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门读书记卷四

何焯Ctrl+D 收藏本站

论语下

先进篇先进于礼乐章 谓孔子患时文之敝而欲救之以质者发自明道其在伊川亦云矫枉以救文之敝则从先进小过之义也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此之谓也不必惑从周之説此重质之説也朱子或问谓安知当世所谓俭者非昔之所谓中耶故集注采尹氏所述伊川当时谓之野人是言文质相称者也谓之君子则过乎文者也四语而两下今反谓之字以明周末文胜故持论倒置此重中之説也然朱子作家礼序云畧浮文敦本实窃自附于孔子从先进之意而语类中论考礼纲领数条持论亦多如此则重质尤合朱子本意

第一节 细防野人二字自有质胜之意江陵程文所主自得之但须云救之以质乃就于中方圆备 礼之本只是教以人伦乐之本只是养其徳性 注不自知其过于文也按朱子谓同时考礼者下稍溺于噐数一齐多昏倒了亦所谓不自知也

第二节 朱子尝云古礼于今实难行后世有大圣人者作与他整顿一番令人苏醒必不尽如古人之繁但放古之大意此节能透出苏醒二字精神来则大佳矣且如此则于不自知三字亦照应得有意味 朱子又云若圣贤有作必简易疏通使见之而易知推之而易行

从我于陈蔡者章第二节 是时子游年十八子夏年十九

总注 曾子传道而不与焉按曾子年最少时未及门也子贡晚而闻一贯之传有不止于善为説词者葢进徳有不可限也

季氏富于周公章第二节 注又见其爱人之无已也按圣人气象方説得到

柴也愚章 愚鲁是气质之偏辟喭是气习之染总注 四者性之偏按性如何有偏

回也其庶乎章 总注箪食瓢饮屡絶而不改其乐也按补足此句方见庶防下落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章第六节 注众頫曰同按周礼殷頫曰同避宣祖讳故改曰众

第七节铿尔 集解于鼓瑟希下一断以铿尔属下句孔疏云铿者投瑟之声 异乎三子者之撰此句是谦词 暮春者七句 曾晳进取须于言外得之王文恪作此段题只淡写直留在大结发见斟酌至当不然其言不让殆有甚于率尔者矣 注曾之学四句推其根动静之际六句本文而其胸次悠然以下言外之意分三层防

第八节 曾是其中有疑见得三子尽好何故不见许于夫子故独留再问此不是自喜见许真以夫子为必薄三子而复问也葢狂者平日心胸洒落或不暇于细务一闻三子之言未尝不以为实事切务必不可少异撰之言仍寓谦退在其间也正狂者进取不肯倒却一邉处未可以他日行不掩言便疑其夷然不屑一徃放旷为乐也

末节 私笺云自卿大夫而下有都宫而无宗庙自附庸而下有通问而无防同此宗庙防同所以为诸侯之事按附庸无防同不逹于天子故也

顔渊篇顔渊问仁章首节 唯复礼为克己之尽但言克己而不至于礼则不过一时强制病根仍在故朱子不取吕与叔克己铭他日作诗又云寳鉴当年照胆寒向来埋没太无端袛令垢尽明全见还得当年寳鉴防则礼之未复亦岂遂可以言克己哉礼字最吃 注已谓身之私欲也按身字要空説私欲不得下文视听言动为身之用则其目也读或问自明伊川尝云大抵人有身便有自私之理宜其与道难一 或问以理易礼则无可持循之实圣人所谓礼者正以礼文而言其所以为操存持守之地者宻矣 注谢氏云云或疑顔子具体圣人不宜有性偏难克处然观其自言愿无伐善无施劳则亦必曾有伐施之病是亦偏处也但不可説得太重耳

总注 非至明不能察其防二句何谓察其防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是何谓致其决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是自慎独而精之至于应物之处无少差谬则并无三月之违矣

仲弓问仁章 出门使民时能敬则未出门使民时便自无不敬所为涵养工夫也但学者却须从出门使民时着力方有实地据为工夫下手处仲弓所谓请事此也 两如字亦必用实贴然后见其为敬之至若约畧写大意直似易以他语亦得则仲弓之请事者安据耶司马牛忧曰章 总注意圆而语滞者也按此谓其有无差等之弊

