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防止疲劳、永葆健康的故事

卡耐基Ctrl+D 收藏本站

从休息中获得活力

休息并不是什么事都不做,休息就是“修补”。

休息,每个人从小就知道它的必要,但到了成年以后,却往往忽略了休息,为了既定的目标不停歇地工作着、奋斗着,直到身心的承受力达到极限,才反思“休息”不可忽略。

人生需要奋斗,奋斗才能发展;生命需要休息,休息才能保持勃勃的生机。

适时地主动休息,你可从中获得更多的活力。

2002年,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上,韩国队与土耳其队争夺季军。赛前一天,电视台采访了两支球队:土耳其队队员在大街上逛商店、游览风景,队员若无其事,心态上显得很轻松;韩国队队员在教练希丁克组织下紧张练球,汗流浃背,人人显得很认真。我倒是很欣赏土耳其队的居内什教练,他懂得赢球,更懂得休息。第二天比赛结果,土耳其队以3:2夺得了季军。不容置疑,韩国队的确是一支愈战愈勇、不断进取的球队,但他们比赛中体力有些不足,导致射门失误。土耳其队则不然,开场仅11秒钟,就踢进一球,这一球刷新了世界杯历史上最快的一粒进球。而在90分钟的比赛中,韩国队21次射门进2球,土耳其队仅8次射门就3次得手,显而易见,土耳其队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头脑清醒、精力充沛,使他们失误少、射门准确度高。

给自己一点休息的时间,享受你收获的喜悦。

现在有多少人为了生活,一星期工作六天,在办公桌前努力的工作,有一天才猛然发觉,他的工作开始让他与世界隔离;很多人为了孩子而努力,奋斗了一辈子结果发现他们还是慢慢地离自己而去;有些人好好工作三十年不曾休过假,等到去度假时才发现自己已经走不动了,而自己以前想做而没做的事情现在有时间做却做不了了。

比如对很多日本人来说,他们的经济的确在世界排在顶尖前列,然而他们的生活品质呢?有一首日本流行歌曲恰好反映了他们一个星期的生活,歌词是:“星期一、星期一、二、三、四、五……”这段歌在嘲笑日本人工作七天,毫无生活乐趣可言。

假如你也是这种工作狂的话,我给你的惟一建议就是:偶尔让自己放松一下。给自己一个休息的时间,宁静的时间,有时候休息一下往往有更大的效率。

在台湾有一家非常成功的企业,他们公司总裁告诉记者在他们公司每工作50分钟,就会休息10分钟,在这10分钟之内他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存在任何的约束。

当他给员工休假的时候,整个公司的效率反而比以前更好,我想他非常了解这个道理。

埃莉诺·罗斯福夫人十分懂得从休息中获得活力的重要性。她在白宫当第一夫人的12年里,总是有很紧凑的事项。但是,每次接见一大群人或者要发表一次演说之前,她通常都要坐在一张椅子或是沙发上,闭起眼睛休息20分钟。

可见,常常休息是保持活力的最佳方法。

学会放松,解除疲劳

紧张是一种习惯,放松也是一种习惯。一个令人吃惊的可悲事实是,无数不会浪费金钱的人,却在卤卤莽莽地虚掷浪费自己的精力。

威廉·詹姆士在一篇文章中说道:“美式的生活让人紧张,动作快、高节奏、强烈极端的表达方式……这或多或少是些坏习惯。”

波普先生就是其中一员。他是位生意人,赚了几百万美元,而且也存了相当多的钱。但是他似乎从来不曾轻松过。

波普刚刚下班回到家里,刚刚踏入餐厅中。餐厅中的家俱都是桃花心木做的,十分华丽,有一张大餐桌和六张椅子,但他根本没去注意它们。

波普在餐桌前坐下来,但心情十分烦躁不安,于是他又站了起来,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他心不在焉地敲敲桌面,差点被椅子绊倒。

波普的妻子这时候走了进来,在餐桌前坐下;他说声嗨,一面用手敲桌面,直到一名仆人把晚餐端上来为止。他很快地把东西一一吞下,他的两只手就像两把铲子,不断把眼前的晚餐一一铲进嘴中。

