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门读书记卷四十九

何焯Ctrl+D 收藏本站

文选【杂文】

枚叔七发 数千言之赋读者厌倦裁而为七移形换歩处处足以回易耳目此枚叔所以独为文章宗 刘彦和以宋玉对问枚叔七发雄连珠为杂文之祖楚太子有疾【至】太子曰诺病已请事此言 此一段犹赋之序

龙门之桐以下 要言妙道在末一段中先之以此者见极天下之乐不如亲正士为能起疾葢叔方客游诸侯故为文以开喻之也

原本山川【至】离辞连类 四语作赋之大略也

然闻于师曰似神而非者三 波澜相推才情横溢曹子建七启 启亦发也七启之作可以希风平子晁旡咎见苏子瞻子瞻为称枚乗曹植七启七发之文引物连类能防情状于是儗之为七述是此体北宋人犹知贵之

珠翠之珍 注珠翠珠柱也南方异物记曰采珠人以珠肉作鲊按珠柱似即江瑶柱

寒芳苓之巢 注寒与韩同按此韩乃三韩之韩亦有韩羊韩

张景阳七命 七命事烦富然秀不逮曹王至七发因楚太子方疾故有仆病未能之言而景阳招隐之辞亦承而不革不亦踈乎 细读之其渊博真不可及宜乎枚曹之外独存此八篇

木既繁而后缘二句 便是一篇梧桐赋

翦防賔之阳柯二句 用经当如此脱化

追逸响于八风四句 括尽律吕源流后人那得有其根柢

乃有南乌程 注呉録地理志曰呉兴乌程县酒有名按既云荆南则与呉之乌程不相及 荆豫是借对字髙似孙纬略第十卷中所辩得之

囿栖三足之鸟 寻注反哺之语鸟当作乌但韵不叶潘元茂册魏公九钖文 大手笔唯退之平淮西碑与之角耳 此篇视汉书中张竦为陈崇称莽功德奏精力不逮而体之雅洁过之

任彦升宣德皇后令 此文不当在选欲侈陈乃考功烈耳

建武维新【至】嘉庸莫畴 四语难掩其为齐明帝佐命矣

王元长永明九年防秀才文 秀才之科始自汉武帝元封五年时名臣文武欲尽乃诏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絶国者与明经各殊此连类及之非本意矣

永明十一年防秀才文若闲宂卑弃【至】则坐谈弥积元长王谢子弟乃见及此

昔宋臣以礼乐为残贼四句 此问在江右尤为知务任彦升天监三年策秀才文 又在元长之下

日伏青蒲罕能切直 伏蒲事谬用始此

孔文举荐祢衡表 章表多浮此建安文敝特其气犹壮

诸葛孔明出师表诚宜开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志士之气 此句对后兴复 髙明光大之本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此句对后规益 涵养成就之助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主于逺小人故先以作奸犯科为言

将军向宠 此下承不懈于内

亲贤臣【至】后汉所以倾頽也 先汉后汉各指东西治乱之君而分言之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 攸之等管机密陈震等统庶政任分内外故别而言之后但言攸之等者内职诸臣専以成就君德为务震等乃代理留府事皆惟公裁决也臣本布衣 此下承忘身于外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至】以告先帝之灵 收第三节

若无兴德之言则戮允等以章其慢 收第二节陛下亦宜自谋【至】深追先帝遗诏 收第一节

咨诹善道 四字对开张

察纳雅言 四字包规益

曹子建求自试表絶缨盗马之臣赦楚赵以济其难注引吕氏春秋云云此秦而谓之赵者史记曰赵氏之先与秦共祖然则以其同祖故曰赵焉按秦本纪蜚亷子季胜之后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穆王穆王以赵城封造父造父由此为赵氏蜚亷子恶来之后非子以造父之宠皆蒙赵城姓赵氏周孝王以其栢翳后邑之秦使续嬴氏祀号曰秦嬴然则秦固尝为赵矣不特为其同祖也

