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傒斯全集文集补遗

揭傒斯Ctrl+D 收藏本站

李节妇传

桂阳县尹范君墓志铭

 

○李节妇传 【此篇及下桂阳县尹范君墓志铭均辑自苏天爵编元文类,故除以四部丛刊本校勘外,复校以元文类。】 

李节妇者,姓冯氏,名淑安,字静君,大名人,山东廉访使时之孙,湖州录事汝弼之女,山阴令东平李如忠之继室也。如忠初娶蒙古氏,生子任,数岁而卒。继室以冯氏,生子仕,一岁而寡,有遗腹子,父殁两月乃生,名之曰伏。讣至东平,李及蒙古之族相率至山阴,尽取其赀及其子任以去。冯乃卖钗钏,质衣服,权厝二丧于山阴蕺山下 【权厝,原作「权立」,四部丛刊本同,此依元文类改。】 ,独携二子庐于墓。时年始二十二。唯布衣蔬食,羸形苦节,躬织纴为女师以自给。居二十余年,教二子皆成学,遂迁二丧,反葬汶上 【反葬,四部丛刊本作「反丧」。】 。邑人王毅以中书平章政事在告,为亲临其丧而铭其墓。齐鲁之人闻之,莫不咨嗟叹息 【咨嗟,元文类作「嗟咨」。】 ,有为泣下者。李及蒙古之族,皆大愧悔,羞见冯母子。冯视子任反出己子上。中书参知政事王士熙、侍御史马祖常、礼部尚书孛朮鲁翀、翰林学士吴澄、集贤学士袁桷、奎章阁侍书学士虞集、国子司业李端、太常博士柳贯辈,争为文章,盛夸道之。山东、浙东羣有司,交上其事于朝,请褒异焉。其子仕、伏事母极孝 【其子仕、伏,原作「其子任、伏」,四部丛刊本同,此依元文类改正。】 ,皆掾太府,有廉直声而好学不倦。

史氏曰:李之初丧也,其族及其妻之属,能扶其二丧,携其母子,返乎汶水之上而抚存之,其义孰加焉。乃不远二千里而来 【二千里,原误作「二十里」,依四部丛刊本、元文类改。】 ,直利其财也,当时亦岂欲挟其数岁之子以去,恶其无名耳。以二族之人,生长邹鲁之邦,乃不如一寡妇人,哀哉!冯氏其亦早有家教乎!

 

○桂阳县尹范君墓志铭

大德中,勋臣楚国公之季子帅湖南,有所爱掾庐陵范君元亨,其强敏之才,廉正之节,风动千里,人不畏帅而畏元亨。时余在长沙,数与之遇而不敢一诣门,恐溷君也。后二十七年,会其从子汇于京师,则君没十年矣。乃录其行请铭。

君讳元镇,字符亨,其先蜀人,今居安福之清化里。祖岩,生二子,皆为太学生,季曰景材,是为君父。君早孤,母刘及其兄元方教育之。至元二十五年,监察御史举廉能为江西宪掾。居五年,去之京师,辟徽政掾,又辟大司徒掾,皆不就。元贞初,诏求能书金经者,君在选中,经成,补湖南掾。秩满,授瑞州税使,改武冈录事,摄绥宁令,进郴州桂阳尹。累阶承事郎,卒官 【卒官,胡思敬校云:「『卒』下当有『于』字。」】 。

