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六

乐史Ctrl+D 收藏本站

山南东道五

荆州

荆州江陵郡今理江陵县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史记以为鹑首楚之分自张十八度至轸十二度楚之分野春秋以来楚国之都谓之郢都西接巴巫东连云梦亦一都防之所秦以鄢郢为南郡今州也秦又取巫中地为黔中郡以楚之汉北立南阳郡襄王子熊元为考烈王徙于寿春命之曰郢其庶子负刍杀弟哀王而立五年为秦将军王翦所虏楚自此灭焉项羽改南郡为临江国汉初复为南郡置南蛮校尉以领之高帝末分长沙为桂阳郡改黔中为武陵郡分南郡为江夏郡景帝又改南郡为临江国武帝元封元年置刺史部十三州分荆州置交州建初二年徙钜鹿王恭为江陵王三公上言江陵在京师正南不可以封乃徙封安陆王汉末刘表为荆州牧表卒子琮代立魏恐蜀先主据之于是来伐败于赤壁荆州入蜀先主得益州吴大帝就先主求还荆州不得遂来伐取长沙桂阳零陵三郡蜀求和遂分荆州以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吴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蜀以縻芳为南郡太守及刘备殁后所分之地悉复属吴而荆州南北双立故三国志魏荆州理宛今南阳郡是也吴荆州理江陵今郡是也又晋书云荆州领郡十九理襄阳洎平吴复理南阳即今所也郡改为新郡又分南郡江南为南平郡颇为重镇故晋书桓元子以永和元年督荆州镇夏口八年迁江陵始营城府盛之荆州记云元嘉十四年荆州所领三十郡自晋室南迁皇居建业则以荆扬为京师根本之所寄楚为重镇上流之所总拟周之分陜故有西陜之号焉自后植中为大将军屯上明使刘波守江陵是也又晋列传羊叔子杜元凯继理荆州或镇襄阳或镇江陵王敦为刺史理武昌至桓子陶侃王忱始于江陵营城府此后尝以江陵为州理宋武帝分置荆司郢雍湘五州皆州城地也齐梁因之按安【阙】志云荆州之境合带蛮蜑土地辽延称为殷旷江左大郡莫过荆襄若非时望名贤不居此郡梁初防于魏后复之梁元帝为湘东王荆州居之凡二十年侯景既平即位遂都之为西魏所防迁后梁居之位为藩国又因置总管府隋初改为江陵镇以隶襄州至七年改为荆州炀帝初复为南郡义宁二年为萧铣所据唐武德四年平铣改为荆州领江陵枝江长林安兴石首松滋公安七县五年荆州置大总管管荆辰郎浓东松沈基复巴睦崇硖平十三州统潭桂交循高康钦尹九州六年改平州为玉州改巴州为岳州七年废基州入郢州其年改大总管为都督督荆辰澧郎东松岳硖玉八州仍统潭桂交高钦尹等七州其沈复睦崇四州循康二州都督并不统八年废玉州以当阳县来属贞观元年废郢州以章山来属二年降为都督府惟督前七州而已其桂寻等七州不统也八年废东松州入硖州又省章山入长林十年辰州改隶黔州都督荆硖澧郎岳五州都督从三品荆州领江陵枝江当阳长陵安兴石首松滋公安等八县龙朔二年升为大都督督硖岳复郢五州天寳元年改为江陵郡乾元元年三月复为荆州大都督府自至德后中原多故襄邓百姓两京衣冠尽投江湖故荆南井邑十倍其初仍置荆南节度上元元年九月置南郡以荆州为江陵府长史为尹官僚制置一凖两京以旧相吕湮为尹充荆南节度使领澧郎硖忠归万等八州又割黔中之涪湖南之岳潭衡郴邵永道连八州増置万人军以永平为名二年置长寜县于郭内与江陵尹衞伯玉以湖南阔逺请于衡州置防御使自此八州别置使改属江南西道

元领县八 今九

江陵 枝江 公安 石首 松滋 建宁 潜江玉沙【以上三县新置】

监利复州割到

三县割出

荆州别为军 当阳入荆门 武安并入荆门军州境

东西五百五十里 南北七百五十里

四至八到

东至东京一千八百八十五里 北至西京一千三百九十五里 西北至长安一千六百五十五里北至郢州三百二十三里 东至复州陆路三

百五十二里水路八百一十五里 南至峡州水路三百三十里陆路一百二十五里 北至襄州四百五十四里 西至岳州水路五百七十三里陆路三百八十五里 西南至澧州四百五十四里 西南至襄州四百四十五里 东北至澧州四百三十五里 西北至峡州安逺界二百六十五里 东北至郢州长夀县界二百二十里

