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孔子Ctrl+D 收藏本站

【原文】

子华①使于齐,冉子②为其母请粟③。子曰:“与之釜④”请益。日:“与之庾⑤”。”冉子与之粟五秉6。子曰:“赤之适7齐也,乘肥马8,衣9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10急不继富。”

【注释】

①子华:孔子的学生,姓公西,名赤,字子华。②冉子:即孔子的学生冉有。《论语》中称孔子的学生为“子”的只有曾参、有若、闵子骞、冉有四人。③粟:小米。④釜:古代量名,相当于当时的六斗四升,约合今量一斗二升八合。⑤庾(yu):古代量名,相当于当时的二斗四升,约合今量四升八合。6秉:古代量名,相当于当时的一百六十斗,即十六石,五秉则是八十石,约合今量十六石。7适:到。8乘肥马:不是指骑肥马,而是指乘坐肥马拉的车。9衣(yi):作动词用,当“穿”字讲。10四周:救济。

【译文】

公西赤出使齐国,冉有替公西赤的母亲请求小米。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冉有请求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他二斗四升。”结果冉有竟给了他八十石。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坐的是肥马驾的车辆,穿的是又轻又暖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周济急需而不给富人添富。”

【读解】

这一段的背景,大概是孔子当政为官的时候,所以才有学生公西赤到齐国去做大使,才有孔子拨给他安家口粮的问题。而学生冉有大概是在做总管一类的角色,居然“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不顾老师的意见,一下子给了亲密的同学公西赤远远超过老师规定指标的安家口粮。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孔子并没有为此而大发雷霆,也没有撤职查办冉有,而只是语重心长地说:“公西赤到齐国去会过得很好,完全有能力负担他母亲的生活,因此,我们没有必要为他锦上添花了,而要去周济周济那些穷困的人,为他们雪中送炭。”

这就是所谓“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

凡事都有轻重缓急,圣人的心里是非常有数的。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遇事又何尝不应作如此处理呢?

与其替人锦上添花,不如为人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