君所至当官而行,无所阿避,禄入不足,则归卖田宅以给之,往往初多忤而后反见知者。其行事之尤著者,则在帅府。有田千户者死,其子曰田■〈艹巳〉,■〈艹巳〉幼弱,其弟田仁袭其官,据其业,而奴畜■〈艹巳〉。■〈艹巳〉长 【长,四部丛刊本作「尝」。】 ,愬于有司,数年不决。事上帅府,复多右田仁。君抱牍方力争,帅怒,目左右捽君 【目左右,四部丛刊本作「自左右」。】 ,且下吏,梁木坏,几压帅,帅乃止。田仁恐,求援行省权相,数日,使逮君甚急,且喻之曰 【喻之,四部丛刊本作「谕之」。】 :「汝不用汝头,汝来;汝爱汝头,勿来。」皆谓君往必死。君竟往,极言田仁罪,反复无所顾,不能屈,乃与■〈艹巳〉。在武冈,民张氏欺胡氏寡弱 【民,四部丛刊本作「氏」,误。】 ,占其产,倪万户胁张惠以罪,取其田,皆夺而归之。许文炳兄弟争财,二十年不决,召其兄弟涕泣而理喻之,许乞罢归。在绥宁,王永明诬舒八杀人,实蓝姓杀之,永明伏辜。诸峒饥疫大起,死者过半,下令宽征赋以恤之,诸峒向化。在桂阳,民白有盗其牛者,踪迹无所得,方疑所捕,二猫嗛牛耳 【牛耳,四部丛刊本作「牛且」,「且」字属下。】 ,鸣号于庭,求猫主索之,果得牛,立命偿其牛而正其罪。且桂阳侧陋,供给与大县等,民力雕耗,一以宽济之。故其卒也,民无远近皆缟素会哭,哭尽哀,犹不忍去。前后被行省及部使者檄,诘责诸郡邑,邑三百余 【邑三百余,元文类作「凡三百余」。】 ,莫不称允,而不及大用以殁,悲夫!

君之卒,实至治元年十月二十有五日 【至治,四部丛刊本阙「治」字。】 ,年六十四。以明年十二月二十有一日葬所居东北龙唐之原。初娶吴氏,再娶刘氏 【刘氏,四部丛刊本、元文类无「氏」字。】 ,无子,以兄之子肇开为之子,年六十一乃得子,曰性传。女三人 【三人,原作「二人」,误。依四部丛刊本、元文类改。】 ,长适大都路固安州儒学正刘蒙德,次适徐经远,次适萧信之。孙男三,寿骏、文豹、天霓,女一。铭曰:

此孳孳,称所施,而止于斯,彼巍巍兮。

 

◇揭傒斯全集辑遗◇ 

文 

 

○诗

题明皇出游图应制 

题季安中白翎雀 

寄题武宽则湖山堂 

题信上人春兰秋蕙 

周氏慈云庵 

题花鸟图 

海棠 

四爱题咏 

望云道中 

望云感秋 

题玄妙观 

开元宫碑诗 

开元宫图诗 

 

△题明皇出游图应制 

明皇八骏争驰道,还是开元是天宝?长安花发万年枝,不识韶华醉中老。奎章阁下文书静,冕旒端拱唐虞圣 【冕旒端拱,海山仙馆本作「衮衣高拱」。】 。此图莫作等闲看 【「此图」句:海山仙馆本作「莫言此画徒尔为」。】 ,万古君王作金镜 【万古,海山仙馆本作「千载」。】 。

【(录自四部丛刊本卷三及海山仙馆本卷三)】 

 

△题季安中白翎雀 【季安中,海山仙馆本作「李安中」。】 

白翎雀,白翎雀,每见滦河河上飞。平生未识百禽性,不敢笼向江南归。 

【(同上)】 

 

△寄题武宽则湖山堂 

祝融九千七百丈,六月飞雪洒洞庭。攸舆学者武宽则,石鼓斋中穷六经。气横潇湘波浪白,思入嵩华烟云青。四千余里到京国,倒插五色凤皇翎。河西猛将今太尉,一见握手坐广庭。立呼爱子俾受业,岂独汝学我亦听。猿肩虎头日侍侧,长刀大剑罗青荧。动陈忠义破肝胆,众目睒■〈目易〉开心扃。丈夫乖遇岂偶尔,纵不我听我则宁。嗟予官冷材力薄,每辱奇俊哀竛竮。天晴风静辄过我,如病得瘥醉得醒。不为湖山劳梦寐,不为富贵疲心形。始知卓识出天性,岂彼狗苟蝇营营。方今夔皋满廊庙,洪恩屡降无滥刑。长材用世何不可,大夫列卿如拾萤。君如得位立行志,慎勿学我空惺惺。我今老矣何所称,白云深谷寒烟汀。

【(同上)】 

 

△题信上人春兰秋蕙 

孤芳不作干,奕叶自含滋。白石苍苔路,落花流水时。

山深风露冷,何处有花开?直入云林去,香沿石涧来。 

【(同上。原题四首,此乃其二、三,余已见卷八。)】 

 

△周氏慈云庵 

韩阿松柏野烟飞,丞相文章入凤池。华屋青山春掩冉,浮云流水暮逶迤。哺鸟时拂岩花落,驯鹿长环宰树悲。唯有慈孙禁垣里,年年南望不胜思。

【(录自元文类卷七)】 

 

