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寰宇记卷四十八

乐史Ctrl+D 收藏本站

河东道九

慈州

慈州文城郡今理吉乡县禹贡冀州之域赤狄廧咎如之国在春秋时晋之屈邑献公子夷吾所居事同重耳晋里克败狄于采桑是也六国魏之封域汉为北屈县属河东郡汲郡古文有曰翟章救郑次于南屈应劭曰有南故称北也魏晋属平阳郡东魏初置定阳郡并置定阳县值河西定阳胡人渡河居于此立为郡因以名之至天平元年以州南界汾水所经故置南汾州后周建徳六年又改南汾州为西汾州隋开皇元年改定阳郡为吉阳郡三年罢郡为县十年改为耿州以州南旧祖乙城为名十八年改为汾州仍改定阳县为吉昌县大业三年废置文城郡唐武徳元年改为汾州五年又改为南汾州贞观八年改为慈州以州城内旧有慈乌城为名天宝元年改为文城郡乾元元年复为州

元领县五 今三

吉乡 文城 乡宁

二废县

仵城并入吉乡 吕乡并入乡宁

州境

东西二百五十一里 南北二百一十二里

四至八到

东至东京一千二百里 东南至西京七百二十五里 西南至长安六百八十五里 东至晋州二百四十里 南至绛州二百七十三里 西至黄河六十五里 正西防北至丹州一百七十里 北至隰州二百里 东南至绛郡太平县一百九十里 西南至同州韩城县界一百七十五里 西北至延州二百九十里 东北至汾州五百里

唐开元户一万二千二百七十五皇朝管户主五千三百一十一客六百三十

人物无

风俗

同晋州

土产

蜡蠋贡 赋麻布 緑矾 铁

吉乡县旧四乡今五乡汉北屈县地属河东郡左氏谓屈产之乗即夷吾所居称此邑有骏马今县北二十一里古城即汉邑理于此后魏孝文帝移于今州置定阳郡并置定阳县防有河西定阳胡人渡河居于此因此为名隋开皇三年废定阳郡置石州其县属州十八年改定阳县为吉昌县大业三年改石州为离石郡县属不改唐贞观十八年改置慈州县依旧属焉后唐改吉乡避国讳 壶口山在县西南五十里禹贡曰旣载壶口治梁及岐地理志云禹贡壶口山在北屈县东南风山在县北三十里山上有穴如轮风气萧瑟未尝暂止当风冲略不生草故以风为名 黄河北自文成县流入去县六十里 羊求水出羊求川去县五十三里姚苌城在县西五十二里本姚苌所筑其城西接黄

河控带龙门孟门之险周齐交争之地齐后主武平二年遣右丞相斛律明月左丞相平原王段孝先破周兵于此城下遂立碑以表其功碑见存齐氏又于此置城镇开皇废唐武德二年又置镇九年废城髙二丈周廻五里

文城县西北六十五里旧二乡今一乡本汉北屈县地属河东郡后魏孝文帝于此置斤城县属定阳郡隋开皇三年罢郡置汾州十六年复于今吉乡县置耿州改斤城为文城县属耿州十八年又改耿州为汾州县仍属之大业三年改汾州为文城郡县属不改 石门山在县北六十里 孟门山俗名石槽在县西南三十里淮南子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髙阜名曰洪水大禹防通谓之孟门水经注风山西四十里河南孟门与龙门相对即龙门之上也实为黄河之巨扼今按河南有山凿中如石槽东流悬注七十余尺兼孟津之名矣 文公故城在县北三里故老曰此城晋文公为公子时避骊姬之难从蒲奔狄因筑此城人遂呼为文公城 石槽祠在县西临河东岸即龙门也 蒲水冀州图云蒲水北从龙泉郡南入昕川注于河 废仵城县本汉北屈县属河东郡后魏于此置仵城郡领京军县孝文帝改京军为仵城县开皇三年废仵城郡县改属文城郡唐改属慈州显德三年并入吉乡县 石门山在县北六十里其山石壁夹道如门因以为名 横岭山在县东六十五里 拓定故城在县西一里周保定四年置以拓齐境因以为名周显徳三年废

