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战地

梁启超Ctrl+D 收藏本站

一 提纲

我们到欧洲后。最要紧的一件事。是要去观察战地。因为过些日子。恐怕战时痕迹。许多要看不见了。所以我们抵法后两个星期。便即前往。但这回欧战。惊天动地的闹了五年。我们中国人终是隔岸观火。就算那留心时局的人。每天所看战报。也都是东鳞西爪。断断续续。没有能彀把他提纲挈领得一个简单明了的印象。我们既要视察战地。就不得不临时抱佛脚。把战场形势及战事经过先行子细研究一回。

这次战争。陆海空三方面。都演过空前的惨剧。然而主要还是陆战。就陆战论。东南西三方面。都有莫大的战迹。然而始终胜败之决定。实在西战场。我们这回所游的虽仅限于西战场。但把他关目理清出来。对于欧战全局形势。也算‘思过半’了。

我当叙述战况之先。有几句话不能不郑重声明。世人多以为德国此次失败。其原因全在内政外交。对于他的军事。惟有赞欢佩服。其实不然。即以军事论。德国缺点。正自不少。质而言之。在军阀专政的国家底下。不惟别的政治办不好。连军事也一定办不好。今且用极简单的笔法。叙述五年来西战场大势。然后将胜败原因。略为说明。

西欧战场。德军取攻势的前后三次。第一次曰马仑Mrane之役。德国用他的主力军越比入法。要包击法军的左翼军一举而歼之。卒以力不足而退。自此遂变成阵地战的局面。德国原定的速战计画。完全破了。这是千九百十四年秋季的事。第二次曰凡尔登Verdun之役。其时俄军既败于瓦萨。德人便倾全力来攻坚。想冲破联军的中心来胁迫巴黎。第一次猛攻了六个月。死伤将及百万。卒无成功。德军的精锐却已挫折略尽了。这是千九百十六年的事。第三次便是千九百十八年春季的攻势。那时美国已经参战。西方形势益急。恰值俄国单独议和以后。德人无复东顾之忧。乃尽移东战场兵力以集于西。作孤注一掷。其攻击次数凡五。虽略地小有所得。究无当于大局。国力却完全耗竭了。联军取攻势的前后也是三次。第一次曰香槟Chumpague及亚得亚Artais之役。其时德方大举攻俄。联军欲乘隙突破敌之中坚。这是千九百十五年的事。第二次曰弗兰得Elander之役。时德人当凡尔登攻势失败后正有事于巴尔干。联军又欲乘其疲乏。迫其右翼。这是千九百十七年的事。第三次为千九百十八年秋季最后之大攻击。那时正是德军再衰三竭的时候。联军拥戴福煦做总帅。更有美国很大的生力军做后援。于是一举胜敌。战局告终。这回反攻的起点。也在马仑河畔。故亦可称为后马仑之役。要之。研究欧战。最主要的是西战场。西战场战局的脉络。在这六回两造的攻守。六回之中。又以前后两马仑及凡尔登三役为胜败的枢机。所以我这回游历。也是在这一带地方特为详细。今分叙五年来战局。而以所目睹的形胜随时插叙。取便读者。

二 开战及马仑之役

第一年(一九一四年)

法国军事计画。本来是拿德国当做理想的敌国。但其目的在守而不在攻。所以他的设备。全在东边两国交界境上。这境上北边有卢森堡大公国。南边有瑞士。都是永久中立国。中间两国交界线。不过一百四十多里。(华里)法国便沿线筑造要塞。最南的是贝尔福要塞。

扼两山间的咽喉。杜德国南侵隘路。迤北有多罗曼要塞。当亚尔萨士省之冲。更北则埃比拿要塞。夸谟士河。更北则般逊温桑要塞。更北则铁尔要塞。跨运河。最北便是天字第一号难攻不落的凡尔登要塞。这便是德法境上一排的守卫形势。当战事初起。法人梦里也想不到德国敢于破坏卢森堡和比利时的中立。所以动员令下。只管在东南境上进兵。初时亦曾侵入洛林省。——即一八七一年法国割让与德两省之一——兵势颇振。那里知道德国卑劣战略。是多少年前早已预定下来。他知道俄国动员迟慢。所以将主力军集中在西方。要想抄普法战役的旧文章。直捣巴黎。一鼓而下。等到法国屈服。便不愁俄国不传檄而定。但德法境上。要塞重重。已非复五十年前可比。德人细细想来。要从境上进攻。实是没有把握。宁可犯天下大不韪。破卢比两国中立。从北方捣法国的空虚。以为这是十全胜算。却万不料那富于牺牲精神的比利时。竟会螳臂当车。把他大军的程期担搁二十多日。法人得了德兵攻比的恶耗。仓皇狼狈的将东境各军调到北境。