△题花鸟图 

吴中女儿颜色好,洗面看花花为悄。调朱弄粉不自施,写作窗间雪衣鸟。

绿窗沉沉春昼迟,半生心事花鸟知。花残鸟去人不归,细雨梅酸愁画眉。 

【(录自皇元风雅前集)】 

 

△海棠 

嫣然无不在凝脂,绝世东风彩笔奇。却问太真曾睡否?还应长睡马嵬时。

【(同上)】 

 

△四爱题咏 

莲菊梅兰共一堂,父兄子弟爱无忘。对花便拟书征士,学道唯求接素王。孝友家传人所羡,横斜句好兴偏长。百年心赏千年意,一种风流四种香。

【(录自皇元风雅后集)】 

 

△望云道中 

南连鹘谷北龙门,一带风云际塞垣。草树每迎天仗过,河山高揖帝畿尊。两都形胜司津要,九域轮蹄据吐吞。谁道古阳居僻陋,圣道今日是中原。

【(录自畿辅通志卷一百五十八古迹五城址五)】 

 

△望云感秋 

天涯节序去怱怱,秋色人情特地同。昨日轩窗犹酷暑,今朝庭院已凄风。苍凉短发侵晨镜,牢落覊怀怯候虫。乡国三年归未得,又将愁眼送归鸿。

【(同上)】 

 

△题玄妙观 

谁道钱唐非昔日?神宫仙馆参差出。天庆已开玄妙门,桃花犹结千年实。仙人岩客题诗处,道士着经曾姓褚。旧人虽有马先生,年几一百犹童孺。永昌门外浙江潮,趁潮暮暮复朝朝。仙人一去不可招,蓬莱愿往那能桥?炼师归领祠宫事,净洗尘心养真气。满城煨烬犹哭声,空有吴山千丈翠。

【(录自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卷十二)】 

 

△开元宫碑诗 

噫嘻钱唐,何王所基?由汴革命,播都南陲,定鼎临安,协于神龟。元兴龙翔,大拓疆土,四海八荒,咸觌其主。噫嘻钱唐,故宫禾黍,帝子之居,是为开元。以栖百神,踰三纪年,神弗顾依,将事吉蠲。回风却扫,冯怒荧惑,宣阴导阳,去秽除慝。以来清风,以专静嘿。革故者天,鼎新者人,矧我真人,皇人之真。亦曰多才,能事鬼神。身为玄师,行仁有勇,一倡百和,风起水涌。神宫告新,曾不旋踵,■〈目冉〉■〈目冉〉楼观,仡仡垣墉。俨乎天人,象帝之宫,风驭飙轮,于焉从容。荐我明馨,考我钟鼓,于皇万年,受天之祜。碑诗扬休,石以永固。 

【(同上卷二十一)】 

 

△开元宫图诗 

香台遥对紫皇家,阴洞潜回七宝车。景气未收春梦断,新宫月冷诵南华。

【(同上)】 

 

○文 

诗宗正法眼藏 

傅与砺诗集序 

送傅与砺序 

欧阳先生集序 

吴澄神道碑 

金台集后序 

潞阳郡公墓志铭略 

王顺神道碑记 

 

△诗宗正法眼藏 

五言、七言,句语虽殊,法律则一。起句尤难。起句先须阔,占地步要高远,不可苟且。中间两联,句法或四字截,或两字截,须要血脉贯通,音韵相应,对偶相停,上下匀称。有两句共一意者,有各意者。若上联已共意,则下联须各意。前联既咏景状,后联须说人事,两联最忌同律。颈联转,意要变化,须多下实字,字实则自然响亮,而句法健。其尾联要能开一步,别运生意结之,然亦有合起意者,亦妙。世之学者,多用意中间两联,而不知首尾起结尤为难也。

诗句中有字眼。两眼者妙,三眼者非。且二联用连绵字,不可一般,中腰虚活字,亦须回避。五言字眼,多在第三或第二字,或第四字,或第五字。

字眼在第三字:

鼓角悲荒塞。 星河落晓山。 江莲摇白扇。 天棘蔓青丝。 竹光团野色。 舍影漾江流。

字眼在第二字:

