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王引之Ctrl+D 收藏本站

而者,承上之詞,或在句中,或在句首,其義一也。常語也。

《漢書·韋賢傳》注曰:「而者,句絕之辭。」《詩·著》曰:「俟我於著乎而。」

《論語·子罕》篇引《詩》曰:「唐棣之華,偏其反而。」《微子》篇曰:「已而已而。」宣四年《左傳》曰:「若敖氏之鬼,不其餒而。」《逸周書·芮良夫》篇曰:「不其亂而。」

而,猶如也。《易·明夷象傳》曰:「君子以蒞眾,用晦而明。」虞注曰:「而,如也。」《詩·君子偕老》曰:「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毛《傳》曰:「尊之如天,審諦如帝。」《都人士》曰:「垂帶而厲。」《箋》曰:「而厲,如鞶厲也。」昭四年《左傳》曰:「牛謂叔孫:見仲而何?」杜注曰:「而何,如何也。」《管子·樞言》篇曰:「能而稷乎?能而麥乎?」《孟子·萬章》篇曰:「而居堯之宮,逼堯之子,是篡也。」《荀子·仲尼》篇曰:「財利至,則言善而不及也。」(楊倞注:「而,如也。」)《呂氏春秋·順說》篇曰:「與生與長,而言之與響。」《齊策》曰:「而此者三。」(高注:而,如也。)《漢書·賈誼傳》曰:「變化而嬗。」(《史記索隱》引韋昭注:「而,如也。」)「而」字並與「如」同義。「而」與「如」同義,故二字可以互用。《詩·都人士》曰:「彼都人士,垂帶而厲。彼君子女,卷發如蠆。」《大戴記·衛將軍文子》篇曰:「滿而不滿,實如虛,過之如不及。」《孟子·離婁》篇曰:「文王視民如傷,望道而未之見。」《荀子·強國》篇曰:「黭而雷擊之,如牆厭之。」《說苑·奉使》篇曰:「意而安之,願假冠以見。意如不安,願無變國俗。」皆以「如」、「而」互用。故《詩》「垂帶而厲」,《內則注》引「而」作「如」。《荀子·哀公》篇「從物如流」,《大戴記·哀公問五義》篇「如」作「而」。襄十二年《左傳》「夫婦所生若而人」,《晉書·禮志》「而」作「如」。《史記·鄒陽傳》「白頭如新,傾蓋如故」,《新序·雜事》篇「如」並作「而」。

而,猶「若」也。「若」與「如」古同聲,故「而」訓為「如」,又訓為「若」。《大戴記·衛將軍文子》篇:「孔子曰:『而商也,其可謂不險也。』」「而商也」,與《論語》「若由也」同義。襄二十九年《左傳》曰「且先君而有知也」,與上文「先君若有知也」同義。「而」與「若」同義,故二字可以互用。《詩·猗嗟》曰:「頎而長兮,抑若揚兮。」(而、若,皆「然」也。毛《傳》:「抑,美色。揚,廣揚。」)昭二十六年《左傳》:「晏子曰:『後世若少惰,陳氏而不亡,則國其國也已。』」皆以「而」、「若」互用。故《書·康誥》「若有疾」,《荀子·富國》篇「若」作「而」。《詩·甫田》篇「突而弁兮」,《猗嗟》篇「頎而長兮」,《正義》「而」並作「若」。《都人士》篇「垂帶而厲」,《淮南·氾論》篇注「而」作「若」。襄三十年《左傳》「子產而死」,《呂氏春秋·樂成》篇「而」作「若」。《周官·旅師》「而用之」,鄭注「而」讀為「若」。(案,「而」亦可讀為「如」,《論語》「如用之」,是也。)

而,猶「然」也。《書·皋陶謨》曰:「啟呱呱而泣。」言呱呱然泣也。《詩·野有死麕》曰:「舒而脫脫兮。」《箋》曰:「脫脫然舒。」《甫田》曰:「突而弁兮。」《箋》曰:「突爾加冠為成人。」爾,亦「然」也。《猗嗟》曰:「頎而長兮(說見上)。」文十七年《左傳》曰:「鋌而走險。」(杜注:「鋌,疾走貌。」)宣十二年《傳》曰:「及楚殺子玉,公喜而後可知也。」

而,猶「乃」也。(「乃」與「而」對言之則異,散言之則同,說見「乃」字下。)《詩·杕杜》曰:「期逝不至,而多為恤。」言乃多為憂也。《鄉射禮》曰「而錯」,言乃錯也。《大戴記·曾子本孝》篇曰「如此而成於孝子也」,言如此乃成為孝子也。《檀弓》曰:「而曰然。」鄭注:「而,猶乃也。」《祭義》曰:「已徹而退,無敬齊之色,而忘本也。」言乃忘本也。(鄭以「而」為衍字,失之。)《昏義》曰:「禮之大體,而所以成男女之別,而立夫婦之義也。」言乃所以成男女之別,立夫婦之義也。宣十四年《左傳》曰:「誅而薦賄,則無及也。」言誅乃薦賄也。成十六年《傳》:「《夏書》曰:『怨豈在明,不見是圖。』將慎其細也,今而明之,其可乎?」言今乃明之也。昭元年《傳》曰:「賈而欲贏,而惡囂乎?」言乃惡囂也。哀四年《傳》曰:「如牆而進,多而殺二人。」言多乃殺二人也。二十五年《傳》曰:「眾怒難犯,休而易間也。」言休乃易間也。《周語》曰:「匹夫專利,猶謂之盜。王而行之,其歸鮮矣。」言王乃行之也。宣十五年《公羊傳》曰:「吾今取此,然後而歸爾。」言然後乃歸也。莊十二年《穀梁傳》曰:「國而曰歸,此邑也,其曰歸,何也?」言國乃曰歸也。《論語·泰伯》篇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言乃今而後也。(襄七年《左傳》:「吾乃今而後知有卜筮。」)故《堯典》「試可乃已」,《史記·五帝紀》作「試不可用而已」。《禮記·曲禮》「卒哭乃諱」,《雜記》「乃」作「而」。僖二十八年《左傳》「數之以其不用僖負羈,而乘軒者三百人也」,《史記·曹世家》「而」作「乃」。《史記·淮陰侯傳》「相君之背,貴乃不可言」,《漢書·蒯通傳》「乃」作「而」。