八月二十四日。才能够和英军联络。德军却已冲出比境。乘胜而前。五道并进。廿四廿五廿六等日。已破联军第一阵线。廿八三十等日。复破第二阵线。当是时德人气吞巴黎。而法人军事上的天才。趁这千钧一发的机会。却尽情发现了德人之谋。是要将法军主力的精锐。在法比境上鏖灭过半。然后包围巴黎。等于摧枯拉朽。那法国总司令岳福将军。觑破这著。军法上所谓‘全军为上’。所谓‘散地无战’。所谓‘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所谓‘以近待远以佚待劳’。所谓‘致人而不致于人’。这几句大原则。他都体认得极真。坚持得极定。运用得极妙。他当第一次交绥后。便力排群议。实行他的退却计画。把百余万大军。一连退了九日。任凭军士怎么样的磨拳擦掌求战。总是不许。他又极力主张迁都波尔多。好把巴黎完全变成要塞。——巴黎本是个要塞。他的设备坚密。和凡尔登不相上下。政府既采他的建议。便起用老将军嘉里尼当巴黎防守总司令。于是巴黎非复政治的中心。全变为军事的中心了。直到九月四日。前敌的军队。都退到巴黎要塞线外。和凡尔登方面成一直形阵线。岳将军方才下令不许再退。

那边德军自出比境后。十日来乘胜追击。如入无人之境。益轻视法军。谓无能为役。紧蹑其后。全军直渡马仑河而南。又以巴黎为要塞。不欲攻坚。于是绕出东边。打算包抄法军的左翼。恰恰其时有俄军侵入东普鲁士之耗。德人既误认英法为怯退。又恐东方失利。摇动根本。急忙忙调回一军团以自救。以致右翼空虚。为法之第六军所乘。——第六军本防守巴黎。未赴前敌。——九月五日至九日。法全军转守为攻。德军大挫却退。这一战。史家称为前马仑之役。马仑这地方。位置恰在巴黎与凡尔登中间。为香槟州属领。——著名的香槟酒。就出在此地。——查西欧山脉。从德境蜿蜒南走西班牙。地势渐低。成广谷以达巴黎。其间有横流屈曲如弓如带的。便是马仑河。

这一带地方。原是历史上有名的战场。当一百年前。拿破仑从莫斯科败归。俄普奥三国合兵三十万将逼巴黎。拿破仑所将法军。仅及其半。大小数十战。卒把敌人驱出境外。所以直到今日。法国人提起马仑这个名字。还是勇气勃勃。当岳福将军一连把大军退了九日。军士都莫名其妙。以为我们四十多年卧薪尝胆。要复国仇。好容易今日衅自敌开。全国人人都要效死。接战以来。虽有小挫。并无大损。何故不战而退。据说九月初二三间。退军望见巴黎灯火的时候。许多军士嚎啕大哭。都说祖国从此要完了。正在凄惶惨沮到十二万分。忽然奉到反攻的军令。那个不感极而泣。法国的将帅。能善用国民这一点精神。便是转败为胜的一大关目了。至于两军战迹。真是龙拿虎跃。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情形。诸君可以寻一部战史来看。我也无庸细述。——梁敬錞林凯合著的欧战全史很好。——总之。自这场会战以后。德军精锐。虽然没甚伤损。但是他速战下巴黎的计画。可算完全失败。从此就变成阵地对峙战。到了阵地对峙战。那么德国最后的胜算。可算什去八九了。

我想前马仑之役。和我历史上赤壁之役。有点相类。诸葛亮和孙权论曹军形势。说道。‘曹操追刘豫州。一昼一夜行三百里。所谓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德军这回着实太骄了。十日间没命的乘胜追击。进得太锐了。所以结果得个失败。虽败而不至失其所依据。也和赤壁一样。败了却不复再能进取。也是和赤壁一样。至于法国方面。毅然决然将北境地方委给敌人。真算是千古神勇。须知北境诸州。实是法国工业中心。全国精华所聚。给敌人占领。你想想多大的苦痛。但他们全盘打算。非如此不足以制胜。竟自出这种‘毒蛇在手壮士断腕’的手段。不是器量洪大的国民。做得到吗。何止北境。连那花团锦簇的巴黎。他们也毫无顾恋。只要能够破敌。虽地方变成虀粉。亦所甘心。倘使没有这点牺牲精神。国家能够存在吗。