吃完晚餐后,波普立刻起身走进起居室去。起居室装饰得十分美丽,有一张长而漂亮的沙发,华丽的真皮椅子,地板铺着高级地毯,墙上挂着名画。他把自己投进一张椅子中,几乎在同一时刻中拿起一份报纸,他匆忙地翻了几页,急急瞄了一瞄大字标题,然后,把报纸丢到地上,拿起一根雪茄。

波普一口咬掉雪茄的头部,引燃后吸了两口,便把它放到烟灰缸去。

波普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他突然跳了起来,走到电视机前,扭开电视机,等到影像出现时,又很不耐烦地把它关掉。他大步走到客厅的衣架前,抓起他的帽子和外衣、走到屋外散步。

波普这样子已有好几百次了。他在事业上虽然十分成功,但却一直未学会如何放松自己。他是位神经紧张的生意人,并且把他职业上的紧张气氛从办公室里带回家里。

他没有经济上的问题,他的家是室内装潢师的梦想,他拥有两部汽车,事事都有仆人服侍他——但他就是无法放松心情。不仅如此,他甚至忘掉了自己是谁。他为了争取成功与地位,已经付出他的全部时间,然而可悲的是,在赚钱的过程中,他却迷失了自己。

这位波普老先生之所以落下这种神经紧张的毛病,就是因为他不懂得掌握松驰自己的秘诀。其实,想要获得轻松的心情,你一定要了解自己的能力范围,知道应该在什么时候放下工作,轻松一会儿。如果你所负的责任十分重大,你也一定要知道在什么时候卸下这些责任。如果你真的想克服神经紧张的毛病,不妨借助于奇妙的心理幻想力量来协助你摆脱工作和生活中的巨大压力。

那么,什么是解除精神疲劳的方法?放松!放松!再放松!要在学习和工作的时候让自己放松!下面就是一个成功克服紧张心理的人给我们讲的故事。

那一年,由于我在业务上的突出成绩,进这家汽车销售公司才一年多,就被老总提拔为销售部经理。

自从升为高级主管后,我更加勤奋了,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每天忙得四脚朝天。

有一天中午快下班的时候,老总对我说,我们一起去吃中饭,十二点你就下来,我在楼下等你。我看看表,已经十一点五十五分了。我回办公室想收拾一下,没想到又被一些事情耽误了,下楼的时候已经十二点过五分了。老板的奔驰车已经在发动,准备开走了。

我气喘吁吁地跑过去对老总说,抱歉,老板,刚才我又听电话又送传真的,电话很多。"

“吃饭都跟不上,你还能做什么?”老总打断我的话,严厉地说,“放下!你没那么伟大,我说十二点吃饭你就得把它放下。”

那一顿饭,我吃得疙疙瘩瘩,虽然表面若无其事,心里却很委屈,每天堆在我面前的事总也做不完,我这样为公司卖力,难道也错了吗?

过了一段时间,公司组织了一次旅游,我们来到一个名山古刹。同事们嘻嘻哈哈四处探奇,可我心里还一直在想着临行前手头没处理完的一大堆事务,还在考虑接下来要怎么做才能保证不会让整个部门的业绩下降。没想到我却不知不觉地转到了后禅院。

忽然,我看到一个身披袈裟的大师,举着一碗菜,对着一只狗大喊:“放下!放下!”我大为惊奇:“师父,这只狗的名字叫‘放下’吗?”大师说:“是的。”我更诧异了:“人家的狗都叫小黑;小白、来福什么的,你的狗怎么叫放下?”

