皆非也从古未有四十余年不日食者秦日官失之故不书或秦厌天灾而不书也一岁再食正六月一交之应食也连月之食厯官交载而两存之非其实也至又疑以一岁三食之説耶何不并其一岁四食五食而疑之

高帝九年癸卯岁六月乙未晦日食

置所求距筭以岁实乗之得二千一百九十一日四六三四为中积分加气应满旬周去之余四十四日五七五八为冬至

置中积加闰应满朔实去之余八日九六○八为天正闰余

置冬至减闰余余三十五日六一四九为天正经朔置中积加交应减闰余满交终去之余二十二日六九三四为天正交泛

置中积加转应减闰余满转终去之以减转中余九日五二一三为天正迟厯

置天正经朔加八朔实满纪法去之余三十一日八五九七为七月经朔

置天正交泛加八朔实满交终去之余一十四日○二为七月交泛入食限

置八朔实减闰余以减半岁周余四十四日六六为七月朔缩初厯

置天正迟厯加八转差满转中去之余一十一日五五为七月朔疾厯

以缩疾二厯法推得三十八刻七九为减差以减经朔余三十一日四七一八为定朔筭得七月乙未朔午初刻合朔【以后从此推得止具交朔二条】

是七月乙未朔午时日食非六月乙未晦

惠帝七年癸丑岁正月辛丑朔日食

十二月交得一十三日一五入食限

十二月朔得七日三九辛未巳时合朔

推得是年十一月闰余分二十九日有奇是月二十九日冬至即闰十一月汉厯失一闰遂以十二月朔误作次年正月朔然实是惠帝六年壬子岁十二月辛未朔日食也以法推十二月初一辛未合朔非辛丑前而闰十一月朔辛丑交泛十日有奇后而正月朔庚子交泛一十五日有奇皆不入食限汉厯误推正月日食过此见天星渐移觉失一闰方补一闰既补矣若曰前所误之正月乃十二月也十二月朔宜辛未既移一月则宜改辛未为辛丑是已误而又误矣夫以六年季冬之朔日为七年春正之元旦三朝享献误行典礼履端序愆已属谬戾汉史载谷永占岁首正月朔日是为三朝尊者恶之纲目书法云日食三朝大变也书正月朔日食始此纲目书正月朔日食二十八有应者二十可畏哉是年食八月大防其他李淳风等所纂乾坤变异录观象玩占等书俱云是年正月日食八月帝崩之应至今司天家祖述之岂知是蚀之非正旦也则占者又何取焉

惠帝七年癸丑岁汉史书五月丁卯先晦一日日食纲目书五月日食不言晦朔

六月交二十七日○六入食限

六月朔三日六四丁卯申时

是六月丁卯朔申时日食汉厯误以六月朔作五月晦之先一日纲目见其先朔二日也遂不书日刘向以为五月微隂始起而犯至阳其占重至其八月宫车晏驾有吕氏诈置嗣君之害京房易传曰凢日食不以晦朔名曰薄人君诛将不以理或贼臣将起日月虽不同宿隂气盛薄日光也夫曰日食召变诚是而刘向以五月微隂为言则非盖既非五月则微隂何取耶凢日食必朔以法推之即食晦亦无则岂有先晦一日之理汉厯误推至隔二日已属差误乃京房遂以私意命名为薄食而断之以事应何太谬也又云日月不同宿为隂气盛薄日光岂知六月朔申刻日月同宿而食本自不忒何尝先二日而薄食也夫天道谈何容易尧曰钦若昊天敬授人时仲康征羲和不少贷京房等闇于厯数而妄谈祸福以惑人书之史册遵为蓍蔡若不校讐订正几何而不误万世也

