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字卷之八 承接连字八之三

马建忠Ctrl+D 收藏本站

承接连字八之三

【8.2.3】承接连字最习用者,「而」字而外,则惟则字。「则」字乃直承顺接之辞与上文影响相随,口吻甚紧。而为用有三,一以上下文为别。

【8.2.3.1】一,凡上下文事有相感者,「则」字承之,即为言效之词。

[369]礼大学: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财」之「聚」「散」与「民」之「散」「聚」,两相感者也,「则」字承之,以言其效。

[370]又: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此亦感应之事,「则」字指其效而复助以「矣」字者,所以必其效也。

[371]孟公上:仁则荣,不仁则辱。

[372]又:信能行此五者,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

[373]左庄二十八:宗邑无主,则民不威。疆场无主,则启戎心。

[374]又文七:公族,公室之枝叶也。若去之,则本根无所庇荫矣。

[375]又襄二十四: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若吾子赖之,则晋国贰。诸侯贰,则晋国坏;晋国贰,则子之家坏。何没没也,将焉用贿?

[376]史李斯列传:此臣主之分定,上下之义明,则天下贤不肖,莫敢不尽力竭任以徇其君矣。

[377]史始皇本纪:即四海之内,皆讙然各自安乐其处,唯恐有变,虽有狡猾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姧止矣。

[378]赵策:大王与秦,则秦必弱韩魏;与齐,则齐必弱楚魏。魏弱,则割河外,韩弱,则效宜阳。宜阳效,则上郡绝,河外割,则道不通。楚弱,则无援。此三策者,不可不熟计也。夫秦下轵道,则南阳动,劫韩包周,则赵自销铄,据卫取淇,则齐必入朝。秦欲已得行于山东,则必举甲而向赵。秦甲涉河踰漳,据番吾,则兵必战于邯郸之下矣。此臣之所以为大王患也。

[379]史李斯列传:若此,则谓督责之诚,则臣无邪;臣无邪,则天下安;天下安,则主严尊;主严尊,得督责必;督责必,则所求得;所求得,则国家富;国之富,则君乐丰。故督责之责设,则所欲无不得矣。

[380]庄胠箧:夫弓弩毕弋机变之知多,则鸟乱于上矣;钩铒罔*罾笱之知多,则鱼乱于水矣;削格罗落罝罘之知多,则兽乱于泽矣;知诈渐毒颉滑坚白解垢同异之变多,则俗惑于辩矣。

[381]又庚桑楚:夫函车之兽,介而离山,则不免于罔*之患;呑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蚁能苦之。

[382]又外物:木与木相摩则然,金与火相守则流。

[383]史大宛列传:且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天子欣然以骞言为然。

[384]韩与孟尚书书:然向无孟氏,则皆服左袵而言侏离矣。——所引诸句,长短不同者,所以尽其句法之变也。「则」字后则皆以言上下文相感之效。至句尾助字,不用则已,用则概皆「矣」字。

【8.2.3.2】二,凡上下文事有相因者,「则」字承之,即为继事之词。

[385]论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入孝」「出弟」与「以余力学文」,皆相因之事,「则」字承之,所以明其后之继乎先也。

[386]又:过则勿惮改。

[387]又雍也: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388]又述而:子行三军,则谁与?

[389]孟滕下: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

[390]又离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

[391]又梁下: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

[392]又离下: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于其所往。

[393]又尽下:说大人,则藐之。

[394]左文七:出朝则抱以适赵氏。

[395]又成二:不可,则听客之所为。

[396]周语: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有不享,则修文;有不贡,则修名;有不王,则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

[397]庄人间世:上征武士,则支离攘臂而游于其间;上有大役,则支离以有常疾不受功,上与病者粟,则受三钟与十东薪。

[398]赵策:君其与二君约,破赵,则封二子者各万家之县一。

[399]又:秦攻韩魏,则楚绝其后,齐出锐师以佐之,赵涉河漳,燕守云中。秦攻齐,则楚绝其后,韩守成皋,魏塞午道,赵涉河澶博关,燕出锐师以佐之。秦攻燕,则赵守常山,楚军武关,齐涉渤海,韩魏出锐师以佐之。秦攻赵,则韩军宜阳,楚军武关,魏军河外,齐涉渤海,燕出锐师以佐之。诸侯有先背约者,五国共伐之。

