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伦常

翟灏Ctrl+D 收藏本站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王[虫+蜀]语。见〔史记田单传〕。

 

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后汉书韦彪传〕引孔子语云云。注曰。此孝经纬之文也。

 

世乱识忠臣

见〔唐书崔圆传。五代史死节传〕。〔按〕老子上篇。国家昏乱有忠臣。为此语所本。

 

天下无不是底父母

〔小学〕罗仲素论瞽[目+叟]底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云、只为天下无不是底父母。

 

至亲莫如父子

〔汉书高帝纪〕人之至亲。莫亲于父子。故父有天下。传归于子。子有天下。尊归于父。〔北史宇文护传〕天下至亲。不过兄弟。〔袁釆世范〕人之至亲。莫过于父子兄弟。

 

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

〔管子大匡篇〕鲍叔曰。先人有言云云。〔左传僖七年〕子文亦曰。古人有言。知臣莫若君。〔晋语〕祁奚曰。人有言。择臣莫若君。择子莫若父。〔战国策〕赵武灵王谓周绍曰。选子莫若父。谕臣莫若君。

 

有是父、斯有是子

〔孔丛子居卫篇〕子思曰。有此父斯有此子。道之常也。〔扬子法言〕石旧、石建、父子之美也。无是父、无是子、无是子、无是父。又〔史记酷吏传〕天子谓张汤母曰。非此母、不生此子。〔晋书〕范逵谓陶侃母曰。非是母、不生是子。

 

教子以义方

〔左传隐三年〕石[石+昔]曰。爱子。教以义方。弗纳于邪。〔冯道赠窦禹钧诗〕燕山窦十郎。教子以义禔B

 

淸白遗子孙

〔后汉书杨震传〕子孙蔬食歩行。或令开产业。震曰。使后世称为淸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隋书〕房彦谦谓其子曰。人皆以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淸白。〔南史〕梁徐勉曰。人遗子孙以财。我遗之淸白。

 

子承父业

〔传灯録〕利山和尚、举扬此语。

 

养子方知父慈

〔又〕洞山价、举扬此语。

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

〔东坡居士集〕贺子由生第四孙诗。〔戴表元集〕寿陈子猷太傅十诗。以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为韵。

 

家凭长子。国凭大臣

见元〔王仲文救孝子剧〕。

养儿备老

〔元[禾+眞]诗〕养儿将备老。〔高明琵琶记〕养儿代老。积谷防饥。

 

娘惜细儿

〔袁文瓮[片+(戸/甫)]闲评〕世有娘惜细儿之语。陟帖之诗云。母曰、予季行役。季。少子也。母以少子行役。其心眷眷然而形之语言如此。此正所谓娘惜细儿者。不独今人为然。〔按〕袁氏浙东[菫+(都-者)]人。今此语仍行浙东。其事情则国策赵威后曾明言之。

 

鼻祖

〔扬雄反騒〕有周氏之婵嫣兮。或鼻祖于汾隅。〔方言〕鼻、始也。兽之初生谓之鼻。梁益之间谓鼻为初。或谓之祖。注曰。鼻祖、皆始之别名也。〔许旌阳服气书〕人受胎于父母。其始成鼻。画家画人。亦从鼻始。故鼻云祖。又〔说文〕俗以始生子为鼻子。

 

义父

〔洛阳伽蓝记〕隐士赵勉。云是晋武时人。正光初来京师。汝南王闻而异之。拜为义父。〔谢肇[シ+制]文海披沙〕项羽尊怀王为义帝。犹假帝也。唐人谓雁髻曰义髻。弹筝假甲曰义甲。皆以外置而合宜者。故今人谓假父曰义父。假子曰义子、义女。〔按〕唐书王世充传。请事[イ+同]母刘太后为假子。李锜传。番落健儿。禀给十万。使号锜为假父。假父假子之称。又见于此。若史迁吕不韦传所云假父。乃与后世义父不同。

 

公婆

〔明孝慈録〕舅姑即公婆。〔按〕公婆之称。古有之也。汉书贾谊策。抱哺其子。与公并倨。古为焦仲卿妻诗。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乃谓舅为公也。晋乐府。后来新妇今为婆。干宝搜神记。李信妻走告姑曰。阿婆。儿夜来不知何故变相。乃谓姑为婆也。

 

再生父母

〔元史〕乌古孙泽。初知兴化军。继改军为路。授泽行总管府事。民候迎道左曰。是曩昔再生父母也。

 