而,猶「則」也。《易·係辭傳》曰:「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言見幾則作也。僖十五年《左傳》曰:「何為而可?」言何為則可也。襄十八年《傳》曰:「若可,君而繼之。」言君則繼之也。《楚語》曰:「若防大川焉,潰而所犯必大矣。」言潰則所犯必大也。莊三十二年《公羊傳》曰:「君親無將,將而誅焉。」言將則誅也。又《晉語》曰:「文公學讀書於臼季,三日,曰:『吾不能行咫,(咫,猶「耳」也。今本「咫」上有「也」字,乃後人所加。辯見「咫」字下。)聞則多矣。』對曰:『然而多聞以待能者,不猶愈也?』」(也,與「邪」同。俗本「也」作「乎」,乃後人所改,今從宋本。)然而,然則也。「而」與「則」同義,故二字可以互用。《喪服傳》曰:「何如而可為之後,同宗則可為之後。」(而,亦「則」也。下文曰:「何如則可謂之兄弟。」)《禮記·喪服小記》曰:「士妾有子而為之緦,無子則已。」《墨子·明鬼》篇曰:「非父則母,非兄而姒也。」《史記·欒布傳》曰:「與楚則漢破,與漢而楚破。」皆以「而」、「則」互用。故《喪服小記》「有五世而遷之宗」,《大傳》「而」作「則」。《樂記》:「喜則天下和之,怒則暴亂者畏之。」《荀子·樂論》篇「則」並作「而」。《孟子·公孫醜》篇:「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萬章》篇「則」並作「而」。《秦策》:「物至而反,致至而危。」《史記·春申君傳》「而」並作「則」。《燕策》:「然而王何不使布衣之人,以窮齊之說說秦?」《史記·蘇秦傳》「然而」作「然則」。《漢書·鄒陽傳》:「然而計議不得,雖諸、賁不能安其位,亦明矣。」《文選》亦作「然則」。

家大人曰:「而,猶以也。」楊倞注《荀子·強國》篇曰:「而往,猶已上也。」(已,與「以」同。凡書、傳中言「而上」、「而下」、「而前」、「而後」者,皆放此。)《書·顧命》曰:「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亂四方。」言其能以治四方也。(某氏《傳》:「能如父祖治四方。」失之。)《墨子·尚賢》篇曰:「使天下之為善者可而勸也,為暴者可而沮也。」又曰:「上可而利天,中可而利鬼,下可而利人。」《莊子·天下》篇曰:「其風

黭,惡可而言。」《呂氏春秋·去私》篇曰:「晉平公問於祁黃羊曰:『南陽無令,其誰可而為之?』」(可而為,可以為也。高注:「而,能也。」失之。辯見《讀書雜志》。)《不屈》篇曰:「惠子曰:『若王之言,則施不可而聽矣。』」《用民》篇曰:「處次官,執利勢,不可而不察於此。」以上凡言「可而」者,皆謂「可以」也。《荀子·成相》篇曰:「子胥進諫不聽,剄而獨鹿棄之江。」言剄以屬鏤之劍而棄之江也。(楊注:「獨鹿,與屬鏤同。」)「而」與「以」同義,故二字可以互用。宣十五年《左傳》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墨子·尚同》篇曰:「上用之天子,可以治天下矣。中用之諸侯,可而治其國矣。下用之家君,可而治其家矣。」《史記·趙世家》曰:「聲以德與國,實而伐空韓。」皆以「而」、「以」互用。(又見「以」字下。)故《係辭傳》「上古結繩而治」,《論衡·齊世》篇引「而」作「以」。襄十一年《左傳》「和諸戎狄以正諸華」,《晉語》「以」作「而」。昭元年《傳》「櫜甲以見子南」,《考工記·函人》注引「以」作「而」。《魏策》「無河山以闌之,無周、韓以間之」,《史記·魏世家》「以」作「而」。

而,猶「與」也,及也。《論語·雍也》篇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言有祝鮀之佞,與有宋朝之美也。(皇侃《疏》:「言人若不有祝鮀佞,及有宋朝美,則難免今之患難也。」及,亦與也。)《墨子·尚同》篇曰:「聞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言善與不善也。《韓子·說林》篇曰:「以管子之聖而隰朋之智。」言管仲與隰朋也。而、與聲之轉,故《莊子·外物》篇「與其譽堯而非桀」,《大宗師》篇「與」作「而」。