[400]史商君列传: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则何不归十五都,灌园于鄙?①

[401]汉路温舒传:故囚人不胜痛,则节辞以视之。吏治者也利其然,则指道以明之。上奏畏却,则锻炼而周内之。

[402]史信陵君列传: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在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403]又项羽本纪: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

[404]韩后上宰相书:将有介于其侧者,虽其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

[405]又与陆员外书:凡此四子,皆可以当执事首荐而极论者。主司疑焉,则以辨之;问焉,则以告之;未知焉,得殷勤而语之,期乎有成而后止可也。——所引各节,其上下文无相感之效,而有相因之序,「则」字承之,所以明先后事之有以相继也。

若两事相遭,绝无相涉之情者,「则」字承之,以记其时,亦此例也。

[406]孟滕下: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仲子之归与其馈生鹅者,两不相涉也。而仲子「归」时,适与「馈鹅」之事相值,故「则」字承之,所以记其相遭之时也。

[407]又尽下: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从逐虎。——「则之野」者,「适之野」也。

[408]论微子:至则行矣。

[409]左僖三十三:郑穆公使视客馆,则东载厉兵秣马矣。

[410]又: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411]又襄二十三:范鞅逆魏舒,则成列既乘,将逆栾氏矣。

[412]又定十一:吾*固而授之末,则**也。

[413]史自序:年十岁,则诵古文。

[414]又淮阴侯列传: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

[415]又廉颇列传: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416]汉赵充国传:先诛先零已,则*开之属不烦兵而复矣。

[417]史项羽本纪:项王则夜起飮帐中。②

[418]又虞卿列传:赵王曰:‘善。’则使虞卿东见齐王,与之谋秦。

[419]公宣六:勇士入其大门,则无人门焉;入其闺,则无人闺焉者;上其堂,则无人焉。

[420]韩新修滕王阁记: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所引「则」字,各记两事相遭之际,而其事则本无相关之情者也。

○1[404]「则」字前借用上句「将欲延年益寿」,不重复。

○2[417]引述不全,看不出上下文事有相因。全文为:‘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飮帐中。’

【8.2.3.3】三,凡上下文事有异同者,「则」字承之,即为直决之词。事之所谓异同者有三:

(一)其事本要同也,或本相异也,「则」字承之,所以决其为是为非,故「则」字之后,即为表词。

[421]孟尽下: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道」之为「高」为「美」,固不待人言而已然,今以「则」字承之,此公孙丑之所为赞叹也。

[422]孟离下:其妻问所与飮食者,则尽富贵也。——「则」字以承所问,决「所与飮食者」之皆为「富贵」也。

[423]论宪问: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

[424]又公治: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425]孟滕上:滕君则诚贤君也。

[426]左隐四:君若伐郑以除君害,君为主,敝邑以赋与陈蔡从,则卫国之愿也。

[427]又襄二十六:郑于是不敢南面,楚失华夏,则析公之为也。

[428]又成二:其自为谋也则过矣,其为吾先君谋也则忠。

[429]榖隐元:若隐者,可谓轻千乘之国,蹈道则未也。

[430]庄齐物论: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

[431]又: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432]又至乐:种有几,得水则为*,得水土之际则为鼃蠙之衣,生于陵屯则为陵舄,陵舄得郁栖则为乌足。

[433]又田子方:夫天下也者,万物之所一也。得其所一而同焉,则四肢百体将为尘垢,而死生终始将为昼夜,而莫之能滑,而况得丧祸福之所介乎?

[434]公庄十三:寡人之生则不若死矣。

[435]又僖十六:霣石记闻。闻其磌然,视之则石,察之则五。

[436]又宣二:赵盾就而视之,则赫然死人也。

[437]榖僖二: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438]齐语: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

[439]吴语:臣观吴王之色,类有大忧。小则嬖妾嫡子死,不则国有大难,大则越入吴。将毒,不可与战,主其许之先,无以待危。

[440]赵策:其坚则箘簬之劲不能过也。

[441]又:若乃梁,则吾乃梁人也。

[442]秦策: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443]史自序:要曰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