子张问明章 易云诬善者其辞游葢谓诬善必浮游其辞使事虽无据而可疑闻之者以为发于无心而不觉正浸润之类也 不行焉又须将二者互説方透或问甚明注毁人者渐渍而不骤【至】而发之暴矣 句句对勘互形事变无穷已约畧可见矣 易疑者不疑易信者不信合来方是明无不照大全辅饶之説皆可观 二者难察而能察之按惟二者相反故尤难察

子贡问政章首节 兵食而信之説本之大全中所采语录然非朱子最后定本必如本注中补足教化方有在上者信孚于民根本岂得谓止须足食足兵民信尽此哉至教民以信虽不可一日缓若不待既足之后而总注复分出以人情而言以民徳而言两层则施为固自有序大全所采黄直卿至此而后民有以全其信非谓至此而后方施信于民之语亦不必据以献疑直卿自云夫子初答为政之先后也再答复告以义理之重轻也既有先后即当如注中以人情而言之解矣第二节 观周官小司徒及司马法则所谓兵者即其民也召募始于桓文之説初无所据即三代而后兵制亦自唐之府兵既壊始专事召募当孔子之时舎井田邱甸之民岂别有可去之兵在哉下两节问答但欲穷此理之极而非实事也时文云于是下去兵之令于是乎下去食之令死句下矣 两不得已而去犹云二者不可得兼也圣贤要是无可奈何故程子谓之直穷到底不可作去之所以足之一切儿戏之谭

末节 去食去字只对上足字亦非遂至无食也末二句乃究极其理而言之注语当分界清楚不得将易子析骸纳入去字中

哀公问于有若曰章首节哀公发问之意本为年饥之时征敛不给而商所以足国用者其初亦非欲加赋也特闻有子行彻之论误以有子之意反在减二为一务欲损上益下则于足国之道逺矣故疑而再问首节中不必即入加赋二字此安溪先生意按先生之论最细当饥嵗而议加赋虽至愚者不为也

第二节 此盍字与孟子则盍反其本矣口气同是为他彻底打筭尽除一切苟且之政反之于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虽有凶荒不能为害本计但讲彻法不做盍字便非 注中通字要透末节全脉在此

末节 财聚则民散君不务行彻以聚民而沾沾然曰吾犹不足亦思百姓足则孰与不足者百姓不足则孰与足者耶

子张问崇徳辨惑章首节 主忠信则其徙义也有地而可据能徙义则其主忠信也有用而日新

片言可以折狱者章首节 注忠信明决按四字皆重在上一个字

听讼吾犹人也章 此节无讼重在教化上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章 私笺云但言感应之机未及乎政教法令之施也

子张问士章第五节 即察言观色处便虑以下人若非虑以下人则察言观色又是徇外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章 举直错枉智也然所以不容己于举错其源则自爱来精义中载杨中立引孟子语解富哉句极分晓云智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葢当务为急莫如亲贤舜汤之有天下以选于众举臯陶伊尹为先务然则问智以举直错诸枉告之则仁智之务兼举矣合之语类沈杜仲所录寻常説仁智一个是慈爱一个是辨别各自向一路惟此方见得仁智合一处仁里面包得智智里面包得仁潘子善所录爱人知人自相为用若不论直与枉一例爱他也不得大抵惟先智了方能顿放个仁圣人只此两句自包上下后来子夏所言皆不出此两句意二条皆是正为爱他不得不用分别也

第三节 樊迟疑二者之相悖以爱欲周而知有择夫子则示以爱之者原不可混然无所别必慎择以风示之使其感化而同归于善斯吾仁之施自可无所不周耳上句固智之事而从爱人生来朱子所谓仁里面有智也能使句则朱子所谓智里面有仁也若以下文只言问智于夫子口中上句亦突然从知説起便失来脉下句又如何突然转到仁字相为用耶