高后二年乙卯岁六月丙戌晦日食

法推七月朔不入食限前后月朔亦不入食限不宜食也想当时误推在册至日见其未食且疑之故汉史但书丙戌食而不记其在何宿度其误可知矣

高后七年庚申岁正月己丑晦日食

二月交二十六日六八入食限

二月朔二十五日○五己丑午时

是二月己丑朔午时日食非正月己丑晦

文帝二年癸亥岁十一月癸卯晦日食

十二月交二十六日一九入食限

十二月朔三十九日五五癸卯未时

是十二月癸卯朔未时日食非十一月癸卯晦

文帝三年甲子岁十月丁酉晦日食十一月丁卯晦又食

十一月交二十六日八入食限

十一月朔三十三日四四丁酉巳时

是十一月丁酉朔巳时日食非十月丁酉晦亦无十一月丁卯晦之比食也盖冬至前应闰而汉厯失一闰故以十月为十一月及过此见天星渐移方补一闰始悟十一月乃十月也其原纪十一月丁酉晦遂改为十月丁酉晦然又恐未的也乃并十一月晦两存之十月既系以丁酉则十一月之应丁酉者不得不系之以卯此与高帝三年比食之误同【是年文帝下诏罪已求言称十一月晦岂知是朔非晦也】文帝后四年辛巳岁四月丙辰晦日食

六月交一十二日八五入食限

六月朔二十一日五乙酉午时

是六月乙酉朔午时日食非四月丙辰晦盖六月前不应闰而汉书豫置一闰过此觉其差也减去一闰遂改五月为四月五既为四则并其丙戌而移之丙辰矣不知实丙戌前一日六月乙酉朔日食也

文帝后七年甲申嵗正月辛未朔日食

法推是年正月朔交五日四十刻不入食限前后月皆不入食限日不应食汉史书七年正月辛未朔日食而不书其宿度此必厯官误推是食既而见其不食也遂删其宿度通鉴纲目不书是食亦因汉史删之故修史者不载

景帝三年丁亥岁二月壬午晦日食

三月交一十四日一八入食限

三月朔一十八日二三壬午卯时

是三月壬午朔卯时日食非二月壬午晦汉史书二月壬午晦盖误以三月朔为二月晦也纲目书正月壬午晦日食则非矣歩正月晦二月朔无壬午亦不入食限

景帝四年戊子嵗十月晦日食

推戊子嵗前丁亥嵗十一月朔交泛五日五十一刻不入食限推戊子嵗后十一月朔交泛八日四十四刻亦不入食限俱不应食是年汉史无日食而纲目书四年冬十月晦日食书于春夏之后且云太初以前皆以冬十月建亥为岁首此年及中四年皆先书春夏后书冬错简也班史同考汉史不书食而纲目书食夫事一本之史史无而纲目有从何处来也若以为岁首建亥天正在戊子前丁亥岁耶而丁亥不入食限若以为先书春夏后书冬天正在戊子冬耶而戊子冬亦不入食限无一可者纲目误矣

景帝七年辛卯岁十一月庚寅晦日食

十二月交一十四日二九入食限

十二月朔二十六日三八庚寅巳时

是年闰余二十九日二刻有奇即闰十一月歩至十二月初一得庚寅日巳时日食非十一月庚寅晦也汉史十一月上少一闰字

景帝中元年壬辰岁十二月甲寅晦日食

法推是年十二月晦并正月朔俱无甲寅亦不入食限汉厯不书宿度是误推暗削之故通鉴纲目亦不载是食

景帝中二年癸巳岁九月甲戌晦日食

法推是年九月晦并十月朔无甲戌推在夜食亦非应食之日故汉厯不书宿度误推暗削纲目不知亦误书

景帝中三年甲午岁九月戊戌晦日食几尽

十月交一十四日四一入食限

十月朔三十四日六三戊戌申时

是十月戊戌朔申时日食非九月戊戌晦也汉厯不载宿度者筭皆不食而此书食在尾且云食几尽是彼时真见其食矣今筭之则果食不爽可见不书宿度者厯官误推在册至期见其不食遂删其宿度而犹存其名交战于胷中无可柰何之故也