乡宁县东南五十里旧二乡今三乡本汉临汾县地属河东郡后魏太武帝分临汾县置太平县孝文帝又分太平县置昌宁县属定阳郡隋开皇元年改定阳郡为吉阳郡县仍属之十六年昌宁改属耿州十八年又属汾州大业二年改汾州为文城郡县仍隶焉唐又属南汾州贞观八年改为慈州县又属焉后唐改乡宁 两乳山在县西南七十里有山两岫望如乳形因以为名黄河北从吉昌县界流入去县七十九里 倚梯故城在县西南一百五里累石为之东西两面据岭临谷西南二面俯眺黄河悬崖絶壁百有余尺其西南角即龙门之上口也以城髙峻非倚梯不得上因以为名城中有禹庙后魏孝文帝西廵至此立碑见今存 禹庙在县西北一百五里龙门东岸上其碑是后魏孝文帝所立 晋荀息墓在县东北一十六里 废吕香县本汉临汾县地按郡国县道记云吕乡本汉之北屈地或谓之临汾地则误矣后魏太和四年于此置京军县 仵城郡即仵城县孝文改为平昌县隋开皇十六年省平昌入仵城县义宁元年于今县东二十里又置平昌县因后魏旧名贞观二年改为吕乡县以旧吕乡名焉髙宗上元三年移于今即是周显徳三年并入乡宁县马头山在县东南六十里其山峭嶷如马首因以为名横岭山在县西北六十一里 骐邑郡国县道记云

骐汉县后汉省武帝封属国驹防为侯汉志云侯国又表注称在北屈界旧地书并失所在今郡东一百四十里则今邑是也按县东南约六七十里有马头山葢山形似马因以为名骐则马之骏异葢县因山为名即知今县是也

隰州

隰州大宁郡今理隰川县禹贡冀州之域春秋时晋国地七国时属魏左氏传曰晋骊姬使外嬖梁五与东闗嬖五言于公曰蒲与二屈君之疆也不可以无主乃使重耳居蒲城注曰蒲平阳蒲子城也按重耳所居今州北四十里隰川县界北蒲邑故城是也七国时属魏史记曰魏地东尽河东河内又曰西河魏文侯所兴吴起为西河守政化大行文侯旣卒王错谮之于武侯吴起曰吾恐西河将为秦有遂奔楚未久西河果入于秦按魏西河今胜州富长县所理是秦为河东郡地在汉为蒲子县属河东郡后魏初属仵城郡孝文改蒲子为长寿县太和十二年于此置汾州周宣帝大象元年于今州东百步置龙泉郡开皇五年改为隰州大业三年又改为龙泉郡武徳元年又为隰州领隰川温泉大宁石楼四县二年置总管府领隰中昌南汾中河西徳六州三年又置北隰州属焉贞观元年省中昌西徳北隰四州又以废昌州蒲县来属仍督隰南汾东和三州三年废都督府又以废东和州永和县来属天寳元年改为大宁郡乾元元年复为隰州尔雅云下湿曰隰以州带泉泊下湿故以隰为名

元领县六

隰川 蒲县 温泉 永和 石楼 大宁

州境

东西二百九十四里 南北二百九十八里

四至八到

东至东京一千一百四十里 南至西京七百五十里 西南至长安九百九十里 东至汾州灵石界一百六十里 西南至延水界一百二十八里 北至石州平夷县界一百七十里 东南至晋州临汾界一百八十五里 西南至慈州文成县界一百三十里 东北至石州界一百八十里 西北绥州界巡福县黄河一百八十八里

唐开元户一万八千五百八十三皇朝户主八千七百五十八客七百七十二

风俗

其人本号部久归汉法

人物无

土产

蜜腊 胡女布 已上旧贡 龙须席温泉县出芜荑甚佳不产丝蚕

隰川县旧六乡今四乡本汉蒲子县地理志蒲子县武帝置属河东郡后汉同魏少帝分河东置平阳郡蒲子县属焉至晋不改十六国春秋曰刘元海僭号称汉初理于蒲子后徙平阳又于此置大昌郡以蒲子属焉周宣帝大象元年改置长寿县隋开皇十八年改为隰川县县南有龙泉下湿因以为名属隰州 髑髅山古战塲也 紫川水源出隰川县东与黄栌相近 昕州故城在昕川水内 石马山在县东北五十里山下有石马因以为名 古长守城在州北三十五里唐贞观二年袭逐北冀谷山上部落于此置寨下有仙洞直至代州 蒲水源出县东北蒲川石楼山经县西南又流入大宁县界 黄栌谷水出县东北黄栌谷 蒲邑故城在今县北四十五里晋公子重耳邑事已具上 蒲子故城在县东北一里汉蒲子县 长寿故县城在县北四十里后周置隋改为隰川县 龙泉故郡城在县东一百三十步周龙泉郡也 故横城在县南三十五里隋仁寿四年杨谅作逆遣伪将吴子通屯兵筑城于此横絶蒲川道因以名焉

蒲县东南九十里依旧四乡本汉蒲子县地自汉至晋不改后魏孝武帝于东南五十里置石城县防废后周大象元年于石城故县置蒲子县取古蒲子县为名隋开皇元年又移县于今东北三十里故箕城置大业二年又移于今县西南二里仍改为蒲县唐武徳元年移于今理 孤山在县北三十里黒儿岭下其山不广因号孤山 蒲谷川在县东北五十里徙黒儿岭下汾水合流入落阳川 长命谷在县东北一里其谷长十一里无水息壤多源俗呼为长命谷 黒儿岭东北五十五里从五鹿山下至县东长五十里昔有刘黒儿居此晋文公庙在县西南坡上唐武徳二年置 五秃山