我因这回战役。又得一个大教训。知道今后的战争。必须自卫的方能制胜。攻人的决定要失败。大兵战于境外。殊非国家之福。假使这回形势掉转过来。英法联军侵入德境。那么。德人自然是誓死力拒。断不至有甚么内讧革命。那侵入军自然到头也是失败。就此看来。那法人委北境于敌。越发算得卓见了。德国人没有这种见地。便不肯暂时委东普于俄。正在西方吃紧的时候。抽军还救。卒至为敌所乘。全国失著。这不是举棋不定。进退无据吗。我们看这马仑一役。真可以生出无限觉悟哩。

马仑役后。彼此都要索敌军的翼来包抄攻击。于是各各用最捷的方法。把国内预备兵移到北方。迭为攻守。竞张其翼。到海方止。这是十四年冬季的事。战史家叫他做‘竞翼运动’。自此以后。阵地战的形势成立。德国最初的作战计画。完全无效了。

第二年(一九一五年)

这是西战场最闲的一年。那时两军战线。北自北海之滨。南至瑞士国境。绵亘几一千里。像条长蛇。彼此掘壕筑堑。作持久之计。盖联军方面。法国正在疮痍待补。英国更是初着手切实募练。军备未充。所以不敢图谋进取。德奥方面。因那西攻的俄军。虽两败于普。然甚得志于奥。是年四月。意大利参战。奥益危急。于是德国将他的预备队移到东方。和奥军合力战俄。拔用兴登堡做统帅。经过极有名仑堡之役。卒至入波兰。取瓦萨。俄兵败退至维耳纳线。这是那年六七月间的事。德军在东战场的得意。算极点了。联军要解救东战场的危急。只得在西战场设法牵掣。到八月中旬以后。英国的生力军到了。法国的兵力和军需。也逐渐充实。因为海边壕沟战。既无决胜之望。改变

方针。要想突破敌阵的中坚。乃用五倍的兵力。极优的炮火。极广的正面。从香槟及亚得亚两地方同时进攻。费了很大气力。不过将德军击退数十粁。于战局毫无影响。德军亦从东战场调回几个师团来反攻。到十一月以后。两军都疲了。依旧在那里相持观变。

三 凡尔登之役及其后

第三年(一九一六年)

这年恰是大战正中间的一年。就像是日到天心。潮乘满涨。战局主脑的西战场。总算绚烂到极际了。提纲挈领的讲两句。德军是先攻而后守。联军是先守而后攻。前的即最有名的凡尔登之役。后的叫做沙姆之役。——但两役原是首尾一贯。迭相策应。即统名为凡尔登之役亦可。——两役合起来。从二月起。到十月止。几于无一日无战事。这处那处。无数的交战地点。真是个性命相搏的关头。现在战史家有句流行俊语。说道。‘世界大战者。凡尔登大战也’。这句话或未免稍为过当。要之。凡尔登一役的关系。好像嬴项的钜鹿。曹袁的官渡。两造命运。悬于一战。这是全世界人一齐公认的哩。既然如此重要。我们应该把他形势脉络细细清理出来。

莱因河有一条支河。叫做谟士河。河流自南而北。穿过法比两国境。沿河两岸。有两条山脉。冈峦起伏。成为高原。东脉稍高。叫做谟士原。西岸稍低。叫做凡尔登原。那凡尔登市。就跨谟士河建设。战前人口有二万余。炮垒就藏在市内一个丘陵里头。挖地洞进去。可以屯兵几万。庋军械无算。环市两岸的山脉。一重一重的有好几条。像波纹一样。四围筑垒大小共二十九所。分为三重堡垒线。拱卫中央总垒。合起来就叫做凡尔登要塞。这凡尔登地方。在欧洲历史上著名最早。关系最多。当西纪八百四十三年查里曼大帝将他的帝国版图。剖开三分。分封他的儿子。——近世德法两国。就从那时分起。——那分产证书。就叫做凡尔登条约。这凡尔登却留在他老人家手上。两个儿子谁都不给。这地方的价值。可以想见了。