屏开金孔雀。 褥隐玉芙蓉。 碧知湖外草。 红见海东云。 坐对贤人酒。 门听长者车。

字眼在第五字:

两行秦树直。 万点蜀山尖。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市桥官柳细。 江路野梅香。

字眼在第二、五字:

地折江帆隐。 天清木叶闻。 野润烟光薄。 沙暄日色迟。 楚设关河险。 吴吞水府宽。

杜诗法,多在首联两句。上句为颔联之主,下句为颈联之主。七言律难于五言律。七言下字较麤实,五言下字较细嫩。七言若可截作五字,便不成诗,须字字不可去方是。所以句要藏字,字要藏意,如联珠不断为妙。

古诗要法

凡作古诗,体格句法,俱要苍古;且先立大意,铺叙既定,然后下笔,则文脉贯通,意无断续,整然可观。

五言古诗之法

或兴起,或比起,或赋起。须要寓意深远,托辞温厚,反复优游,雍容不迫。或感古怀今,或怀人伤己,或潇洒闲适。写景要雅淡,推人心之至情,写感慨之微意。悲喜含蓄而不伤,美刺宛曲而不露,要有三百篇之遗意。观汉、魏诸古诗,蔼然有感动人处,如古诗十九首,皆当熟读,久之自见其趣。

七言古诗之法

要铺叙得好,要有开合,要风度,要迢递,要险怪雄伟,要铿锵波澜。开合如江海之波,一波既作,一波复随。又如兵阵,方以为正,又复为奇;方以为奇,又复是正;出入变化,不可纪极。备是法者,惟李杜也。

长篇妙在铺叙时将一联挑转,又平平说将去,如此转换数帀,却以数语收拾,则妙矣。

【(录自吴景旭历代诗话卷六十七,题曰「揭曼硕述」。所录是否全文,待考。)】 

 

△傅与砺诗集序 

自至元建极,大德承化,天下文士,乘兴运、迪往哲,稍知复古。至于诗,去故常、绝模拟,高风远韵,纯而不杂,朔南所共推而无异论者,盖得江西范德机焉。德机没后,又得其乡傅与砺焉。德机盛矣!余每读与砺诗,风格不殊,神情俱诣,如复见德机也。然德机七言歌行胜,与砺五言古律胜,余亦在伯仲之间;而德机得盛名时年已过与砺,使与砺及德机之年,不知又当何如也。

天下文章莫难于诗。刘会孟尝序余族兄以直诗,其言曰:诗欲离欲近。夫欲离欲近,如水中月,如镜中花,谓之真不可,谓之非真亦不可。谓之真,即不可索;谓之非真,无复真者。惟德机、与砺知之及此,言之及此,得之及此,故余倾倒于二君焉。而德机已矣,余无能为矣;庶几犹有若与砺者,他日足为学诗者之依归也。

傅君初字汝砺,余以天下同其姓字者众也,而易之曰与砺,且以「与」与「汝」声相近而便于改称也。元统三年九月辛巳朔,揭傒斯序。 

【(录自嘉业堂丛书本傅与砺诗文集卷首)】 

 

△送傅与砺序 

元统三年秋七月,诏假羣玉内司丞铁柱吏部尚书,丞相掾智熙善礼部郎中,使安南。以临江傅若金为辅行。

若金字与砺。为学有本末,为文章有规矩。至于歌诗,盖无入而不自得焉。其高出魏、晋,下犹不失于唐。又能知为国体要,自秦、汉而下逮于我朝,凡使安南,贤否、姓名、若出使岁月,皆历数不遗。故凡使事,悉以谘之,动静相维,举措必戒,先事而虑,物至而应,举小包大,万变不穷。国中赂遗,毫发无所取而皆本之至诚,得尊中国、抚四夷之道,虽傔从趋走皆畏惮过于使。往返万数千里,所至大府交荐其贤。及安南入贡使及国门,首问傅先生安在。

初,安南数侵占城,遣使入告。是行也,有别旨切责安南,而所降制书上有「安南王」字。行至真定,默省曰:安南自陈日烜绝王封,朝廷有诏、安南上表,皆止称世子。今制书有「安南王」字,是无故自王之也。安南遂自称王,奈何?请二使还白朝廷,二使议未决,乃自请行。即赁马驰至都堂,都堂大喜,立收还制书,且以得傅君辅使事为甚幸,而君命以不辱。及使还,首循旧制授以广州儒学教授。