显考妣

〔邱浚家礼仪节〕家礼旧本。于高曾祖考妣上。倶加皇字。今本改作故字。似俗。不若用显字。盖皇与显。其义相符。〔潘昂霄金石例〕古人书皇祖、皇考。韩魏公易以显字。〔元典章〕大徳四年。江西省咨。萍郷县侯震翁告朱惠孙。墓庵内供伊母魂牌。刊写皇妣字様。儒学提举司、于礼记内、披究得、皇妣二字。经典该载。不曾奉到上司明文。合与不合回避。已追牌座。当官烧毁。今后[彳+扁]行禁止。〔按〕当时但禁用皇字。其改作某字。未着明文。今通行书显考妣。盖先经易于韩魏公之言、实也。

 

府君

府君本汉太守之称。〔后汉书〕广陵太守陈登。患胸中烦懑。华佗脉之曰。府君胃中有虫。〔三国志〕孙策进军豫章。华[音+欠]为太守。葛巾迎策。策曰。府君年徳名望。远近所归。近世疏状谱牒。乃以称其祖考。考〔司马温公书仪〕慰状格式。先某位奄弃荣养。自注云。无官。改先某位为先府君。〔朱子家礼〕祠堂章、自注云、无官者。以生时行第称号。加于府君之上。〔又语録〕无爵而曰府君、夫人。汉人碑已有。只是尊神之辞。府君如官府之君。今人亦谓父曰家府君。〔姚翼家规通俗编〕蓬窗类记言。无官者称府君。盖袭古式。而不知本朝有禁。然禁无可考。而尝于载籍中。见湛甘泉告祖文。称曾祖处士府君。此公非不知礼、不考典故者。邱文庄乃本朝达礼之士。其辑家礼。亦称处士府君。恐蓬窗所记误也。诗先祖是皇。注皇、君也。而庆源辅氏曰。君即府君之谓。即府君乃人子尊祖考之辞。非以爵称也明矣。

 

太君

〔宋史职官志〕凡升朝官以上。遇恩。母封县太君。妻封县君。更上则郡太君、郡君。〔司马温公书仪〕母亡云先太夫人、先太君。无封邑者。止云先夫人。

 

孤哀子

〔开元礼〕虞祭祝文。父丧称孤子。母丧称哀子。祖父称孤孙。祖母称哀孙。大小祥祭如之。〔朱子家礼〕父母倶亡。即称孤哀子。又曰。凡礼中所言孤子。如当室及不纯釆之类。皆谓已孤之子。非所自称也。而郑氏礼注。亦云三十以下。无父称孤。明三十以上。不得为孤也。今欲行古礼。父母丧倶宜称哀子。然世俗相承已久。恐难卒变。〔语类〕或问世间孤哀之称如何。曰。温公因今俗以为父母。不欲混也。从之亦无害。陈子昴为其父墓志。自称孤子。李华祭萧颍士文。已有父丧。亦自称孤子。

 

承重孙

〔仪礼丧服传〕为父后者。则为出母无服。疏云。谓父殁。适子承重。不合为出母服。承重二字见此。〔通典〕有晋[广<臾]纯等适孙为祖承重谈。〔按〕晋书礼志云。陈留王奉魏氏。所承者重。不得服其私亲。五代史晋家人传论。亦云。为人后者、所承重。则承重之言。不独専于祖孙。

 

孝子

〔礼杂记〕祭承孝子、孝孙。丧称哀子、哀孙。〔刘熙释名〕祭曰卒哭。止孝子无时之哭也。期而小祥。孝子除首[纟+至]也。又期而大祥。孝子除练服也。间月而禅。孝子之意澹然衰也。皆因祭以称之。今概谓居丧者曰孝子。服曰戴孝。不典也。而其俗自晋宋来皆然。〔晋书王绥传〕父为殷桓所捕。未测存亡。绥居处饮食。毎事贬降。时人谓为试守孝子。〔宋书明恭王皇后传〕废帝欲加酖害。左右止之曰。若行此事。官家便作孝子。〔南史周盘龙传〕不为世子。便为孝子。孝子则门加素垩。世子则门施丹赭。〔梁邵陵王纶传〕道逢丧车。夺孝子服而着之。〔呉明彻传〕葬日。有乘白马者经坟。此是最小孝子大贵之征。〔北史崔[イ+(鹿/(烋-休))]传〕崔子约居丧哀毁。人云崔九作孝。风吹即倒。〔王叡传〕叡之葬也。假姻亲义旧。衰[纟+至]缟冠。送丧者千余人。时人谓之义孝。

 