景帝中四年乙未嵗十月晦日食【见纲目史无】

法推景帝中四年乙未嵗天正前十月十一月皆不入食限天正后十月十一月皆不入食限是厯官误推暗削之故纲目不知书是年日食旧纲目书五年冬十月日食新纲目书四年冬十月日食且云夏蝗当在日食下又云五年当书夏蝗上夫事一本之史史无而纲目有从何来耶且两书异年自相紊乱且不标晦朔其无据可知矣

景帝中六年丁酉岁七月辛亥晦日食

八月交一十三日九二入食限

八月朔四十七日三六辛亥辰时

是八月辛亥朔辰时日食非七月辛亥晦

景帝后元年戊戌岁七月乙巳先晦一日日食

八月交一十四日五三入食限

八月朔四十一日六三乙巳申时

是八月朔乙巳申时日食非七月先晦一日

武帝建元二年壬寅岁二月丙戌朔日食

推壬寅正月二月三月朔皆无丙戌皆不入食限汉厯之误推也

汉唐秘史载建元二年十月朔日食

十月交二十六日二三入食限

十月朔一十七日○七辛巳申时

推是年十月初一辛巳申时合朔去交分入食限日应食是食汉史不载通鉴纲目亦不载查汉唐秘史载二年十月朔日食且史曰秘其所纪多出于史鉴之外者必内府秘藏之实录也所载日食断非无因必彼时仰见天象有食而秘纪之者汉厯误筭二月之不食其十月之应食厯官失筭若辈诋日月为乱行未可知遂存其伪而去其真矣不然何以布法筭与秘史穏合不爽耶大都半载一交十月食则前此宜四月交又何惑乎二月之不交而食也汉厯二月朔食之误无疑矣建元三年癸卯岁九月丙子晦日食

十月交二十六日八四入食限

十月朔一十二日三四丙子辰时

是十月朔丙子辰时日食非九月丙子晦

建元五年乙巳岁正月己巳朔日食

推是年正月朔不入食限汉史不书宿度暗削之故通鉴纲目亦不书是食

元光元年丁未岁二月丙辰晦日食七月癸未先晦一日日食日中时食从东北过半晡时复

推是年三月朔不入食限汉史不书宿度暗削之故通鉴纲目亦不书是食

七月经朔二十○日○八刻九三减差五十三刻九三七月朔交二十六日九十五刻入食限

七月定朔一十九日五十五刻癸未日未时

推是年七月初一癸未日合朔日食非七月癸未先晦一日也盖是年闰三月汉厯失一闰故误以七月朔为七月晦且云先晦一日益谬矣盖汉厯止慿张苍等约以章蔀大槩歩厯一平朔且犹未定即有平朔而无加减多差至七十刻况无平朔乎且汉厯朔实过分每以朔加之次月一二日则无恠其晦食之多也即是食之经朔在甲申日丑时以缩疾之七度有奇减回五十余刻便食于癸未日未时矣此不彰明较著者乎纲目见其先晦一日遂不书晦朔岂知七月朔日月同度而食时刻不爽何尝先晦一日食也未时合朔则从日中时食过半晡时复良是其云从东北过则非盖月自西来从西而东过无从东过之理也即此七月朔食则前此连闰应二月朔交非二月尽之三月初也其二月晦食之误益见