《廣雅》曰:「如,若也。」常語。

昭十二年《公羊傳》注曰:「如,猶奈也。」凡經言「如何」、「如之何」者皆是。

如,詞助也。《易·屯》六二:「屯如亶如。」子夏《傳》曰:「如,辭也。」

如,猶「然」也。若《論語·鄉黨》篇「恂恂如」、「踧踖如」、「勃如」、「躩如」之屬,是也。《詩·旄邱》曰:「褎如充耳。」(毛《傳》:「褎然有尊盛之服。」)《野有蔓草》曰:「婉如清揚。」義亦同也。(「如」、「然」語之轉,故《詩·葛屨》「宛然左辟」,《說文》引作「宛如左僻」。)

如,猶「而」也。《詩·柏舟》曰:「耿耿不寐,如有隱憂。」如有,而有也。(《正義》曰:「如人有痛疾之憂。」失之。辯見《經義述聞》。)《車攻》曰:「不失其馳,舍矢如破。」如破,而破也。(家大人曰:「舍矢而破」,與「舍拔則獲」同意,皆言其中之速也。《楚策》云:「壹發而殪。」意亦與此同。《箋》曰:「如椎破物。」《孟子·滕文公》篇趙注曰:「應矢而死者如破」,皆誤解「如」字。)《大戴記·王言》篇曰:「使有司月省如時考之。」《夏小正》篇曰:「記鴻雁之彗也,如不記其鄉何也?」《保傅》篇曰:「則親疏有序,如恩相及矣。」「如」字並與「而」同義。《禮記·檀弓》曰:「天下豈有無父之國哉,吾何行如之?」如,而也。之,至也。何行而至,言無可至之國也。宣十七年《穀梁傳》曰:「兄弟也,何去而之?」範注曰:「言無所至。」是也。《晉語》作「吾誰鄉而入」,意亦同也。隱七年《左傳》曰:「及鄭伯盟,歃如忘。」服虔曰:「如,而也。」莊七年《傳》曰:「星隕如雨,與雨偕也。」劉歆曰:「如,而也。星隕而且雨,故曰與雨偕也。」(見《漢書·五行志》。)襄二十三年《傳》曰:「非鼠如何?」宣六年《公羊傳》曰:「此非弑君如何?」(唐石經及蜀本、宋本並如是,今本改「如」為「而」。)《晏子·諫》篇曰:「聾瘖,非害國家如何也?」《楚策》曰:「非故如何也?」《趙策》曰:「非反如何也?」並與「而何」同義。又昭六年《左傳》曰:「火如象之,不火何為?」《逸周書·後大匡》篇曰:「勇如害上,則不登於明堂。」《管子·水地》篇曰:「男女精氣合而水流形,三月如咀。」《荀子·儒效》篇曰:「鄉是如不臧,倍是如不亡者,自古及今,未嘗有也。」「如」字亦與「而」同義。《大戴記·保傅》篇曰:「安如易,樂而湛。」《文王官人》篇曰:「合誌如同方,共其憂而任其難。」《春秋繁露·王道通三》篇曰:「施其時而成之,法其命如循之。」《鹽鐵論·世務》篇曰:「見利如前,乘便而起。」如,亦「而」也,互文耳。故《左傳》「歃如忘」,《說文》「如」作「而」。「火如象之」,《漢書·五行志》「如」作「而」。《荀子·勸學》篇「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大戴記》「而」作「如」。

如,猶「乃」也。《詩·常武》曰:「王奮厥武,如震如怒。」言乃震乃怒也。(《箋》曰:「而震雷其聲,而勃怒其色。」而,亦「乃」也。《正義》曰:「知天之震雷其聲,如人之勃怒其色。」則誤解「如」字矣。)《大戴記·少間》篇曰:「臣之言未盡,請盡臣之言,君如財之。」言請俟臣之言盡,君乃裁之也。《論語·憲問》篇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言管仲不用民力而天下安,乃其仁,乃其仁也。(孔《傳》曰:「誰如管仲之仁?」加「誰」字以解之,於文義未安。)

如,猶「則」也。《史記·淮南王傳》:「王曰:『上無太子,宮車即晏駕,廷臣必征膠東王,不如常山王。』」(不,與「否」同。)言廷臣必征膠東王,否則常山王也。《漢書》作「不即常山王」,即,亦「則」也。

如,猶「不如」也。隱元年《公羊傳》曰:「母欲立之,己殺之,如勿與而已矣。」何注曰:「『如』即『不如』,齊人語也。」

如,猶「當」也。《宋策》曰:「夫宋之不足如梁也,寡人知之矣。」高注曰:「如,當也。」「如」為「相當」之「當」,又為「當如是」之當。僖二十二年《左傳》曰:「若愛重傷,則如勿傷。愛其二毛,則如服焉。」《正義》曰:「如,猶不如,古人之語然,猶似敢即不敢。」家大人曰:孔說非也。如,猶「當」也。言若愛重傷,則當勿傷之。愛其二毛,則當服從之也。又二十一年《傳》曰:「巫尫何為?天欲殺之,則如勿生。」言天欲殺之,則當勿生之也。昭十三年《傳》曰:「二三子若能死亡,則如違之以待所濟。若求安定,則如與之以濟所欲。」言若能死亡,則當違之。若求安定,則當與之也。二十一年《傳》曰:「君若愛司馬,則如亡。」言君若愛司馬而不欲亡之,則當自亡也。定五年《傳》曰:「不能如辭。」言既不能,則當辭也。八年《傳》曰:「然則如叛之。」言既不畏晉,則當叛之也。杜解「君若愛司馬,則如亡」云:「言若愛司馬,則當亡走失國。」解「不能如辭」云:「言自知不能,當辭勿行。」是杜訓「如」為「當」,非訓為「不如」也。且成二年《傳》曰:「若知不能,則如無出。今既遇矣,不如戰也。」上言「如」,下言「不如」,則「如」非「不如」明矣。又《大戴記·保傅》篇曰:「不習為吏,如視己事。」《墨子·貴義》篇曰:「今天下莫為義,則子如勸我者也,何故止我?」「如」字亦與「當」同義。