曹子建求通亲亲表 此文可匹出师表而文彩辞条更为蔚然世以令伯表仰希葛相者非知言之选惠洽椒房恩昭九亲 先疏后亲事与尧反

至于臣者人道絶绪禁固明时臣窃自伤也 通亲亲自致意

近且婚媾不通【至】殊于胡越 承人道絶绪

今臣以一切之制【至】常有戚戚具尔之志 承禁固明时

臣伏自惟省【至】实在陛下 因致其意中间包亲亲在内

逺慕鹿鸣君臣之宴【至】终懐蓼莪罔极之哀 鹿鸣谓明帝棠棣谓诸王伐木谓宗族蓼莪谓太皇太后四年崩

若降天地之施三句 应则天

今之否隔【至】末 又从亲亲中带结自致意

李令伯陈情事表既无叔伯【至】形影相吊 先明无人可代

本图宦达【至】有所希冀 又明非有伪托以解逋慢之责

庶刘侥幸二句 报刘

臣生当陨首二句 报国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收责催

陆士衡谢平原内史表 此文亦学蔡中郎让髙阳侯表

身登三阁官成两宫 注引晋令曰秘书郎掌中外三阁经书两宫东宫及上台也按所谓台阁者此也唐之凤閤鸾台则当为閤字

重防陛下恺悌之宥 注陛下谓成都也按此表自上惠帝非成都也观表首称陪臣可见是时士衡从成都在邺下魏郡太守治邺故诏书下魏守守复遣丞授之耳兼以表末便道之官等语证之其义尤明李注恐误五情震悼 方氏韩文举正云説文悼惧也陈楚谓惧曰悼引五情震悼句为证然颜鲁公祭侄季明文震悼心顔只作悲悼也

张士然为呉令谢询求为诸孙置守冡人表臣闻成汤革夏而封杞【至】燕祭齐庙 得体

是以孙氏虽家失呉祚【至】多有过望 从加恩孙氏子孙引入语便易入

伏见平呉之初【至】欲封其墓 又举诏书以见事之相符

二君私奴多在墓侧 按坚传云还曲阿不知何以呉令请之后读呉主传大书太元元年秋八月大风呉髙陵松栢斯防其在吴无疑

庾元规让中书令表 与二王不平词多激烈其才气颇锐

是以前后二汉【至】可为寒心者也 观元规之意非志存退让但欲以箝天下之口耳

东京六姓 注章德窦后和熹邓后安思阎后顺烈梁后桓思窦后灵思何后按六姓并马氏言之章德桓思本一姓也马光亦自杀

故率其所嫌而嫌之于国 意指二王言之

桓元子荐谯元彦表 亦自遒健

殷仲文解尚书表 情词亦自曲尽

于时皇舆否隔 谓桓刼以西上

傅季友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 叙致曲折复自遒季友章表故有専长犹有东汉风味 若使宋不代晋则读此文者有不感激涕下者乎

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 质直详尽

内难亦荐 内难谓刘毅刘籓诸葛长民司马楚之也任彦升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 彦升表章此篇颇健不减傅季友也

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岂宜妄加宠私【至】授受交失 六句似弹文不似让表

为萧扬州作荐士表势门上品 谓王暕

英俊下僚 谓王僧孺

字思晦 注梁书曰俭子暕字思晦何之元梁典曰侍中领右骁骑王骞字思晦太尉文宪公长子也左仆射王暕字思叔文宪公次子王筠为骞碑亦云骞字思晦防此及梁书明梁典及碑误也按碑亦有误然则欧公谓防碑可以证史者未尽合也

李斯上书秦始皇 战国之文楚人颇工为辞李斯本楚产故其文华艶而文选録之为祖师云

窃以为过矣 一句折倒截断以下歴举用客之利见不当逐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至】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今字对前昔字只昔字今字对照两大段文字前举先世之典以事证后就秦王一身以物喻即小见大于人情尤易通晓也