元朔二年甲寅岁二月乙巳晦日食

三月交二十六日五七入食限

三月朔四十一日五三乙巳午时

是三月乙巳朔午时日食非二月乙巳晦汉史书二月晦盖误以三月朔为二月晦也纲目书三月晦则非矣元朔六年戊午岁十一月癸丑晦日食

推是年十一月晦并十二月朔无癸丑亦不入食限汉史书食而不记其宿度亦误推暗删之故所以纲目不书是食

元狩元年己未岁五月乙巳晦日食

六月交一十三日九九入食限

六月朔四十一日四四乙巳巳时

是六月乙巳朔巳时日食非五月晦京房易传推以为是时日食从旁右法曰君失臣明年丞相公孙薨日食从旁左者亦君失臣不知凡日食俱从旁右无从旁左之理

元鼎五年己巳岁冬十一月朔冬至亲郊见

法推是年冬至一十五日五五经朔四十六日六三次月经朔一十六日一六疾度四度三八

推得是年闰十月初一日庚戌十一月初一日己卯未时冬至戌时合朔盖是年冬至之次日经缩一十六日一十六刻在庚辰丑时而以疾度之四度三十八分减囘则在己卯日戌时合朔而冬至适与朔防矣然前月无中气宜闰十月也通鉴纲目书十一月朔冬至合元鼎五年己巳岁四月丁丑晦日食

五月交二十七日三五入食限

五月朔一十三日五七丁丑未时

是五月丁丑朔未时日食非四月晦

元封四年甲戌岁六月己酉朔日食

法推是年六月朔无己酉亦不入食限汉史不书宿度误推暗削故纲目亦不书是食

太初元年丁丑岁冬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祀明堂冬至五十七日五三

闰余二十七日三六

经朔三十○日一六

减差四十三刻七

定朔二十九日七二癸巳日酉时合朔

十二月经朔五十九日六九

减差三十八刻八

定朔五十九日三○五癸亥日辰时合朔

法推太初元年十一月甲午日寅时经朔以减差减之得癸巳日酉时合朔是十一月癸巳朔也以歩至二十九日辛酉午时冬至再推十二月癸亥日辰时合朔是十二月癸亥朔也次日则甲子矣汉太初邓平唐都落下闳等未经测验止慿章蔀大略之术以求气朔且是年闰余二十七日三十六刻应闰二月天正之前不应闰而平等误置一闰遂以十二月为十一月而曰十一月甲子朔冬至无余分为厯元不知十一月癸巳朔非甲子也十一月二十九日辛酉冬至非朔旦也十二月癸亥朔非十一月朔甲子也十二月二日甲子非朔日也汉厯误以前月二十九之冬至而加于后月之朔以后月二日之甲子而加于天正之朔舛也甚矣盖汉厯推歩失之后天故气过二三日尚不觉所以日食多在晦也汉厯日食之晦余推皆朔明甚兹岂口説之滕胥乃实诣之数此可与司天氏持筹道之也纲目书法云元鼎五年书十一月朔冬至亲郊见矣不书某甲子于是祀明堂则书甲子朔旦何重厯纪也至朔同日常也甲子朔旦冬至非常也故特书之夫以非常之厯纪举非常之祀典且以气朔同日定千古厯元斯岂细事而岂知是朔之非甲子也以此明堂事天天神享之乎元鼎五年朔旦冬至实是己卯亲郊礼也去兹才八年邓平等首出治厯而反违至二三日则嗣是先时后时朔悉为晦无论钦天曷以授时厯元云乎哉

太始元年乙酉岁正月乙巳晦日食

二月交一十四日一九入食限

二月朔四十二日三三丙午辰时

推得是年二月丙午朔辰时日食非正月乙巳晦也汉厯误推正月乙巳晦日食至日之见其不食至次日方食与巳所推宿度不合遂削其宿度不书故纲目通鉴亦不书是食而不知丙午之朔食为是也

太始四年戊子嵗十月甲寅晦日食

十一月交一十四日三入食限

十一月朔五十日四九甲寅午时

是十一月甲寅朔午时日食非十月晦

征和四年壬辰岁八月辛酉晦日食不尽如钩在亢二度晡时食从西北日下晡时复

九月交一十四日四二入食限

九月朔五十七日五八辛酉未时

定用五刻五三

初亏未初二刻正西食甚未正三刻复圆申正初刻正东

推得是年九月辛酉朔日食九分九十余秒非八月辛酉晦是日食甚日躔黄道角十度夫汉史食亢二而法推角十盖角末去亢初不逺或古时距星稍异不害其为同也未初初亏申正复圆食九分九十秒正晡时食日下复不尽如钩也第云从西北则非葢汉人自东向西望日故目为西北而不知从北极望之则食从正西过正东也是年载日食云晡时至日下不尽如钩详矣盖目覩记之也余推不爽则其他又何疑