孝子顺孙

〔汉书黄覇传〕百姓郷化。孝子、弟弟、贞妇、顺孙、日以众多。〔后汉书百官志注〕三老掌教化。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皆扁表其门。〔按〕孝顺二字。始见楚语。孝顺以纳之。忠信以发之。

 

公子王孙

〔战国策〕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此四字连见故籍者。〔史记货殖传〕宛孔氏有游间公子之名。师古曰。公子者。王侯贵人之子。言其举动性行有似之。若今言郎矣。〔汉书韩信传〕哀王孙而进食。苏林曰。王孙言如公子也。〔文海披沙〕秦汉人相呼。率有此美称。如蔡中郎谓王粲为王孙。隽不疑谓暴胜之为公子。盖亦口头虚语耳。

 

儿子

〔史记齐悼惠世家〕儿子畜之。〔张释之传〕教儿子不谨。〔汉书高帝纪〕郷者夫人儿子皆以君。〔魏志王昶传〕书戒兄子及子曰。郭伯益宏旷不足。轻贵有余。不愿儿子为之。徐伟长不治名高。惟道是务。愿儿子师之。刘公干性行不均。少所拘忌。不愿儿子慕之。任孝先淳粹履道。内敏外恕。愿儿子遵之。〔晋书桓元传〕殷仲堪当怀成败之计。为儿子作虑。〔刘□载记〕崔岳曰。吾既无兄弟之累。身又薄[示+古]。未有儿子。

文字不鲜明。「曜」のようにも见える。  

子息

〔战国策〕孝臣贱息舒祺最少。〔尸子注〕息。小儿也。东观记。有此我子息之语。

 

孩子

〔墨子明鬼篇〕殷纣贼诛孩子。〔论衡本性篇〕纣为孩子之时、微子睹其不善之性。〔焦氏易林〕孩子含饵。为利所悦。

 

[山/思]子

〔水经注〕变童丱女。弱年[山/思]子。〔方言〕[山/思]者。子也。湘[シ+元]之间。凡言是子者。谓之[山/思]子。〔按〕[山/思]、音如宰。俚俗以为骂语。其实非骂语也。

 

[口<子]

〔顾况哀[口<子]诗〕郎罢别[口<子]。[口<子]别郎罢。〔按〕[门<虫]中方言。以父为郎罢。子为[口<子]也。集韵。[口<子]音蹇。今俗亦以[口<子]子为骂语。

 

豚儿犬子

〔史记司马相如传〕少学撃剣。其亲名之曰犬子。〔三国志注〕曹公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夫耳。是豚儿、犬子。乃轻贱之辞也。〔留靑日札〕别为一说云。越语。范蠡欲国民众多。凡国人生丈夫子。与酒三壶。犬一。生女子。与酒一壶。豚一。所谓豚犬。盖幼幼之事。殊亦有据。

 

末代孙

〔大戴礼少间篇〕禹崩十七世。乃有末孙桀。武丁后九世。乃有末孙纣。皆不率先王明徳而亡。〔岳珂[木+呈]史〕韩[イ+(广<(托-言))]冑既逐赵忠定。太学生敖陶孙题诗三元楼壁曰。九原若遇韩忠献。休说渠家末代孙。

 

遗腹子

〔淮南子说林训〕遗腹子不思其父。无貌于心也。〔史记赵世家〕赵朔妻有遗腹。走匿公宫。〔李广传〕李当戸有遗腹子名陵。〔后汉书郑康成传〕康成子益恩。赴黄巾之难。有遗腹子名小同。以下史。言遗腹子颇多。又遗腹女。见〔后汉书刘平传〕。

 

侄男

〔颜眞卿序颜元孙干禄字书〕第十三侄男眞卿书。〔柳宗元祭六伯父文〕亦自称侄男。〔按〕侄本姑谓兄弟之女之称。释名。侄、迭也。共行事夫。更迭进御也。尔雅。丧服经。左传。虽亦借称兄弟之子。并是对姑之辞。通典。雷次宗曰。谓吾姑者。吾谓之侄。此名特从姑发。以女子有行。事伯叔。故特制侄名。而字偏从女。如舅与从母。为亲不异。而言谓我舅者。我谓之甥。亦特自舅而制也。名发于舅。字亦从男。故侄字有女。明不及伯叔。甥字有男。见不及从母。是以周服篇无侄字。小功篇无甥名也。对伯叔而称侄。颜之推谓自晋世始之。晋书王湛传。王济才气。抗迈于湛。略无子侄之敬。是也。唐人嫌其混于女子。而加男而明之。虽出名流。未免杜撰之目。

