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八八字的一个短篇——《崂山道士》

王统照Ctrl+D 收藏本站

不须引用任何理论,也不必争长论短地作何比较,请看实际的明证。

《崂山道士》(《聊斋志异》的一篇)一篇,我详细计算过字数,正588个字。(本文,不加末后异史曰一小段)588个字,这在“挥豪如云烟”的看来,真是不值计数,连千还不到,何况动称多少万言呢。可是试读一遍、两遍,放下书本忘不了,情景如在目前,讽刺的意义深入心中,你不禁微笑,不禁静思,更进一步则不禁慨然!

好,这588个字的文学作品的写作目的达到了,在你的微笑中,静思中,慨然中,都是非常自然的,非生造硬凑,强作比附的。

有人物、有主角,也有他的环境和个性,有山中的道士生活,有仙术的出现,有美人的歌舞,有道士与客人的酒宴,有对话,有内心的希求和生活上的苦痛,末后是主角得意而归,“触壁”而醒(不见得真醒),没出588个字的范围。就说是文言简净些,变为白话,加两倍还不过两千字,也该够用的了。

从回忆说起,我在童年读这篇时便特殊爱好,当然不是从文章长短或表现集中,富有概括力等等理论上作衡量。而读到终篇,却真有唐人诗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余感留在脑中。还不是先对那个“骄惰”又想“不劳而获”的主角作评论、得教训,而是感到作者艺术手腕的高妙。“妻揶揄之、王惭忿、骂老道士之无良而已”。如此结束,作者更无一字的评论,或者在本文中向读者表明王生求仙的是非。像一片清泓、一台明镜,要读者看过本文后自行挹取这片清泓中的净水,向这毫发毕现的明镜自照面目。其次,才念及他为什么写篇小说,借王生求仙的经过给世人以何等启示。

我不预备详细给这篇佳文在意义上、描写上作细致地分析,——太细的分析反有碍读者的直接了解与获得启发。只就主要之点略谈如下。

“邑有王生……故家子。少慕道”,这后面的六个字是王生所以骄惰的根基。由于是旧家或仕宦人家的后代,享受惯了,不肯也不能自己劳动,从年轻时就慕道,还不是想“不劳而获”,想“快活长生”?所以老道士一见之下,一语点破“恐骄惰不能作苦”,这是全篇的“点睛”处,作者也为了这个才写这五百八十八字的短篇。以后“过月余,手足重茧,不堪其苦,阴有归志”是第一层,作者故作回翔,留出第二层的求授小技地步。至王生看见道士能剪纸为月,招呼“嫦娥”下来歌舞,又如何有酒有食,于是“王窃忻慕,归念遂息”。这正是用的战术上欲擒先纵的方法,使这个故家子再来一次强留。及至“又一月,……心不能待”,遂即辞归。“弟子在家,未谙此苦”。道士老有把握,他说:“我固谓不能作苦,今果然。”全篇至此已写了三分之二以上,末后才是求授念咒过墙的小技,一学就会,使这个故家子满怀高兴,想借本领可达到“不劳而获”的目的。(作者文中没如此说,以王生求此小技的心理推测可知。)及至临别,道士并非“无良”,还说“归宜洁持,否则不验”。及至回家后当然既骄且傲,炫示于妻子之前,结果是碰壁肿额,反骂“老道士无良”,实则老道士早已把这个故家子的心念,求仙的目的看清楚了。

这已经颇罗唣了,不应解说的这么多。

但愿读《聊斋志异》的不要把作者精心结构的短篇草草放过,尤其是从事文学写作的青年同志们。我们要从作者这篇作品里,学习点“概括”、“集中”、“剪裁”和善于“突出”的本领,怎样才能以简练的文笔表现人物、事件,使读者感觉满意而且达到教育感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