昭帝始元三年丁酉岁十月壬辰朔日食

十一月交二十六日七三入食限

十一月朔二十八日四一壬辰巳时

法推是年十一月壬辰朔巳时日食汉史合

元鳯元年辛丑岁七月己亥晦日食

八月交二十六日八四入食限

八月朔三十五日五五己亥未时

是八月己亥朔未时日食非七月晦

地节元年壬子岁十二月癸亥晦日食

正月交二十七日一九入食限

正月朔五十九日六二癸亥申时

是地节二年癸丑岁正月癸亥朔申时日食非元年壬子十二月晦食也夫正月元旦是为三朝况汉帝改元以正月为嵗首则朝贺享献履端为庆是日日食诚大变也孔子吉月必朝服而朝矧曰元旦古人有元旦日食不受贺者正以吉期值大变耳谷永误占惠帝六年季冬之朔以为七年元旦而曰三朝尊者恶之者实是日也汉厯误推以元旦之日食加于年前之穷岁以正月之二日谬为元旦之三朝日食而不知为大变且除夕于履端行朝祭大典于朔二此之所关岂细欲神道人道能休鬯乎百工庻绩能厘熈乎政典曰先时者杀无赦不及时者杀无赦然则侯之征不少贷而邓平等当之矣

五鳯元年甲子岁十二月乙酉朔日食

十二月交一十四日二三入食限

十二月朔二十一日二三乙酉卯时

是十二月乙酉朔卯时日食汉厯合

五鳯四年丁卯岁四月辛丑朔日食是为正月朔慝未作左氏以为重异

四月交二十七日○四入食限

四月朔三十七日五五辛丑未时

是四月辛丑朔未时日食汉厯合夫四月纯阳用事为正阳之月隂为慝五月一隂生之隂气未动乃慝未作隂侵阳重左氏之説是也

元帝永光二年乙卯岁三月壬戌朔日食

三月交一十四日○八入食限

三月朔五十八日三四壬戌辰时

是三月壬戌朔辰时日食汉厯合

元帝永光四年辛巳岁六月戊寅晦日食

七月交二十六日八九入食限

七月朔一十四日六五戊寅申时

是七月戊寅朔申时日食非六月晦

建昭五年丁亥岁六月壬申晦日食不尽如钩因入推是年六月晦七月朔无壬申亦不入食限日不应食汉史不书在某宿度却书因入二字想误推应食见其不食也遂删其宿度添因入二字若曰日入地矣文其过也

建始三年辛卯岁十二月戊申朔日食

十二月交二十六日六二入食限

十二月朔四十四日五二戊申午时

是十二月戊申朔午正二刻日食汉史合考杜钦对成帝曰日以戊申食时加未戊未土也宫中之部必此嫡妾将有争宠相害而为患者即此见是日之食在未时也法推午正二刻合朔午正二刻午将末矣其未正食甚复圆之时合

河平元年癸巳岁四月己亥晦日食不尽如钩

五月交一十三日九三入食限

五月朔三十五日三六己亥辰时

是五月己亥朔辰时日食非四月晦按刘向云日蚤食时从西南起此必当时厯官亲见其食从蚤食时西南起也法推辰正三刻合朔则初亏必辰初正蚤食时也其云从西南起则非何则日食不尽如钩是食旣也食既则食起从正西复圆正东岂有起从西南之理盖视日以北极为凖辰时日食日在东北向西南斜上月在西南向东北斜下相掩而食汉人向东视之若从西南者然而不知是正西之向正东也夫以千三百余年之逺当时亲见天象日食辰初者而余所歩不爽则其地何有不合汉厯以朔为晦并不应食而误推为食者其差谬又奚疑