到十六世纪。凡尔登归法国占领。自此以后。变了法国东境上第一个严关。德法每有战争。此地总成为攻守的焦点。一七九二年大革命时。一八七○年普法战争时。两次失陷。普军皆因此长驱巴黎。——该地距巴黎仅六十英里。——论他的军事价值。就好比秦晋之争崤函。燕齐之争大岘。真是胜负托命之地。丝毫不能饶让哩。第一年马仑之役。法军右翼。就从此地起点。他的第三军曾和德国皇太子军在凡尔登附近血战了一来复。但那时德军正力避攻坚。不愿顿兵于这世界第一著名要塞之下。而且他已经从比国飞渡。掉臂行无人之境。何必更做这难题。自讨苦吃呢。凡尔登所以最初未被攻。就是为此。及到马仑失利。阵地对峙。德国若要战局发展。不能不别出极大的决心。好在俄军经上年鏖击以后一蹶不振。目前暂无东顾之忧。可以集中兵力。而且他们攻击要塞。已经得有新经验。比国的盎威斯要塞。其坚牢仅下凡尔登一等。他们靠新发明重炮的力量。尽力蛮攻。不到二十日。居然陷了。因此计算攻凡尔登。也非绝对不可能的事。

更就战场形势论之。那时联军全线都在凡尔登西北。凡尔登西接香槟州。南接瑞士方面。恰成个钝角形。拿战术上的眼光观察。这种阵线内钝角。实在易攻难守。好像戏台上的下等武脚。挺出个大肚皮来做人箭的。前面侧面皆可受敌。防不胜防。而且这个钝角点。中间有条谟士河。攻击者可以利用来输送。防御者要左右岸联络极为困难。右岸的法军。逼着要背水为阵。形势非常不利。又这钝角尖点。距德国洛林省之城极近。有十几条铁路交通。通巴黎的铁路。却仅有两条。取攻势的德军。输送力极其优胜。因为这种种理由。所以把德人的冒险雄心。兴奋起来了。他们从去年下半年。就日日在那里做秘密预备工夫。增筑铁路。添铸重炮。考察地形。集中士马。准拟本年早春乘北地冰雪未解俄兵不能窥边的时候。便大举进击。他的作战计画。是要先用野炮。扫荡要塞附近一带森林。令外兵赴援无路。然后用四十二珊以上的大炮。向各垒猛击。令垒内守兵不能露面动作。一输大炮过后。跟着便是步兵肉薄夺垒。这是攻盎威斯的旧法。他们以为一定成功。依他们的计算。快则廿日。迟则一月。这一座凛凛的天险雄关。定要到手。所以他的皇太子在军中演说。说是二月底他父皇要在凡尔登大教堂中举行凯旋宴。他们费了几个月惨淡经营。

到一九一六年二月二十一日早上七点钟。一声大炮。劈空飞下。惊天动地的凡尔登大战。就此开始了。

在法国方面。德人攻凡尔登的计画。当两个月以前早已窥见。对付之法。有主死守的。也有主抛弃的。主抛弃的理由。第一。便是前文列举各种形势。易攻难守。第二。因为要塞里头的人马军械。大半已经移到战线上。敌人得之。犹获石田。不过一部分壕沟战的胜利。于战局无甚影响。第三。从前凡尔登的重要。因为得了他可以瞰胁巴黎。如今巴黎已成要塞。并非首都。怕什么他瞰胁。不如牺牲了这个钝角尖。战线反为完整巩固。以上所说。诚然很有见地。却是从别方面观察。确有万万不能抛弃的理由。头一件。凡尔登附近。为著名产铁之区。若以之资敌。一面增加敌人的战斗力。反面便是减缩了自己的战斗力。这还不打紧。所谓“凡尔登在战略上的价值今非昔比。”

这句话须是当局极内行的人才能了解。至于世界上一般的人。都是震于他历史上的盛名。以为失了凡尔登。法国便藩离尽撤。倘若被敌人占领了。他那边一定是大吹大擂。借此鼓舞国民的勇气。增加百倍。自己这边。一定是全国民非常失望落胆。连与国都一齐沮丧。军事靠的是元气。气一馁。便无从再振了。以此之故。法国政府及军事当局。经几番彻底研究。决定要婴城固守。于是凡尔登活剧。遂由双方同意唱演起来。

这回大战的详情。只好让专门战史家细为叙述。——次篇记游历战地时。当将要点随时补叙一二。——今但记其要概。则攻战的时日。自二月二十二日德军开始攻击起至八月十八日德军退出战线止。差不多满六个月。德国兵是由皇太子当统帅。最初进攻时。人数是四十四万。其后屡次增援补充。合计上一百万以外。结果死亡五十三万人。当时法军中派了人专计算他发炮的总数。说是自始至终。每日平均约四百发。炮弹大小平均扯算每一颗须费百四十镑金。单是这一项。可以想见他牺牲金钱多少了。开战后第五日。便把东边梭们炮台夺去。这炮台是要塞内最高点。——三百八十米突——形势可以俯瞰总垒。法军当这危急的时候。撤换总司令。超擢比丹将军代其职。两日后克复梭们炮台。再两日又复失去。单是梭们村——炮台附近一小村落——这点子地方。前后争夺凡十九次。此外最剧烈的。有亚岗林之战。