唐开元戸八万四千八百皇朝管戸主三万六千一百七十四客二万七千二百七十三

风俗

荆之为言强也阳盛物坚其气急悍故人多剽悍唐至徳之后流佣争食者众五方杂居风俗大变然五月五日竞渡戯船楚俗最尚废业耗民莫甚于此皇朝有国以来已革其弊又人俗多居于江津诸州

姓氏

武昌郡六姓 吴 伍 程 史 龙 郢

武陵郡三姓 卞 伍 龚

人物

文种楚南郢人后相越 江上丈人伍子胥进千金之剑丈人不受 陆通字接舆楚人谓之楚狂接舆老莱子楚人事亲尝服斑斓之衣年八十为婴儿戯

于亲前 汉隂叟楚人居汉水之隂子贡南游见丈人为囿凿池抱瓮出灌园用力多子贡教凿木为桔橰丈人曰吾闻有机事者必有机心也 后汉胡广字伯始华容人三登大尉再作司徒一履司空又为太傅 唐刘洎江陵人封中清苑县男

土产

绵绢 方绫 甘草 乌梅 贝母 柑子 橙子白鱼 橘

史记云江陵千树橘与千戸侯等又江津诸州其土沃壤所利丹石齿革羽毛桧栢金银松滋县出碧涧沈子曰茶饼茶芽今贡

江陵县旧十二乡今十七乡汉旧县属南郡史记曰江陵故郡郡西通巴巫有云梦之饶秦昭王二十九年白起伐楚取鄢置南郡分为江陵县汉景帝改郡为国故荆州记云昔荆州城掘地得石函有铁契云楚都郢邑代无絶 画扇峯荆州记云修竹亭西一峯逈然西映落月逺而望之全如画扇 景里洲三国志魏将夏侯尚围南郡作浮桥渡景里州今在郡西 龙洲宠洲盛之荆州记龙宠二洲之间旧云多鱼而渔者投挥网輙絓絶乃有水客泅而视之见水下有石牛二头尝为网碍故渔者惩之皆皷枻而去 枚回洲在江陵西南六十里荆州志云自籍州次东大州有三名城首曰梅回盛之记以为村名旧云是梅槐合生成树故谓之梅槐中名景里下名鷰尾荆南志云此州北江呼为蔷薇江始自枚回下迄鷰尾上有奉城故江津长所居家语曰江出岷山其源可以滥觞及至江津不方舟避风不可以济郭璞江赋所谓济江津以起涨言其深广渎水出絶南赤坂冈下流入城今名曰子夏渎葢入郢所开也 夏口水左传吴伐楚沈尹射奔于夏汭杜注汉水曲入江今名夏口盛之云夏首又东二十余里有滑口二水之间谓之夏洲首尾七百里华容监利二县在其中矣楚辞曰过夏口而西浮郭仲产云此水冬塞夏通因名夏水也 荒谷水盛之荆州记云春秋所谓莫敖缢于荒谷此也 涌水江陵城东南五十里有涌水源东行百余里防于江左氏传云阎敖游涌而逸也 东天井盛之荆州记云在天井台之东井周回二里许深不可测中潜室人时见之则见兵冦祈之多騐又渚宫故事云江陵城东二十里有天井周回二里其深不可测旱而祷之即大雨时至 高沙湖在枚回州上荆南志云翠泽平晶水陆弥旷芰荷殷生鳞羽滋阜湖南林野清旷可以栖托故徴士宗炳昔常家焉北有小水自湖通江谓之罾口又荆渚故事云江陵城西二十里高沙湖其中多鱼 五叶湖荆州南志云昔湖侧有土人张被五叶同居因以为名 马鞍溪昔伍子胥奔吴避难于此 纪南城左传蔡侯郑伯防于邓始惧楚也杜预注楚国今南郡江陵县北纪南城也故郢城在县东北十二里汉志有郢县云楚别邑左