[444]汉扬雄传:故有造萧何律于唐虞之世,则誖矣;有作叔孙通仪于夏殷之时,则惑矣;有建娄敬之策于成周之世,则缪矣;有谈范蔡之说于金张许史之间,则狂矣。

[445]史匈奴传赞:孔氏着春秋,隐桓之间则章,至定哀之际则微,为其切当世之文而罔褒忌讳之辞也。

[446]韩伯夷颂:若至于举世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则千百年乃一人而已耳。

[447]又争臣论:问其官,则曰谏议也;问其禄,则曰下大夫之秩也;问其政,则曰我不知也。

[448]又:若书所谓,则大臣宰相之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

[449]又答冯宿书:此岂徒足致谤而已,不戳于人则幸也。

[450]又答李秀才书:见元宾之所与者,则如元宾焉。——诸引「则」字后皆为表词,①所以决事之同异也。

又有上下文事本相同,而详略攸分者,「则」字承之,所以实指其详也。②

[451]史大宛列传:其北则康居,西则大月氏,西南则大夏,东北则乌孙,东则扞罙于寘。——「康居」居「北」,故「北」与「康居」本相同也。惟「北」言相间,而「康居」指其名,此详略攸分也。「则」字承之,指其详也。余同。

[452]汉儒林传: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燕则韩太傅。言礼,则鲁高堂生。言春秋,于齐曰胡母生,于赵则董仲舒。

[453]又:于是叙书则断尧典,称乐则法韶舞,论诗则首周南。

[454]又公孙弘传: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儿宽,笃行则石建石庆。

[455]史匈奴列传:其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鋋。

[456]孟离下: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

[457]韩许国公神道碑:汴之南则蔡,北则郓。

[458]又停举选状:一则远近惊惶,二则人士失业。

[459]论里仁: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所引皆如前。

(二)事有对待而见为异同者,「则」字承之,乃以决其为异为同也。

[460]孟告上: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心不若人,其为恶更甚于指,乃一恶一不恶,而见为同异焉,承以「则」字,所以决其非也。

[461]孟万上:万章曰:‘庶人,召之役,则往役;君欲见之,召之则不往见之,何也?’

[462]又:为其多闻也,则天子不召师,而况诸侯乎?为其贤也,则吾未闻欲见贤而召之也。

[463]又:岂不曰:‘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以德,则子事我者,奚可以与我友?’

[464]又公下:所以为蚳鼃,则善矣;所以自为,则吾不知也。

[465]又滕上: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五榖多寡同,则贾相若;履大小同,则贾相若。

[466]又滕下:以母则不食,以妻则食之。以兄之室则弗居,以于陵则居之。是尚为能充其类也乎?

[467]庄骈拇: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

[468]赵策:来年秦复求割地,王将予之乎?不与,则是弃前贵而挑秦祸也;与之,则无地而给之。

[469]汉冯奉世传:臣愚以为比罪则郅支薄,量敌则莎车众,用师则奉世寡,计胜则奉世为功于边境安,虑败则延寿为祸于国家深,其违命而擅生事同。延寿割地封,而奉世独不录。

[470]又陈汤传:故言威武勤劳,则大于方叔吉甫;列功覆过,则优于齐桓贰师;近事之功,则高于安远长罗。而大功未着,小恶数布,臣窃痛之。

[471]秦策:居彼人之所,则欲其许我也;今为我妻,则欲其为我詈人也。

[472]韩上崔虞部书:欲事干谒,则患不能小书,困于投刺;欲学为佞,则患言讷词直,卒事不成。

[473]又复雠状:盖以为不许复雠,则伤孝子之心而乖先生之训;许复雠,则人将倚法专杀,无以禁止,其端矣。

[474]又天旱人饥状:急之则得少而人伤,缓之则事存而利远。——凡此所引,皆互相比拟而有又待之情。承以「则」字,所以决其有异也。

惟以上所引,皆两相对比者,各以「则」字决之。其上下文有对待之意而无相比之式者,则惟一用「则」字,以决其不同而已。且「则」字之前,习冠以「若」「至」等字为转者。

[475]孟公上:昔者窃闻之,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子颜渊则具体而微。——「子夏」「冉牛」两等,皆圣人之徒者同也,而一则得其一体,一则具体而微,此不同也。然句法不对,故于第二句始用「则」字,以决其不同而已。

[475]孟梁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治国家」与「雕玉」相比,句法各异,故下句冠以「至于」两字以为转。

又承以「则」字,反决其不同口气。

至[477]孟子公孙丑上云: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478]又滕文公上:若夫润泽之,则在君与子矣。

[479]又告子上: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

[480]又梁惠王上: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481]又滕文公上:若夫成功,则天也。——等句,皆与前引同一义例也。