“你以为我在叫它呀?其实我是在叫我自己。”大师笑着说,“我每天都这样叫自己放下,每天晚上收起脚上床后就打算第二天起不来了,这样该放下的东西也就要放下了。”

大师的话让我突然一阵警醒,是啊,一个人永远不可能做完所有的事,世界上也没有做得完的事,如果明天我就死了,我还能够要求自己今天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吗?那我肯定只能拣最重要最紧急的事情先处理完,其它的事,时间一到,就放下。一个真正有成就的人,做事要看大目标,如果天天只看小问题;连公司洗手间里有没有卫生纸都管,那就会丧失创造力。就像游泳一样,要一边游一边抬头看目标,不要闷着游,撞了墙才知道痛。

回去以后,我调整了自己的工作方式,教会每一个部下每天做好所有份内的事,而我只掌握大原则。我可以悠闲地端着咖啡上楼下楼,偶尔与同样悠闲的老总相遇时相视一笑,一到下班时间就关了手机回家。可是,我的部门工作效率却成倍地提高了。

现在,我已经是公司的副总。

紧张是一种习惯,放松也是一种习惯。学会放松,这是一件容易的事吗?其实容易。你可能要花一辈子的时间改掉目前的习惯。这种努力是值得的,因为你的一生可能因此而发生很大的变化。

说出你的心事

只要一个人能够说话——单单说出来,就能够解除他心中的忧虑。

每个人都拥有不为人所知的一面,即使并非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但或多或少都有些心事藏着。即使是个成就非凡的人,也不愿被人探知过去的历史,或工作方面的失败,血气方刚时犯下的错误,肉体上的残缺等。每个人都有基于某种理由,而不愿被人所知的心事。

许多人坚持武装自己的内心,不愿说出心事。然而,当我们解除自己的所有武装,与他人以诚相见的时候,我们自身会得以解脱,对方也会以一种轻松的、坦诚的姿态与我们相对。

秘密是内心沉重的负担,隐藏心事会带来长久的不安。倾吐心中的不幸与不满,寻求相知人的了解,是人类本能上的欲求。

从弗洛伊德的时代开始,心理分析家就知道,只要一个病人能够说话——单单只要说出来,就能够解除他心中的忧虑。为什么呢?也许是因为说出来之后,我们就可以更深入地看到我们面临的问题,能够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没有人知道确切的答案,可是我们所有的人都知道“吐露一番”或是“发发心中的闷气”,就能立即使人觉得畅快得多了。

医学顾问罗斯·希尔费医生认为,减轻忧虑最好的药就是“跟你信任的人谈论你的问题,我们称之为净化作用。”她说:“病人到这里来的时候,可以尽量地谈她们的问题,一直到她们把这些问题完全赶出她们的脑子。一个人闷着头忧虑,不把这些事情告诉别人,就会造成精神上的紧张。我们都应该让别人来分担我们的难题,我们也得分担别人的忧虑。我们必须感觉到世界上还有人愿意听我们的话,也能够了解我们。”

所以,下一次我们再碰到什么情感上的难题时,何不去找个人来谈一谈呢?当然我并不是说,随便到哪里抓一个人,就把我们心里所有的苦水和牢骚说给他听。我们要找一个能够信任的人,跟他约好一个时间,也许找一位亲戚,一位医生,一位律师,一位教士,或是一个神父,然后对那个人说:“我希望得到你的忠告。我有个问题,我希望你能听我谈一谈,你也许可以给我一点忠告。也许旁观者清,你可以看到我自己所看不见的角度。可是即使你不能做到这一点,只要你坐在那里听我谈谈这件事情,也等于帮了我很大的忙了。”

克服烦闷情绪

产生疲劳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烦闷。

哥伦比亚大学的爱德华·桑代克博士在主持一些有关疲劳的实验时,用那些年轻人经常保持感兴趣的方法,使他们维持清醒差不多达一星期之久。在经过很多次的调查之后,桑代克博士表示“工作能量减低的惟一真正原因就是烦闷”。

一位商业助理满怀忧愁回到家中。整个工作日她一直忙乱、苦恼、充满攻击性,并且随时准备发怒。当她这样停止工作回到家里时,也就带回了残余的攻击心、困顿、匆忙与忧虑。对于丈夫和家里人,她特别容易发怒。虽然在家里决不可能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但她还是一直想着办公室里的烦心事。

一个大公司发现他们的一个助理莫名其妙地以粗野、生气的口气接电话。这个电话恰巧是打到公司正在举行的一个重要会议上的,那时这位助理正处在困境和敌意之中。不用说,她那生气与敌意的如棒槌击打一般的口气使打来电话的人吃了一惊,公司的人对这位助理的行为火冒三丈。当然,也给她自己带来了麻烦。针对这件事,这家公司规定:以后所有的助理在接电话以前,必须先暂停五秒钟,并且要微笑一下。