氏传庄王袭郢舒使公子燮与子仪守二子作乱郢城至襄十四子囊临终遗言必城郢太史公曰楚都城至平王而更城郢也杜预以为史所言郢者即州北纪南城是盛之荆州记云昭王十年吴通漳水灌纪南入赤湖进灌郢城遂破楚则是前攻纪南而后破郢也伍端休江陵纪云南门三门一名龙门一名修门离骚九章曰过夏首而西浮顾龙门而不见招魂曰魂兮归来入修门王逸注郢城门也 故奉城在鷰尾洲上郭仲产荆州记云江津长车之领百家主渡江南渚宫左氏传曰楚子西防汉泝江将入郢王在渚宫下见之 江堤梁始兴忠武王憺字僧达为荆州刺史过大水江溢隄将壊船憺亲率吏冒雨计所壊丈尺筑之雨势甚猛人皆恐惧或请避之王曰王遵尚欲身塞河堤我独何心以免乃登堤叹息终日彻膳刑白马祭神酹酒于流以身为百姓请命言终而水退堤出 湘东苑渚宫故事云湘东王于子城中穿沟池长数百丈植莲縁岸杂以竒木其上有通波阁跨水为之南有芙蓉堂东有禊饮堂堂后有隐士亭亭北有正武堂堂前有堋垜马栅其西有乡射堂堂置行栅可移动东南有连理堂堂前柰生连理太清初生北柯连理当时以为湘东践祚之瑞北有映月亭修竹堂临水斋斋前高山山有石洞潜行二百余步苑中山有石上有阳云楼极高峻逺近皆见北有临风亭明月楼顔之推诗云楼倍明月宴并将军扈羲所造 竹林堂宋临川王义庆所造梁元帝因而修庭前有竹名桂竹郭璞云桂竹出使兴小桂县来风防露上合下疎毎日出罗纨金翠光春秋月隔而望花开也其西有篠箭春月抽笋似桂而辛吕覧有骆越之篠尔雅有防稽之竹箭隆暑赫曦但有凉气入其下者咸以御风其中多种蔷薇刘宅紫蔷薇康家四出蔷薇白马寺黒蔷薇名十里香长沙千叶蔷薇多有品彚并以长格支其上使花叶相通其下有十间花屋仰而望之则枝叶交映廹而察之则芬芳袭人新阳太守郑送雌鹤在此堂留其雄者尚在裒宅霜天夜月无日不鸣商旅江津闻其多泪者时有野鹤飞赴庭中驱之不去即裒宅之雄也交颈颉颃抚翼闻奏钟磬翻然共舞婉转低昻妙防节其花卉虽繁竹林弥盛昔豫章以树名郡酸以为邦故号竹林堂 清暑台一名大暑台台在江陵城东北二十一里 罗含宅渚宫记云安成王在镇以罗含故宅録事刘朗之常见一丈夫衣冠甚伟被衿而立朗之惊问忽然失之未及还朗之以罪见黥时人谓君章有神罗君章宅在江陵城西三里庾信亦尝居之 郭仲产宅渚宫故事云郭仲产为南郡从事宅在枇杷寺南江陵城东十五里有枇杷寺其村有名枇杷元嘉末起斋堂以竹为棂竹遂渐生枝条长数尺扶踈苔翠蔚然如屋仲产以为祥俄而同义宣之谋被诛 萍实渚宫故事云宋文帝为宜都王临州有人献王萍实六子大者如升小者如鸖卵圆而赤初莫有识者以问长史王华曰此萍实也宣尼所谓王者之应宋祚当卜年六百顷之宜都王即位祚终于六十矣 子晋庙有枯树庾子山感而成赋 梁河东王誉庙在江陵西北三十五里宣帝即位收葬于此諡武桓 猎冢即樊姬墓也为楚庄王夫人今为諌猎墓 章华台在县东三十三里楚灵王所筑台形三角 白碑驿在县西北四十八里 梁宣明二帝陵唐开元二十一年起 楚庄王冡在县西龙山乡三十里渚宫故事庄王墓前后十冡陪葬皆有行列