 

弟男子侄

〔元典章〕有新附军人。弟男子侄。结连恶少为害。四字始见。

 

三男两女

〔后汉书方术传〕三男两女。孙息盈前。何为坐自殚竭。〔按〕三两是约举之辞。时语可验。

 

大男小女

〔草木子〕戴吕思诚寄内诗。少米无柴休懊恼。大男小女好看成。〔按〕小男小女。见管子海王篇注。

 

男大须婚。女大须嫁

〔五灯会元〕杨次公杰。判有男不婚有女不嫁之偈曰。男大须婚。恩女大须嫁讨甚闲工夫。更说无生话。寄天衣怀。怀称善。

 

相女配夫

见〔王实甫西厢剧〕。

儿女债

〔琵琶记〕愿相公早毕儿女之债。

 

倒箱女

〔庄绰鶏肋篇〕江浙人生女多者。毕嫁。作倒箱会。

 

女生外向

〔白虎通〕男生内向。有留家之义。女生外向。有从夫之义。〔按〕孟子疏、引作女生内向。男生外向。似讹。

 

盗不过五女之门

〔后汉书陈蕃传〕引谚云云。

抱不哭的孩儿

〔程子遗书〕不哭的孩儿。谁抱不得。

 

他年为老娘。倒[纟+朋]孩儿

〔张师正倦游録〕苗振将试馆职。晏相曰。宜稍温习。振曰。岂有三十年为老娘。倒[纟+朋]孩儿者乎。既试、不中选。晏笑曰。苗君竟倒[纟+朋]孩儿矣。〔按〕今谚有云。多年老娘。错翳脐带。即此语耳。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颜子家训教子篇〕俗谚云云。诚哉斯言。〔按〕谓端其始也。今谚云。三朝息妇。月里孩儿。同此。

 

不痴不聋。不成姑公

〔愼子〕不聪不明不能王。不瞽不聋不能公。〔释名〕充耳所以止め听。故里语曰。不[(病-丙)<音]不聋。不成姑公。〔张湛列子力命篇注〕引语。不瞽不聋。不能成功。〔宋书[广<臾]炳之传〕何尚奏曰。仲文尝言。不痴不聋。不成姑公。〔隋书长孙平传〕有告都督[丙+(都-者)]绍非毁朝廷者。帝将斩之。平谏曰。鄙谚、不痴不聋。末堪作大家翁。此言虽小。可以喩大。〔唐书〕郭暧与升平公主琴瑟不调。主恚。入奏。尚父拘暧。诣朝待罪上曰。不痴不聋。不作阿家阿翁。

 

丑妇怕不得见舅姑

〔苏子瞻杂纂二续〕戴怕不得八事。一曰、丑妇见舅姑。

 

落索阿姑餐

〔颜子家训治家篇〕妇人之性。率宠子婿。而虐儿妇。谚云。落索阿姑餐。此其相报也。

 

夫倡妇随

出〔关尹子〕。

郷里夫妻

〔南史张彪传〕呼妻为郷里。曰、我不忍郷里落他处。〔沈约山阴柳家女诗〕还家问郷里。[言+巨]堪持作夫。〔丹铅续録〕俗语。郷里夫妻。歩歩相随。言郷不离里。如夫不离妻也。

 

单夫只妻

〔齐民要术〕红花一顷。日须百人摘取。一家手力。十充一。但毎旦有小儿僮女百十与羣。白来分摘。善以单夫只妻。亦得多种。

 

夫主

〔后汉书班昭女诫〕正色端操。以事夫主。又云。不知夫主之不可不事。礼义之不可不存也。又云。妇人之得意于夫主。由舅姑之爱己也。

 

妻子

〔诗〕妻子好合。〔韩非子〕郑人使其妻为袴。曰。象吾故袴。妻子因毁新令如故。〔杜甫诗〕结髪为妻子。席不暖君床。〔按〕此本仅言妻而兼助以子字。今语犹有然。

 

结髪夫妻

〔文选苏子卿诗〕结髪为夫妻。恩爱两不离。〔又曹植诗〕与君初定情。结髪恩义深。〔古为焦仲卿诗〕结髪同枕席。黄泉共为友。〔江淹诗〕而我在万里。结髪不相见。〔黄宪天禄阁外史〕寡人有母。结髪于先君。而生寡人。〔北史齐文宣纪〕谓崔暹妻曰。颇忆暹不。曰。结初义深。实怀追忆。〔又冯翊太妃传〕司马子如曰。妃是王结髪妇。〔按〕结髪本言初冠时。史记主父偃传。结髪游学。李广传。结髪与匈奴战。汉书霍光传。结髪内侍。后汉书鲁褒传。结髪传父业。皆是也。苏子卿诗。亦谓自初冠时为夫妻。而后人直借以代夫妻字。