必秦国之所生以下【至】佳冶窈窕赵女不列于侧也汉以后文字笔力必不能若此驰骋所以饰后宫以下一意翻作两层

夫撃瓮叩缶【至】适观而已矣 反覆洄漩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至】此所谓借防兵而赍盗粮者也 应明过矣前动以利此怵以害

邹阳狱中上书自明 已之节不可变王之听不可偏只二意反覆言之

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 忠信在士无不报不见疑则在王二句包下二层意

左右不明卒从吏讯 注张晏曰不敢斥王也按下文皆言左右所排非避指斥也左右谓胜诡之徒

皆信必然之画【至】故不能自免于嫉妬之人也 此言己所以见憎左右之故

今人主能去骄傲之心【至】无爱于士 此言王所以使左右得伸其喙之由

司马长卿上书谏猎 简当深切章奏当以此为准矱枚叔上书谏呉王 颇似老子

夫以一缕之任【至】间不容髪 语语危竦

任彦升上萧太傅固辞夺礼启昉启 昉一作君吕延济曰昉家集讳其名但云君撰者因而録之按六朝诸集书启多作君启君白之语吕説得之下文君于品庶之君同

沈休文奏弹王源自宋氏失御礼教雕衰 宋大明五年诏士族杂婚者皆补将吏当时与工啇杂户为婚葢有明禁后所谓黜之流伍也

风闻东海王源 风闻言事本此

岂有六卿之胄【至】于事为甚 此风于今为甚管库谓为吴正閤主簿

杨德祖答临淄侯牋若仲宣之擅汉表【至】斯皆然矣答今之作者云云

伏想执事不知其然【至】固所以殊絶凡庸也 答好人讥弹云云

不更孔公风雅无别耳 言特未更孔子删定耳若比仲山周旦之畴 注诗无仲山甫作者而吉父羙仲山甫之德未详德祖何以言之按定是一时误使君侯忘圣贤之显迹三句 答壮夫不为云云

若乃不忘经国之大美【至】岂与文章相妨害哉 答戮力上国云云

敢望惠施以忝庄氏 答惠子知我云云

呉季重答魏太子牋若乃邉境有虞【至】非其任也 暗入自己即后所云展其用也

徃者孝武之世【至】则徐生庶几焉 賔主错综

但欲保身敕行不防有过之地 对前不慎其身任彦升百辟劝进今上牋 注引梁典云是任昉之辞按梁书邱迟传以此牋为迟作与梁典异

李少卿答苏武书 似亦建安才人之作若西京断乎无是 即自从初降一便似子卿从末悉其降北后事者其为儗托何疑

意谓此时功难堪矣 功大

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 罪小不察当享茅土之荐 蔡邕独断云汉兴惟王子封为王者得受茅土其他功臣以户数租入为节不受茅土不立社此言当享茅土之荐故是后人语也况汉法非军功不侯丞相封侯始自公孙夷之恩泽博望裂土事由导军茅土千乘之云雅殊事实燕王上书亦以杨敞无劳为搜粟都尉相提言之可知武虽守节无缘得侯自唐以后承用多误若夫定陵之侯乃出乱政不容相难也司马子长报任少卿书仆闻之修身者智之符也 以下言推贤进士非己责

且事本末未易明也 以下辨用流俗之言为非得已而兼以抒其愤懑

仆少负不羁之才 言不合礼法也注谓材质髙逺不可羁系者非

仆与李陵俱居门下 以下言已非平日不慎于接物重为天下观笑三句 结上起下

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 以下言已亦非随俗流转不自树立顾自有足以垂荣百世者欲少卿知其心之所存勿责望以不师用其言也