更有「则」字后止词、转词等字适与上文对比者,往往提置「则」字之先,而其后止词以代字重指与否,概以坐动之有无弗辞为定。

[482]孟子万章下云:其三人,则予忘之矣。——一句,「其三人」乃「忘」字之止词,而又与未忘其名之乐正裘牧仲两人相对,故提置于「则」字之先,仍以「之」字重指者,则「忘」字无弗辞状之也。他如

[483]孟子公孙丑上云:圣则吾不能。——一句,「不能」之后无代字重指者,有弗辞也。

故[484]孟子滕文公上云:学则三代共之。

[485]又离娄下:乃若所忧则有之∣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

[486]又告子下:有则髠必识之。——等句,皆有「之」字重指者,坐动无弗辞也。

[487]孟子公孙丑下云:若于齐,则未有处也。

[488]汉书刘歆传云:若立辟雍、封禅、巡狩之仪,则幽冥而莫知其原。——两句虽皆有弗辞为之状,而「则」字之前,一为转词,则不重指;一为属次,③则有「其」字指焉。

[489]韩文与崔羣书云:至于遐方异味,则有嗜者,有不嗜者。——一句,「嗜」之止词在前,而「嗜」与「不嗜」之后,皆无代字重指者,盖两动止词,同一代字,则置于第二动字之后。其例详前。今则「不嗜」两字已有弗辞,故不重指。

[490]孟子告子上云: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两句可据以为例。代字之重指与否,有显然者。

(三)事理以推论而见为异同者,「则」字所以决所推之理与上文之为异为同也。

[491]孟梁下: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此孟子先以文王之囿与齐国之囿幷论,而后推言齐民以王囿为大之宜,而不可与文王之囿比而同也。故此「则」字所以决推论之理也。凡推论之理,必根上文并论,见为同则决其同,见为异则决其异,此辩才之学也。

[492]孟滕上: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则是」两字同上,根上文而推言滕君不并耕之非贤也。

[493]史李斯列传: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

[494]又虞卿列传:则是王失之于齐而取偿于秦也。

[495]榖僖二:如受吾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而置之外*也。

[496]韩讳辨:则是宦官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凡言「则是」,皆决言所推之理,与上文之或同或不同也。「则」字后加「是」字者,所以确指其理也。

不加者亦有焉。

[497]孟子梁惠王上云:则王许之乎?——此又推上文之不可以为是也。由是,

[498]孟万下:为其多闻也,则天下不召师,而况诸侯乎?为其贤也,则吾未闻欲见贤而召之也。④

[499]又告上: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

[500]庄天地:夫得者困,可以为得乎?则鸠鸮之在于笼也,亦可以为得矣。

[501]韩读荀子:则雄者,亦圣人之徒与!——所引「则」字,皆决言所推之理,与上文无异也,唯口气有反正之辨耳,学者当审之。惟然,

而[502]孟子梁惠王上云:然则小固不可以当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三句,「则」字亦推论之词,「然」字重指上文一顿,「则」字承之。

经生家习见经史中「然则」二字连用,即以两字囫囵断为推理之词,盖不思之甚也。间有去「则」字而惟用「是」字以决所推之理者。如:

[503]孟子万章上云:是无义无命也。

[504]又万章下云:是天子而友匹夫也。

[505]韩文原道云:是亦责冬之裘者曰,云云。

[506]又祭鳄鱼文云:是终不肯徙也,是不有刺史,听从其言也。——诸引「是」字,皆确指所推之理也。

又经籍中习以「何则」两字连用。不知「何」字接上文而设为问者,表词也。「则」字承之,所以申言其故,以答「何」字之问。已见代字篇矣。

[507]汉赵充国传赞:何则?山西天水陇西安定北地,处埶迫近羌胡,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

[508]又刘歆传:义虽相反,犹并置之。何则?与其过而废之也,宁过而立之。

[509]荀子宥坐: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也。——「则」字后皆决言其故,即以答「何」字之问也,犹表词也,故识焉。

「则」字通用,不外是矣。

○1马氏说:‘「则」字后皆为表词,’殊嫌孟浪,例句中甚多「则」字后非动字即读。

○2此处措辞不甚确切,这里无所谓上下文详略攸分,只是有若干事物可以相提幷论,「则」字之前的词语表示「则」字之后的事物在哪一点上(位置、方面、 用途等)互相区别或对待。