 

继室

〔左传隐元年〕继室以声子。〔又昭三年〕齐侯使晏婴请继室于晋。

 

正室侧室

〔周礼〕正室谓之门子。注云。正室适子。将代父当门者。〔礼记文王世子〕若有出疆之政。庶子守公宫。正室守太庙。注亦云。正室。适子也。〔左传桓二年〕天子建国。侯立家。卿置侧室。注云侧室。众子也。〔文十二年〕赵有侧室曰。穿。注云。侧室。支子。〔按〕经。则正室侧室。古不以言妻妾。言其所生子也。然淮南修务训称。以楚庄之琴。侧室争鼓之。注云。侧室之宠人。则妾、自有侧室之称。汉书文帝曰。朕高皇帝侧室之子也。宋书。陆展染须髪。欲以媚侧室。妾云侧室。妻可云正室矣。

 

〔诗〕愠于羣小。注曰。小。众妾也。〔汉书元后传〕小妇弟张美人。师古曰。小妇妾也。〔水经河水注〕引佛经。有国王小夫人生肉胎。大夫人妬之。亦分妻妾为大小。

 

如夫人

〔左传僖十七年〕齐侯多内宠。内嬖如夫人者六人。

 

浑家

〔元典章〕万戸、千戸里有底浑家孩儿。也教依例当差。〔按〕续灯録。可眞举浑家送上渡头船句。葢宋有斯称。

 

未亡人

〔左传庄二十八年〕楚文夫人曰。令尹不寻仇雠。而于未亡人之侧。又鲁穆姜、卫定姜、倶自称未亡人。见〔成九年、十四年传〕。

 

夫妻反目

〔易小畜爻辞〕。

恶妇破家

〔易纬〕引古语。踬马破车。恶妇破家。又〔申子〕妬妻不离破家。

 

娶妇不着一生贫

〔杨诚斋江东集〕和王道父山歌。种田不收一年事。娶妇不着一生贫。

 

家有贤妻。丈夫不遭横事

见〔元曲选〕盆儿鬼剧。

难兄难弟

〔世说〕陈元方子与季方子争论父功徳。谘于太邱。太邱曰。元方杂为兄。季方难为弟。

 

昆玉

〔南史王[王+分]传〕子琳娶梁武帝妹。有子九人。并地名。时人以为玉昆金友。〔崔鸿前凉録〕辛攀兄弟五人。并以才识名。秦雍为之语曰。五龙一门。金友玉昆。〔按〕今称人弟兄曰昆主义应本此。但不曰金玉、曰昆友、而曰昆玉。似复别有出处。晋书陆机兄弟生华亭。并有才名。人此之昆冈出玉。昆玉。或昆玉之讹欤。

 

同堂兄弟

〔北史公孙表传〕祖季眞云。二公孙同堂兄弟耳。吉凶会集。便有士庶之异。〔崔[金+(鹿/(烋-休))]传〕崔休诚子侄曰。汝等皆宜一体。勿作同堂意。又〔三国志孙琳传注〕亮言。琳同堂姉。邂逅泄漏。误孤非小。

 

孝弟

〔旧唐书〕崔龟从太和二年。改太常博士。时飨宗庙。于敬宗室称皇帝孝弟。龟从议曰。臣审详孝字。义本主于子孙。理离施兄弟。宜去孝弟二字。制从之。〔按〕今作佛事者。所题榜疏。犹往往有孝弟及孝妻等称。

 

兄弟

〔元史泰定帝即位诏〕王哥哥兄弟毎。也都理会的。又争立的哥哥兄弟也无有。〔元典章〕军戸替补条。亦有哥哥兄弟孩儿毎语。〔按〕俗以兄弟二字并呼其弟。据文。兄弟上先言哥哥。则此呼言时已通行上下也。

 

结十弟兄

〔颜子家训〕四海之人。结为兄弟。亦何容易。比见北人甚轻此节。行路相逢。便定昆季。望年观貌。不择是非。至有结父为兄。托子为弟者。〔按〕此事自汉晋以来。不胜枚举。南史。宋明帝与苏侯神结为兄弟。以祈福助。尤其恠诞者也。春明退朝録。太宗谓侍臣曰。昔唐庄王终日沈饮。与俳优辈结十弟兄。不知当时刑政何如也。结弟兄期以十人为数。又见于此。