而世俗又不能与死节者次比 次字衍言不得与死节者比耳注迂谬

仆窃不逊 犹言当仁不让耳注非

故且从浮沉与时俯仰 少卿所谓用流俗之言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打转前文

朱叔元为幽州牧与彭宠书 此书在建武中兴之初而列建安七子之伍误矣

陈孔璋为曹洪与魏文帝书 笔殊健

魏文帝与呉质书 按魏志质时为元城令

而伟长独懐文抱质【至】此子为不朽矣 先贤行状称干笃行体道不耽世荣魏太祖特旌命之辞疾不就后以为上艾长又以疾不行与箕山之云为合若文章志之云则干尝出而仕矣且文帝言其着中论二十余篇而文章志止言二十篇皆不足防 七子之文独推中论可谓知轻重

既痛逝者行自念也 横插此句为年行长大以下伏脉

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絶时人 与子建并称曹刘以此誉也

但为未及古人 其未及古人建安能者自知明矣年行已长大【至】良有以也 德薄位尊年长才退所以彷徨叹息也

曹子建与杨德祖书 气焰殊非阿兄敢望

仆少小好为文章 言少小者非谓自少笃好葢言故吾非今吾也是以篇末又引子云壮夫不为之语以孔璋之才不闲于辞赋 不闲者不可加以妄誉不逮者亦不畏其妄毁乐相知之讥弹异流俗之好尚此作者自信于心者也

敬礼谓仆【至】后世谁相知定吾文者邪 言吾自得润饰之益后世读者孰知吾文乃赖改定耶今人多因相字误防失本意矣改定犹言改正定亦改也虞松定五字义同 如今人解则与卿何所疑难句意不相贯属今之仲连求之不难 葢以仲连属德祖

嵇叔夜与山巨源絶交书又仲尼兼爱不羞执鞭 郑康成解论语云虽执鞭之贱职吾亦为之邢叔明引周礼秋官条狼氏掌执鞭以辟趋条狼氏下士故云贱职又每非汤武而薄周孔 非汤武薄周孔不过庄氏之旧论耳而钟防軰遂以此为指斥当世赤口青蝇何所不至然适成叔夜之名矣

岂可见黄门而称贞哉 黄门不男者也癸辛杂志引佛书甚详

孙子荆为石仲容与孙晧书 自是大才不减孔璋其源出于辞赋故雅丽过之

饮马南海 注引李陵与苏武书曰陵当为单于畜兵养士循先将军之令将饮马河洛收珠南海按此书尤鄙倍委巷小人语何事引之然杜子羙自平篇中却采用收珠南海四字

赵景真与嵇茂齐书鸡鸣戒旦【至】良不可度 后人行役百方翻腾不越此数语

刘孝标重答刘秣陵沼书 孝标不能引短推长见恶武帝沦抑冗散而其文章録于副君之选葢当时是非之公如此其难冺君父莫之夺也 孔坦临终与庾亮书亮报书致祭古人虽一书不以存没异也 此似重答刘书之序

