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先进于礼乐①,野人②也;后进于礼乐,君子③也。如用④之,则吾从先进。”
【注释】
①先进于礼乐:先学习礼乐,然后做官。
②野人:儒家对居住在郊野的劳动者的称呼。此指郊外之民。野,城郊之外。
③君子:指卿大夫子弟等依靠门荫入仕者。
④用:选用、任用。
【译文】
孔子说:“先学习礼乐然后做官,这是普通在野的人士;先做官然后再学习礼乐,这是贵族子弟。如果要我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原文】
子曰:“从我于陈①、蔡②者,皆不及门③也。”
【注释】
①陈:春秋时陈国,妫姓,在今河南东部及安徽一部分。
②蔡:春秋时蔡国,姬姓,在今河南上蔡一带。
③不及门:不在师门,即不在身边。
【译文】
孔子说:“曾经跟随我困在陈国、蔡国的人,现在都不在我身边了。”
【原文】
德行①: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②: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③:子游,子夏。
【注释】
①德行:品德行为。
②言语:能言善辩。指善于辞令和外交应对者。
③文学:古代文献。指通晓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者。
【译文】
德行见长的弟子是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见长的弟子是宰我、子贡。政务见长的弟子是冉有、季路。文学见长的弟子是子游、子夏。
【原文】
子曰:“回也非助①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②。”
【注释】
①助:帮助。
②说:通“悦”,心悦诚服。
【译文】
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他对于我的话没有不感到喜悦的。”
【原文】
季康子问:“弟子孰①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②。”
【注释】
①孰:谁、哪一个。
②亡:通“无”,没有。古书多借亡字为无字。
【译文】
季康子问道:“门徒中哪个好学?”孔子答道:“有个叫颜回的好学,不幸短命死去,现今就没有这么好学的学生了。”
【原文】
颜渊死,颜路①请子之车以为之椁②。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③。鲤④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⑤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注释】
①颜路:颜回之父,名无繇,字路,也是孔子学生。
②椁:外棺。有两种解释:一、卖车买椁。二、欲殡之时以孔子之车菆涂为椁,并非葬时之椁。
③‘才不才’二句:才,有才华,指颜渊;不才,无才华,指孔鲤。亦各言其子,意谓不论有才无才,总还各是你我的儿子。
④鲤:孔子之子,字伯鱼。
⑤行:步行。
【译文】
颜回去世了,颜路要求孔子卖掉车子来为颜回置办棺外的椁。孔子说:“无论有无才能,就说各人自己的儿子吧。即使孔鲤去世,也是有棺而没有椁,我也不能徒步行走来为他置办椁。因为我曾经当过大夫,按礼是不能徒步行走的。”
【原文】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①!天丧予!”
【注释】
①天丧予:天要我的命了。
【译文】
颜渊去世了,孔子说:“啊!老天爷这是要我的命呀!老天爷这是要我的命呀!”
【原文】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①问死。”曰:“未知生,焉②知死?”
【注释】
①敢:自言冒昧之词,无实际意义。
②焉:怎么。
【译文】
子路询问怎样侍奉鬼神,孔子说:“还没能侍奉好活人,怎么能侍奉鬼神呢?”子路说:“请问怎样看待死?”孔子说:“还没了解生,怎么能了解死呢?”
【原文】
子贡问:“师①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②。”
曰:“然则师愈与③?”子曰:“过犹不及④。”
【注释】
①师:颛孙师,字子张。以字行。
②‘师也过’二句:过,过头、过分。不及,赶不上、达不到。朱熹《论语集注》:“子张才高意广,而好为苟难,故常过中;子夏笃信谨守,而规模狭獈,故常不及。”
③愈与:更好一些。与,同“欤”,表语气。
④过犹不及:过分和达不到同样不好。犹,同。朱熹《论语集注》:“道以中庸为至。过虽若胜于不及,其失中则一也。”孔门儒家以中庸之道为最高美德,认为任何事物均有一定的度量界限,“无过无不及”,超过或达不到这个度量都是错误的,故曰“过犹不及”。
【译文】
子贡问道:“子张和子夏哪个更强一些?”孔子说:“子张过头了些,子夏不及了些。”
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强一些了?”孔子说:“过头和不及不相上下。”
【原文】
子曰:“论笃是与①,君子者乎,色庄②者乎?”