○3这里所说「属次」应即偏次。

○4[498]与[462]重复,马氏将同一例归入两项中,未细审。

【8.2.3.4】而经史中「则」字,其不可以常解解者益寡。斯、即两字有用如「则」字者。

「则」字别解。

[510]书洪范:女则有大疑。

[511]赵策:彼则肆然而为帝。

[512]燕策: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513]史高祖本纪: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言。——经生家解四「则」字,谓「若」也,假设之辞,文义较顺。「则」字常解,决词也,所以足句也,后乎读者也。今四「则」字皆附于读,则非常解明矣。且古文以「则」「即」两字音同互用,而「即」字有解作「若」字,故「则」字从同。至经籍中其它「则」字,要莫逃乎以上三说。而经生家有以解作「其」字「而」字「乃」字者,臆说也。

斯。

[514]论子张: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

[515]又乡党:杖者出,斯出矣。

[516]又述而:我欲仁,斯仁至矣。

[517]孟尽下:庶民兴,斯无邪慝矣。——四「斯」字皆可作「则」字解。案论语之以「斯」字解作「则」字者,犹史记之用「即」字者,此可以觇世代之别。

即。

[518]史项羽本纪: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则及祸。

[519]又匈奴列传:今单于能,即前与汉战,天子自将兵待边。单于即不能,即南面而臣于汉。何待远走亡匿于漠北寒苦无水草之地?毋为也。

[520]又季布列传:以季布之贤,而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以上所引,除「单于即不能」一读,皆可作「则」字解。

而[521]史记项羽本纪云: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则及祸。

[522]汉书项籍传则云:行徐行则免,疾行则及祸。——皆作「则」字。

然有史记作「则」字而汉书作「即」字者。如:

[523]史记高祖本纪云:沛今诛令,择弟子可立者立之,以应诸侯,则家室完。

[524]汉书高帝纪乃云:择可立立之,以应诸侯,即家室完。

总之,「则」「即」两字虽可互用,而辞气有缓急之别,学者所当辨也。

【8.2.4】「而」「则」两字外,其它承接连字,率皆假借于动、状等字。凡事理可分举者,则承以「或」字;事有蝉联而至者,承以「既」字或「又」字。而「既」「又」两字又互为呼应者。若上文辞气毕而后事可类举者,以「至」「若」「及」「如」诸字承之,以为更端之辞。更有以「非」「则」与「非」「不」或「不」「不」各两字相为起承者。

【8.2.4.1】或字分承不一。

[525]易系辞: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

[526]礼学记: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此「或」字分承者,皆单字也。

[527]又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之一也。

[528]汉贾谊传:故世主欲民之善同,而所以使民善者或异。或道之以德教,或驱之以法令。——此「或」字分承读也。

[529]又鼌错传:今使胡人数处转牧行猎于塞下,或当燕代,或当上郡、北地、陇西,以候备塞之卒。——此「或」字分承顿也。

[530]韩与崔羣书:所与交往相识者千百人,非不多,其相与如骨肉兄弟者,亦且不少。或以事同,或以艺取,或慕其一善,或以其久故,或初不甚知而与之已密,其后无大恶,因不复决舍,或其人虽不皆入于善,而于己已厚,虽欲悔之不可。——六「或」字所承,或顿或读,分为六类,要皆相识之人也。

故必事理分举,而后「或」字承之,方为连字。否则以状动、静字者,则为状字矣,不在此例。①

○1参【2.5.3.2】节注①。

【8.2.4.2】既、又、既……又。

既。

[531]汉儒林传:仲尼既没,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

[532]史货殖列传: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

[533]汉陈汤传:延寿、汤既未获受祉之报,反屈捐命之功,久挫于刀笔之前,非所以劝有功,厉戎士也。

[534]史管晏列传: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凡言「既」字,皆先提一事,后及他事也。「既」字所附者,辞气未完,皆读也,故列入连字。不则何以异于状字?

又。

[535]史商君列传: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

[536]庄秋水: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537]史李斯列传:地非不广,又北逐胡貉,南定百越,以见秦之强。

[538]汉贾谊传: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而臣之也,又非身封王之也。

[539]又杨恽传:恽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位在列卿,爵为通侯,总领从官,与闻政事,曾不能以此时有所建明,以宣德化,又不能与羣僚同心并力,陪辅朝廷之遗忘,已负窃位素餐之责久矣。

[540]又赵广汉传:设欲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

[541]周语:今天降灾于周室,余一人仅亦守府,又不佞以勤叔父。

[542]汉赵充国传:从今尽三月,虏马羸瘦,必不敢捐其妻子于它种中,远涉河山而来为寇。又见屯田之士,精兵万人,终不敢复将其累重还归故地。——八引「又」字,皆继事之辞。