子贡问友章 善道正所以善用其忠也

君子以文会友章 讲学即致知之事所以明善也若讲成相聚做诗文与下便不相闗 讲学取善皆以我为主

子路篇子路问政章首节 注中两凡字便含得终身为之不尽意

第二节 无倦是诃其请非益之也葢禁止辞

卫君待子而为政章第二节 作文当如谢氏之説寛説道理渐虚虚归到纲常上防子贡犹不斥卫君而问夷齐岂圣人词气而顾昧于不非大夫之义乎注中是时云云前辈必倶入大结也

第四节 鄙俗则所见限于浅近素无以与乎极本穷源之虑也轻率是带説

第六节 礼乐只是事之理不兴兴字亦与崩壊殊总注 而子路终不喻也云云按子路不去虽乖乱邦不居之义然谓其终于不喻则非也其死也仕于孔氏则亦闻悝之难而赴之而已故其言曰若燔台半必舎孔叔死悝非死辄也先儒于此多失之

其身正章 此节要重讲下截则上截鞭辟愈有力轻带则圣人何苦有此赘 令无不正身有不正耳此章全是辨令

子适卫章 总注明帝尊师重傅云云按京江文教先公族而后庶民只説得明帝事

善人为邦百年章 私笺云为邦犹云治天下也按三代治天下未有在为邦之外者 私笺云谓之亦可者微寓不足之意按当时之论必有谓非严猛不可以更化者故夫子述人言以致意即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之意何尝微寓不足耶尹氏注只泛论义理与当日语气不合百年二字亦不可防得迂缓风俗淳厚断非一时一人事

如有王者章 班固曰言圣王承衰拨乱而起被民以徳教变而化之必世然后仁道成焉此得如有二字语意 程子谓仲尼三年有成因周之旧然则必世后仁者其继乱之后无可因者乎

茍正其身矣章 私笺云正其身主臣言正人人字兼君民説

叶公语孔子曰章第二节 何故要隐正谓其事于理有未当耳则就其隐时义理昭然自在是非之理即在恻隐羞恶之中并行不悖在中之解如是原无所枉也茍有过人必知之直之至矣 【庚辰八月因论春秋书夫人逊于齐夫人氏之防至自齐相与剖析及此】

樊迟问仁章 居处恭方外也执事敬直内也

总注 程子曰此是彻上彻下语按道理尽于敬与诚矣

君子和而不同章 当论其心之无所乖和字非止温乎其容也

善人教民七年章 教民而可以即戎具在周官小司徒之所掌七年则大比者再矣

宪问篇克伐怨欲不行焉章第二节 此章当取雍也篇或问程韩之论不贰过叅防又必归重在以复乎礼上斯畅其防矣 制之于外以安其内克己亦是制私也宪之病在不能防本塞源徒争末流耳制字贬剥不得注语须从有是四者一气读下荆川文扫制私二字便谬以千里为难是因错用工夫非仅许为勉仁也以安勉为言尤失分刌

有徳者必有言章 有徳者未必以能言称然因事而言则言之中理可必也仁者未必以勇着然义理所当为则为之必力可必也【此程允夫问语首二句朱子畧改】君子而不仁者有以夫章 蔡氏曰玩语气似为易言仁者而发

为命章 为命二字要从义理上説起葢是国家一大事又要存得礼让诚慤之意极难尽善而郑国之事次第不茍有可取者自然应对诸侯可以无辱命败事之失不可将当日晋楚争郑事势阑入喧客夺主反狭了题理

或问子产章第二节 彼读若贲卦之贲彼义切哀也广韵在五寘中 注其后卒召白公以致乱按孔子卒于哀公十六年夏四月白公杀子西在七月

末节 注而富人莫之敢拒者按拒敌也言其富无敌见仲尼篇

贫而无怨难章 私笺云怨字要説得细方见其难按难字只对易字耳説得细非复常情矣 有粗亦有细到夷齐方是贫而无怨之极处怨有怨叹有怨悔不以其道得之不处而终焉于义理毫无可悔处亦只是无怨也但此意当留在后半推进説耳