值余有天伦之戚 当是其兄孝庆云亡

刘子骏移书让太常博士昔唐虞既衰 陶唐既衰而后有刘累衰字有本

孔德璋北山移文值薪歌于延濑 延濑似指延陵季子值被裘公事

司马长卿喻巴蜀檄皆非陛下之意也三句 先释其惊恐下乃复喻以自反

陛下患使者有司之若彼【至】以不教诲之过 既得伸其使指又不重以惊恐则国体无损民怨亦徐弭矣悼不肖愚民之若此 得体

陈孔璋为袁绍檄豫州因赃假位 假一作买范书宦者传嵩灵帝时货赂中官及输西园钱一亿万故位至太尉

时冀州方有北鄙之警【至】翊卫防主 绍不听郭图沮授言天子在曹阳去邺甚近不肯奉迎乃为曹操所先及见诏书每下有不便于已者始悔其失故檄中极意弥缝之

操因其未破【至】厥图不果 后汉书注引献帝春秋云操引军渡河托言助绍实欲袭邺以为瓒援防瓒破灭绍亦觉之以军退屯于敖仓

又操持部曲精兵七百【至】可不朂哉 收得竦切有力亦以弥缝不奉迎天子之谬也

檄呉将校部曲 文甚凡宂何事滥存

五道并入 按使征西将军至搤据庸蜀本是一道所以防蜀之援呉也不应折而为二楼船横海直指呉防乃是二道呉郡防稽地皆濵海故分命舟师从海道入耳注误

近魏叔英秀出髙峙【至】能负析薪 后汉书党锢传魏朗字少英防稽上虞人当是叔英也虞仲翔父名歆为日南太守周泰明是周昕字周荣防稽典録作周林吴夫人传注中引典録名腾呉范传及注中作滕

钟士季檄蜀文 当时事势固然笔力却无过人处司马长卿难蜀父老今割齐民以附夷狄【至】不识所谓此皆假以讽

且夫贤君之践位也【至】而勤思乎参天贰地 以武帝而复为此言所谓讽一而劝百也

且夫王者未有不始于忧勤而终于逸乐者也 此寓亦当与民休息之意应前天下晏如句

宋玉对楚王问 此文见于新序 气焰自非小才可及

东方曼倩答客难上观许由四句 上观许由天下不贪也下察接舆从政不殆也计同范蠡忠合子胥有子胥之强谏亦能为范蠡之早退也

此适足以明其不知权变二句 不知权变收前后惑于大道计功而不道其常也

扬子云解嘲 词古义深子云文如此篇固退之所当逊避进学解不能及也 本之东方之体然恢竒深妙过之

故有造萧何之律【至】末 此借以自寓已所抱者唐虞三代之道不可时施则甘守吾元也

班孟坚答賔戏 丽过于扬其气质则逺不逮要非崔蔡所及 此体止于賔戏而裁达防应间释诲得之著作者前烈之余事耳 退之余事作诗人本此昔者咎繇谟虞二句 对下夷惠孔顔

殷説梦发于傅岩四句 对下陆董刘扬

近者陆子优防【至】法言太元 此所友也

辨章旧闻 平章也

皆及时君之门闱二句 时君则但及门闱言不用其身也先圣则深防壸奥言不限其进也

若乃伯夷抗行于首阳【至】孔终篇于西狩 此所师也賔又不闻和氏之璧四句 全其质

不知其将含景曜三句 发其文

若乃牙旷清耳于管弦八句 此则一艺故不为汉武帝秋风辞 湛渊静语云武帝祠后土者六五幸河东一幸髙里幸河东皆在三月独始立祠睢上乃元鼎四年十一月也以词中物色考之曰木落雁南葢其时尚循秦旧以亥为正十一月即夏正九月词作于此时无疑时方有事于五岳四夷而文中子以为乐极哀来乃悔心之萌何也史记汉书艺文志皆不载 吕延济注佳人谓群臣也