有一个年过35,拥有两家业务蒸蒸日上的公司的女总经理,她光滑的脸庞、朴实的穿着、开朗的微笑和温柔的语调,只要不谈公事,她看来顶多像刚入社会的新鲜人。她总是开开心心的,不只是人家愿意和她相处,做生意时也会觉得和她合作很愉快。所以,生意愈做愈好。

有人间她:“如何青春永驻?”

问的人大约只有20多,在她的脑袋瓜里,35岁已经是很老很老了。

这位总经理回答:“我不知道,大概是因为我没有烦恼吧!从前年轻的时候,常常为鸡毛蒜皮的事烦恼得不得了,连男朋友对我说:喂!你怎么长了颗青春痘,我都会烦恼得睡不着觉,心想:他讲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他不爱我了?……直到我大哥去世。”

“我大哥从小就是个有为的青年,二十多岁就开始创业,他车祸去世前几天,正为公司少了一笔十万元的账烦恼,我大哥一向不爱看账本,那个月他忽然把会计账本拿出来瞧,管会计的人是他的合伙人,因为这一笔账去路不明,他开始怀疑两个人多年来的合作是否都有被吃帐的问题。我嫂嫂说,他开始睡不着觉,睡不着就开始喝酒,喝酒后就变得烦躁,越烦躁越喝酒,有天晚上应酬后开车回家,发生了车祸,他就走了……他走了之后,我嫂嫂处理他的后事时发现,他的合伙人只不过把这个公司的十万元挪到那个公司用,不久又挪回来了。没想到我哥为了这笔钱,烦了那么久……

“从我大哥身上我学到了这一本领,不要创造烦恼,不要自找麻烦,就以最单纯的态度去应付事情本来的样子。这也许是我不太会长皱纹的原因吧!”

也许我们从这位女经理身上可以感悟到:每个人的周遭一定有看起来像“烦恼制造机”的人,他们总在为不可能发生的事、不足挂齿的小事、烦死也没用的事、事不关己的事烦恼,在日积月累的烦恼中,对别人一个无意的眼神、一句无心的话,都有了疑心病,仿佛在努力地防卫病毒入侵,也防卫了快乐的可能。

情绪的烦躁还会引起意外事件。追查意外事件起因的保险公司及其代理人发现,很多车祸的发生都是由于情绪的烦躁。如果一个司机和他的妻子或者老板发生了口角,如果他在某些事上遭到了挫折而离开,那他很可能会发生车祸。因为他把不适当的情绪搅合在驾驶上。那么,我们该怎样摆脱烦闷情绪呢?

1800年前,马库斯·奥利里厄斯在他那本叫《沉思录》的书中写道:“我们的生活就是由我们的思想造成的。”如果你想摆脱烦闷,那就每个小时跟自己说一遍这句话,你就可以指引自己去想很多勇敢而快乐的思想,也可以由此得到力量和平静。跟自己谈很多值得感谢的事情,你就可以在脑子里充满向上的思想。

不要为失眠而忧虑

为失眠而忧虑,对你伤害的程度,远远超过失眠症本身。

在芝加哥大学担任教授的纳撒尼尔·克莱特曼博士,曾对睡眠问题做过很多的研究。他是全世界有关睡眠问题的专家。他说过:“从来没有听说哪一个人是因失眠症而死的。实际上,可能有人为失眠忧虑以致体力减低,受到细菌的侵袭,可是这种损害是由忧虑所造成,而不是由于失眠症。”

为失眠症而忧虑,对你伤害的程度,远超过失眠症本身。举个例子来说,一个学生——伊拉·桑德勒,就几乎因为严重的失眠症而自杀。下面是他所讲述的故事:

我真的以为我会神经失常,问题是,最初我是个睡得很熟的人,就连闹钟响了也不会醒来,结果每天早上上班都迟到。我因为这件事情而非常忧虑——事实上,我的老板也警告我说,我一定得准时上班。我知道我如果再这样睡过头的话,我就会丢了工作。