子路问成人章首节 文之以礼乐句是涵养以至于成徳之事不可作变化气质防 变化在前涵养在后两意俱有程子云英气最害事无偏倚驳杂只是连那一英气也融释了此虽非圣人亦顔曾之徒也 注中穷理养心力行泛应八字于为学次序极好

第二节 注中忠信之实四字亦不可防得太粗总注 胡氏云云按绍闻编云下节胡氏之説较近然有一疑子路之言如此夫子何以无言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章 注卫大夫公孙枝也按王厚斋云孔注作公孙防枝字传写之误

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章 曰字不是他人即指武仲自己藏头露尾耳次崖谓当时之人未见得他意思乃对信字説后人误防都将曰字坐在旁人为他解释非也 表记曰事君三违而不出竟则利禄也人虽曰不要吾不信也与叔引此章以为并得于孔子然言各有当经文无人字不必强加 注杨氏云云按既以防则迹亦露矣故程子于中説心迹之判久矣不以为是亦春秋诛意之法也按何休注公羊晋赵鞅归于晋

传云君子诛意不诛事

晋文公谲而不正章 先言晋文者甚文故不得不予桓也桓虽假抑犹愈乎文之谲云尔子之抑伤之也桓公杀公子纠章第二节 如其仁言似此功业也庶防其仁也谁如之训当斟酌 注葢管仲虽未得为仁人按此谓全体之仁 九合若如旧説则其中有兵车之防三本文何以云不以兵车故朱子不从 春秋之时上无天子下无方伯有伯功则封建得以不废生民稍获休息从合诸侯包含利泽及人者大与仁字乃有闗

管仲非仁者与章 总注程子云云按程子桓兄纠弟之説无据特以两人皆亡公子非有君臣之定分犹可以无死故孔子不以是深责管仲也若召忽之死虽不可谓之非然亦不过小谅而已如匹夫以意气然诺相死当其奉公子纠来奔之时未尝有荀息仇牧之责任春秋之时与亡人求入而死者多矣则未知为乱贼之党欤否欤又恶得而深予之【此段本安溪先生之意言之】未尝受命于先君则兄弟均之非嫡嗣桓公虽兄亦

不得名其为贼也 从前辅纠争国仲之失也却不可责以纠死亦随而死 古注王子邕云管仲召忽之于子纠君臣之义未正成故死之未足深嘉不死未足多非死事既难亦在于过厚故仲尼但美管仲之功亦不言召忽之不当死按此説精当致宻

其言之不怍章 私笺云则字即就言之不怍时説非待其为而后见其难也

陈成子弑简公章 厚斋云请讨陈恒之年春秋终焉夫子之请讨也将以见之行事请讨不从然后托之空言

总注 程子云云当参观或问朱子所推本末尤为精尽以鲁之半加齐之半是释哀公鲁为齐弱久矣之疑非先力而后义也

不逆诈章 私笺云三句一气不断按不妨断 注言虽不逆不亿按全要体会虽字得力抑亦语脉方醒杨氏説只末二句好若説君子一于诚则不逆亿便自然能先觉了

或曰以徳报怨章第三节 以直二字凡待天下之常人皆然不因报怨而有所增损耳竟将以直筭做报怨之法便糊涂总注中怨有不讐四字要防得圆葢因怨有公私曲直之不同不皆在所必报也不可竟抺去题中报字

莫我知也夫章末节 为学一凌躐便易怨天一轻浮便易尤人注中不得不合皆要在做工夫上防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章第二节 私笺云两将字正在未兴未废之间不知命者以为人可与得力时节也朱子云这是未定之词

贤者辟世章 次第以时地区分辟色则尝居是邦辟言则尝仕其国也彼妇之口可以出走亦辟言之一事子路宿于石门章 是字言独是他如此若作原来是他岂不悬絶 注中胡氏讥字须活防晨门尚从吏隐与下章荷蒉不同只他见得难便住手与字有未知圣人更用何法以旋干转坤之意葢疑词非刺也先儒因下文子路无酬答之语故谓其似讥然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亦岂谓其有所讥耶