如,猶「將」也。宣十二年《左傳》曰:「有喜而憂,如有憂而喜乎?」言憂喜各因其事,若有喜而憂,則亦將有憂而喜乎?《漢書·翟義傳》:義部掾夏恢等,收縛宛令劉立,傳送鄧獄。恢白義,可因隨後行縣送鄧。義曰:「欲令都尉自送,則如勿收邪?」言汝欲令都尉自送,則將勿收邪。(師古注以「如」為「不如」,誤。與《左傳正義》同。)又《孟子·公孫醜》篇:「寡人如就見者也。」「如」字亦與「將」同義。

如,猶「與」也,及也。《書·堯典》曰:「修五禮,五玉,三帛,二牲,(今本改「牲」為「生」,非。辯見《經義述聞》。)一死贄,如五器。」如者,及也。五器,蓋即五等諸侯朝聘之禮器。自五玉以下,皆蒙上修字言之。言五玉、三帛、二牲、一死之贄,及所用之五器,皆因五禮而並修之也。(舊說「如五器」皆誤,辯見《經義述聞》。)《儀禮·鄉飲酒禮》「公如大夫入」,謂公與大夫入也。鄭讀「如」為「若」。若,亦「與」也。(說見「若」字下。賈《疏》謂「大夫之於公,更無異禮。」失之。辯見《經義述聞》。)《論語·先進》篇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又曰:「宗廟之事,如會同。」「如」字並與「與」同義。《史記·虞卿傳》:「趙王問樓緩曰:『予秦地如毋予,孰吉?』」(今本「如」上有「何」字,乃後人所加。辯見《讀書雜志》。)言予秦地與不予,二者孰吉也。《新序·善謀》篇「如」作「與」,是其證。「如」、「與」聲相近,故「如」訓為「與」,「與」亦訓為「如」,互見「與」字下。

如,猶「於」也。《莊子·德充符》篇:「申徒嘉謂子產曰:『先生之門,固有執政焉如此哉!』」言先生之門,固無執政於此也。《呂氏春秋·愛士》篇曰:「人之困窮,甚如饑寒。」言甚於饑寒也。《史記·汲黯傳》曰:「丞相宏燕見,上或時不冠。至如黯見,上不冠不見也。」言至於黯見,則上必冠也。

如,猶「乎」也。《禮記·祭義》:「善如爾之問也。」《呂氏春秋·孝行》篇作「善乎而問之」,是「善如」即「善乎」也。(《莊子·齊物論》篇曰:「不亦善乎而問之也。」)

《考工記·梓人》注曰:「若,如也。」常語。若,猶「奈」也。凡經言「若何」、「若之何」者,皆是。

若,詞也。《易·豐》六二:「有孚發若。」《節》六三:「不節若,則嗟若。」王注並曰:「若,辭也。」《書·洪範》曰:「曰肅,時雨若。曰乂,時暘若。曰晢,時燠若。曰謀,時寒若。曰聖,時風若。」《禮記·禮器》曰:「有所竭情盡慎,致其敬而誠若,有美而文而誠若。」

若,猶「然」也。《易·乾》九三曰:「夕惕若厲。」《離》六五曰:「出涕沱若,戚嗟若。」《巽》九二曰:「用史巫紛若。」《詩·氓》曰:「其葉沃若。」《皇皇者華》曰:「六轡沃若。」並與「然」同義。又《詩·猗嗟》曰:「抑若揚兮。」(《正義》曰:「抑然而美者,其額上揚廣兮。」)文十四年《公羊傳》曰:「力沛若有餘。」義亦同也。

家大人曰:猶若,猶然也。《禮記·禮運》曰:「其燔黍捭豚,汙尊而抔飲,蕢桴而土鼓,猶若可以致其敬於鬼神。」言物雖質略,猶然可以致敬也。(《正義》曰:「若,如也。言猶如此,亦可以致其恭敬於鬼神。」失之。)《管子·輕重甲》篇曰:「君雖強本趣耕發草立弊而無止,民猶若不足也。」《墨子·尚賢》篇曰:「未知所以行之之術,則事猶若未成。」《荀子·不苟》篇曰:「雖作於心,見於色,出於言,民猶若未從也。」(楊倞注:「若,如也。」亦失之。)《呂氏春秋·誣徒》篇曰:「為之而樂矣,奚待賢者?雖不肖者猶若勸之。」《蕩兵》篇曰:「中主猶若不能有其民,而況於暴君乎?」並與「猶然」同義。

《史記·禮書正義》曰:「若,如此也。」《書·大誥》曰:「爾知寧王若勤哉?」言如此勤也。《孟子·梁惠王》篇曰:「以若所為,求若所欲。」言如此所為,如此所欲也。《荀子·禮論》篇曰:「故人苟生之為見,若者必死。苟利之為見,若者必害。」言如此者必死,如此者必害也。