有乌鸦林之战。有死人丘之战。有倭垒之战。其余到处接战。前后大小八十余次。最危险的是三月这一个月。每日总有几百颗炮弹落在凡尔登市上。把全市打为粉碎。两军的飞机。布满空中。好像将落雨时候的蜻蜓。成群结队乱窜。凡尔登通巴黎的铁路。是被敌炮破坏了。法国就用三千四百辆摩托车昼夜输流输送。晚上看过去。就像两条火蛇。一来一往。蜿蜒不断。敌军都是从机关枪林中踏着死尸一队一队的猛扑。守兵都是在开花弹雨底下从容谈笑的来抵御。有好几回在炮垒壕沟底下徒手巷战。弄到两边都死精光。总而言之。人类的兽性。这一次可算发挥到淋漓尽致了。到了五月下旬。开战已过一百日。彼此都觑不出破绽。只有各守堑壕。每日到处小小的交换些炮火。这场要塞战又变成持久战了。

东战场方面。俄军乘法军主力困守凡尔登。于六月四日率大兵入加里西亚。奥军几乎不支。罗马尼亚又新参战。巴尔干形势一转。那时围攻凡尔登的德军。正陷倭垒。离凡尔登市仅有四粁。势复危急。英法联军出围魏救赵的手段。转采攻势。英军海格将之。法军福煦将之。因沙姆方面敌军。较为单薄。于六月廿七日施行正面攻击。想要突破敌线。初时似甚有利。然一方攻击的经验进步。一方防御的经验也进步。所以愈逼近而攻势愈缓。到十月雨季。遂行中止。然而凡尔登之围。却因此解了。

这一役德国死了五十多万人。费了无量无数的资财。毕竟毫无结果。这便是后来一败涂地的征兆。为甚么呢。第一件。因为这回伤损的都是国内最精的兵。自此以后。都是拿新入伍或未成年的来补充。

兵的量虽增加。兵的质却远不如从前了。第二件。自这回失败以后。攻下法国的希望全绝。只能打英国的主意。不得已用著潜艇下策。却无端把大西洋隔岸的美国恼了。替协约国添出个极大的生力军来。比丹将军就任誓师文。说道。‘德人把兵法所忌。悉力攻坚。就是他覆败的先声’。由今看来。这话很有至理哩。却是经这一仗。法国兵忠勇活泼韧强的价值。天下人都晓得了。从前我们中国人。每每说共和国体养不出好兵。这不是梦话吗。

第四年(一九一七年)

本年又算西战场比较沈寂的时期。联军取攻势。而德军取守势。去年沙姆之役。虽因雨季中止。然而联军进攻的计画。并未抛弃。一面俄国又改革军制。增修军实。预备本年春间。东西策应。大举歼敌。时德军已调兴登堡当西部统帅。因战线太长。防守不易。乃从原阵地退后五十里建设新阵。自二月下旬到四月上旬退讫。这便是最有名的兴登堡线了。联军同时开始攻击。英军从亚拉地方东进。法军从兰司地方北进。然德军防御极周备。当退军时。新旧两阵线中间地域。完全破坏。令联军无追蹑余地。所以这回攻势。又是得不偿失。到五月末又中止了。

本年西战场虽无甚异彩。别方面却变化甚剧。其一。因潜艇政策。二月间惹出美国参战。这是德国大大的不利。其二。俄国革命机缘久熟。加以德人阴为挑拨。四月间革命实现。军无斗志。自此以后。东战场完全松动。这算是德国之利。其三。去年罗马尼亚参战。巴尔干顿形活动。冬间德军乘沙姆停攻之后分军南征。到本年春。这也算德

国之利。其四。本年六月。希腊参战。巴尔干形。势又变。这是德国之不利。其五。本年三月。小亚细亚方面。英军占领巴克达。这也是德国之不利。其六。十月间伊桑楚方面意军战线被奥匈军突破。意人几不复能军。这又是德国的大利。总而言之。这一年内。西战场上。没有甚么异动。那大事都是出在西战场以外。战事活动范围倒以南战场为中坚了。

四 最后之决胜

第五年(一九一八年)