【注释】
①论笃是与:谓不要轻易赞许言语笃实的人。论笃,言论笃实、诚实。与,赞扬、赞许。
②色庄:伪装脸色庄重。
【译文】
孔子说:“言论笃实就赞许,但是要区分他究竟是君子呢,还是装做庄重的人呢?”
【原文】
子路问:“闻斯行诸①?”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②?”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③,敢问④。”子曰:“求也退⑤,故进之;由也兼人⑥,故退之。”
【注释】
①闻斯行诸:听到了好事就实行。诸,通“之”。
②‘如之何其’句:意谓怎么可以听到了就马上干呢?
③赤也惑:赤,公西华自称其名。惑,怀疑。
④敢问:请问。敢,自言冒昧之词。
⑤求也退:求,指冉求。退,退缩不前。
⑥由也兼人:由,指仲由,子路。兼人,超人、一人抵得过很多人。指勇于作为。
【译文】
子路问道:“听说了就实行吗?”孔子说:“有父亲兄长在世,怎么能听说了就实行呢?”
冉有问道:“听说了就实行吗?”孔子说:“听说了就实行。”公西华说:“仲由询问是否听说了就实行,老师说‘有父亲兄长在世’;冉求询问是否听说了就实行,老师说‘听说了就实行’。我搞不懂,向老师请教。”孔子说:“冉求谦退,所以促进他;仲由好胜,所以抑制他。”
【原文】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①,子曰:“贼②夫人之子③。”子路曰:“有民人④焉,有社稷⑤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⑥!”
【注释】
①费宰:费地的行政长官。费,为季孙氏的食邑。
②贼:残害。
③夫人之子:指子羔。时子羔尚年少,故如此称呼之。孔子以为,学未成而从政,适足以害之。
④民人:平民和贵族,这里偏指老百姓。
⑤社稷:社,土神;国家的代称。稷,谷神。
⑥佞者:强辩的人。
【译文】
子路让子羔担任费邑的长官,孔子说:“他学业未完,你这是误人子弟啊!”子路说:“既有民众又有社稷,为什么一定要读书才算是学习呢?”孔子说:“因此我厌恶强词夺理的人!”
四子侍坐
孔子让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谈谈自己的志向,子路、冉有、公西华分别以民富国强和做个司仪对答。唯有曾皙有沐浴春风游沂水的乐趣,孔子感叹地说:“我赞同曾皙的志向啊!”
【原文】
子路、曾皙①、冉有、公西华侍坐②,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③。居④则曰‘不吾知也’,如或⑤知尔,则何以哉⑥?”子路率尔⑦而对曰:“千乘之国⑧,摄乎大国之间⑨,加之以师旅⑩,因之以饥馑⑪,由也为之⑫,比⑬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⑭也。”夫子哂⑮之。“求,尔何如⑯?”对曰:“方六七十⑰,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⑱。如其礼乐,以俟君子⑲。”“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⑳,如会同㉑,端㉒章甫㉓,愿为小相㉔焉。”“点,尔何如?”鼓瑟希㉕,铿尔㉖,舍瑟而作㉗,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㉘。”子曰:“何伤㉙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㉚春者,春服㉛既成,冠者㉜五六人,童子㉝六七人,浴乎沂㉞,风乎舞雩㉟,咏㊱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㊲!”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㊳,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㊴?”“安见㊵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㊶小,孰能为之大?”
【注释】
①曾皙:孔子学生,名点,字子皙,曾参之父。
②侍坐:陪坐。
③‘以吾’二句:我的年龄虽然比你们稍长一些,不要因此受到拘束就不敢说话。长,年长。
④居平常。
⑤或:有人。
⑥则何以哉:何以为用,即怎么去做呢?