若,猶「此」也。莊四年《公羊傳》曰:「有明天子,則襄公得為若行乎?」謂此行也。僖二十六年《傳》曰:曷為以外內同若辭?」謂此辭也。定四年《傳》曰:「君如有憂中國之心,則若時可矣。」謂此時也。《論語·公冶長》篇曰:「君子哉若人。」謂此人也。《管子·八觀》篇曰:「不通於若計者,不可使用國。」《晏子·諫》篇曰:「雖有至聖大賢,豈能勝若讒哉。」《墨子·節葬》篇曰:「法若言,行若道。」《呂氏春秋·振亂》篇曰:「為天下之長患,致黔首之大害者,若說為深。」《齊策》曰:「聞若言,莫不揮泣奮臂而欲戰。」「若」字並與「此」同義。

連言之則曰「若此」,或曰「此若」。定四年《公羊傳》:「則若時可矣。」《穀梁傳》作「則若此時可矣」。《禮記·曾子問》篇,孔子說宗子去在他國,庶子無爵而居者代祭之禮云:「子遊之徒,有庶子祭者,以此若義也。」鄭讀「以此」為一句,「若義也」為一句。注曰:「若,順也。」家大人曰:「以此若義也」五字,當作一句讀。以,用也。「此若」二字連讀,若,亦「此」也。言子遊之徒有庶子祭者,用此義也(說詳《經義述聞》)。《荀子·儒效》篇曰:「行一不義,殺一無罪,而得天下,不為也。此若義信乎人矣。」(今本「若」訛作「君」。楊注曰:「以君義通於四海。」非也。《新序·雜事》篇作「若義信乎人矣」。若,亦此也。)《管子·山國軌》篇曰:「此若言何謂也?」《地數》篇曰:「此若言可得聞乎?」《輕重丁》篇曰:「此若言曷謂也?」《墨子·尚賢》篇曰:「此若言之謂也。」《節葬篇》曰:「以此若三聖王者觀之。」又曰:「以此若三國者觀之。」《史記·蘇秦傳》曰:「王何不使辯士以此若言說秦?」(今本「若」訛作「苦」。《燕策》作「若此言」。)皆並用「此若」二字。

若,猶「及」也,至也。《書·召誥》曰:「越五日甲寅,位成,若翼日乙卯。」言及翼日乙卯也。《吳語》:「越大夫種曰:『王若今起師以會。』」言及今起師以會戰也。故成二年《左傳》「病未及死」,《晉語》作「病未若死」。

若,猶「及」也,與也。《書·召誥》曰:「旅王若公。」《周官·罪隸》曰:「凡封國若家。」《儀禮·燕禮》曰:「冪用襐若錫。」《禮記·內則》曰:「父母有婢子若庶子庶孫。」襄十三年《左傳》曰:「請為靈若厲。」

若,猶「或」也。《管子·白心》篇曰:「夫或者何?若然者也。」《儀禮·士昏禮記》曰:「若衣若笄。」襄十一年《左傳》曰:「若子若弟。」又曰:「君若能以玉帛綏晉。」昭十三年《傳》曰:「若入於大都而乞師於諸侯。」定四年《傳》曰:「若聞蔡將先衛,信乎?」隱四年《公羊傳》曰:「公子翬恐若其言聞乎桓。」

若夫,轉語詞也。《易·係辭傳》曰:「若夫雜物撰德,辨是與非,則非其中爻不備。」是也。

若夫,發語詞也。《大戴記·衛將軍文子》篇:「文子曰:『若夫知賢人莫不難。』」《孝經》:「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是也。

若乃,亦轉語詞也。《齊策》曰:「若乃得去不肖者而為賢者狗,豈特攫其腓而噬之耳哉?」是也。

若而者,不定之詞也。襄十二年《左傳》曰:「天子求後於諸侯,諸侯對曰:夫婦所生若而人,妾婦之子若而人。無女而有姊妹及姑姊妹,則曰:先守某公之遺女若而人。」昭三年《傳》曰:「則猶有先君之適,及遺姑姊妹若而人。」

若干者,亦不定之詞也。《禮記·曲禮》曰:「始服衣若干尺矣。」《投壺》曰:「某賢於某若干純。」

家大人曰:若,猶「其」也。《書·召誥》曰:「我亦惟茲二國命,嗣若功。」若,其也。嗣其功者,嗣二國之功也。(某氏《傳》曰:「繼順其功德者而法則之。」訓「若」為「順」,非是。)昭元年《左傳》,趙文子請叔孫於楚曰:「子若免之,以勸左右,可也。」言子其免之以勸左右也。二十六年《傳》:「子猶言於齊侯曰:『君若待於曲棘,使群臣從魯君以卜焉。』」言君其待於曲棘也。

顧懽注《老子》曰:「若,而也。」家大人曰:《書·金縢》篇「予仁若考」,《史記·魯世家》作「旦巧」。巧、考古字通,若、而語之轉。「予仁若考」者,予仁而巧也。唯巧,故能多材多藝,能事鬼神也。某氏《傳》訓「若」為「順」,「考」為「父」,皆失之(詳見《經義述聞》)。《易·》九三曰:「君子夬獨行(句),遇雨若濡。」言遇雨而濡也。莊二十二年《左傳》曰:「幸若獲宥,及於寬政。」言幸而獲宥也。《吳語》:「越王命徇於軍曰:『有眩瞀之疾者以告。』王親命之曰:『我有大事,子有眩瞀之疾,其歸若已。』」言子其歸而止息也。