本年是战争完结的一年。西战场又大大的热闹起来了。那时俄国已经单独议和。巴尔干也差不多都在德国势力范围之内。却是西方美兵日增。其势将不可制。德国不得不趁美军训练未就之前。倾其国力。孤注一掷。决个雌雄。于是有春夏五次总攻击之举。三月廿一日用新编的两个军团向英法两军交界线进击。最初数日间。凶猛得很。英军右翼几乎突破。仅退保亚明地方。——法军的最后复廓——靠法援军自南来救。仅得支持。这是第一次。四月六日。德军把攻势转向北方。击英军的左翼。目的是要夺取哥龙。——英法海峡口岸——至十三日。攻到伊白尔南方高地而止。这是第二次。五月廿七日。再转攻势于兰司及梭亚桑一带。六月一日。进到马仑河。这是第三次。六月九日。又展他的西翼向孟的埃一带进击。十五日占领梯来高地。这是第四次。七月十五日。从马仑从梯来从兰司从亚贡林各线同时进击。再越马仑河而南。十八日遭法军反攻。不支而退。这是第五次。前四次虽然略地很多。但是力量已经一回比一回薄弱。到第五次退却的结果。前四次所略地都退出了。白白赔了六十多万人。到联军全线转守为攻。他便一败涂地了。

联军攻势。从七月十八日起。那时德力已竭。美军新成。各国合举福煦做了总帅。全军呵成一气。第一部。专突破德军的空角。所占领的凡有四点。一是梯来。二是毛勒。三是梅威。四是圣密奇。第二步。从圣刚侵入兴登堡线。德军阵脚动摇。第三步。行全线总攻击。自九月廿六日到十月十四日。兴登堡线竟被冲破了。第四步。向弗兰得方面攻击。德军右翼溃败。自此联军进行。好像风扫落叶。三个月内。俘获二十多万。十一月初。德军求和。十一日休战。这回全世界的全武行大戏算是闭幕了。

却是我们看这最后一幕戏。不能不起一个疑问。这几年来战场上你攻我守。变了家常茶饭。真是古语说的‘疆场之事一彼一此’。双方取攻势的都没有大成功。也是四年来的惯例。这回德国攻势失败。表面上看来。还不是和第二第四两年联军攻势失败差不多吗。为什么结果就要到乞降休战呢。我想除别的政治上原因不计外。就是军事上也有很大的原因。第一件。你想德国人民。这几年来捱饿拼命听政府的命令去打仗。毫不退悔。无非是平日受军国主义陶镕久了。迷信他军事当局的人确有把握。能得最后胜利。就是他的同盟国。都是同一样的轻信。所以肯跟着他干。这回春季总攻击。大众都知道是破釜沈舟的最后一举。看见第一次一击不中。二三四次以后。一蟹不如一蟹。安得不灰心绝望。

到第五次的时候。德国国民和他的同盟国对于军事首脑的那班人。信用已经完全失掉了。明白知道断无结果。还拿性命去博甚么呢。所以奥布土都纷纷单独乞和。德国自己也革起命来。都为这个缘故。第二件。德国军阀实在看他的民命太贱了。凡尔登就送了五十多万。本年几次攻击。又是六十多万。到第五次时。已经是补充到无可补充了。兵数上比起联军来。已是相形见绌。这还不打紧。最可怕者。兵的“质”江河日下。几十万几十万一趟一趟死去的都是精兵。精的死完。只好拿劣的充数。等五次攻击时所用的兵。大半都是从东战场调回来。本来就是次等的军队。东战场停战后。闲了一年。军纪都废弛尽了。如何能捱得苦战呢。第三件。这种东战场调回来的军队。打仗是打不得。革命却是革得来。原来俄国初次革命。已经有一半是由德人教唆出来。第二次过激派成功。也很得德人的助力。德军阀用这种手段搅乱俄国。总算成功了。谁想天道好还。结果闹个“请君入瓮。”

东战场德军。不知不觉已经饱吃了过激派的迷药。军阀还睡在梦里呢。还要和海军军人开顽笑。硬要白送他那十几万条不值钱的生命。所以基罗一声革命。全个战线响应。五十年的帝国。就呜呼哀哉了。

五 德国失败之原因

自德国败后。各国人著书论他致败原因的很多。我觉得我们老朋友蒋百里所著的一篇。最为精到。我就把他录出来。做这一篇的结论。

附 德国败战之诸因

一 总说

可胜则战。不可胜则不战。三尺童子识其义。而实行也。则虽大智有未能焉。战与不战。政略之事也。胜与不胜。兵略之事也。有可胜而不可战者。(如日本对中国山东问题下哀的美敦之时)有可战而不可胜者。(如开战时之比利时)故政略与兵略之间。有微妙之联络。此之所谓可战可胜者。即彼之所谓不可胜不可战者也。而彼之可胜可战。即此之不可胜不可战。故敌与我之间。有对抗之作用。胜败不可以预测。和战不可以强求。是故有以不能不战之国家。而处于万不可战之地位。乃不得已徼幸于一战以求成功者。则一九一四年秋德国之形势是也。