⑦率尔:不加思索、轻率的样子。
⑧千乘之国:周制,拥有千辆兵车的诸侯之国。
⑨摄乎大国之间:夹在大国之间。摄,介、夹。
⑩加之以师旅:犹言发生战祸。加之,加上。师旅,军队。
⑪因之以饥馑:意即遇到凶年。因之,继之。饥馑,饥荒。
⑫由也为之:由,指仲由,子路。为,治理。
⑬比:等到、及到。
⑭方:指礼义。
⑮哂:微微一笑,含轻蔑之意。
⑯尔何如:你怎么样。
⑰方六七十:纵横各六七十里的小国。方,方圆。
⑱足民:使人民衣食富足。
⑲‘如其礼乐’二句:犹言至于礼乐教化之事,则有待于才德更高的人。俟,等待。
⑳宗庙之事:指天子或诸侯在宗庙祭祀祖先之事。
㉑会同:一般指诸侯朝见天子,这里指两国国君相见。同,其他一般人的会见。
㉒端:玄端,指古代的礼服名。
㉓章甫:古代的礼帽名。
㉔小相:古代祭祀、会同作赞礼司仪的人,有不同的等级,小相为最低级。公西华自谦之词。
㉕希:稀疏,指弹瑟接近尾声。
㉖铿尔:象声词,放瑟时弦振颤所发出的声音。
㉗作:站起来。
㉘撰:述、想法。
㉙伤:妨碍。
㉚莫:通“暮”,晚。
㉛春服:夹衣。暮春三月的衣着。
㉜冠者:成年人。古代男子二十成年举行冠礼。
㉝童子:小孩子。
㉞沂:沂水,在今山东曲阜南,沂水河边。有温泉可浴。
㉟雩:鲁国祭天求雨的地方,在今山东曲阜。
㊱咏:唱歌。
㊲吾与点也:我赞同曾点的主张。与,赞同、赞成。
㊳不让:不谦虚。
㊴‘唯求’句: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唯,语首词,无义。与,同“欤”,表语气。
㊵安见:怎见得。
㊶之:用法同“其”。
【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随从孔子坐着,孔子说:“虽然我的年岁稍长些,但你们不要拘束。以前你们常说‘没人了解我’,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打算做什么呢?”子路轻率地答道:“千乘兵车的国家,处在大国的中间,外有兵戈相加,内有饥荒相困,让我来治理,只需三年,能使人民勇敢,并且懂得道理。”孔子微微一笑。孔子说:“求,你怎么样啊?”冉有答道:“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让我来治理,只需三年,能使民众富有。至于礼乐教化,就有待君子了。”孔子说:“赤,你怎么样啊?”公西华答道:“并非有能力,但愿意学习。宗庙祭祀,或与别国会盟,我愿意穿着礼服,担任小小的司仪。”孔子说:“点,你怎么样啊?”曾皙鼓瑟略微放慢了节奏,铿的一声,放下瑟站起身来,答道:“我和他们三位的想法不同。”孔子说:“这有什么关系呢?不过各人谈论自己的志向而已。”曾皙说:“暮春三月,已经穿上了春装,邀上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子,在沂水里沐浴,到雩台上乘凉,唱着歌回来。”孔子叹息着说:“我赞同点啊!”其他三人退出去了,曾皙后走。曾皙说:“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啊?”孔子说:“不过是各人谈论自己的志向而已。”曾皙说:“夫子为何哂笑仲由呢?”孔子说:“治理国家凭借礼仪,他的话毫不谦让,所以我哂笑他。”曾皙说:“冉求所说的就不是国家吗?”孔子说:“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曾皙说:“公西赤所说的就不是国家吗?”孔子说:“有宗庙能会盟诸侯,不是诸侯是什么?如果赤只做个小小的司仪,谁能担任大的职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