《小爾雅》曰:「若,乃也。」《書·秦誓》曰:「日月逾邁,若弗員來。」言乃弗雲來也。(某氏《傳》訓「若」為「如」,失之。)《周語》引《書》曰:「必有忍也,若能有濟也。」韋注曰:「若,猶乃也。」《管子·海王》篇曰:「一女必有一針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銚,若其事立。行服連軺輂輂者,必有一斤一鋸一椎一鑿,若其事立。」《孟子·公孫醜》篇曰:「今言王若易然,則文王不足法與?」「若」字並與「乃」同義。又《書》稱「王若曰」、「微子若曰」、「父師若曰」、「周公若曰」者,並與「乃曰」同義。

若,猶「則」也。《老子》曰:「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莊子·在宥》篇「若」並作「則」。

家大人曰:若,詞之「惟」也。《盤庚》曰:「予若籲懷茲新邑。」《大誥》曰:「若昔朕其逝。」《君奭》曰:「若天棐忱。」(《大誥》曰:「越天棐忱。」「越」字亦語助。)《呂刑》曰:「若古有訓。」「若」字皆是語詞之「惟」。又《文侯之命》曰:「女多修扞我於艱,若女予嘉。」《吳語》曰:「伯父令女來,明紹享餘一人,若餘嘉之。」《禮記·祭統》曰:「叔舅,予女銘,若纂乃考服。」「若」字亦是語詞之「惟」。《金縢》曰:「惟爾元孫某,遘厲虐疾,若爾三王。」若,亦「惟」也,互文耳。說者或訓為「順」(某氏《尚書傳》),或訓為「汝」(鄭氏《祭統注》),或訓為「如」(王肅《文侯之命注》),皆於文義未協。

範望注《太玄·務測》曰:「然,猶是也。」常語也。

《廣雅》曰:「然,譍也。」(譍,通作「應」。)《禮記·檀弓》曰:「有子曰:『然,然則夫子有為言之也。』」《論語·陽貨》篇曰:「然,有是言也。」《孟子·公孫醜》篇曰:「然,夫時子惡知其不可也?」此三「然」字,但為應詞而不訓為「是」。

家大人曰:然故,是故也。《禮記·少儀》曰:「事君者,量而後入,不入而後量。凡乞假於人,為人從事者亦然。然故上無怨而下遠罪也。」(然故,是故也。《正義》以「然」字絕句讀,失之。義見下。)《管子·任法》篇曰:「聖君置儀設法而固守之,然故諶杵習士聞識博學之人,不可亂也。眾強富貴私勇者,不能侵也。信近親愛者,不能離也。珍怪奇物,不能惑也。萬物百事非在法之中者,不能動也。今天下則不然,皆有善法而不能守也。然故諶杵習士聞識博學之士,能以其智亂法惑上。眾強富貴私勇者,能以其威犯法侵陵。鄰國諸侯,能以其權置子立相。大臣能以其私附百姓,翦公財以祿私士。」又曰:「聖君設度量,置儀法。如天地之堅,如列星之固,如日月之明,如四時之信。然故令往而民從之。」又曰:「遵主令而行之,雖有傷敗,無罰。非主令而行之,雖有功利,罪死。然故下之事上也,如響之應聲也。臣之事主也,如景之從形也。」《荀子·大略》篇曰:「從士以上,皆羞利而不與民爭業,樂分施而恥積藏,然故民不困財,貧窶者有所竄其手。」《韓子·難三》曰:「力盡於事,歸利於上者必聞,聞者必賞。汙穢為私者必知,知者必誅。然故忠臣盡忠於公,民士竭力於家,百官精克於上。」以上諸書,皆以「然故」二字連讀。

《禮記·大傳》注曰:「然,如是也。」凡經稱「然則」、「雖然」、「不然」、「無然」、「胡然」、「夫然」者,皆是也。常語也。然,詞之轉也。亦常語也。

然而者,亦詞之轉也。《孟子·公孫醜》篇曰:「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賢,然而孟施舍守約也。」今人用「然而」二字,皆與此同義。

然而者,詞之承上而轉者也,猶言「如是而」也。《考工記》曰:「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則不時,不得地氣也。」《儀禮·喪服傳》曰:「故昆弟之義無分,然而有分者,則辟子之私也。」《禮記·文王世子》曰:「有父在則禮然,然而眾知父子之道矣。」《三年問》曰:「將由夫患邪淫之人與?則彼朝死而夕忘之。然而從之,則是曾鳥獸之不若也。」僖三十三年《公羊傳》曰:「或曰往矣,或曰反矣,然而晉人與薑戎要之殽而擊之。」(何注:「然,然上議。猶豫留住之頃也。」)宣六年《傳》曰:「然而宮中甲,鼓而起。」定八年《傳》曰:「然而甲起於琴如。」《孟子·梁惠王》篇曰:「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以上言「然而」者,皆謂「如是而」也。今人用「然而」二字,則與此異義矣。