所谓不能不战者何也。兵之为物也有极端性。未有不求战而其兵可强者。亦未有兵既强而不求战者。且以军事之优势而立国。一旦迄于彼我之间。强弱之势得其均衡。则后此之危益可知。自兵略言。千九百十四年时。为德计亦一机也。为奥战则同盟固。一也。英疲于内政。而俄法之军政改革未竣。二也。自此以后。将或并此徼幸之一胜而不可得矣。虽然。此可胜之机。而非可战之机。此不能不胜之消极原因。而非可战之积极原因也。而不能不战之根本。则实由于其国家之状态不自然。

所谓万不可战之地位者何也。则政略上包围之形势已成也。包围之形势孰致之。德人实自致之。而德人自言曰。是原于德之存在与发展也。存在故见忌于法。发展故见忌于英。今有病食伤者。执不食则死之例以自解。而归咎于食物之消化不良。岂通论乎。存在与发展。自然之势也。所贵乎政略者。则人为调剂也。故自致于万不可战之地位。其原因当归于政略之失败。

不能不战而万不可战。此两极端之间。必有一进路。而德人则过信其度。求解决于徼幸之一胜。以兵略上一胜之效。而转移政略之形势者。史庸有之。虽然。可幸得不可强求也。所谓不能使敌必可胜也。过信其可胜之度。欲以一时优势之兵略。转移数十年来失败之政略。此不可得之数也。姑勿论马仑之战败焉。纵得巴黎。苟法军之主力得退以自保者。则最后之形势终不可易。而此退以自保之权。则操诸法不操诸德。此则战略之失败也。要之。以政略之失败。而致自陷于进退两难之地位。不思变其政略而思以兵略济政略之穷。则败战之主因在焉。得取上之说而推论之。

二 国家之状态不自然(时时在不能不战之地位)

扩充战备。即所以维持平和。此片面之真理。凡以证一国之状态日处于不安之地位是已。十九世纪日耳曼民族之统一运动。本有二派。其一派欲依国民之发动而成。其一派欲藉普国之武力而成。自“弗兰格福村”国民大会之失败。而俾斯麦相普。遂战奥败法。而德帝国以成。成则成矣。而内外形势。皆处于不自然之趋势。法人建国根本。不利东邻之有强国。而亚洛二洲之割。几等于文身之耻。每饭不忘。而欧洲战云。时隐时现。一也。个人自由之伏流。其来源极远。以军事建国。势必趋于武断。不发于此。则伸于彼。而社会党承产业发达之结果。其勃兴较他国为尤甚。二也。逆其势而镇之。厥维军备。然国民皆兵之秘钥。已公开于世界。子能之。人亦能之。互竞极其度。必有一日能发不能收者。故毛奇有和平无永久之言。而俾斯麦有二重保险之策。凡自知其国步之艰难。不能不苦心以求自济也。

此种不自然之形势。乃随国家强盛之状而益增其度。其在外。则德法之世仇。而重以德英之冲突。而三国协商日进于成。其在内。则政治之自由。加以贫富之阶级。而社会主义日趋于盛。扩充军备。一之不已。至于再。至于三。凡以求平和及以求战也。夫一国而至于求战以自保。此可暂不可久之势。必有一日至于败者也。维廉二世之失败。特速其时耳。以包围启败战之端。以革命结败战之局。莫或致之。若或使之。呜呼。谓维廉一世即位之日。即伏五十年后败战之基。固属过言。而原始要终。于政略之由来。固不能不就其建国之本源。一下深沈之观察也。质而言之。不能不战者。德国国家之历史性使然也。

三 政略上之失败(自陷于不可战)

凡俾斯麦之所谓同盟条约者。中间无不有战之一义。盖以求于国际间自立于可战之地位也。惟我可战则人不可战。和战之主动在我。而和平可得。此则政略兵略间之微妙作用也。自威廉二世。而此间之作用失。当普之初盛。奥忌之。法讵欲之。同一不欲也。而使之发不同时。此外交之成功也。自威廉二世。而是中之要领亦失。于是法之复仇。俄之南下。英之海外政策。三者汇于一流。包围之势成。而和战根本之主动。不复在德手矣。请言英德军阀视英德之冲突。一若既定之运命不可逃者然。以为纵无南阿之争。纵无摩洛哥之干涉。海军即不扩张。比之中立即不侵犯。苟德之商工业一日存在。则英必有一日参战。果也必有一日也。拿破仑之世。必有一日与普战也。而究何当于奥之败普之兴也。请言俄。俄德之交破于奥。然战事之证明。则知联奥之得。不足以补拒俄之失。夫奥之为国。不适于民族国家之大势。援奥则逆势而从井救人也。俄之南下。非英之利。拒俄则何为者也。是则三十年来左周右旋。以自陷于万不可战之地位者。德人自取之也。