 

牵郎郎[(扣-口)+曳]弟弟

〔张懋建石痴别録〕儿童衣裾相牵。毎高唱云云。初意其戏词。后见询刍録。乃知为多男子祝辞。

 

房分

〔汉书石旧传〕入子舎。师古曰。子之舎。若今言房矣。〔北魏书宗室深传〕其往世房分。留居京者、得上品通官。在鎭者、便为淸涂所隔。

 

中表

〔晋书杜后传〕母裴氏。中表之美。高于当世。〔列女传〕王浑妻锺氏。礼仪法度。为中表所则。〔隋书经籍志〕有卢怀仁中表实録二十巻。高谅表亲谱四十巻。

 

半子

〔唐书回[纟+乞]传〕成安公主下嫁。可汗上书言。昔为兄弟。今为半子。〔刘禹锡祭阳庶子文〕乃命长嗣。为君半子。

 

娇客

〔苏轼和王子立诗〕妇翁未可[(扣-口)+过]。王郎非娇客。注曰。女婿曰娇客。子立乃子由婿也。〔老学庵笔记〕秦桧有十客。呉益以爱婿为娇客。

 

补代

〔猗觉寮杂钞〕世号赘婿为布袋。不晓其义。或云。如身入布袋。气不得出也。顷附舟入浙。有同舟者号李布袋。[竹/高]人问其说。一人曰、语讹也。谓之补代。人家有女无子。恐世代自此而絶。不肯出嫁。招婿以补其世代耳。此言絶有理。〔潜居録〕冯布少时。絶有才干。赘于孙氏。其外父有烦琐事。辄曰俾布代之。故呉中谓婿曰布代。〔按〕冯布事。未见他书。元人杂剧如张国宾、薛仁贵、武汉臣、老生儿、并有补代之言。朱氏猗觉寮之言是也。

 

连衿

〔懒眞子〕友婿。江北人呼连[(衵-日)+夹]。亦呼连衿。

 

姑夫

见〔礼记〕。又〔蜀志李恢传〕。姑夫爨习、为[牛+建]为令。有违犯事。恢坐习免。〔南史袁淑传〕至十余歳。为姑夫王弘所赏。〔范云传〕六歳就其姑夫袁叔明读毛诗。又妇人呼小姑之夫亦曰姑夫。〔五代史唐王淑妃传〕石敬塘兵犯京师。妃谓太后曰。事急矣。宜少避以俟姑夫。〔吕氏童蒙训〕故家晁氏。凡姑尊姑之夫。必曰某姓姑夫。未尝敢呼字也。

 

姨夫

〔续□当谈〕元氏小叔与侄大渊书。吾时在凤翔。毎借书于齐仓曹家。徒走就陆姨夫师受。

文字不鲜明  

姉夫

〔汉书霍光传〕夜设九宾。延见姉夫昌邑。关内侯。〔呉志吕蒙传〕少依姉夫邓当。〔蜀志来敏传〕随姉夫黄[王+宛]奔荆州。〔晋书[希+(都-者)]惜传〕与姉夫王羲之。并有迈世之风。〔石勒载记〕姉夫张越与将蒲博。戏言忤勒。〔世说〕张敏曰。秦子羽虽有姉夫之尊。然少而狎焉。

 

妹夫

〔汉书王子侯表〕隆元侯坐知女妹夫亡命匿罪免。〔晋书贾后传〕后诈有身。取妹夫韩寿子尉祖养之。〔李特载记〕特弟庠与妹夫李含等。以四十骑归赵[广<(金+欠)]。〔北史崔昂传〕崔昂直臣。魏收才士。妇兄、妹夫。倶省罪过。〔按〕尔雅。姉妹之夫为甥。古无直以姉妹夫相称谓者。自汉以来稍稍见史籍如此。

 

小舅小叔。相追相逐

〔北梦琐言〕引谚。

外甥多似舅

〔晋书何无忌传〕无忌。刘牢之甥。酷似其舅。〔世说新语〕桓豹奴是王丹阳外生。形似其舅。又殷顗是谢鎭西外甥。谢公熟视殷曰。阿巣故似鎭西。〔王维诗〕宁亲为令子。似舅即贤甥。〔容斋续笔〕旧有以书句两语而证以俗语者。如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证之曰外甥多似舅。

 

师严道尊

〔礼学记〕师严然后道尊。

尊师重傅

〔汉书孔光传〕太后诏书。国之将兴。尊师而重傅。〔按〕此语本荀子大略篇。惟尊师苟作贵师。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关汉卿玉镜台剧〕有此语。