然,狀事之詞也。若《論語》「斐然」、「喟然」、「儼然」之屬,是也。常語也。

然,比事之詞也。若《大學》「如見其肺肝然」,是也。亦常語。

然,猶「焉」也。《禮記·檀弓》曰:「穆公召縣子而問然。」鄭注:「然之言焉也。」《祭義》曰:「國人稱願然(句)。曰:『幸哉,有子如此!』」(然,猶「焉」也,上屬為句。鄭注:「然,猶而也」,則下屬為句,失之。)《哀公問》曰:「君子以此之為尊敬然。」又曰:「寡人願有言然。」《論語·泰伯》篇曰:「禹,吾無間然矣。」《先進》篇曰:「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孟子·公孫醜》篇曰:「今時則易然也。」「然」字並與「焉」同義。又《楚辭·九章》曰:「然容與而狐疑。」《九辯》曰:「然欿傺而沈藏。」「然」字亦與「焉」同義。(然、焉,皆「乃」也。說見「焉」字下。)焉、然,古同聲。故《祭義》「國人稱願然」,《大戴記·曾子大孝》篇「然」作「焉」。

然,猶「而」也。《詩·終風》曰:「惠然肯來。」言惠而肯來也。(《北風》曰:「惠而好我。」)《定之方中》曰:「卜雲其吉,終然允臧。」言既而允臧也。(終,猶「既」也。說見「終」字下。)定八年《公羊傳》曰:「卻反舍於郊,皆說然息。」言脫而息也。(何注:「然,猶如。」如,亦「而」也。)《管子·版法解》篇曰:「然則君子之為身,無好無惡然已乎?」然已,而已也。

然後,而後也,乃也。常語也。

然且,而且也。昭十三年《穀梁傳》曰:「失德不葬,弑君不葬,滅國不葬,然且葬之。」《孟子·公孫醜》篇曰:「識其不可,然且至。」

《莊子·秋水》篇曰:「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語而不舍。」《韓子·難言》篇曰:「夫至智說至聖,然且七十說而不受。」

然,猶「乃」也。《晉語》:「文公謂寺人勃鞮曰:『豈不如女言,然是吾惡心也(言乃是吾惡心也)。吾請去之。』」《莊子·天地》篇曰:「始也,我以女為聖人邪,今然君子也。」《荀子·修身》篇曰:「行而供冀,非漬淖也。行而俯項,非擊戾也。偶視而先俯,非恐懼也。然夫士欲獨修其身,不以得罪於比俗之人也。」(言士之恭敬如此,乃欲自修其身,非恐得罪於流俗也。)

《賈子·修政語》篇曰:「譬其若去日之明於庭,而就火之光於室也。然可以小見而不可以大知。」司馬相如《封禪文》曰:「若然辭之,是泰山靡記,而梁甫罔幾也。」《史記·傅靳蒯成傳讚》曰:「蒯成侯周緤,操心堅正,身不見疑。上欲有所之,未嘗不垂涕。此有傷心者,然可謂篤厚君子矣。」「然」字並與「乃」同義。

然,猶「則」也。《墨子·尚同》篇曰:「何以知尚同一義之可而為政於天下也?然胡不審稽古之治、為政之說乎?」《非命》篇曰:「有聞之,有見之,謂之有。莫之聞,莫之見,謂之亡。然胡不嚐考之百姓之情,自古以及今生民以來者,亦嘗見命之物,聞命之聲者乎?」然胡不,則胡不也。《莊子·外物》篇曰:「鮒魚曰:『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然活,則活也。

尔(簡繁轉換有誤此節待校正)、爾

《說文》:「爾,詞之必然也。」字通作「爾」。鄭注《檀弓》曰:「爾,語助也。」《文選·古詩注》引字書曰:「爾,詞之終也。」常語也。

爾,猶「然」也。若《論語》「卓爾」、「率爾」、「鏗爾」、「莞爾」之屬,是也。亦常語。

爾,猶「如此」也。《雜記》曰:「宦於大夫者之為之服也,自管仲始也,有君命焉爾也。」焉,猶「乃」也(見「焉」字下)。爾,如此也。言有君命乃如此也。《孟子·告子》篇曰:「富歲子弟多賴,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爾殊也。」言非天之降才如此其異也。凡後人言「不爾」、「乃爾」、「果爾」、「聊復爾耳」者,並與此同義。

爾,猶「此」也。隱二年《公羊傳》曰:「前此,則曷為始乎此?托始焉爾。」何注:「焉爾,猶於是也。」是,亦此也。僖二十一年「公會諸侯盟於薄,釋宋公」,《傳》曰:「執,未有言釋之者,此其言釋之何?公與為爾也。公與為爾奈何?公與議爾也。」言公與為此,公與議此也。

爾,猶「而已」也。《禮記·檀弓》曰:「不以食道,用美焉爾。」言用美焉而已也。又曰:「唯祭祀之禮,主人自盡焉爾,豈知神之所饗?」亦謂主人自盡焉而已也。《郊特牲》曰「豈知神之所饗也?主人自盡其敬而已矣』,是其證也。莊四年《公羊傳》曰:「其國亡矣,徒葬於齊爾。」僖三十一年《傳》曰:「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唯大山爾。」《論語·鄉黨》篇曰:「便便言,唯謹爾。」並與「而已」同義。