河平三年乙未岁八月乙卯晦日食

十月交二十六日七四入食限

十月朔五十一日五一乙卯午时

是十月乙卯朔午时日食非八月晦盖是年十月前不应闰而汉厯误置一闰遂以九月为八月而曰乙卯晦日食非也

河平四年丙申岁三月癸丑朔日食

三月交一十三日四三入食限

三月朔四十九日六三癸丑申时

是三月癸丑朔申时日食汉厯合

阳朔元年丁酉岁二月丁未晦日食

三月交一十四刻入食限

三月朔四十三日六三丁未申时

是三月丁未朔申时日食非二月晦

永始元年乙巳岁九月丁酉晦日食

法推是年九月晦十月朔无丁酉亦不入食限汉厯误推暗削己自知其差矣谷永不知而乃以京房易占对帝曰九月日蚀酒亡节之所致也独使京师知之四国不见者祸在内也夫曰京师知之何不曰京师见之曰四国不见则真不见也盖当时厯官误推先已传布谷永遂据以为言岂知厯官觉差业已削其宿度而况兼以四国皆未见乎既非日食则易占又何取焉

永始二年丙午岁二月乙酉晦日食

三月交二十六日四六入食限

三月朔二十一日四二乙酉巳时

是三月乙酉朔巳时日食非二月晦谷永以易占对帝曰二月日食赋重民愁之所致也所以使四方皆见京师隂蔽者祸在外也夫曰四方皆见则真见曰京师隂蔽则隂云掩之耳厯官因四方皆见而京师不见遂亦疑之而削其宿度殊不知是日日应食非差也从古有云掩而不目为日食乎民愁祸外之占奚取焉

永始三年丁未岁正月己卯晦日食

二月交二十七日○八入食限

二月朔一十五日六一己卯未时

是二月己卯朔未时日食非正月晦

永始四年戊申岁七月辛未晦日食

八月交一十四日三九入食限

八月朔七日四辛未巳时

是八月辛未朔巳时日食非七月晦郑兴上疏言日月交防数应在朔而顷年日食多在于晦先时而合皆月行疾也日君象月臣象君亢急则臣下促廹故行疾也以余考之日食何尝在晦何尝先时而合月何尝行疾汉厯误推而郑兴即以月行疾误日月且持以告君无知妄言将谁欺欺天乎欺君乎