呜呼!向非朝廷知人,不能使傅君;非傅君之学,不足以称朝廷任使。使朝廷皆若用傅君,安有败事哉!然傅君之名由是而立,傅君之荣由是而基;他日任朝廷之事必有大于此者,又当何如也。故余送傅君之行不及广州之说,而本于使事云。至元四年岁戊寅四月十有一日,揭傒斯序。

【(录自嘉业堂丛书本傅与砺诗文集附录,标题系辑者拟,原题作揭文安公送行序)】 

 

△欧阳先生集序 

欧阳先生集,曰诗流者三卷,曰鈆中者十卷,曰驱烟者十五卷,曰强学者十卷,曰述直者三卷,曰脞语者三卷。其门人王师模所辑也。所辑者止此,作而未已者不止此。

先生于书无不读。其为文丰蔚而不繁,精密而不晦者,有典有则,可讽可诵,无南方啁哳之音,无朔土暴悍之气,惜弃在草野,不得与典谟训诰之述作以黼黻皇度。然文关于世教,斯可传矣,不系其人之隐显;学贵于知道,知道,斯可法矣,不系其书之繁简。先生之可传可法者,固有在矣。余独恨不登先生之堂,从诸生之后而请益焉。因王君请为集叙,姑书以识予向慕之意。后至元六年冬十有一月朔,揭傒斯序。

【(录自四部丛刊本圭斋文集卷首)】 

 

△吴澄神道碑 

皇元受命,天降真儒;北有许衡,南有吴澄;所以恢宏至道,润色鸿业,有以知斯文未丧,景运方兴也。然金亡四十三年,宋始随之。许公居王畿之内,一时用事,皆金遗老,得早以圣贤之学佐圣天子开万世无穷之基,故其用也弘。吴公僻在江南,居阽危之中,及天下既定,又二十六年,始以大臣荐,强起而用之,则年已五十余矣。虽事上之日晚,而得以圣贤之学为四方学者之依归,为圣天子致明道敷教之实,故其及也深。上既命词臣欧阳玄诔许公之行于石,复以吴先生之述诏臣傒斯。臣材质驽下,于学问无一堪可,讵足以窥涯涘,塞明诏,然国家盛典,敢不钦承!

谨按前奎章阁侍书学士虞集状,公讳澄,字伯清,抚之崇仁人。曾大父大德,大父铎皇,赠中奉大夫、淮东宣慰使、护军,追封临川郡公。父讳枢皇,赠资善大夫、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左丞、上护军,追封临川郡公。祖妣谢氏,妣游氏,追封临川郡夫人。

世有积德,为儒家。其所居咸口里,在华盖、临川二山之间。丰城徐觉者,善望气,尝过而指曰:必有异人出焉。已而生公之前一夕,里中人梦有神物蜿蜒降公所居,明日生公。三岁能诵歌诗数百篇。五岁出就外傅,日受千余言,三四过即记不忘,夜诵常至达旦。七岁能默诵五经。十岁知为学之本,大肆力于朱子诸书,犹以大道为入道之门,必日诵二十过,如是者三年。十五遂以圣人之学自任,作勤、谨二箴,敬、和二铭。十六拜程若庸先生,友程文宪公巨夫。十九作自新、自修、消人、理长、天理、克己、悔过、矫轻、警惰诸铭,以自策励。二十举进士,明年,下第。又三年,宋亡,天下为元,是为至元十三年。而政教未舒,民疑未附,乃与乐安郑松隐居布水谷,作孝经章句,校定易、书、诗、春秋、仪礼、大小戴记。

二十一年,遭父丧,凡治表悉从古制,乡里皆化行之。服除,程文宪公以南台侍御史奉诏求贤江南,强起公,以故旧,俱至京师,而不受其荐。居数月,以母老辞去。程公既不能屈公,又言所校诸书宜置国子监,以资学者。朝廷下行省,行省下有司,即其家尽录上之。元贞初,至豫章,宪幕长郝文公迎馆羣庠 【公迎馆羣庠,疑当作「迎公馆郡庠」。】 ,朝夕听讲,有所问答原理数千言。省属元文敏公明善以学自命,问易、诗、书、春秋,叹曰:「与吴先生言,如探渊海。」终身执弟子礼。董忠宣公士选时为行省左丞,迎至家,亲执馈食,曰:「吴先生,天下士。」董公由南台御史中丞入签枢密院事,荐有道,东平文贞王不忽木曰:「董公不妄举。」方议行用之,会迁御史中丞,寻以疾薨,不果用。五年,又以董公为中丞,乃授应奉翰林文字、登仕郎、同知制诰、国史院编修官。比至,已有代。执手遮留不去。中山王、张达,河西张恒辈,皆从受业焉。八年秋,除将仕郎、江西儒学副提举。明年,侍次家居,校定邵之书,始推其书上接伏羲、文王、周公、孔子之传。明年冬,始就官,居三月,即免去。校定老子、庄子、太玄。

