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天台陈庭学序

吴楚材Ctrl+D 收藏本站

出自:宋濂      

【题解】

赠序是唐宋以来兴起的一种文体,它最初是专门为诗文集而写的,后来演变成了一种临别时写的赠言。本文是宋濂为陈庭学而写的赠序,他先写山水的“奇”和“险”,突出蜀地的“难”,再写陈庭学到蜀地后,“诗益工”、“气愈充”、“语愈壮”、“志意愈高”,文末作者自愧没能远游以增长见闻,反衬陈庭学蜀地之游的收获颇大,并且还勉励陈庭学能像颜渊、原宪一样提高自身修养,体现了一个长者对晚辈的关怀。

【原文】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1],水有瞿唐、滟滪之虞[2]。跨马行,则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栗[3]。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4],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

天台陈君庭学[5],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6],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7],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8]。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

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9],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注释】

[1]剑阁:今四川剑阁东北大剑山、小剑山之间的栈道,是古代川、陕间的主要通道。栈(zhàn)道:在悬崖绝壁上凿孔架木而成的窄路。

[2]瞿唐:瞿塘峡。滟(yàn)滪(yù):滟滪堆,重庆奉节县东瞿塘峡峡口的一块巨礁,旧为长江三峡著名的险滩,1958年整治航道时炸平。

[3]悼栗:因惊恐而战栗。

[4]糜:碎,烂。

[5]天台:县名,今属浙江。

[6]中书:中书省。左司:中书省下设左司、右司,分管省事。掾(yuàn):属官。

[7]都指挥司:掌管军事的机构。照磨:都指挥司的属官,掌管文书卷宗。

[8]耄(mào):老。

[9]蓬蒿:野草。

【翻译】

西南地区的山水,只有四川最奇特,可是却与中原有万里之遥。要到那里,陆路有剑阁栈道的险阻,水路有瞿塘峡、滟滪堆的忧虑。骑马前往,那竹林间的崇山峻岭,接连走上十几天也看不到它的颠峰和边际;从山顶上向下俯视,只见深达万仞的幽谷,黑漆漆的无法测知它的尽头,令人胆战心惊。如果从水路前往,江水悍猛,礁石尖利,波涛险恶,漩涡诡异;行船稍有差错,就会粉身碎骨,沉入水中,让鱼鳖们饱餐。前往那里的道路如此之难,所以不是有能力的官员,不可以到那里去游历;不是有文采的贤才,即使游历了那里也不会有什么收获;不是身体强壮的人,大多老死在那个地方。这些常常让那些喜好奇异景观的人感到遗憾!

天台陈君庭学,能做诗,任中书左司掾。他屡次随大将北征,因为有功劳,被提拔为四川都指挥司照磨,从水路到成都。成都,是四川的要地。那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的故居,英雄俊杰们战斗攻伐,驻扎守卫的遗址,诗人文士游赏眺望,饮酒射覆,赋诗吟咏,歌唱呼啸的地方,庭学无不去游览。每次游览完毕,都要将感受写成诗文,用以记述那些景物和时世的变化。于是他作诗的技法就变得愈加的高妙。过了三年,他依照惯例辞官回家,在京师见到了我。他的精神更加的饱满,他的语言更加的豪壮,他的志向更加的高远,看来是从山水当中获得了很多的助益啊!

我自己很惭愧,当我年轻的时候,曾经有志向想要游历天下,但是因为学业未成而没有空闲的时间。等到壮年能够去出游历了,国内却战事四起,没有一块地方可以去。到现在圣主兴起,天下平定,四海之内合成一家,可我的年纪却越来越老了!想要像庭学那样地游历,还能做得到吗?

然而我听说古代的贤人,像颜回、原宪那样的人,都是坐守在简陋的屋子里,野草遮蔽了门户,可是志气意趣却总是很充沛的,好像能包罗天地,这是为什么呢?莫非有超出于山水之外的东西么?庭学是要回去探求这方面的东西吗?如果有什么收获,就把它告诉我,我也会不仅是惭愧一阵儿就完了的呀!

【解读】

此文先叙游蜀之难,引出陈庭学之“能游”。继而叙述自己不能游,为前文作反衬之用。末尾更推进一步。起伏应合,如峰回路转,实为神明变化之笔。此文以“山水”二字为眼目,前后出现三次。前半部分有两个“奇”字,后半部分有两个“愧”字,各相照应,分别为各自半篇的眼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