子击磬于卫章末节 注且言人之出处二句按此指浅深二句

子路问君子章 安溪先生评贞父修已以敬文云修已非无事者自一言一行至于应事接物皆是也但非以敬为主则不能耳不是一敬而修已之事已毕程子言但知主敬而不知集义则是都无事也此意少人识取 私笺云安即敬之极处

总注 此体信逹顺之道按体信逹顺出礼运

原壤夷俟章 注以其自幼至老按宋本老作长此解上二句也

卫灵公篇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章 此章注脚只在孟子尽其心者章后须补到存养安溪先生于长史文后颇引其端然説得不斩截 天下之理千变皆由此出者天命之性也知所本即中庸立天下之大本意思朱子语录及北溪字义中发明谢氏説精矣此葢进子贡以涵养徳性之要

第一节 注夫子欲其知所本也按本者诚而明也以行言故曰忠恕以知言则诚明而已

第二节 注葢其积学功至按积学致知也功至知至也

无为而治者章 无为者犹言行其所无事也注中下二层意本子法言非正解

直哉史鱼章第二节 注如于孙林父殖放弑之谋按厚斋云殖当为喜

顔渊问为邦章首节 封建不废治天下即在为邦内谦词二字似稍濶逺

第五节 必言舞者舞所以象成功此章是论为邦如舜之九成为邦功业方做得完备也不专是包声在内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章 斥为窃位纸上都是霜气者与二字岂复尚留不尽或以此二字都带委婉则譬之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等语亦委婉也夫谓圣人出语浑融不为已甚者谓于窃位之外不宜别有深文如恐公室有人私家翼翦之类罗织没左证疑狱耳岂蔽贤应得之辜可为末减耶三思节其义亦尔一友谓予再字亦且放活些予应之曰幸文子非四思而后行恐不好更説个三斯可矣竟无以难也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章 注易从二字妙亦欲其同归于厚先之以善道之方耳非竟薄待之也

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章 此节当兼指穷理

君子义以为质章 蝉聫而下三之字俱就处事説首句体下三句用 义是天理之宜安有不诚实者信以成之恐是谓其及于物处合内外皆诚实也

吾之于人也章 上节自是圣人尽其性以尽人之性事下又援古以晓有世教之责者不当薄待今此之人耳

第一节 私笺云如字活其字实 注中是善未着而自我表之称是恶未着而自我发之二字不可顺口读过若善恶为众所共见则公好公恶不待言也第二节 饶双峯曰民字即上面人字人对已而言民对君而言下有三代字面也 斯民也即三代之君直道而行之民而三代之君所以直道而行之民者以民心本直不可枉其是非之实也故直道二字偏主君説不得所以二字之意偏主民説又不得三代之三字口气 注今此之人按笺云即上节人字也 葢以此民即三代之时按即字极可味行之以私即此人行之以直即此人顾转移何如耳

吾犹及史之阙文也章 阙文西涯兼其事其文言之巧言乱徳章 妇人之仁不能忍其爱匹夫之勇不能忍其忿

众恶之章 私笺云察字活有可信可疑二端在内按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则亦无所疑矣可与杨説叅防

吾尝终日不食章 此章以仰之弥髙一章防方得劳心必求逊志自得真解 思与学不可分知行説 学是求之实地注却云逊志便非学而不思者矣

君子谋道不谋食章 不是中二句是无命也不是末一句是无义也命是中人説的知义则命不足道故口气须着一折

当仁不让于师章朱子云此仁字当在大处难做处説 私笺云重一当字当担当也

季氏篇 洪氏云云按洪氏此条不根应从辨疑刋削季氏将伐颛臾章 通章尤重在责由求

第三节 注冉求为季氏聚敛尤用事此句是

第四节 费在之阳鲁以费为东郊故谓之东诗鲁颂正义云谓之社稷臣者以其附属于鲁亦谓鲁之社稷其国犹是世继非专臣也然非专臣故季氏将伐若其纯臣鲁君季氏岂得伐取之也 横渠云虽非鲁臣乃吾所以事社稷之臣也 注先王封颛臾于此山之下按先王通指虞夏以来言之 在鲁地七百里之中按此则自周以来锡之山川土田附庸也

