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何琇Ctrl+D 收藏本站

十有三祀

《洪范》称十有三祀,说者谓是时周未改制,尚用商名。窃疑古人记载往往通称,如唐虞曰载、夏曰岁,《尧典》曰“以閠月定四时成岁”,又曰“九载绩用弗成”,又曰“朕在位七十载”,《舜典》曰“岁二月东廵守”,又曰“三载黜陟幽明”,又曰“二十有八载”,盖亦不拘一律也。

宋讳

宋人避讳至严,然核其遗文,似有二例:一曰阙笔,一曰代字。大抵寻常文句则仅阙笔,若人姓名则必代字,如殷浩作商浩,桓玄作亘灵寳,魏征作魏证,慎夫人作谨夫人,匡衡作康衡。盖临文不讳,故仅作字不成,若人之姓名,则不可使同于祖考,此其别也。

五经四书

世谓五经四书试士始明,此不考也。《元史选举志》载延佑科举法已然,其用宋儒传注,亦同一例。又宋元佑制以《周礼》、《左氏》、《春秋》、《礼记》为大经,《易》、《诗》、《书》、《仪礼》、《公羊》、《榖梁》、《春秋》为中经,进士各治一大经,兼一中经,仍治《论语》、《孟子》,第一场大经义三道,《论语》义一道,第二场中经义三道,《孟子》义一道,则北宋试士已以《论语》、《孟子》为主,特无《大学》、《中庸》耳。

宋试春秋题

宋贡举条式,论春秋义题,聴于《三传解经》处出,盖以《春秋》经文简畧,命题易复,故也。此法如行,可稍杜治《春秋》者惟记破题之病。

虞夏书

《左传》引《虞书》多作《夏书》。考《说文》“琨”字注曰:《虞书》扬州贡瑶琨蠙,字注曰:夏书玭从虫宾,亦一部之中二名兼出。或谓伏生《尚书大传》合虞夏为一传,疑古书搃题虞夏,引者可以互称,然大传有“唐传”,未闻有“唐书”,则其说亦不尽然,阙疑可矣。

时会解

《逸周书》“时会解”所述乃是夏正,此不可晓。

广韵注

《广韵注》有絶可笑者,如“东”字下注:“东宫氏,齐大夫,东宫得臣之后”,“刁”字下注:“齐竖刁之后”,“世子”而云“大夫”,“寺人”而云“有后”,即姓氏书有此谬谈,亦不应漫无考订至此,何博古图误说州吁,即传笑千古也。

经典释文

经典释文为古义之渊薮,学者得以考见先儒音训,惟赖是书,厥功甚伟。独怪其不及《孟子》,而以《老子》、《荘子》俱列经典,是居何义也?

茗饮

《三国志韦曜传》有茗饮之语,论者援为饮茶之始,然此语不止韦曜传,陆玑《毛诗草木虫鱼疏》曰:椒树似茱萸有针刺,蜀人作茶,吴人作茗,皆合煮其叶以为香,其文尤明。玑,亦吴人也。

万岁木

谢眺诗:“风动万年枝”。宋人以为冬青,考陆玑诗疏曰:杻,檍也,今官园种之,正名曰“万岁”。既取名于亿万,其叶又好,故种之。然则眺所咏者乃杻耳。

毛诗出子夏

陆玑《毛诗疏》末附四家诗源流,所说传毛诗人与经典释文逈异,故王鲁斋疑之。余谓《汉书》但云毛苌自谓出子夏,已不能举其授受之系,后来何自得之?非惟玑说无所本,即陆徳明说,亦未见所本也。

晋重

《左传》称晋重耳为晋重,终是脱字,不可援为二名称一之例。二名称一,惟《文选》刘琨表“段匹磾”称“臣磾”,然亦焉知非脱字欤?若诗文翦裁名姓以就声律,如干木、葛亮、方朔、马卿、潘仁之类,则自古有之,要亦非自称也。

纸字

或疑古无纸,小篆何以有纸字?案:《说文》纸训丝滓也。然则蔡伦以败絮鱼网为纸,正丝滓耳,故以名之。砚字,《说文》训石滑,亦不为磨墨之器。

昆虫

《礼》昆虫无作,郑注训昆为明,于义为迂。《说文》有■〈虫虫〉字,音正作昆,似同声,假借也。

书同文

《中庸》书同文,当以字体言之,如籀则天下皆用籀,篆则天下皆用篆,隶则天下皆用隶耳。至其点画増减,则圣人有所不能尽同。今观古器铭识,即尊彝诸字,形状不知凡几,其余文字亦十不同五,盖王政持其大纲尔。

谐声

小篆谐声,疑多因古文之音而配之以字,非制字始立音也。如磺字谐黄声,古文乃作丱偏旁,无黄字,安有黄声?囿字谐有声,古文乃作囗偏旁,无有字,安有有声?