[543]汉书食货志云: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此「又」字所根上文甚远,亦继事之辞也。

有联用「又」字以为历叙之辞者。

[544]楚语云:‘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继云‘又有左史倚相’,又继云‘又有薮曰云连徒洲’云云。

[545]韩文送穷文云:‘其名曰智穷。’后乃历数,则云‘其次名曰学穷’,‘又其次曰文穷’,‘又其次曰命穷’,‘又其次曰交穷’。——皆各为一段。

[546]又与袁相公书:首言樊宗师孝友,后言其学问,乃进言其文章,则云:‘又善为文章’,一段后又云:‘又习于吏职。’——皆以「又」字上承首段,故「又」字虽用为历数之辞,而谓为代指樊宗师亦可。不特此也,

[547]又答吕医山人书云:以吾子始自山出,有朴茂之美,意恐未砻磨以世事。又自周后文弊,百子为书,各自名家,乱圣人之宗,后生习传,雑而不贯,故设问以观吾子。——一段,「以」字起至「不贯」,皆言故之读。其故有二:一则始出山而未阅世事,一则周后文雑而后生不能贯通。今于第二故之前冠以「又」字者,即以代「以」字也。又答窦秀才书内五用「又」字,皆以重申其故,学者可取阅焉。①

[既……又]等。

[548]左僖三十: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既」「又」两字互为呼应有如此者。

[549]汉司马迁传:李陵既生降,陨其家声,而仆又茸以蚕室,重为天下观笑。

[550]左襄十:女既勤君而兴诸侯,牵帅老夫以至于此,既无武守,而又欲易余罪。

[551]韩送杨少尹序: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

[552]又送廖道士序:衡山之神既灵,而郴之为州,又当中州淸淑之气,蜿蟺扶舆,磅礴而郁积。

[553]左文七:既不受矣,而复缓师,秦将生心。——此「既」字后应以「而复」两字,则上下文不惟蝉联而下,而又有扭转之辞气也。「而复」与「而又」同。

惟「既」「又」两字互应最习见。②

[554]汉书外戚传云:愚臣既不能深援安危,定金匮之计,又不知推演圣德,述先帝之志。

[555]又王莽传赞云:莽既不仁,而有佞邪之材,又乘四父历世之权。

[556]韩文与于襄阳书云:世之龊龊者,既不足以语之,磊落奇伟之人,又不能听焉,则信乎命之穷也。

[557]又上崔虞部书云:既以自咎,又叹执事者所守异于人人。——此惟以「既」「又」两字为开阖,而成为近今作家之滥觞矣。

○1章云:答窦秀才书云:‘又不通时事’,‘又重以自废’,‘今又以罪黜于朝廷’,‘当道者又皆良有司’,‘又安敢有爱于左右哉’。

○2【6.1.3】节在[六?11]例「既不能令,又不受命……」下说:‘「既」「又」……皆状字也。’

【8.2.4.3】至于、至如、若夫、及至、及其、如其。

至于。

[558]论为政: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559]孟告上: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至于」者,因上文而类及之辞。盖上文辞气已毕,而下文又与前文相类,故「至」字后加以「于」字者,犹云「论及此」云尔。由是,

[560]孟滕上:至于子之身而反之。

[561]汉赵充国传:至于虏小寇盗,时杀人民,其原未可卒禁。

[562]又刘歆传:至于国家将有大事,若立辟雍封禅巡狩之仪,则幽冥而莫知其原。

[563]韩与崔羣书:至于心所仰服,考之言行而无瑕尤,窥之阃奥而不见畛域,明白淳粹,辉光日新者,惟吾崔君一人。

[564]又潮州刺史表:至于论述陛下功德,与诗书相表里,作为歌诗,荐之郊庙。——所引「至于」,皆因上文而论之及耳。

至如。

[565]史游侠列传:至如闾巷之侠,修行砥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是为难耳。

[566]又萧相国世家: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567]又汲郑列传: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

[568]又越世家:至如少弟者,生而见我富。——不曰「至于」而曰「至如」者,则有与上文比而同之之意。

若夫。

[569]孟尽上: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570]庄山木: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

[571]汉贾谊传:若夫经制不定,是犹度江河亡维楫,中流而遇风波,船必覆矣。

[572]左隐五: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皁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若夫」者,相及而殊上之辞也。