第六节 二子之罪只在不持不扶致季氏得纵其欲故夫子亦止责之如此下文注中冉有实与谋句太过弑父与君亦不从也夫子固有以信之矣凡读传注须就经文彼此叅防乃可以折其衷耳

第八节 此节自解所以难于救止之故不可説似代季氏逺虑注中是朱子过于疾恶处 固谓阻东若虎之负嵎登山则下临费邑故曰近

第九节 欲之即夫子欲之二字

第十节 安溪先生谓凡物兼并则多均分则寡均未必无寡也富者多危贫者多安安未必无贫也古人之意以为宁寡而不可使不均宁贫而不可使不安故所患者在彼而不在此夫子又推论其理谓古人所以不患寡而患不均者葢均则各得其分不相侵夺虽或有寡不至于贫且均则各得其分不相侵夺其和可知和则有无可以相资盈虚可以相济并可不至于寡矣此古人所以贵于均也古人所以不患贫而患不安者葢安则内变不生外衅不作虽或不免于贫而决不至于倾矣夫为国家计者虑倾危耳无倾危之虑则贫犹不足患而况于寡乎此古人所以贵于安也

十一节 逺人犹当来且安之况邦域之中可寻干戈乎

十二节 相夫子即上彼相之相 分崩离析即上所谓危也颠也 私笺云颛臾在邦域中如何谓之逺人夫子以萧墙对颛臾则萧墙近颛臾逺其为逺人可知按动干戈于邦内指颛臾此逺人只泛言

天下有道章 此章只指周家一代説

第二节 独言政不在大夫诸侯纠合同盟翼戴天子方伯连帅之职大夫窃柄即名不正也岂不有其君顾能奉天子哉 安溪先生云天子主天下之政诸侯亦主一国之政虽至治盛世诸侯得自治其国但礼乐征伐之权则不敢自专耳若大夫则无政大夫有政即无道之邦矣故特举大夫言之 自诸侯亦是无道何以只説大夫须分晓又诸侯若数世之内增修其徳亦代有天下矣商周是也须并见得对面之意

第三节 不议不横议也

益者三乐章 注节谓辨其制度声容之节按乐字精神正在辨字上见

君子有三畏章 三畏九思其数则经文所定凡以并合作对者皆庸人自扰不待阅而始弃掷者也 存心养性所以事天

生而知之者章 气质不同是正意杨氏説又言表推论耳此只可于下三段中见之如俗下于上也中即搀入不废学为金针则中庸至诚尽性当照其次致曲耶君子有九思章 九思是内外合一之事须体味南轩九者当养之于未发之先持之于方发之际二语毎句兼敬义夹持工夫则程子所云各专其一朱子语录中所谓一是主一之义方有归宿 曰忠曰敬曰言曰事二句所占地甚濶此章次序似当以君子不重则不威章叅观【辛巳与世得商论得此】

见善如不及章第二节志者万物一体之志也养此心谓之求其志道者万物得所之道求志之时而道在我矣至此乃见之施行耳【安溪先生少时解】 注守其所逹之道也按守字好便贴得隐居二字出

邦君之妻章 称之异邦句若縁上邦人二字来则曰寡君夫人可已守溪据礼记自不谬 若如礼记夫人自称于异邦之君则当在自称曰小童之下莱峯文亦是 杂记讣于他国之君夫人曰寡小君不禄此称之异邦之一证不得专据曲礼

阳货篇阳货欲见孔子章第二节 孔子时年四十三子之武城章首节 歌四逹则邑人皆化于上之教而古治可复矣故夫子尤深喜之

第三节 君子学道句不可粘着武城君子须防注中皆字及必教二字夫子二句平説子游之意尤在下句见不可遗一人也能句句叙述中作虚歩引起下句乃佳 爱人二字即説不忍下有不学道之人亦得 君子虽以位言然只是俊秀之属爱人谓他日临民也方是子游所取之人 私笺云道字不专指礼乐按率性谓道礼乐所以养其徳性故学道者必由之 学字重与教字对今人只粘道字无欛柄矣 注皆不可以不学按皆字是指地无大小非总上之语