至大元年,以从仕郎国子监丞召。修许文正公之教,日讲于公,夕讲于次,寒暑不懈。仁宗即位,进司业。乃损益程文公学校奏疏,胡文定公大学教法、朱文公学校贡举司议,为教四条:一曰经学,二曰行实,三曰文艺,四曰治事。未及施行,为同列所嫉,一夕竟去。六馆诸生怅怅如失父母者;有不谒告从之而南者,居数年然后归,归皆取高科,为名士。集贤以祭酒召公,中书不可。延佑初,宾举之诏行。四年,再校议江西而诏集贤修撰虞集乘传山中,起为集贤直学士,特加奉议大夫。明年秋,行至仪真,以疾谢遣使者,就金陵,过九江,拜周元公墓而归。北方学徒数十人,皆从之至家,留不去。

英宗即位,郓忠宪王拜住为丞相,进贤屏恶,天下风动。至治三年春,遣中书直省舍人会江西省臣就家起拜翰林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进阶太中大夫。以五月至京师,时驾在上都,寻有南坡之变。明年春,治任将归,众皆恳留,为大行实录计。会朝廷以江浙行省左丞赵简言请开经筵,以公及平章政事张蔡公珪、国子祭酒邓文原为讲官。每进讲必三四过乃已。泰定二年闰月,修英宗实录。八月,书成,未及上进,即称疾。中书知有去志,即院具宴举留,宴毕,乘小车出城委牒而去。中书闻之,即以驿舟追至杨村,不及而返。明年诏遣使赐楮币五十缗,金织段文二,进阶资善大夫。公上表辞所赐物。四方学者日益众,公虽疾,必强起教之,又衣食之,故学者多至卒业而后去。

元统元年六月,微疾。乙酉夜,有大星陨其舍东北隅,明日日中遂薨,年八十五。以玄端敛。及治丧,一用公所定家礼。赠江西行省左丞、上护军,追封临川郡公,谥文正。妻余氏,追封临川郡夫人。

子男五:文,以泽授奉议大夫同知柳州路总管府事,后公一年卒;衮,先卒;京,以便养特授抚州路儒学教授;禀,亶。孙男十:当、蕃、畣、■〈艹富〉、■〈田〉、奋、里、畀、畟、畧。当,国子助教;畣、■〈田〉早世。女五,谭观、会、文、熊铃、黄盅,其壻也。曾孙男四:亼、全、仚、仑,孙女二。

臣窃惟我国家自太祖皇帝至于宪宗,凡历四朝五十余载,天下犹未一,法度犹未张,圣人之学犹未明。世祖皇帝以天纵之圣,继统纂业,豪杰幷用,羣儒四归,武定文承,化被万国,何其盛欤!至若真儒之用,时则有若许文正公由朱子之言,圣人之学,列位台辅,施教国子,是以天启昌明之盛也。乃若吴公,研磨六经,疏涤百氏,纲明目张,如禹之治水,虽不获任君之政,而著书立言,师表百世,又岂一材一艺所得并哉!其学之源,则见于易、诗、书、春秋、礼记诸纂言;其学之序,则见于学统、学基诸书,而深造极诸犹莫尚于邵子。其所著书文章皆行于世。

公隐居时,有草屋数间,程文宪公过而署其牖曰草庐,故号草庐先生。其葬以元丁亥 【此句疑有脱字。】 。其墓在县之礼贤乡,地名左桥陈顷蛇坑。其铭曰:

天地之大,六籍载焉;帝王之尊,六籍位焉。六籍之道,无内无外;六籍之义,有显有晦。匪伊求之,道何由明;匪伊明之,道何由行。昔岂弗求,求或未至;昔岂弗明,明或犹蔽。天监之籍,生此哲人;抉微阐幽,志气如神。其言汪汪,其书洋洋,其学之方,其国之光。天下儒师,国中通贵;永配孔庭,以式百世。 

