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反对怠惰

蒙田Ctrl+D 收藏本站

韦斯巴芗皇帝[1]身患重病(此病夺走了他的生命),仍不忘了解帝国情况,甚至缠绵病榻时,还处理了几件重大国事。御医指责他这样做于身体不利,他却说:“一个皇帝应该以身殉职。”我觉得这一豪言壮语很适合一个伟大的帝王。韦斯巴芗之后,阿德里安一世也这样说过。应该常常提醒帝王们想一想这句话,使他们感觉到他们肩负的指挥千军万马的重任不是等闲之职,国王如果委靡不振,热衷于卑劣和虚妄之事,只注意自己夸夸其谈,听别人说话心不在焉,必定会使他的臣民深恶痛绝,不愿为他赴汤蹈火,出生入死。

如果有人坚持认为,国王应通过别人来指挥打仗,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有的国王让副官指挥重大战役,有的虽然亲临战场,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然而,大凡骁勇刚毅的君王都不能容忍这一耻辱的劝诫。借口君王应像圣人的雕像,留着脑袋确保国家的命运,这恰恰等于罢了他们的职,宣布他们没有能力,而他们的职责恰恰是指挥打仗。我知道有个国王宁愿上战场挨打,也不愿在别人为自己打仗的时候呼呼大睡,看到下属在他不在场时做出惊天动地的事,就会艳羡眼红。谢里姆一世[2]曰,君王不亲临战场而取得的胜利是不完全的胜利,我认为此话极有道理的。他还应该说,君王若只满足于发号施令,而不亲临战场,还以为这就是在指挥打仗,他应对此做法感到汗颜,因为只有在现场、在鏖战中发出的命令和指示,才能给君王带来荣誉。现在没有一个国君能够坚定不移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奥斯曼血统——世界第一大好战的血统——的君王们热烈赞成君王亲自指挥打仗。可是,巴耶塞特二世[3]及其儿子抛弃了这个观点,热衷于科学和其他不出门的消遣,使他们的帝国受尽凌辱;奥斯曼帝国当今苏丹穆拉德三世[4],步他们后尘,也开始和他们一样了。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5]谈及我们的国王查理五世时,不是说过这样的话吗:“从未有国王像他那样很少拿武器,然而,也没有一个国王像他那样带给我那么多麻烦。”没有理由认为这句话是奇谈怪论,信口开河,没经过深思熟虑。有些人想把卡斯蒂利亚和葡萄牙的国王们也算进尚武、高贵的征服者行列,我是不敢苟同的:他们待在自己的王宫里,派兵征服了印度,就成了远在五千公里之外印度的主人:我们要知道的是,他们有没有勇气亲自去印度享受一下征服者的滋味。

尤里安皇帝的话更为深刻。他说,一个哲学家,一个高雅之士,不应该只满足于呼吸,也就是说,不应该使身体的需要只满足于可以得到的东西,而要使身心忙碌于崇高、伟大和英勇的事业。他若在众人面前吐痰和出汗,就应该感到很丢脸(有人对于斯巴达青年,色诺芬对于波斯青年,也说过类似的话),因为他认为,持续的操练和工作,有节制的饮食,已把这些多余的体液熬干耗尽了。塞涅卡也说过相近的话。他说,古罗马人教育青少年要站得正,立得直,“他们不教孩子们学习应该坐着学的东西。”