有单用「若」字者。

[573]左哀十四:若臣则不可以入矣。

[574]又定元:若从君者,则貌而出者入可也,寇而出者行可也。若羁也,则君知其出也而未知其入也。羁将逃也。——所引「若」字,与「若夫」同意。

及至、及其、如其。

[575]孟子滕文公上云:及至葬。

[576]孟子尽心上: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①

[577]汉书司马迁传云:及其在阱槛之中,摇尾而求食。——曰「及至」,曰「及其」者,皆因前事而殊后之文也。

[578]论语先进云:如其礼乐。——曰「如其」者,亦此志也。

①【8.2.4.7】节又引此例([651]),将「及」与「其」分开,说「及」是记时之连字,与此说「及其」是承接连字不同,似较此为长。

【8.2.4.4】非……则;不……则。

[579]庄秋水: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二字相为起承,文势最紧。

故[580]汉书贾谊传政事疏内,始云: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

[581]继云:至于髋髀之所,非斤则斧。

[582]又云:臣以为不缺则折。

[583]终云:所习者非斩劓人则夷人之三族也。——连用之以耸听也。

[584]韩欧阳生哀辞:其它时与詹离,率不历岁,移时则必合。①

[585]又荆潭唱和诗序: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

[586]又送郑尚书序:非有文武威风知大体可畏信者,则不幸往往有事。

[587]论卫灵: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

——「不……则……」与「非……则……」同。五引句调各别,而所以互为起应则同。

其以非……不或不……不两字相为起合者,文势亦劲。

[588]庄秋水: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飮。

[589]史武安侯列传:蚡以肺腑为京师相,非痛折节以礼诎之,天下不肃。

[590]汉高帝纪:今乃事少主,非尽族是,天下不安。

[591]史刺客列传:非有诏召不得上。

[592]又项羽本纪: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

[593]论乡党:非祭肉不拜。

[594]史汲郑列传: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

[595]汉李广传:乏绝处见水,士卒不尽飮不近水,不尽餐不尝食。

[596]史商君列传: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597]汉匈奴传:以为不壹劳者不久佚,不暂费者不永宁。

[598]礼中庸: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599]韩许国公神道碑:然不一揃刈,不足令震駴。——「非」「不」或「不」「不」之在句读也,本皆状字,而引列于连字者,以其相为呼应,而句读则由是而连。

①[584]「岁」字后读断,「则」承「移时」,非与「不」相应。

【8.2.4.5】其承上而申下之辞,则惟故字。「故」,本名也,而假为连字。又,「以」「为」两字,介字也,而亦假为言故之词,惟与「故」字用法各异。

[600]孟告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故」者,承上文诸人皆起自劳贱,而申言下文天之劳苦是人也。故「故」字必根上文。

[601]孟万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602]又梁上: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603]庄逍遥游: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604]又德充符: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羣于人。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

[605]吴语:夫固知君王之盖威以好胜也,故婉约其辞以从逸王志,使淫乐极生悲于诸夏之国以自伤也。

[606]公僖十七:桓公尝有继绝存亡之功,故君子为之讳也。

[607]又隐三: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

[608]史淮阴侯列传:故臣以为足下必汉王之不危己,亦误矣。——所引「故」字皆承上文而申言之也。

而经书则「故」字前习加「是」字曰「是故」,一若指明前事以为下文之故者然。

[609]礼大学云: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610]继云:是故财聚则民散。

[611]又云: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

[612]终云:是故君子有大道。云云。礼中庸亦然。礼记则不胜数也。

[613]易系辞云: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下「是故」是缘上之辞,上「是故」则发语之辞。

[614]礼曲礼云:故君子式黄发。——郑注以为‘发句言「故」,明此众篇雑辞也。’盖此句文义与上不属,故以为发语辞。而礼经中起句言「故」言「是故」者,所在而有。

【8.2.4.6】惟句之有「故」者,则言「故」之固然,而其「故」之所以然,则往往假「以」「为」两字以明之。故「故」之言固然者,则为句,殿于后者常也;而「以」「为」之言所以然者,则为读,置于先者其常,而置于后者则转为句矣。

「以」置于先。

[615]孟告上: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郊于大国」,乃受「伐」之所以然,故冠「以」字而先焉。

[616]史平原君列传:以君之不杀笑躄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

[617]又汲郑列传: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

[618]又信陵君列传: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619]又陆贾传:以好畤田地善,可以家焉。