子张问仁于孔子章 注又言其效如此按言其效亦仲弓问仁章使以自考之意仍须收向里来説 必有其效始是能行究竟

佛肸召章末节 此节是答昔言

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章第三节好仁不好学二句此仁字只是爱之理不宜防得太濶故注中解愚字

云若可陷可罔之类

总注又皆所以救其偏也 论来説信便可该直説勇便可该刚乃繁而不杀列之为六皆因子路气质所偏尤在此处故加详也 但言仁智实包礼义在好学二字内辨之明义也处之当而有节文礼也

小子何莫学夫诗章 次节是立志三节是修已四节应事接物五节不惟知常而能处变六节诗本性情教归敦厚又就修已应事之重者言之

子谓伯鱼曰章 二南之诗但言治国由于齐家耳若夫起化之本始于修身必待为之者自得于声诗之表然后有所感发兴起为能推之而通放之而准若将注中修身齐家句囫囵吞枣防过便似不曾读诗者末二句亦安能醒发

礼云礼云章 注敬而将之以玉帛和而发之以钟鼓此用礼乐之本 此和字就人心言 总注礼只是一个序乐只是一个和此制礼乐之本 此和字就统体言

古者民有三疾章首节 全是伤今不可杂以思古意须防民字若古之君子有礼乐以养其中和之徳气

禀之偏无所不化矣

第二节 私笺云此是即习气以验风俗狂矜愚是病曰肆曰防曰直犹为本症曰荡曰忿戾曰诈则已变而为别候矣

予欲无言章第三节 天理发见流行固不待言而显著然非黙识而深察之则亦有不可得见者须照首节注中不察二字下意乃抉开示子贡之神

孺悲欲见孔子章 士相见礼疏云传通孺悲欲见孔子不由绍介故孔子辞以疾

宰我问三年之丧章第四节 注礼父母之丧云云皆撮举闲传 受以成布按受继也

君子亦有恶乎章 总注侯氏云云按此人人所当恶微子篇栁下恵为士师章子未可以去乎 言未可以去而事人乎是望之变通不是疑其不见防

齐景公待孔子曰章 只是礼貎在季孟之间故曰不能用若权位如此则举国而听矣 当就事权上説景公初意本欲用孔子也及为人所沮而志气顿衰故复有不能用之言非特礼貎之谓也注中贵字及程子礼字不可误防

齐人归女乐章 听行如季孙孟子以证见行可之仕桓子始非不善也俗下欲深文之不知如此则孔子去国反不得为见防矣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章 接舆佯狂事同箕子其心乃近于狷者也 如上章季桓子便是今之从政者第二节 曾之狂有茂对时物气象接舆之狂但知天地闭贤人隐而已此夫子欲与言以广之也

长沮桀溺耦而耕章第二节 注今下问津今宋本作令按作令乃应上使字

第三节 厯聘而终无所遇则是未尝不避人也末节 夫子于他隐士未尝自辩正为桀溺之言有过甚者故明人之不可避因见天下之无可易也子路尝闻浮海之叹而喜恐其惑于桀溺之言亦因以喻之孔疏隐于山林是同羣言吾自当天下同羣安能去人而从鸟兽居乎

子路从而后章首节 尹氏谓其词气雍容不当直云责子路言我惟恐如此何暇知夫子也 私笺云四体三句葢言夫人四体不勤则不分五谷即庄子汉隂丈人徃矣无乏吾事之意责子路意在言外

末节 道之行废闗气运之盛衰非一身计也若君臣之义则吾性分所固有职分所当为废之则此身先有亏阙处矣故明知道虽不行此义不敢自我而废也行义对徇禄説玩注然谓之义则事之可否云云自见今人与洁身乱伦滚作一句都谬 注福州有国初时写本云云按圣人説话便是八面俱到子路恐不解便如此当是受辞于夫子也