希望死得其所,死得壮烈,是一种勇敢的愿望。可是能不能做到,不仅取决于我们的决心,更要看有没有机遇。多少人下了决心不是战胜便是战亡,却一样也未遂心愿:他们或身负重伤,或锒铛入狱,这使他们的心愿化为泡影,不得不苟延残喘地活下去。有些疾病会使我们的欲望和知觉丧失殆尽。不久前,非斯[6]国王阿布杜勒·马利克[7]打败了葡萄牙国王塞巴斯蒂安[8],这一天以三个国王阵亡而闻名于世,葡萄牙王位也移交给了卡斯蒂利亚王国。可是,从葡萄牙人武装进攻非斯之时起,阿布杜勒国王就已重病缠身,而且每况愈下,命在旦夕,他自己也预感到死日已来临。从没有人比他更充分更光荣地使用自己。他虚弱无力,不能参加他的军队进入阵地的盛大仪式。按照摩洛哥习俗,那仪式十分壮丽,要做一系列动作,他只好把这份荣誉让给他的兄弟。不过,他也就在这一点上作让步,指挥官的其他职责,那些必须而有用的工作,他都尽心竭力,事必躬亲;他身体躺着,但他的判断力和勇气却站得稳稳当当,他一直坚持到最后一口气,甚至更久。他可以对不知轻重地进犯他国土的敌人继续构成威胁;他的心情异常沉重,他自知历时不多,却无人可以替代他指挥这场战争和领导动荡不安的国家,他想不惜一切血的代价,甘冒任何大的风险,也要夺取这场战争的胜利,而另一个胜利他已稳操胜券,万无一失。他奇迹般地把生命所剩的时间用来消耗敌人的兵力,引诱他们离开他们在非洲海岸的海军和要塞,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天,他有意把这一天保留到这个伟大的日子。他把军队排成圆形,从四面八方围攻葡萄牙军队;他那排成包围圈的军队密密层层,不仅使葡萄牙人在战斗中碍手碍脚,而且溃逃起来也四面遇阻;这位年轻的国王英勇善战,加之葡萄牙人被团团包围,因此,战斗异常激烈。葡萄牙人看到一切退路已被切断和封锁,只好互相拥挤在一起(“他们被杀得遍地横尸,逃跑者挤成一团[9]”),使战胜者得以大砍大杀,取得了一场完全彻底的胜利。他已奄奄一息,可哪里需要,他就让人把他抬到哪里,沿着一列列队伍,给将领和士兵们加油鼓劲。可是,他的军队给冲破了一个缺口;不管人们如何阻挡,他手握宝剑,跨上战马,想去和敌人作一拼杀。随从们有的牵缰绳,有的扯战袍,有的拽马镫,拼命阻拦。他本来就已气息奄奄,这一努力耗尽了他的余气。人们又让他躺下来。蓦然他从昏厥中苏醒过来,他想告诉大家对他的死要严守秘密,以免将士们产生绝望心理,可他的其他一切器官已丧失功能,他就把手指放到紧闭的嘴巴上,用这人人明白的手势告诫人们不要声张,接着就咽气了。有谁死时能坚持如此之久,死得如此铮铮铁骨?

对待死亡最勇敢最自然的办法,就是看到死亡来临,不仅不要惊慌,而且要满不在乎,继续过自己的日子,直到死去。就像小加图那样,当他心里打定主意,要有一个残忍的死亡[10],把死亡掌握在自己手中,他就照样愉快地睡觉和思考。

[1] 韦斯巴芗(公元9一79),罗马皇帝。

[2] 谢里姆一世(1470—1520),奥斯曼苏丹,勇猛顽强,征服了埃及,并开始征服波斯。

[3] 巴耶塞特二世(1447—1512),奥斯曼帝国苏丹。即位后继续开疆保土,并把大部分岁入用于修建清真寺、经学院、医院和桥梁。

[4] 穆拉德三世(1546—1595),奥斯曼帝国苏丹。即位后一如前代苏丹,继续对外用兵,用人唯亲,横政暴敛,使奥斯曼帝国日趋衰败。

[5] 爱德华三世(1312—1377),英格兰国王。

[6] 非斯为摩洛哥北部城市。

[7] 阿布杜勒·马利克(?一1578),摩洛哥苏丹。

[8] 塞巴斯蒂安(1554—1578),葡萄牙国王。一五七八年,他带兵讨伐摩洛哥,被摩洛哥国王战败,丧失了性命。

[9] 原文为拉丁语。李维语。

[10] 小加图是自杀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