交友投分

见〔周兴嗣千文〕。潘岳有投分寄石友句。

 

小友

〔唐书李泌传〕张九龄呼泌为小友。

 

老友

〔宋史蔡元定传〕朱某曰。此吾老友也。

 

亲友

〔战国策〕孟尝君曰。所借衣车者。非亲友则兄弟也。〔汉书张释之传〕条侯、山都侯、咸见释之持议平。乃结为亲友。〔后汉书陶谦传〕赵昱潜志好学。虽亲友希。得见之。〔曹植箜篌引〕置酒高殿上。亲友从我游。〔陶潜诗序〕停云、思亲友也。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语。

 

亲者无失其为亲。故者无失其为故

见〔礼檀弓〕。

 

交絶不出恶声

见〔战国策〕乐毅报燕惠王书。

 

远亲不如近邻

〔秦简夫东堂老曲〕用此语。

百歳奴、事三歳主

〔唐书刘季述传〕李振谓程岩曰。百歳奴、事三歳郎主。常也。〔五代史李振传〕无郎字。

 

奴仆宫星陷

〔四朝闻见録〕高宗自能推歩星命。或臣下不能始终仰副圣怀。则曰吾奴仆宫星陷也。

 

家生奴

〔汉书陈胜传〕免骊山徒人、奴产子。师古曰。奴产子。犹今人云家生奴也。〔白居易诗〕苍头碧玉尽家生。

 

一家一计

见〔关汉卿望江亭曲〕。又渔樵记亦云。

 

合家大小

〔北史邵护传〕其母作书与护有此语。又〔晋书王祥传〕嘱家人大小勿送丧。

 

老小

〔孟子〕反其旄倪。赵注云。王先还其老小。〔后汉书周举传〕冬中一月。莫敢烟爨。老小不堪。〔晋书食货志〕十二以下。六十六以上。为老小。不役。

 

家长

〔诗〕侯主侯伯。笺、主、家长也。〔墨子天志篇〕恶有处家得罪于家长而可为也。〔魏武帝禁絶火令〕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歳刑。〔朱子家礼〕事无大小。必咨禀于家长。又长家。见〔管子立政篇〕。

 

家无二主

见〔礼坊记〕。又家主。见〔墨子兼爱篇〕。家主独知爱其家。而不知爱人之家。

 

家口

〔南史张敬儿传〕迎家口悉下至都。〔北史卢同传〕遣贼家口三十人。并免家奴为良。〔李密传〕百官家口。尽在东都。若不取之。安能动物。〔按〕孟子八口之家。管子十口之家。家口二字所从出也。

 

家属

〔史记卢绾传〕燕王诈论他人。以脱张胜家属。〔后汉书阴皇后纪〕后随家属徒[シ+育]阳。〔逢萌传〕归将家属浮海。

 

家累

〔汉书四域传〕募民壮健有累重敢徒者诣田所。注云。累、妻子家属也。〔晋书戴洋传〕孙混欲迎其家累。洋言此地当败而止。〔梁昭明陶靖传〕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韩退之与李[皋+羽]书〕家累仅二十口。携此将安所归托乎。〔按〕今人自言其妻妾子女、曰贱累。子女多。曰累重。由于此。

 

宗亲

〔史记五宗世家〕同母者为宗亲。

 

骨肉至亲

〔春秋释例〕侯之娶。各有姉侄为[胜の力の代わりに女]。皆同姓之国。骨肉至亲。所以息阴讼。〔汉书武五子传〕壶关三老上书曰。骨肉至亲。父子相疑。〔又〕帝谓燕王旦曰。今王骨肉至亲。〔晋书〕左贵嫔为离思赋曰。骨肉至亲。化为他人。

 

内助

〔魏志郭后传〕帝王之治天下。不惟外辅。亦有内助。〔宋史孟后传〕宣仁太后曰。得贤内助。非细事也。

 

内愿

〔汉书杨仆传〕失期内愿。师古注。言思妻子也。又〔左思诗〕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所云内顾。意别。

 

尊而不亲

〔礼表记〕母、亲而不尊。父、尊而不亲。水土、亲而不尊。火、尊而不亲。天、尊而不亲。命之于民也、亲而不尊。鬼、尊而不亲。

 