元延元年己酉岁正月己亥朔日食

正月交二十五日九八入食限

正月朔三十五日三一己亥辰时

是正月己亥朔辰时日食汉厯合

哀帝元寿元年己未岁正月辛丑朔日食与惠帝七年同日月

正月交一十四日一四入食限

正月朔三十七日三二辛丑辰时

是正月辛丑朔辰时日食汉厯合然云与惠帝七年同月日则非盖是年实正月朔日食为三朝大变而惠帝七年之正月朔则六年十二月之朔也不可同年而语矣

元寿二年庚申岁三月壬辰晦日食

推是年三月晦四月朔无壬辰亦不入食限汉厯误推见其不食故不书宿度

平帝元始元年辛酉岁五月丁巳朔日食

五月交二十六日九三入食限

五月朔五十三日五丁巳午时

是五月丁巳朔午时日食汉史合

元始二年壬戌岁九月戊申晦日食既

推是年九月晦十月朔无戊申亦不入食限汉厯误推见其不食故不书宿度

班固前汉书云凢汉着纪十二世二百一十二年日食五十三朔十四晦三十六先晦一日三京房易传曰晦而月见西方谓之晀朔而月见东方谓之仄慝仄慝则侯王其肃晀则侯王其舒孟康注晀者月行疾在日前故早见仄慝者行迟在日后当没而更见刘向以为晀者疾也君舒缓则臣骄慢故日行迟而月行疾也仄慝者不进之意君肃急则臣恐惧故日行疾而月行迟不敢廹近君也不舒不急以正失之者食朔日刘歆以为舒者侯王展意颛事臣下促急故月行疾也肃者侯王缩朒不任事臣下弛纵故月行迟也当春秋时侯王率多缩朒不任事故食二日仄慝者十八食晦日晀者一此其效也考之汉家食晦晀者三十六终亡二日仄慝者歆説信矣此皆谓日月乱行者也吁嗟有是哉晦日尚未合朔岂有月已疾行于日前而见西方之理朔日月方合朔岂有月反迟退于日后而见东方之理汉人布筭无术求天不得而遂以已意命名曰晀曰仄慝而系之以事应曰肃曰舒变异因之使果如其言岂不前知如神而抑知其非然也余以法推春秋暨西汉日凢九十余食内不应食而汉厯误推为食及置闰失所者亡论若其食晦与二日及晦先一日者则无一不食朔也且并其方位时刻分数若合符节不爽矣乃京房等妄名晀仄而犹驾言以欺人曰此其效也歆説信矣日月乱行者也夫从古以来月何尝有一晀仄日何尝有一非朔食以一无所有之事而加之日月诋为乱行诸君却自夸为效为信果孰信耶效耶乱行耶日月不乱行而若等乱道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按文献通考载成帝元延元年刘向上疏言臣向前数年言日当食今连三年比食自建始以来二十岁间而八食率二岁六月而一食古今防有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昔孔子对鲁哀公并言夏桀殷纣虐天下故歴失则摄提失方孟陬无纪此皆易姓之变也夫向言日食召变诚是而云前知日食则未也汉史纪成帝建始以来二十年间日凢十食以余推之建始三年十二月朔河平四年三月朔元延元年正月朔皆是而河平元年四月晦阳朔元年二月晦永始二年二月晦三年正月晦四年七月晦皆非则皆次月朔食也河平三年之八月晦则十月朔盖汉厯误置一闰之故永始元年之九月晦则不应食即彼时四国不见矣刘向上疏告君自谓臣前数年言日当食而今果然是前知如神也何乃食朔而以为晦误置闰而不知不应食而不改岂数年前知而后复昏耄耶一晦朔且未辩而尚敢言前知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则向不免强不知以为知矣又考秘史汉宣帝甘露三年帝命刘向校书天禄阁夜有黄衣老人植青藜杖进吹杖端忽燃火曰我太乙之精也天帝闻下界有卯金之子博学能文令我下观老人见几上有化胡书曰书内防岭一字是其山出苁蓉故名以为防误矣岭北乃老子化胡成佛之所可改作苁复见几上有列仙传曰老子即老在尧时为务成子至今犹存太上老君乃太始之初人今人以为即老聃非也籛铿尧时人尧封为彭城君得不死药至今见存人谓彭年八百非也语毕老人乃出玉牒天文书授之刘向自是文学异常夫太乙之神道之祖也天文之书厯之源也老人知太始之老君记成佛之苁岭老聃彭铿皆识其人岂非至神且以上帝之天文授向则向也厯象之事宜精而庻徴之术宜验矣何乃课日不效以朔为晦晀仄不经事应无据夫以化胡书一防字且令亟改而况日月晦朔所关之大有所不知乎厯悬于昊天而天授无明效太乙真宰之谓何然则老人者无乃非真太乙而天文非真书耶抑刘向欲已天文五行之书传于天下而故假为天神以骇世耶且也刘向以如斯妄诞之徒歴代以来从祀孔子庙庭至国朝嘉靖间张璁引程敏政议刘向初以献赋进喜诵神仙方术尝上言黄金可成铸作不验下吏当死其兄阳城侯救之获免所着洪范五行传最为舛驳使箕子经世之微言流为隂阳术家之小技宜罢祀从之夫敏政所云仙丹隂阳之舛即青藜玉牒之诈也若非我国朝罢祀则宫墙美富之中防何而不乆为一伪学所玷

古今律厯考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