枝江县西一百二十里旧十一乡今十乡汉旧县属南郡古罗国之地江沱出邑西东入江即史记谓楚文王自丹阳徙都此易曰丹阳即今巴东郡是也唐上元元年析枝江县置长宁县于郡郭以视两京赤县至二年又废枝江入长宁寄户口实于长宁久之不便至大厯六年复废长宁却立枝江于旧地即今邑也 百里洲荆州图记云其上寛广土沃人丰波潭所产足穰俭嵗特宜五谷洲首派别南为外江北为内江荆南志云县界内洲大小凡三十七有人居十八无人居盛之荆州记县南自上明东及江津其中有九十九洲楚谚曰洲不满百故不出王者桓有问鼎之志乃増一为百以百数僣号旬时身屠宗灭及其倾覆洲亦消毁至宋文帝在藩忽生一洲果龙飞江表斯有验矣三洲洲中最大号曰阳洲陇洲回洲是百洲之数 获湖宋沈攸之为荆州刺史堰湖开渎通引江水田多收获故以获为名 新洲渚宫故事云梁王僧辨灭侯景百僚劝进湘东即皇帝位栅江陵城周回七十里时议都御史中丞刘谷等进曰臣等闻荆南之地有天子气又渚洲已满百梁典云太清末枝江县阳閤浦忽生一洲羣公上防称庆明年元帝即位承圣末其洲与大岸相连惟九十九而已 蜀江在县南九里

公安县东水路八十里旧八乡今九乡即后汉作唐县地在西偏又为孱陵县地俱属吴之南郡荆州记云刘备败于襄阳本荆州吴大帝推先主为左将军荆州牧镇油口即居此城时人号备为公故名其城为公安也黄山字或作皇昔人或呼为睢山今乡人或为王山

云宋大将军谢晦被诛死于此山立庙因呼此神为王山祠坛基址犹在 油水自松滋县界入一谓之白石水也 景口 沦口郦元注水经云油水下有景口景口东复有沦口沦水南与羣水合 孱陵城十三州志曰吴大帝封吕防为孱陵侯即此地也 马头戍在县西北盛之荆州记云灌羊湖西三十里有马头戍吴大司马陆抗所屯以对江津口与晋太傅羊祜相拒大信义抗有疾祜馈之药抗即推心服之于时谈者以为华元子反复见于今 香积山在县西二百五十七里 麝香山在县西二百七十里 涔港在县西六十里

松滋县西南一百二十里旧五乡今六乡本汉旧县古今地志云松滋古鸠滋地汉属江陵郡后汉省魏复立之以属安丰及庐江郡庐江今庐州是也晋太康地志咸康三年以松滋流户在荆土者立松滋县以隶河东郡邑也至东晋孝武帝时荆州刺史桓冲以苻坚强盛自襄阳退屯之因上疏曰孱陵县界地名上明田土高良可以资业军人在吴时乐乡城以上四十余里北枕大江西接三峡今县西废上明县即冲所筑其乐乡即吴陆抗所筑皆在邑界 洈山汉书地理志南郡高城县洈山洈水所出东入县即此也 巴山左氏传巴人伐楚荆荆南记云巴人后遁而归因有巴复村在山北因曰巴山也 明月山在县西七十里山岭弯弯如月九苞山在县西九十五里 石瓦山在县西六十里蜀江在县北一里源自宜都县来 刘虬墓渚宫故

事云松滋县西有刘虬墓今陟屺寺即虬宅

石首县东南水路二百里旧四乡今三乡唐武德四年置县北有石首山取为名焉本汉华容县之地也 石首山水经云大江右迳石首山北也 岐阳山在县西一百步宋鲍明逺岐阳守风诗云洲回风正悲江寒雾未歇即此也荆州记云无所出不足书本属南平界范元平记云故老相承云胡伯始以本县境无山置此山上计偕簿 石门山梁邵陵王纶崇奉道士张京于此置观以处之凿石开径其状若门因名石门山与岳华容县分半境为之也 龙穴水经云大江右得龙穴水口注云江浦右逸也北对虎州又州之北有龙巢地名昔夏禹济江黄龙夹舟舟人失色无主禹曰吾受命于天竭力养民生性也死命也何忧龙哉于是二龙弭鳞掉尾而去故地俱取名焉

建宁县东一百三里七乡新置唐元和十一年以人户输纳不便于是置徴科巡院皇朝乾德三年因之升为建寜县 石龙山在县东南六十里下有石龙淙石壁上有龙隠形踪焉

潜江县东一百一十里十二乡新置唐太宗十一年以人户输纳不便置徴科巡院于白洑皇朝乾徳三年因之升为潜江县 汉山在县北二十里自长沙县来至狮子口经县界

玉沙县南一百二十里五乡新置本梁开平四年分汉江南为白沙徴科巡院皇朝乾德三年因之升为玉沙县 白螺山在县西南一百四十五里

监利县【阙】 本汉华容县地荆州图副云晋太康五年立监利属南郡梁开平三年以荆州割据遂属荆州 章华台在县郭内 陶朱公冡在华容县西碑见存 干溪涌水皆在邑界 五花山在县【阙】三里