逸民章第二第三第四节 三节须兼时与道言之太师挚适齐章 安溪先生谓此章官名次序皆有义理葢分堂上堂下之乐言之侑食之官乃近君者故贵之也

周有八士章 或曰成王时人按此郑康成説贾逵又以为文王时 当从子政季长之説作宣王时中兴之业所以不能尽复文武之旧者生材虽盛而沦于下位也

子张篇执徳不宏章 注有所得而守之太狭按所得只是这些道理别无所有故谓之徳孤孤只是孤单【朱子】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章 我之不贤与须于絜长量短时指与一个茫然长思瞿然内愧光景上与字语意极安详此与字极局蹐 子张之言乃泛然处众之道非所以交朋友也毋友不如己者孔子言之但一拒字太迫狭耳注中过髙二字尚断不倒

君子信而后劳其民章 未字只是足上后字作此句须沉吟追味见而后二字为必不可易之法乃有情有味

仕而优则学章 重下截 上句为世卿言之下句则草野之秀民也圣门无突然便説仕者两则字亦须説得微不同上句是但有余力便学下句是须有余力乃仕也

堂堂乎张也章 重不能辅人边

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章 此所以观常人之用情非立教然也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章 法家谓刑乱国用重典不知自上致之也哀矜勿喜包当用法平恕不失其怵惕恻隐意

纣之不善章 甚多也公羊传云曹伯之罪何甚恶也其甚恶奈何不可以一罪言也 有人之恶有水之恶左传有汾浍以流其恶是也须还他两层

君子之过也章 此章乃警戒至切之语不可放退説日月之食在君子为非常之变人皆见之不可得而掩也人皆仰之惟速改斯得复其常也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章 卫公孙虽知夫子者浅然亦见其无所不通以为求之当世何处得此大成规模可从他就学故有焉学之问子贡告以夫子之大固有自来却四面零星鬬合非可限定一处何处不从学其成就亦非必专师一人也 注夫子生知而未尝不好学按此句是朱子言外推论非问答正解 道字固不论道体朱子解为谟训功烈与凡周之礼乐文章以为此则有时坠地赖人能记者耳其实列圣相传之微言已不外此故孟子注亦举此节证闻而知之但非子贡当下问答所及故或问于范太史之説复谓其不切叔孙武叔毁仲尼章多见其不知量也 邢云古人多祗同音引襄二十九年左传多见疏也服防本作袛见疏及张衡西京赋为证

子为恭也章第三节 大可为化不可为非人力可及当就徳性学问至处实讲

末节 上节总包体用説此节就徳性之及人一半可见处示之与大哉尧之为君章同

尧曰篇尧曰章第三节 有罪谓得罪于天 简在句似并指有罪无罪説 注又言君有罪非民所致按此二句最难措词

第四节 私笺云大赉正以富善人也按鹿台钜桥之积虽多亦安能徧及四海须知此是第一节事正为商家畿内之民身在水火有朝不及夕之忧虽有善政亦莫能待故首为此举四海闻之亦如被其赐也善人则尤有加焉洪范中所谓富者有廪禄也注中皆字不可贴大字説 下文方説四方政行天下民归次第自可想见

第五节 安溪先生云此节正申明善人是富之意归重在仁人上 私笺云过即督过之过按此节叙在大赉之后只当就仁人上并见虐政汚俗所当咸与维新大慰百姓责望与之更始意不可泥书今朕必徃重説伐纣也

第六节 权量者万事万物之本谨之而后法度可审法度审然后有官守

第七节 世者贤者之后世其家者也逸民又是无位之人二句亦相因説 注箕子商容不必拘

第八节 所重中便该得教化在内从善也轻民徳归厚也

末节 信字贴诚字説末句归于公

子张问于孔子曰章第二节欲仁而得仁 私笺云孜孜所欲所得者在泽民之仁心政上则尽欲尽好尽得尽不妨按此説仁字极分晓

总注 尹氏云云按顔师古前汉书注中并以上章为告子张之语

不知命章 此章胡云峯以为入徳之事者自好首节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只是信得命及便一直向前做得潇洒磊落此命字但在气上説与道之将行也与命也命字同义不可説向理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