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不死君难

吴楚材Ctrl+D 收藏本站

出自:《左传》      

【题解】

齐庄公好色,看上了崔武子的妻子棠姜,于是跑到崔家与她私通。崔武子知道后,杀死了庄公。对此,深明大义的晏婴表示,庄公不是为了社稷而死,所以不必为其殉死,也不必因他而逃亡。但晏婴冒着生命危险,趴在庄公尸身上大哭,以尽臣子对君王的哀悼之情。

【原文】

崔武子见棠姜而美之[1],遂取之。庄公通焉,崔子弑之。

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2],其人曰:“死乎?”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3]?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4]?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

门启而入,枕尸股而哭。兴[5],三踊而出[6]。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注释】

[1]崔武子:即崔杼,齐国卿。棠姜:齐国大夫棠公的夫人,后嫁给崔杼。

[2]晏子:即晏婴,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是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

[3]陵:凌驾。

[4]口实:指俸禄。

[5]兴:站起来。[6]踊(yǒnɡ):跳。

【翻译】

崔武子见到棠姜,发现她很美,于是娶了她。齐庄公和棠姜私通,崔武子便杀死了庄公。

晏子站在崔氏的门外,他手下的人说:“要为国君殉难吗?”晏子说:“是我一个人的国君吗?我为什么要死?”他手下的人说:“打算逃出齐国吗?”晏子说:“是我的罪过吗?我为什么要逃走?”他手下的人说:“回去吗?”晏子说:“国君死了,怎能回去?

作为百姓的君主,岂可凌驾于百姓之上?要以国家为重啊。臣子侍奉国君,岂是为了他的俸禄?而是要供养国家。所以国君为国家而死,就跟着他去死;为国家而逃亡,就跟着他逃亡。如果是为自己而死,或是为了自己而逃亡,不是他自己宠爱亲近的人,谁敢承担责任?况且是拥有君主宠爱的人杀了他,我怎能为他去死?怎能为他而逃亡?又怎能回去呢?”

大门开了,晏子进去,把庄公的尸体枕在大腿上大哭,哭完站起来跳了三下才出去。有人对崔武子说:“一定要杀掉他。”崔武子说:“他是百姓所仰望的人,放了他,可以得民心。”

【解读】

晏子的言辞贵在气势。当他的手下问他“死乎”、“行乎”、“归乎”的时候,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以“死乎”、“行乎”、“归乎”反问,以此表示自己不死、不亡、不归的立场。晏子在阐发了君王应该为社稷而死的而不该遭此横死的观点后,又连续用了四个反问,立场坚定,富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