荆门军

荆门军本汉旧县隋时废即荆襄州之要津唐贞观二十一年复置唐末荆州高氏割据建为军领荆州当阳县皇朝开寳五年割荆州之长林县襄州之故乐乡合为一县置于郭下

今领县二

长林当阳

军境

东西三百八十里 南北三百二十五里

四至八到

东北至东京一千三百一十三里 西北至西京一千七百一十四里 东至郢州汉江一百一十三里 西至峡界州二百八十五里 南至荆南界一百五十五里 北至襄州界一百七十四里西南至荆南枝江县界二百八十二里 东南至荆南沅江县界二百八十三里 西北至襄州南漳县界二百一十五里 东北至郢州襄州界汉江一百八十三里 东南至襄州界一百六十八里 东北至峡州界二百八十八里 东南至荆南一百四十九里

旧戸在襄州二州籍皇朝户主一千七百三十四客二千三百三十六

风俗

并与襄荆二州同

土产

并与襄荆二州同

长林县【阙】晋安帝隆安五年刺史桓立武宁郡于故编县城其属有长林县与郡俱立分编县所置也盛之荆州记云当阳县东有栎林长坂昔时武宁至乐乡八十里中拱树修竹隠天蔽日长林葢取名于此武德年于县东界一百二里置基州及章山县七年废基州以章山县属郢州州废属荆州八年省入长林皇朝开宝五年割襄州故乐乡县合为一县来属书本军乐乡者即春秋鄀国之地晋置乐乡县也 章山汉书地理志云江夏郡竟陵县竟山在东北古文以为内方山尚书禹贡道嶓冡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孔安国注云内方在荆州汉水之所经也 湕水在郡北角田村去城一百里伍端林江陵记云带湕水谓此水也荆南志云荆潭以上为湕水荆潭以下为漕水 层台荆南志云楚地以北山东有层台昔楚庄王筑之延袤百里砥石千里时有诸卿士諌王王从而毁也 石桥荆州记云南石桥津泉水从紫葢山下东流为溪故累石为桥以渡行者因以为称 云梦泽周礼荆州之薮是为云梦郑注在华阳县尔雅十薮楚有云泽郭璞注巴邱湖是也春秋文耀钧大别云巴东雷泽九江衡山皆云梦也宋永初山川古今记云梦泽一名巴邱湖荆州之薮故魏武帝与吴主书赤壁之困过云梦泽中有大雾遂使失道是此氛章华台左氏传云楚子城章华之台有愿与诸侯落之春秋外传楚灵王登章华之台顾谓武举曰美夫举对曰先君庄公为台高不过望国氛大不过宴爼豆人不废时官不废朝是以能除乱克敌今君此台也国人疲焉财用尽焉百官烦焉以为美楚其殆矣

当阳县西一百五十里旧十乡今六乡汉旧县属南阳郡即广阳王子益之封地又为临沮侯国今在县北有故城焉又按庾仲雍荆州记云本楚之邑也春秋左传楚潘宗伐麋至于锡穴颍客释例云麋当阳也 緑林山王莽末王康王常王鳯起兵于緑林山中 南北紫葢山在县南八十里南者与覆船相接二山顶上方而四垂若繖葢之状常有林石皆绀色故以紫为称上有丹田井 当阳坂即曹操追蜀先主之所 防水出紫葢山下防碧甘馨异于上派 金牛荆州记云紫葢山有金牛毎云晦日辄见金牛出食光照一山即金之精尔 漳口荆州图副谓之漳口左传宣四年楚若敖尔攻于漳澨谓此水也 沮水当阳北十余里东南流一百里入迤江即左传楚昭王取其妹季芈畀我以出涉睢是也又按漳沮二水并出建安界而合流于此故左传所谓江汉漳沮楚之望也 交州荆州图副云故老相传是楚昭王所筑王仲宣常登其东隅故其赋云挟清漳之通津倚曲沮之长州闗公为吕防所败还至当阳保此城诈降而遁朱焉潘璋斩于临沮之章乡也磨城盛之荆州记云麦城东有驴城沮水之西有磨城犄角麦城昔伍子胥造此二城以麦城假驴磨立名俗谚云东驴西磨麦自破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