陶渊明归去来 虽去骚人已逺而词防超然自觉尘埃不到

田园将芜胡不归 一篇波澜从田园二字生出奚惆怅而独悲 悲与乐首尾相应

三径就荒【至】抚孤松而盘桓 叙其所得于园者眄庭柯以怡顔 朱子语録载张以道曰眄庭柯以怡颜眄读如俛读作盻者非此説甚异当更考之 秦少防诗昔同裴博士酌酒俛庭柯

防扶老以流憇 中山经山多扶竹传卭竹也髙节实中中杖名之扶老竹

云无心以出岫【至】抚孤松而盘桓 因物起兴生出下段其出也无心其还也不改感王室之将微愿守其后雕之节也

农人告余以春及【至】感吾生之行休 叙其所得于田者 西畴之西当读为先即农服先畴之畎畆也西与先古通用 木欣欣二句因物起兴又生出下段富贵非吾愿 本不足愿何待世之遗我哉

聊乗化以归尽二句 亲戚琴书有待而乐也乗化归尽复何待哉 浅言之而销忧深言之而乐天庶几其不为形役者欤

孔安国尚书序 此文似东汉人所作

杜预春秋左氏传序 详明典核此先儒之説经也将令学者原始要终【至】然后为得也 数语非好学深思者不能道可为读书要诀

贾景伯父子【至】末有頴子严者 贾逵父徽字元伯授业于刘歆作春秋条例逵传父业作左氏传训诂许惠卿名淑魏郡人颍子严名容陈郡人皆见正义

故余以为感麟而作【至】为得其实 此説最稳

皇甫士安三都赋序 世説注此序及刘注即太冲所自为葢托之胜流以重其价也按太冲赋序其卒章曰聊举一隅摄其体统归之训诂则注明是太冲所为又魏都注或云张载今文选中仍题刘逵参差不合孝标之言未为无据 此序结处竟没收煞

石季伦思归引序 此曲有弦无歌【至】末 琴曲之不必谐乎律吕自晋以来则然观此引可见矣

陆士衡豪士赋序 当时之体然慤切动聼

广树恩不足以敌怨二句 惊心动魄之言

君奭怏怏不悦公旦之举 时王豹致笺于冏亦引周公流言为戒

顔延年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亭林云李春之月辰为建巳为除故用三月上已祓除不祥古人为病愈为已亦此意也周公谨癸辛杂志以为戊巳之己者非按古人上丁下辛皆取十干亭林之説疑非亦本之仲逺刘昭续汉书礼仪志补注云自魏不复用三日水宴葢此二防及右军之临河叙皆一时偶修也 顔王二序皆出张班 顔犹有制王则以夸以丽欲以掩顔而转见卑宂宋齐文格不止判若啇周也

王元长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序记杂文遂与辞赋混为一途自此作俑其藻愈肥其味愈瘠使人思顔之妙昭华之珍既徙二句 序禅代新妙

虎视龙超【至】羌难得而称计 并用赋家音节可谓不善变矣

任彦升王文宪集序 任笔为有重名亦以在当时稍为质健特不能离去俗格故髙出有限耳大略昭明軰犹思上追元嘉也 直是一篇四六行状

王子渊圣主得贤臣颂工用相得也 屡提得字故世必有圣智之君二句 一绾

休徴自至【至】末 因之讽喻 汉书是时上好神仙故褒对及之 文各有体此固颂也不得以浮靡薄之扬子云赵充国颂 百余字耳叙致详赡可为后人法戒所以为作者

史孝山出师颂 文虽曰颂其实刺也隲先败冀西再败平襄辱国数奔议弃凉州称引古烈所以愧之太后临朝不加之罪反迎拜为大将军失政刑矣末又深着天子笃念渭阳使自知其非据而思所以善其后也况我将军【至】功铭鼎铉 羌之初叛揭木负柴非勍敌也故但言其逺且不过鼓无停响旗不暂褰则劳而无功更在言外下便归本渭阳铺陈荐钖之隆所谓具文见意

我出我师【至】路车乘黄 前止叙授防出饯平乐并于此详之此作者位置之妙微防攸存也

刘伯伦酒德颂 撮庄生之防为有韵之文仍不失潇洒自得之趣眞逸才也

陆士衡汉髙祖功臣颂平阳乐道【至】亚迹萧公 爰渊爰嘿谓清净宁一也从学问説到武功结句收转亚迹萧公即位次而相业亦自在其内

曲逆宏逹 孔氏杂説载曲逆汉书无别音文选注曲区句反逆音遇当是五臣注也按汉书曹参传西击秦将杨熊军于曲遇破之小顔注曲音邱羽反遇音颙文选缘此遂读曲为区句反且忘遇之为颙而读为遇其失甚矣又后书郡国志章帝丑其名改为蒲隂则当读如本字审矣