我把这件事情告诉我的朋友,有一个人建议我,应该在睡觉以前集中我的精神去注意闹钟,就这样造成了我的失眠症。那个该死的闹钟滴咯滴咯声缠着我不放,让我睡不着,整夜翻来覆去。到了早晨,我几乎病得不能动,又疲劳又忧虑。这样继续了有8个礼拜之久,我所受到的折磨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深信自己一定会神经失常的。有时候我会走来走去转上好几个钟点,甚至想从窗口跳出去一了百了。

最后,我去见一个我认得的医生;他说:“伊拉,我没有办法帮你的忙,没有一个人能够帮你,因为这种事情是你自己找的。每天晚上上床后,要是你睡不着的话,就不要去理它,对你自己说:我才不在乎我睡得着睡不着哩,就算醒着躺在那里一直到天亮,也没有关系。闭上你的眼睛说:反正我只要躺在这里不动,不去为这件事担忧,就能得到休息。”

我照他的话去做,不到两个礼拜我就能安稳地睡着了。不到一个月,我就能每天睡8个小时,而我的精神也恢复了正常。

另外,安稳地睡一觉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有安全感。我们必须感觉到有一种比我们强大得多的力量,一直照顾我们到天明。著名的女高音兼电影明星珍妮?麦当娜告诉我们说,每当她感觉精神颓丧而忧虑得难以入睡的时候,她就重读诗篇来让她自己得到“一种安全感”:“耶和华是我的牧师者,我必不致缺乏,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引我在可安憩的水边。”所以,下次失眠的时候,试试珍妮的建议吧!

还有一个公司职员向我们讲述了他成功克服失眠症的经历:

多年以前。我曾被失眠问题困扰了相当一段时间。为此,我求诊过许多医院许多医生。不幸总是治不好。后来偶遇一和尚,想不到竟获解救良方。

那是一个秋天的日子。我与几个明友登上了千年古道梅岭,上面有一小庙.内有一老和尚正在打坐。我们进去拜谒抽签。问了姻缘事业钱财命运,又问起寿命健康饮食起居,当我说到睡觉一事时。老和尚沉吟半晌后笑了;“睡觉犹如出世.醒了就是入世.两者均有境界。”再问是否我尚没达到境界、如何达到境界.答曰:“阿弥陀佛!”

为获得诠释,我查阅过许多书籍,于是对睡觉有了许多的认识。

现代医学认为睡觉是大脑皮层由兴奋到广泛抑制的过程。并认为这种抑制是一种主动的抑制.一种平和的抑制。这种情志的协调、主动平和的抑制是一种心境的安详,一种超脱了尘世的“出世”。

人,要达到这种安详超脱是颇为不易的。因为人类社会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个金钱、等级左右的社会,一个追逐名利的社会。你身入于如此的世界里.动不动就会心情亢奋或抑郁,就会心烦意乱,无所适从,就会畏首畏脚,谨小慎微……而这一切一旦堆积,导致的必然是大脑皮层的经常兴奋.经常的“上火”……基于这一点,就要求你平素为人处世要心胸坦荡,光明磊落.从大处着眼;要求你性情豁达,多一些豪爽。少一些小气;要求你拿得起、放得下;要求你看淡名利、淡泊人生……只有这样你才能变得平和、安详,才能”夜半不怕白鬼敲门”,才能到了要睡时入定、入静.才能睡得深、睡得沉、睡得香、睡得踏实……

这就是“入世”与“出世”的境界。一句话.就是精神因素,就是思想品德境界的修养……

反省自己,我发现我睡不好,不能不说是与自己身上存在着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误区有关。譬如谨小慎微.譬如于人于事太过于认真。譬如有时少了一点豁达……于是我开始“对症下药”,在遵医嘱注意生活规律、加强锻炼的基础上.着重加强自身的修养。一段时间后,收效是显著的。如今,虽说仍难从梦中获得什么启迪,但已可很快入睡了。

由此我感悟:睡觉的境界其实也就是做人的境界、人生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