[620]又叔孙通列传:秦以不早定扶苏,令赵高得以诈立胡亥,自使灭祀。——所引「以」字皆记下文所以然之故,或先置,或参置,辞气未完,故为读。

「为」置先。

[621]孟万下:为其多闻也,则天子不召师,而况诸侯乎?为其贤也,则吾未闻欲见贤而召之也。

[622]汉东方朔传: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623]论八佾: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①

[624]史大宛列传:天子为其绝远,非人所乐往,听其言予节。

[625]晋语:为此行也,荆败我,诸侯必叛之。②

[626]吴语:为使者之无远也,孤用亲听命于藩篱之外。——「为」字冒读,以言下文之所以然引,与「以」字同。

其置于后者。

[627]孟公上: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628]汉霍光传:先帝属将军以孤幼,寄将军以天下,以将军忠贤,能安刘氏也。

[629]史黥布列传:诸侯兵皆以服属楚者,以布数以少败众也。

[630]又老子列传: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631]孟梁上: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632]史张陈列传:将军瞋目张胆,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为天下除残也。③

[633]又刺客列传:然政所以蒙污辱自弃于市贩之间者,为老母幸无恙,妾未嫁也。

[634]汉食货志: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所引「以」「为」两字之句,皆后置,而以言上文之所以然,与先置者无异。然一则先引,叙述之口气也;一则殿后,则决断之辞态也。故一为读而一为句,此其异也。

○1[623]「为力不同科」后置,应归下‘其置于后者’项。

○2章云:经传释词第二云:‘「为」,犹「如」也。假设之词也。言「如此行也,而荆败我,则诸侯必叛之也。」’

○3「为天下除残」的「为」是介字,与[七?449] 为天下兴利除害」同,马氏以为连字,非。

【8.2.4.7】至如方、当、甫、自、比、及、会等字,记时之连字也,而皆假于动字。其为义各别,而用以接夫上下文则同。

方。

[635]史外戚世家:是时项羽方与汉王相距荥阳。

[636]汉贾谊传:方今之埶,何以异比?

[637]庾子山哀江南赋:天子方删诗书,定礼乐。

当。

[638]易系辞: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耶?当文王与纣之事耶!

[639]史项羽本纪:当是时,楚兵冠诸侯。——「方」「当」两字,皆正值之辞。①盖记者叙正事既讫,而又叙同时之事,曰「方今之埶」,曰「当是时」,谓为无主动字也可,②谓为介字也亦可。

甫。

[640]蜀志秦宓传:甫欲凿石索玉,剖蚌求珠。今乃随和炳然,有如皎日。——「甫欲」者,方欲如何而尚未如何也。「甫」字记时,不见于周秦诸书,至后世始用。然必衬以「欲」字,曰「甫欲」;衬以「乃」字,曰「甫乃」。单言「甫」字,则惟状字。③

[641]汉书成许后传云:今吏甫受诏读记。——是也。

自。

[642]史廉颇列传: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

[643]又屈原列传:自屈原沈汩罗后百有余年,汉有贾生。

[644]又项羽本纪:自我为汝家妇,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

比。

[645]孟梁下:比其反也。

[646]史大宛列传:比至郁成,士至者不过数千。——「比」,「及」也,用以领读,则为连字。

若[647]礼祭义云:比时具物。——「比时」,「及时」也,则为介字。

[648]又王制云:比年一小聘。——「比年」,「每年」也,则为代字。

而[649]汉书食货志云:梁国平原郡,比年伤水灾。——「比年」,「频年」也,则为静字。此「比比」之所以解如「频频」也。

及。

[650]礼中庸: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651]孟尽上: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

[652]左庄二十八:及陈之初亡也,陈桓子始大于齐。

[653]史大宛列传: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陶苜蓿极望。

[654]韩上于相公书:及至临泰山之悬崖,窥巨海之惊澜,莫不战悼惮栗,眩惑而自失。

[655]吴语:及吾犹可以战也,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

会。

[656]史项羽本纪: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

[657]汉司马迁传:会从东上来,又迫贱事。

「及」「会」两字,皆记两事之相值也。而「及」字习用,「会」字罕见,然用以领读而为承接连字则一也。

○1杨云:外戚世家、哀江南赋二「方」字乃记时之状字,贾谊传「方」字及系辞、史记项羽本纪之「当」字皆介字。马氏认为连字,又以为动字,皆误。

○2【5.9】节专论无属动字,此「无主动字」,即无属动字。

○3杨云:蜀志「甫欲」之「甫」,亦记时之状字也。马氏定单用者为状字,合用者为连字,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