秃字

秃字,《说文》载王育说,谓仓颉见秃人伏禾下,妄谬殊甚,故许慎亦曰:未知其审。周伯琦谓:上当从木,谐声,亦似不然。疑上当从禾,会意,《说文》禾木之曲头,止不能上也。

说文分为二部,训草木,华也,训荣也。华之与荣有何区别?部收字,训草木白华,然则亦草木华矣。窃意荂皆之重文,《说文》强分为二。

转烛

读工部佳人诗,不解其中“转烛”字,后偶坐佛阁,检大藏,乃知富贵贫贱有如转烛,出佛说贫穷老公,经此老,固无所不读。

皇极经世

皇极经世,殆以六日七分之法引而伸之,但汉儒以卦值日、邵子以卦值世耳。此无论验与不验,均非儒者所宜道。如曰“天运一定”,是尧舜不能不治,桀纣不能不乱,非所以立训。如曰“人事尚可转移”,是当治者不治,当乱者不乱,数又不确矣。故孔子罕言命也。

镫烛

“烛”字见《周礼》、《礼记》,然诸家所说似然木以取明,非今之蜡炬。“镫”字则经典无文,《礼记》所云“执镫”,乃豆之跗也。《考古图》始有“汉雁足镫”。

准字

郭忠恕佩觿云:三苍作为尼丘之尼,《字林》用准为平准之准,则以准代准,始于吕忱,宋人谓避冦准名、及蔡京父名者,犹未溯其源也。

尹氏卒

《春秋》书尹氏卒,《左传》以为君氏,其说支离,《公榖》以为周之尹氏,近是。或援刘卷之例,谓果为王朝卿士,自必书名,然疑为史佚其名,圣人有所不能益,姑以尹氏书之。如诸侯之卒例,书名宿男不名之例也。齐放崔氏于卫,疑亦类此。

春秋古经

马贵与谓《春秋》古经,虽《汉艺文志》有之。然夫子所修之《春秋》,其本文世所不见,自汉以来所编古经,则俱自三传中取出,经文名之曰“正经”耳,此未考杜预之析《传》附《经》而误谓左氏传中原载经文也。

春秋疑义

隠公摄位而经文适不书正,桓公弑立而经文适不书王,文姜滛佚而经文适书子同生,此诸儒论端所自起也。以主是说者为是,则于例不能尽合;以主是说者为非,则其说不为无因。是亦不食马肝之类也。孔子曰“多闻、阙疑”。

春秋废传废例之渐

“《春秋》甚幽而明,无《传》而显”,董仲舒之言也,舍《传》蘖于此矣。“《春秋》之经纪,以善恶为实,不以日月为例”,王充之言也,废例蘖于此矣。据《汉书儒林传》:仲舒学《公羊春秋》者也。据《论衡序》,《左传》始末,充主《左氏春秋》者也。后儒各矜心得,实皆先儒所已言。

厶地

杜预注《左传》,于不知其地者曰地阙。范宁注《榖梁传》,于不知其地者曰厶地。说者谓厶即某字之省文,窃不谓然。韩子称于文,自环为私,背私为公,厶字即古私字,不得假借为某。当由武子于原稿空一字,作一三角圏记之,如《穆天子传》、《逸周书》之作四角圏耳。

叠字

石鼓文于叠字皆作“二”,“二”即“二“字言此字,有二文义亦明。秦刻石于“夫”字下作“二”,云是大夫锺繇帖;于祖字下作“二”,云重“且”字,其例虽古,似未可行。《用印谱》有文三桥所作“努力加餐饭“一印,努字下左为二点云重”力“字,右为二点旁作“口”字,云重“力”字合为“加”字,餐字下为二点,旁作反字,云重“食”字合为饭字,论者病其太巧,不知实祖秦刻石法。

祅祠

杜预注《左传》“次睢之社”云:睢水上有祅祠。此必不然。宋襄公时,祅祠何由至中国?

种子方

李濓《医史》谓淳于意及其师公乗阳庆皆无子,知医家无种子方,其论甚正。然不可谓古无此说,《汉书艺文志》有《三家内房有子法》十七卷。

容成

彭祖得容成御女术,《汉志》房中有容成阴dao二十七卷,是其说也。张衡《同声歌》称素女为我师天老教轩皇,《汉志》房中有天老杂子阴dao二十五卷,是其说也。《汉志》又有黄帝三王养阳方二十卷,是“万安秘册”古亦有之矣。

粲者

女三为粲,见于国语。然实亦美女之通称。《诗》见此粲者,《传》以三女释之,未见其然。古大夫乃有娣侄,民庶流离之后,幸遂室家,匹夫匹妇,礼之经也,何三女之有?