疏不间亲

〔韩诗外传〕李克对魏文侯曰。臣闻之。卑不谋尊。疎不间亲。〔蜀志刘封传〕古有言。疏不间亲。新不加旧。

疏と疎が混じっているがテキスト通り  

离问骨肉

〔晋书王豹传〕长沙王谓齐王冏曰。小子离间骨肉。何不铜驰下打杀。〔五代史王思同传〕朝廷信用奸人。离间骨肉。我实何罪。

 

亲眷

〔鲍照别[广<臾]郎中诗〕已经江海外别。复与亲眷违。〔按〕唐书宰相世系表。有东眷裴、西眷裴、中眷裴、三裴同出自阳吉平侯茂。盖同族亦得有眷称也。

 

六亲

〔左传注〕六亲。父子、兄弟、姑姉、甥舅、昏媾、姻亚。又〔老子〕六亲不知有孝慈。王弼注曰。六亲。父子、兄弟、夫妇也。〔汉书礼乐志〕六亲和睦。应劭注曰。六亲。父母、兄弟、妻子也。〔按〕吕氏春秋。父母、兄弟、妻子、曰六戚。与应氏说合。

 

四辈

〔沈约述僧设会论〕非资四辈。身口无托。〔范[木+亨]诗〕闭戸读书古都市。四辈冠盖方隆隆。〔按〕此似泛谓四方之士。今俗言四辈者。乃指亲族友邻。殊觉未合。逸周书大武解。有四戚乃目。一内姓。二外婚。三友朋。四同里。盖今之所言。实当为四戚耳。

 

姻家

〔后汉书蔡[巛/巴]传〕上书言与羊陟姻家。岂敢申助私党。〔宋史王曾传〕太后左右姻家。稍通请谒。曾多所裁抑。

 

通家

〔后汉书孔融传〕造李膺门曰。我是李君通家子弟。膺问之。对曰。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徳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三国志滕胤传〕父冑。与刘[(谣-言)+系]州里通家。又〔夏侯元传注〕太傅薨。许允谓元曰。无复忧矣。元曰。卿何不见事乎。此人犹能以通家年少遇我。

 

郷亲

〔晋书皇甫谧传〕其郷亲劝令应命。谧为释劝论以通志焉。〔宋书[羽/隹]法赐传〕虽郷亲中表。莫得见也。

 

私亲

〔晋书礼志〕魏明帝诏曰。簒正统而奉公义。何得复愿私亲哉。

 

牵连之亲

〔杨雄答刘[音+欠]书〕临[工+(都-者)]林闾、翁孺。与雄外家牵连之亲。

 

指腹为亲

〔魏书王宝兴传〕尚书卢遐妻。崔浩女也。初宝兴母、遐妻、倶孕。浩谓曰。汝辈将来所生。皆我之自出。可指腹为亲。及婚。浩为撰仪。〔南史韦叡传〕韦放兴张率侧室倶孕。因指腹为婚姻。〔元典章〕至元六年。准中书省议。有依前指腹及割衫襟等为亲者。今后并行革去。

 

就亲

〔公羊传注〕今就婿为缀婿。〔按〕俗谓出赘外家曰就亲。即斯言也。

 

母子

〔朱子语録〕气体之充。都是这一点母子上生出。〔按〕母子犹云本元。今人多有此语。如所谓母子醤油之类。

 

人种

〔世说〕阮仲容先幸姑家鲜卑婢。既发。将去。仲容借客驴自追之。曰。人种不可失。〔立世[田+比]昙论]毎一劫末。合集阎浮提内男女。惟余一万。留为当来人种。

 

断种

〔大智度论〕世人有子。若不继绍。则名断种。为最可耻。

 

若要长。观后养

〔陈龙正学言详记〕引郷谚。

公修公得。婆修婆得

见〔元曲选来生债剧〕。

荒年无六亲

见〔纪歴撮要〕。又〔杨升庵集〕引古谚。荒年无六亲。早年无鹤神。

 

一夜夫妻百夜恩

〔元曲〕用此语甚多。琵琶记、渔樵记、秋胡戏妻、举案齐眉、风光好、救风尘、对玉梳、碧桃花剧。皆有之。其源未详。

 

巧妻常伴拙夫眠

见〔武汉臣生金阁剧〕。

儿要自养。谷要自种

见〔杨文奎儿女团圆、张国宝罗李郎二剧〕。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马牛

〔癸辛杂志〕戴叶李纪梦诗。有儿孙自有儿孙福句。〔宋诗纪事〕戴嘉佑时天台道士徐守信诗。儿孙自有儿孙计。莫与儿孙作马牛。〔元关汉卿蝴蝶梦剧〕作莫为儿孙作远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