【(录自四库全书本吴文正集附录)】 

 

△金台集后序 

诗之义本于讽谕,盖心欲有言而言不足以道志,故假于辞焉。而辞也者,欲其谕难言之志也。然语涩而俚,意浮以近,文采不足以动人,立言易朽,君子不由也。余致力于斯甚久,未尝敢以易心为之。盖得于意者为难美,而修于辞者不失之过则不及,以是而辍者十八九。呜呼,其难矣哉!

金台集者,友人合鲁易之之诗也。其诗百余篇,森然若开羣玉之府,圭璋琮璜,各有列位,辞语至到,而神与情诣,动荡激越,可歌可舞,信乎其能谕诸人者。余读之再过,因叹赏不已,遂书所见于其篇末云。至正三年二月既望,揭傒斯书。

天历元年春二月八日,淮东宣慰使李公薨,赠通奉大夫、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追封潞阳郡公,谥忠靖。元统二年冬十有一月二十二日,其配潞阳夫人柴氏薨。十有二月六日,合塟通州潞县之南台坡先茔。嗣子世安请铭。

公讳廷,字瑞卿。其先粤之漳南镇人,今家京师。公早孤,母绩以教,子樵以养,惸惸潞水之上。柴好礼先生闻之曰:「母贞而子孝,不兴何待。」以其子妻之。

年二十,起家京尹曹,历左司、吏部府正掾。太子詹事完泽数言之东宫,得召见,用为南昌尹,善政闻于朝。复入掾詹事及中书,以劳调泉府司知事,进经历,遂为司丞行泉府,罢,受诏核江南赋。赋平,以能同知河南府事。诸王及使客不绝于道,修传邸,备供馈,以纾民忧。祠二程、张、邵、司马以教民学。迁陕西行省员外郎,出良民为奴婢者三百余人,朝廷以为忠,进甘肃行省郎中,复召为户部郎中。赋法均出,赋不窳滥,益以为贤,赐三品秩,以为江州总管。天久不雨,施德化,理寃滞,去士民所疾苦而便利之,乃雨。发廪劝分活民于饥者三万余家,命医载药起民于疾者三百五十余人。改两淮屯盐总管。田之没于民者为顷余二十户,之入于他籍者千二百五十有三,逃于他郡者九十有六,皆复之。粮之重于民者为石六千四百有六十,皆除之。岁省公帑十七八,而上供无不备,上数遣使赐酒劳问,始给各官公田,政成,召为兵部尚书,迁刑部尚书。权臣铁木迭儿阴纵其子八思吉思以宣政使主司徒刘夔献吴中民田,罔赐钱六千二百五十万缗,子唆南复以治书侍御佐大夫帖失为大逆,悉奏诛之,重赂不能易其守。拜淮东宣慰司,以服居几月,引年谢归。越五年而薨。阶由将仕郎十迁为中奉大夫。

公每念自大父以下,间关丧乱,累德累行,以有今日,故善无不为。夫人柴氏又贤,克相以道。从父一门三世贫,无以为家,与之同出处、衣食、婚嫁、丧塟者五十余年。及公没,夫人又为屋以居之,割田百亩,买牛及农器使耕以生之,不足,又从而给之。夫人身不衣华采,口不餍膏粱,僦民居十有七年,邻人未尝闻其声。旁有果林,非地主所分赐,不敢取。子孙未仕,不得乘车马,衣裘帛。虽片丝不轻弃,惟所以厚宗族、笃婣亲,一以公为心。故公与夫人之没,人莫不尽伤。

公得年七十三,夫人七十二。有子男若而人。铭曰:

翼翼李公,为国之良。克齐于家,克勤于邦。进必以道,退不失常。弗规而圆,弗矩而方。有功弗知,有德弗忘。孰不为臣,惟公之臧。温温夫人,为家之则。克俭于身,克丰于戚。谋不及外,中馈是责。言不及内,警戒是益。殚妇之道,尽母之德。孰不为妇,惟夫人之式。茫茫淮楚,逖逖河关。公惠如水,公名如山。山川不改,公去不还。有邑曰潞,其里南台。公藏于兹,永閟不开。匪惟公哀,惟时之哀。