放勲重华

“放勲”见《孟子》,“重华”见《离骚》,其为尧舜之号不疑。然必非在位之时以美词自号,殆舜、禹所追称乎,此谥法之始萌也。

姚察传

姚思亷修《陈书》,以其父察与江总合传,此真不可解,事若李商隠赠杜牧诗称“前身应是梁江总”,以词采言之,则犹之可也。

谭公

《硕人》诗称“齐侯之子”、“卫侯之妻”、“邢侯之姨”,皆举其爵,惟“谭公维私”称公。按:《春秋》齐侯灭谭,谭子奔莒,则谭子爵也,其变文之故,思之不得。

钧金束矢

钧金束矢之制,儒者所疑,此以后世律三代也。后世以一官治一邑,其事必讼乃理,故讼恒繁。古者州里族党之间,各有官以长之,即婚姻财货之事,亦有官以司之,其不合理者即治以法,不至于讼。凡其讼者,必琐屑无闗之务,暧昧不决之疑,吏所不必尽治者。故限以输官之物,俾直者知讼之不易,可稍忍而即于和曲者,知所失不偿所得,亦权其轻重而知所避,是化民息争之道也。儒者乃恐豪强者易办,贫懦者莫伸。夫圣王之世,法制修明,豪强纵暴,有举其官者矣,安用讼哉?

屠者以骨革纳官

《周礼》:屠者以骨革纳官。此为屠肆言之。使利薄而民不趍,所以抑逐末之业,而省无故之杀。若自为宾祭用牲者,虽汉唐末造,敛不至是,况周之盛乎?

原蚕

《礼》“禁原蚕”,传有三说:一曰蚕马同气,恐其伤马,此理太迂。一曰先王仁及昆虫,不欲使一岁之中再罹汤火,此为近之。一曰原蚕丝恶,恐妨民用,此亦一理。

地动仪

张衡地动仪,余终不信有是事。夫设机转运,则其机有定,不能测无定;设机待发,则机不动,不发气不至,不动气,动于数千里外而机应于此,万无此法。盖葭管之气,必至之气也,徧乎天下,至其时则皆应;地动之气,偶逆之气也,各于其地,非其地则不知。

孔鼎

李商隠诗“汤盘孔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词如曰“孔悝之鼎铭”,此何足道?如曰“正考甫之鼎铭”,则自孔父嘉以后始以王父字为氏,正考甫非孔氏,不得云“孔鼎”。此或唐以前书别有孔子鼎铭,今不可见矣。

唐人歌诗

唐人歌诗,宋人歌词,其法皆不传。白香山称“河满子一曲四声歌八叠”,今不知八叠谓何?又古乐府多长萹,而唐人惟歌絶句,即律诗亦仅取半首,古诗长萹,如李峤《汾阴行》、髙适《哭单父》、梁少府诗,亦仅取四句。或当时之曲,以四声八叠为定律欤?然阳闗曲又云三叠,搃不可考。

达摩支曲

温飞卿集有“达摩支曲”,莫晓其义。考段安节《乐府杂录》,载舞曲有“达摩支”,飞卿所作,盖当时舞曲也。唐歌皆四句,而此曲至十二句,殆舞者须阅时稍久,乃尽低昻旋转之态,不可骤进骤退,故其词长耶?

孔父

《春秋》书宋华督弑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或以孔父为名,或以孔父为字。考古者孙以王父字为氏,不闻以名,则孔父为字更无疑义。或谓《春秋》国史,夫子不应避家讳不知笔削,虽因鲁史实私修之书,藏之于家,异乎君前臣名。司马子长作《史记》,讳“谈”为“同”,范蔚宗作《后汉书》,讳“太”为“泰”,亦以私修也。若史官载笔,则有国讳、无家讳矣。

诚节传

隋髙祖父名忠,故当时讳“忠”为“诚”。至修《隋书》时不讳矣,而《忠节传》曰《诚节传》,盖诸人大抵隋旧臣,习惯而不能改也。微特此也,“虎林”曰“武林”、“民部”曰“戸部”之类,且传至今而不改矣。

文选、文苑英华

《文选》录“潘朂魏公九锡文”、“阮籍劝进晋王笺”,是奨篡也;《文苑英华》录“孔熙先为彭城王檄征镇文”、“祖君彦为李密檄隋文”,是奨叛也。若文章正宗,则必无此矣。

贺知章栁枝词

栁枝词起于中唐,故白香山诗称“聴取新翻杨栁枝”也。《才调集》乃有贺知章栁枝词。考何光逺《鉴戒录》称是篇为贺秘监知章咏栁,是,《才调集》悞。

娶妻不娶同姓

《礼》娶妻不娶同姓。郑注谓为其近禽兽。此语太甚。《家语》言同姓百世不通婚姻,周道,然也。则周以前或不拘矣。康成以鸟兽行当之,是内乱之说,非娶同姓之说也。

传注误引经文

《书》“厘降二女于妫汭”,蔡传引《尔雅》:“水北曰汭”。《诗》“騋牝三千”,朱传引记曰:“问国之富,数马以对。”礼术有序陈氏集说,引《周礼》:“郷大夫春秋以礼会民而射于州序”,今本皆无此文。