四 兵略上之失败

兵略上失败之原因。则过信其度之失。到处发见。马仑役之前。法军之退也。其目的在自全而待机。自由退。非败退也。而贸然减西力以东援。且大胆绕巴黎要塞之前。遂遭败战。其过信一也。凡尔登之役。竭其所有人员材料以攻坚。自以为可胜。则狃于盎威斯要塞之易下也。牺牲数十万。而卒为法人所龁。于兵略上且无丝毫影响。遑论政略。其过信二也。最后之攻击。及五次之多。倾其东力以西。亦自以为必胜。胜诚胜矣。略地多而卒无补于大势。又黏守其线。不肯速退。遂为人所攻。至一退而不可复支。其过信三也。且惟其过信也。故动作反变为不彻底。开战之初。壮丁之未受教育者百万之多。国民皆兵之义云何。一也。东普要塞之不坚。急则救之。而忘菲烈德牺牲柏林之坚忍。以致西方之失败。二也。瓦萨之役。俄军几不能退。而苟安于正面攻击。三也。罗马尼亚既亡。不乘时以定希腊。逗留国境。以致布加利亚之脱盟。四也。乃至过信飞船长炮可以胁巴黎伦敦。过信潜艇作战。而引入美人之参战。则尤众目所共见者矣。

五 结论(军阀之祸)

吾今综其败战之诸因而为抽象之结论。则有一义焉。曰。军阀之为政。以刚强自喜。而结果也必陷于优柔而自亡。外强而中乾。上刚而下柔。是其征也“将来之在海上也。”

“力即真理也。”

德帝所以惊世之言也。夫其声洪者。其中空也。世界之日醒。而自己被动之运命定。故凡今日军阀所自辩其不得已者。皆足以自证其强之失也。俾斯麦性格刚毅之人也。不能容而去之太早。兴登堡亦性格刚毅之人也。不能容而用之太迟。奉令承教之人多。所谓才者则局部之人物。能见其小不能见其大。能见其一部不能见其全体。夫英之初战。八万人耳。自德军人视之。诚不足道。而不知卒以自疲也。故军阀派以军事上种种不彻底之处置为败战之源。而不知此不彻底之根本。实原于自身之阙点。夫必众皆强而已始能强。然众之强有时适足为已之弱者。此古之英雄。所以终于失败者多也。

读这篇文章。就可以知道德国这回的失败。实在是德国自身五十年来历史所构成。至于战争临了的时候。甚么壮丁丧失咧。粮食乏绝咧。列国环攻咧。同盟离叛咧。国民革命咧。这些只算是自然之运。必至之符。只能说是结果。不能说是原因了。老实说一句。军阀执政的国家。非弄到这种下台。不能了帐。恰像那些专讲究丹药采补的妖人。一定是因为亢阳淘虚了身子。断送他一条残命。百里讲的‘兵之为物有极端性。未有不求战而能强。亦未有既强而不求战’。这段话最是至理名言。我们就近拿日本来做个引证。日本兵从前为什么会强呢。就是靠有个理想的攻击目的。

谁是他目的呢。甲午以前是我们中国。日俄战役以前是俄国。所以那时候他的兵最强。过此以后。就渐渐不如从前。为什么呢。因为目的完结了。他若不维持他的军国主义那么立国基础就要动摇。他若要维持他的军国主义。除非重新找出一个攻击目的来。所以再想拿中华民国做第二回目的。又想拿西伯利亚做目的。甚至想拿美国做目的。就像那服惯了春药的人。断了药就要不能人道。打破后壁说来。真所谓‘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了。我们看从前有个什么“泛日耳曼主义”到处闯祸。如今还有什么“大亚细亚主义”到处闯祸。为什么前车既覆。后车不戒呢。说也可怜。人家是骑上虎背下不来呀。唉。真材实料的军阀。尚且逃不了这等结局。可怜还有那假冒招牌的军阀哩。人家什么政略兵略好的歹的一概都未梦见。却是“上刚下柔外强中乾”八字做到尽致。自己一定要跳火坑。可是佛菩萨也没有法子超拔他哩。我也没有许多闲工夫替他们感叹。如今战场形势大略明白了。明日就去游历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