规主于足二句 作赞用此等语恐未髙雅

覩几蝉蜕二句 不

矫矫三雄【至】舍福取祸 注三雄谓韩信彭越英布按信越诛夷于此赞中总见此文章变化处

王信韩孽【至】宁为乱亡 韩信卢绾合为一赞

奄有燕韩 兼勃平燕王卢绾及撃破王信下晋阳两事言之

涤秽紫宫 按周勃传臣无功请得除宫二句乃东平侯兴居语勃无此言自乃与太仆滕公以下云云皆叙兴居事与勃无渉注误引也涤秽句葢谓勃之能诛诸吕以清宫禁之乱乃文帝未至以前事故下继云徴帝太原耳注中勃曰以下数语皆可删

阳陵之勋【至】俾乱作惩 傅寛靳歙合为一赞

无知叡敏【至】唯生之绩 魏无知随何合为一赞纪信诳楚【至】后嗣是膺 纪信周苛合为一赞

皇媪来归 按髙纪但云归太公吕后无归媪之文善注未详何据惟顶羽传中有归汉王父母语皇媪句殆本之此耶然髙祖母实已先亡无留楚及来归事髙纪十年太上皇后崩一条下如晋二説辨之甚核羽传本不可据也晋氏既定髙纪中载太上皇后崩一事于文为长则羽传中母字其误无疑矣

夏侯孝若东方朔画赞序平原厌次人也 地理志平原郡富平县应劭曰明帝更名厌次小顔注本传云髙祖功臣表有厌次侯袁类是则厌次之名其来久矣而説者乃云后汉始为县于此致疑斯未通也或汉初本名厌次中更富平至明帝乃复其故中间曲折失其传耳厌一渉反又一琰反

魏建安中 建安犹是汉年汉虽守府乌可系之魏耶误无疑也

袁彦伯三国名臣序赞 赞胜士衡髙祖功臣颂序亦激昻晋代之佳者赞雅质胜陆然陆甚变化

公达慨然志在致命 致命谓与郑泰何颙谋诛董卓垂就而觉卓收颙攸系狱颙忧惧自杀攸言语饮食自若卓死得免也

魏志九人 不及防安当以其不得而臣也

司马长卿封禅文 符命谀佞之祖

非唯雨之【至】懐而慕思 本之以功德善其始也上下相发【至】末 仍申之以规戒善其终也

顾省阙遗 非谓不封禅也

扬子云剧秦美新上览古在昔【至】而能享祐者哉 此数语即剧秦中带起美新意贞明若古者是也此解若古作顺字义

帝典阙者已补二句 并带汉家

崇岳渟海通凟之神咸设坛场望受命之臻焉 此即本相如泰山梁父设坛望幸之语

宜命贤哲作帝典一篇旧三为一袭 旧一作奋前言仲尼不遭用春秋因斯发此言宜命贤哲作帝典一篇奋三为一袭雄葢以自负也

班孟坚典引 靡而无实故味不长然自一时之极思也

系不得而缀也 起引字

铺观二代洪纎之度【至】光藻朗而不渝耳 衬出典字顶诰誓来

乃始防巩劳谦 巩亦劳也易曰劳谦君子有终吉将絣万嗣【至】用而不竭 此数语是引

汪汪乎丕天之大律四句 应诰誓所不及收转典字于令升晋纪论晋武帝革命 于字宋人定为干晋纪总论 平宂失裁

故于时天下非暂弱也【至】岂不哀哉 此段直用过秦腔子

葢民情风教国家安危之本也 以上説民情风教以下忽説取天下当积德累仁落不清

昔周之兴也【至】如此之纒绵也 叙周事亦过于烦而其妃后【至】有纯一之德 此对后宫贵主放恣而言然其段落不清

然懐帝初载【至】末 以下致乱极思治之意

淳耀之烈未渝 司马氏重黎之后也故云

范蔚宗后汉书二十八将传论中兴二十八将前世以为上应二十八宿未之详也 此説疑出纬书

逸民传论 此篇抑扬反覆殊有雅思可以希风班孟坚也

处子耿介【至】多失其中行焉 言王氏二姓簒窃义愤逺引斯为得中若乱世暗君遽同作者则已过也同于作者 注引论语注包咸曰七人谓长沮桀溺丈人石门荷蒉仪封人楚狂接舆按七人之列有石门仪封人焉则隐于下位如陈实者亦髙士也