【(录自畿辅通志卷一六六古迹十三通州,系节略之文。通志云:「元李忠靖廷墓在旧城南关南台坡,天启初水潦岸崩,墓石尽露,乃监丞揭傒斯所撰,土人录其文,仍取土掩之。」文又见日下旧闻考卷一百九,节略更甚。)】 

 

△王顺神道碑记 【按:此碑记末题至正十一年撰,记中又多涉至正间事。然揭傒斯至正四年已卒,则此碑记恐非其作,姑录以备考。】 

盖闻人生两间,圣愚贤凡,类万不齐,间有孝弟忠信之士,则天必厚其佑,衍其庆,昌大其子孙,富贵而荣显之,所谓积善降祥,是乃天道者,谅有征矣。尝即井陉王氏河间公实行观之,为益信。

谨按公讳顺,世居井陉下良里。曾大考琪,祖考智,皆业农,晦彩弗耀。东平公讳进 【「东平公」上,当脱「考」字。】 ,能世其业,产益完阜。娶马氏、齐氏,一子,即公也。

公性淳谨宽厚,光绍祖基,正身齐家,言动有则,教子有方,德誉隆甚,乡友咸敬畏焉。或有忿鬬争讼而质之者,则以理辩析,皆服其平。部使者行县,率过门访劳,欲表硕德上闻以旌之,公力辞焉。延佑庚申春正月二十有九日,卒于正寝,享年九十,葬下良原之先茔。夫人杨氏,乡之名士族,贞静勤俭,相内睦族,动辄循礼,宗姻交誉。生四子三女,长曰天佑,次天祥、天禄,次端,女适侯氏、赵氏、甄氏。次室陈氏,一子,天庆。

天佑娶赵氏,一女,适魏氏。天祥娶赵氏、陈氏,四男一女,长曰■〈王巳〉,次曰仲德、仲寿、仲和,女适张氏。天禄娶张氏,生男二女三,长曰仲宽,次曰仲实,女适魏氏、赵氏。

端字章甫,幼颖悟聪慧,公教子严甚,通经史,习吏牍,弱冠俾观光京国,从省部大人游。大德庚子冬,用荐充奏差中书断事府。大德癸卯,转甘肃行省宣使。至大辛亥夏,勅授忠翊校尉。延佑戊午,升昭信,判晋宁路河中府。泰定乙丑秋,制加奉议大夫秦州知州。至元丙子,进秩朝散,知凤翔府。至正癸未秋,擢中宪,知德安府。政治宽平,爱民重士,兴学劝农,举有成效。至正五年致仕通议大夫济南路总管。娶周氏、蒙古秃忽鲁氏、杨氏,二男一女,长曰海,次曰谦,女适杨氏。夫人周氏,至正己丑追封太原郡夫人。

天庆娶赵氏、崔氏,一男二女,长曰贲,女适贾氏。

孙■〈王巳〉妇李氏,四子二女,长曰崇德,次从善、从智、从义,女适李氏、郝氏。仲德妇马氏、邢氏,女二人,适李氏、侯氏。仲寿妇杜氏,子三女一,长曰懿,次曰徽、逊。仲和妇马氏,四子三女,长曰勤,次曰俭、恭、恕,女适刘氏。仲宽妇张氏,一子,曰立。仲实妇吴氏,子一人,曰达。海妇马氏,子一,曰从正,娶李氏,至正乙酉入粟补官,祗授勅牒顺德路邢台县王村镇巡检。贲未娶。谦至正庚寅告荫,未授,娶蒙古氏子,一曰权夫人。

杨氏以皇庆癸酉夏五月九日卒,寿年八十有五,祔公葬。后至正己丑秋八月,公以子端贵,赠通议大夫河间路总管,上轻车都尉,追封太原侯。夫人杨氏追封太原郡夫人。公之考进赠亚中大夫、东平路总管、轻车都尉,追封太原郡侯。妣齐氏追封太原郡夫人。恩宠优渥,皆公教子有方之所致也。

噫!王氏一门,祖孙奕世荣艳封荫,非上世积德之深,阴骘之隆,得如是乎!为子若孙者,维继维述,克继祖武,以忠以孝,勉而不怠,庶家世兴隆有加而未艾,可不勖哉!是宜铭。至正十一年。

 

△王顺神道碑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