在县东北五十里山少草木故名五秃周回七十七里仵城故城在县东南六十三里后魏石城县周废

石城故县在县西南二里隋蒲县唐武徳元年移于东北二里今县理是也

温泉县北一百六十里旧四乡今五乡本汉土军县之地后魏于故土军县东七十里置新城县地形志云新城县属吐京郡太武帝改名岭东县太和二十一年又改为新城县隋开皇三年废吐京郡以新城县属汾州为隰州县属不改唐武徳三年于县东南四十里置北温州及温泉县因县东温泉为名贞观元年省北温州县属隰州 逺望山一名可寒堆在县西七十里髙五里周回十七里 西阳泉水源出县东北去县十里温泉在县廨宇东北五十步有池方员十二步其水冬温夏冷因曰温泉今有五龙神祠 屈谷山在县南髙岭煎炼緑矾之处 天井闗在太行山上魏武帝转输之道羊肠是也接晋阳界 杀谷白起杀赵之谷 新城故县城在县西南七十里后魏新城县也 髙唐故县城在县东南十五里唐武徳三年于王座堡置髙唐县属北温州贞观元年废

永和县北一百里依旧三乡本汉狐讘县地属河东郡后汉省今县西南三十五里狐讘故城是汉理所曹魏初别置狐讘县属河东郡后魏太延二年废齐武平元年于曹魏狐讘县置临河郡并临河县属汾州隋开皇三年废郡十八年改临河为永和县以县西南永和闗为名也大业三年罢隰州置龙泉郡又属焉贞观二年改属隰州十一年移理仙芝谷西即今县理也 楼山在县东南二十二里 黄河西北自石楼县界流入东去县六十里南入大宁县界 索陁谷水在县西北去县三十里西注仙芝谷 双山在县东二十里二山各髙千余尺峰岩秀异因名双山 永和闗在县西南九十五里 狐讘故县城在县西南三十五里 石羊故城在县西南五十里后魏太武筑置石羊军孝文移军于汉狐讘城其城遂废 楼山故县南十五里武徳二年置县东有楼因名贞观初废

石楼县西北一百六十里元管二乡本汉土军县属西河郡晋省后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一年于此城置吐京郡领岭东岭西二县属汾州水经注云吐京郡即汉土军县也盖土民俗音讹变故曰吐京孝昌中陷贼寄理西河隋开皇十八年改吐京为石楼县因县东石楼山名也大业三年罢隰州为龙泉郡县属不改唐武徳二年于此置西徳州石楼县属焉贞观元年废西徳州又属东和州二年州省县属隰州 石楼山在县东六十里水经云蒲水出石楼山下 团圆山在县西北三十里东西一百八里其山髙而团圆 京山在县内兼有吐京城 百井谷在县西六十里团圆山分水下西流八十里入黄河耆老云泉脉约百井 小蒜谷在县西北三十里出团圆山有圣女泉北流六十里入黄河 屈产泉在县东南四里土人相传昔有白马母饮此泉生得龙驹春秋曰晋献公以屈产之乗假道于虞以伐虢葢此地生良马也 黄河在县西一百一十里北从石州界下合吐京谷至上平闗南流 龙泉出县东南十里山下牧马多产名驹故得龙泉之号 县理城汉土军城也其城圆而不方俗谓之团城

大宁县西南六十八里旧四乡今六乡汉北屈县之地也属河东郡后魏太武帝于今县东南六十里置仵城县寻废周武保定元年于废仵城县西三里置大宁县开皇二十年移理于废浮屠镇即今县理大业二年省并入武城唐初于隋大宁县故城复置武徳二年于此置中州即以县属焉贞观元年废中州大宁县属隰州孔山在县西北二十五里耆老传云此山顶上二孔

如车轮二所东西相去二丈其深不测因以为名 昕川水在县南源从隰川县及蒲县两界水并呼为昕川其水屈曲入黄河 退谷水在县东北二十里耆老云其谷内草牛马食之常痩因名退谷其水南注昕川二龙窝大厯十一年黄龙养子于此山今县南三里其窝半崕之上有枯龙形焉其小龙窝在大龙窝南三百步 二龙窝水在县西南六十六里北从永和县界南流入当县却入慈州文城县界其水峻急不通舟船禹贡道河积石至于龙门即此龙门地也 浮图鎭齐和靖四年筑隋移大寜县理此即今县理是也

太平寰宇记卷四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