鲁颂春秋不同

《鲁颂》閟宫泮宫之作,与淮夷献琛之事,皆在僖公时。然《春秋》皆无其事。或谓閟宫、泮宫,常事不书,淮夷之事,则史氏之铺张,不为实录,颂者歌咏之作,不妨存臣子之词。《春秋》者立教之书,不可没是非之实也。是或然欤?

女娲补天

《列子》女娲补天事,张湛注以五色石为寓言五常,是亦巧为之词。战国诸子多与小说相出入,不尽可诘,即以列子而论,龙伯钓鳌之事,化人擥裾之谈,又譬何事乎?

毛诗

《汉志》毛诗三十卷。《毛诗故训传》二十九卷,俱不着为毛亨、毛苌。据郑康成诗谱,鲁人大毛公为故训传于其家,河间献王得而献之,以小毛公为博士,则《诗传》为毛亨作矣。《隋书经籍志》则称赵人毛苌善诗,自云子夏所传作训,故传则以诗传为毛苌作。然宋以来并云毛苌,不云毛亨,疑不能明。

五言诗

五言诗世称始蘓李《玉台新咏》,则题古诗为枚乘作,均汉武帝时人,无庸较其先后。惟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楚汉春秋虞姬诗已全作五言,此不可晓。即曰陆贾赝托,贾亦虞姬同时人也,岂守节所见之本,后来又有所窜入欤?

文言

梁武帝以《文言》为文王作,此于古无考,直以穆姜引《文言》四语在孔子前,而文字适合文王谥法,以意断之耳。刘勰《文心雕龙》曰:“乾坤二卦,独制文言,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此又附会于文章之义,亦非本旨。

金章

《礼》“圭璧金璋,不鬻于市”,皇侃注:用金为印章,则印章古有之矣。今本作“璋”,盖字之误。既曰圭璧,足以统璋,不烦缕赘,且璋不以金作,则金自不连璋为文;市不鬻金,亦非可行之事【《列子》有攫金于市事】。

百国春秋

《墨子》称见“百国春秋”,所引有周《春秋》杜伯一事,燕《春秋》荘子仪一事,宋《春秋》■〈礻后〉观辜一事,齐《春秋》王里国中里徼一事,其文皆似传体。盖古史官简书、策书之分,策书详其细目,如墨子之所称,左氏据以作传者是也;简书举其大纲,如《汲冡》、《竹书》之体,孔子所据以作经者也。

晋之乗

《传》称羊舌肸习于春秋,此晋之《春秋》,非鲁之《春秋》也。孟子又曰:“晋之《乘》”,盖《春秋》为记事之通名,《乘》则一国之专名,犹后世举其总名则曰“史”,举其専名则曰“汉书”、“唐书”【古以史为官名,后世以官名其书,犹子亦人之美称,后世以人名其书,《周礼》称三皇五帝之书,均不谓之史,《论语》吾犹及史之阙文,亦称史官,不称史书】。

总集、自注、注赋、注诗

合众人之作为一集,始于王逸,录总集者不及,以楚词自为一类也。自录已作,亦始于逸,而徐陵《玉台新咏》、芮挺《章园秀集》用其例。自注已作亦始于逸,而戴凯之《竹谱》、谢灵运《山居赋》用其例【《汉书艺文志》亦自注,然寥寥无几,又非发明文义,故不以托始】。注赋始薛综注张衡《両京赋》。注诗始颜延年、沈约注阮籍《咏懐诗》。诗中偶用自注,始王融。

六朝人误用古事

六朝以绮丽相髙,务求新艶,往往不考本事。梁武帝有“代蘓属国妇诗”,极述纒绵思逺之意,然武固生妻去惟也。吴均《行路难》称倡家小女名桃根,桃根乃桃叶之妹,亦王献之妾,非倡家也【李商隠诗“桃叶桃根双姊妹”】。

大学

《大学》称曽子作,究不知其所据。《曽子》二卷,南宋尚存,晁公武《读书志》称十篇皆见《大戴礼》,髙似《孙子畧》亦云见《大戴礼》,他又杂见《小戴礼》,既曰杂见,则中无全篇,《大学》可知矣。

孔丛子

汉人无引《孔丛子》者,引“孟子字子居”一条以驳赵岐,始于王肃,其文与《家语》如一手,殆亦肃所伪撰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