爾,猶「矣」也。《詩·噫嘻》曰:「噫嘻成王,既昭假爾。」《箋》曰:「噫嘻乎能成周王之功,其德已著至矣。」是「爾」與「矣」同義。又僖二年《公羊傳》曰:「君若

用臣之謀,則今日取郭而明日取虞爾。」宣十五年《傳》曰:「莊王圍宋,軍有七日之糧爾。盡此不勝,將去而歸爾。」數「爾」字亦與「矣」同義。

爾,猶「焉」也。隱元年《公羊傳》曰:「然則何言爾?」二年《傳》曰:「何譏爾?」三年《傳》曰:「何危爾?」(僖五年《穀梁傳》曰:「何尊焉?」又曰:「何重焉?」)僖二年《傳》曰:「則中國曷為獨言齊、宋至爾?」「爾」字並與「焉」同義。又《禮記·檀弓》曰:「夫子何善爾也?」《孟子·滕文公》篇曰:「彼有取爾也。」《離婁》篇曰:「所惡勿施爾也。」「爾」字亦與「焉」同義。

耳,猶「而已」也。《論語·陽貨》篇「前言戲之耳」,是也。《管子·臣乘馬》篇曰:「故春事二十五日之內耳也。」「耳也」者,「而已也」也。《晏子·雜篇》曰:「晏子食脫粟之食,炙三弋、五卵、苔菜耳矣。」《孟子·離婁》篇曰:「人之易其言也,無責耳矣。」《呂氏春秋·壹行》篇曰:「與麋鹿虎狼無以異,多勇者則為製耳矣。」「耳矣」者,「而已矣」也。(此與後「耳矣」異義。)《齊策》曰:「若乃得去不肖者而為賢者狗,豈特攫其腓而噬之耳哉?」「耳哉」者,「而已哉」也。

家大人曰:耳,猶「矣」也。《大戴記·曾子立事》篇曰:「嗜酤酒,好謳歌,巷遊而鄉居者乎?吾無望焉耳。」言吾無望焉矣也。《禮記·樂記》曰:「則樂之道歸焉耳。」歸,終也。(見《呂氏春秋·報更》《求人》二篇注。)言萬物各得其所,則樂之道終焉矣。(《正義》謂歸功於樂,失之。)《論語·雍也》篇曰:「女得人焉耳乎?」言汝得人焉矣乎。

耳矣,猶「已矣」也。「已」與「矣」,皆詞之終,而連言之則曰「已矣」。《論語》「始可與言《詩》已矣」,是也。「耳」與「矣」,亦皆詞之終,而連言之則曰「耳矣」。《禮記·檀弓》曰:「勿之有悔焉耳矣。」《祭統》曰:「夫銘者壹稱,而上下皆得焉耳矣。」是也。「耳」與「已」聲相近,或言「已矣」,或言「耳矣」,其義一也。

《爾雅》曰:「仍,乃也。」《史記·淮南衡山傳讚》曰:「淮南、衡山專挾邪僻之計,謀為畔逆,仍父子再亡國,各不終其身。」仍者,乃也。言淮南衡山謀為畔逆,乃至父子再亡其國,各不終其身也。《漢書·讚》與《史記》同。師古曰:「仍,頻也。」頻父子再亡國,斯為不詞矣。又《匈奴傳》:「漢復遣大將軍衛青將六將軍十餘萬騎,仍再出定襄數百里擊匈奴。」仍,亦「乃」也。故《史記》作「乃再出定襄」。師古曰:「仍,頻也。」頻再出定襄,愈為不詞矣。《說文》仍從乃聲,故「乃」字或通作「仍」。說見《經義述聞·爾雅》。

聊憀

《詩·泉水》曰:「聊與之謀。」毛《傳》:「聊,願也。」《箋》曰:「聊,且略之辭。」《聲類》作「憀」,義與《箋》同(見《文選·笙賦》注)。

來,詞之「是」也。《詩·穀風》曰:「不念昔者,伊予來塈。」伊,惟也。來,猶「是」也。塈,讀為「愾」。愾,怒也。此承上「有洸有潰」言之。(毛《傳》:「洸洸,武也。潰潰,怒也。」)言君子不念昔日之情,而惟我是怒也。(毛《傳》:「塈,息也。」《箋》曰:「君子忘舊,不念往昔年稚我始來之時安息我。」皆失之。辯見《經義述聞》。)《桑柔》曰:「既之陰女,反予來赫。」言我以善言蔭覆汝,而汝反於我是赫怒也。「伊予來塈」、「反予來赫」,句法正相近矣。又《四牡》曰:「將母來諗。」言我惟養母是念也。《采芑》曰:「荊蠻來威。」(今本「荊蠻」訛作「蠻荊」。段氏若膺《詩經小學》已正之。)《江漢》曰:「淮夷來求。」「淮夷來鋪。」皆謂荊蠻是威,淮夷是求,淮夷是病也。《江漢》又曰:「王國來極。」亦謂王國是正也。(《漢書·兒寬傳》:「天子建中和之極。」師古曰:「極,正也」,引《周禮》「以為民極」。《逸周書·武順》篇曰:「正及神人曰極。」)《六月》曰:「王於出征,以匡王國。」是也。解者皆以「來」為「往來」之來,遂詰鞫為病矣。

來,句中語助也。《莊子·大宗師》篇:「子桑戶死,孟子反、子琴張相和而歌曰:『嗟來桑戶乎,嗟來桑戶乎!』」嗟來,猶「嗟乎」也。

來,句末語助也。《孟子·離婁》篇曰:「盍歸乎來?」《莊子·人間世》篇曰:「嘗以語我來。」又曰:「子其有以語我來。」「來」字皆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