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陶渊明Ctrl+D 收藏本站

天子孝傳贊

虞舜 夏禹 殷高宗 周文王

虞舜父頑母嚚,事之于畎畝之間,以孝烝烝。是以堯聞而授之,富有天下,貴為天子,以為不順於父母,若窮而無歸,惟聞親可以得意,茍違朝夕,若嬰兒之思戀,故稱舜五十而慕。書曰:「戛擊鳴球,搏拊琴瑟以詠,祖考來格。」言思其來而訓之。愛敬盡於事親,是以德教加於百姓,刑于四海。

夏禹有天下以奉宗廟,然躬自菲薄以厚其孝。孔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禹之德於是稱聞。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敬,孝敬之道,美莫大焉。

殷高宗諒陰,三年不言,百官總己而聽於冢宰,三年而後言,天下咸歡,德教大行,殷道以興。詩曰:「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其此之謂乎!

周文王之為世子也,朝於王季日三,雞鳴至於寢門,問於內豎,內豎曰安,文王乃喜,不安則色憂,行不能正履。日中、暮亦如之。食上,必視寒溫之節;食下,必問所膳而後退。文王孝道光大,其化自近至遠,刑于寡妻,以御于家邦,故得萬國之歡心,以事其先王矣。

贊曰:至哉后德,聖敬自天。陶漁致養,菲薄饗先。親瘠色憂,諒陰寢言。一人有慶,千載賴旃。

諸侯孝傳贊

周公旦 魯孝公 河間惠王

周公旦,武王之弟。成王幼少,周公攝政,制禮作樂,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內,各以其職來祭。詩曰:「于穆清廟,肅雍顯相。」言諸侯樂其位而敬其事也。仲尼曰:「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則周公其人也,貴而不驕,位高彌謙,自承文武之休烈,孝道通于神明,光被四海。武王封之于魯,備其禮樂,以奉宗廟焉。

魯孝公之為公子,周宣王問公子能道訓諸侯者立之。樊穆仲稱其孝曰:「肅恭明神,而敬事耆老,賦事行刑,必問於遺訓,咨於故實,不干所問,不犯所咨。」王曰:「然則能訓理其民矣。」乃命之於夷宮,是為孝公。夫宗廟致敬,不忘親也,有國不亦宜乎!

漢河間惠王,獻王之曾孫也。西京藩臣多驕放之失,其名德者唯獻王,而惠王繼之。漢書稱其能脩獻王之行。母薨,服喪盡禮。哀帝下詔書褒揚,以為宗室儀表,增封萬戶。禮,古之人皆然,至於末俗衰薄,固以賢矣,貴而率禮又難。其見褒賞,不亦宜乎?

贊曰:貴驕殊途,不期而會。周公勞謙,乃成光大。二侯承魯,遵儉去泰。河間率禮,漢宗是賴。

卿大夫孝傳贊

孔子 孟莊子 潁考叔

孔子,魯人也。入則事父兄,出則事公卿,喪事不敢不勉,故稱曰:「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是亦為政也。」君賜腥,必熟而薦之,雖蔬食而齊,祭如在。鄉人儺,朝服立於阼階,孝之至也。至德要道,莫大於孝,是以曾參受而書之,游、夏之徒,常咨稟焉。許止不嘗藥,書以殺父。宰我暫言減喪,責以不仁。言合訓典,行合世範。德義可尊,作事可法,遺文不朽,揚名千載。

孟莊子,魯人也。孔子稱其孝,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政與父之臣,是難能也。夫孝子之事親也,事亡如事存,故當不義則爭之,存所不爭,則亡亦不敢改父之道,猶謂之孝,況終身乎。

潁考叔,鄭人也。莊公以叔段之故,與母誓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既而悔之。考叔為封人,聞之,有獻於公,公賜之食,而舍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公曰:「汝有母遺,繄我獨無!」考叔曰:「何謂也?」公語之故,且告之悔。考叔曰:「若掘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公從之,遂為母子如初。君子曰:「潁考叔,純孝也,愛其母而施及莊公。」詩云:「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

贊曰:仁惟本悌,聖亦基孝。恂恂尼父,固天攸造。二子承親,式禮遵誥。永錫純懿,無改遺操。

士孝傳贊

高柴 樂正子春 孔奮 黃香

高柴,衛人也。喪親,泣血三年,未嘗見齒,所謂哭不偯,言不文也。為武城宰而化行,民有不服其親者改之,行喪如禮。君子之德風也,以身先之,而民不遺其親。

樂正子春,魯人也。下堂傷足,既瘳,數月不出,猶有憂色。曰:「吾聞之曾子,父母全而生之,亦當全而歸之,所謂孝矣。故君子一舉足,一出言,不敢忘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夫能敬慎若斯,而災患及者,未之有也。

孔奮,扶風人也。少以孝行著名州里,供養至謹。在官,唯母極甘美,妻息菜食。歷位以清。夫人情莫不欲厚其親,然亦有分焉。奮則難繼,能致儉以全養者,鮮矣。

黃香,江夏人也。九歲失母,思慕骨立,事父竭力以致養,冬無被袴而盡滋味,暑則扇床枕,寒則以身溫席。漢和帝嘉之,特加異賜,歷位恭勤,寵祿榮親,可謂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者也。

贊曰:顯允群士,行殊名鈞。咸能夙夜,以義榮親。率彼城邑,用化厥民。忠以悟主,其孝乃純。

庶人孝傳贊

江革 廉範 汝郁 殷陶

江革,齊人也。漢章帝時,避賊負母而逃,賊賢之,不害而告其生路。竭力傭債以致甘暖,和顏悅色以盡歡心,欲親之安,自挽車以行。鄉人歸之,號曰江巨孝。位至五官中郎將,天子嘉焉,寵遇甚厚。告歸,詔書褒美,就家禮其終身,以顯異行。

廉範,京兆人也,少孤,十五入蜀迎父喪,遇石船覆,範執骸而沒,船人救之,僅免於死,遂以喪歸。及仕郡,拯太守於危難,送故盡節。章帝時,為郡守,百姓歌詠之。夫孝者,人之本,教之所由生也。是以範之臨危也勇,宰民也惠,能以義顯也。

汝郁,陳郡人也。五歲,母病不食,郁亦不食。母憐之,強食。郁能察色知病,輒復不食。族人號曰異童。年十五,著於鄉里,父母終,思慕致毀,推財與兄弟,隱於草澤。君子以為難。況童齔孝於自然,可謂天性也。

殷陶,汝南人也。年十二,以孝稱。遭父憂,率情合禮。有長蛇帶其門,舉家奔走,陶以喪柩在焉,獨居廬不動。親戚扶持曉喻,莫能移之,啼號益盛。由是顯名,屢辭辟命。夫智者不惑,勇者不懼,陶孝於其親,而智勇並彰乎弱齡,斯又難矣。

贊曰:事親盡歡,其難在色。彼養以祿,我養以力。義在愛敬,榮不假飾。嗟爾眾庶,鑒茲前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