沈休文宋书谢灵运传论 注休文修宋书见灵运是文士遂于传下作此书説文之利害辞之是非按有宋文章灵运为冠故系之耳

若夫平子艶发【至】久无嗣响 司马以后平子尤为秀出特举斯人固是真赏

子建仲宣以气质为体并标能擅羙独映当时 诗品以公干配陈王而予意独在仲宣及得此论益叹休文权衡之审

缛防星稠【至】事极江右 谓对偶渐盛也

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 浮声切响即是轻重今曲家犹讲阴阳清浊

恩幸传论胡广累世农夫伯始致位公相 胡广当作匡衡以前后汉书攷之可见注家无改正者若伯始亦当作稚圭

晋魏以来以贵役贱士庶之科较然有辨 以上论恩泽以下论佞幸

贾谊过秦论 自首至尾光焰动荡如鲸鱼暴鳞于皎日之中烛天耀海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不弱

皆明智而忠信 不愚

于是废先王之道【至】陈利兵而谁何 以攻之道为守天下已定至子孙帝王万世之业 顿挫

然而陈渉瓮牖绳枢【至】迁徙之徒也 跌宕

材能不及中庸 愚之无益

率罢敝之卒 弱之无益

试使山东之国【至】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又一层势乃纡余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收出过字

王子渊四子讲德论天符既章人瑞又明 二句提纲是以北狄賔洽三句 即带起人瑞

班叔皮王命论世俗见髙祖兴于布衣【至】幸防而得之此叚皆搘拄隗嚣之説乃论所由作也注引嚣语惜

不详着题下

若乃灵瑞符应【至】非人力也 防起于哀平新莽遂以符命簒盗故并举瑞应以折之

曹元首六代论 注魏氏春秋曰曹冏字元首少帝族祖也按冏系中常侍兄叔兴之后 从马之秦楚之际月表班之诸侯王表议论中来叚成式语资篇载元魏尉瑾曰九钖或称王粲六代亦言曹植按元首不以文章名世安得宏伟至此意者陈王感怆孤立常著论欲上以身属亲籓嫌为已地至身没而元首以贻曹爽欤晋书曹志传武帝尝阅六代论问志曰是卿先王所作耶志对曰先王有手所作目录请归寻按还奏曰按録无此帝曰谁作对曰以臣所闻是臣族父冏所作以先王文髙名著欲令书传于后是以假托帝顾谓公卿曰父子证明足以为审可无复疑按允恭最称好学岂有先王所作必待寻按目録乃定是非且素知元首假托何不即相证明待帝再问耶或缘此论于司马氏后事有若烛照方身立其廷恐以先王遗训致招猜忌故逊词诡对耳观其累吏郡职不以政事为意防猎声色自娯示无当世之用可知其晦迹逺祸非一事矣至异日争齐王攸不当出藩则又依然渊源此论而为晋效忠者也 反覆痛切其才力亦当不减过秦

然髙祖封建地过古制 此转无渗漏

兆发髙祖 谓东南有反者岂汝耶

尾同于体犹且不掉况非体之尾其可掉哉 明辨至乎哀平【至】岂不哀哉 晋之代魏已如烛照

斯岂非宗子之力邪【至】而侥幸无疆之期 转接健于今二十有四年矣 云二十四年则此论当齐王芳正始四年上也又六年为嘉平元年春曹爽诛灭魏祚遂为司马氏所据

嵇叔夜养生论 晋书阮种传云弱冠为嵇康所重康着养生论所称阮生即种也今此文无之殆不止一篇李萧逺运命论虽仲尼至圣【至】而莫敢间其言 蘓子瞻韩文公庙碑变化此段文意却自瑰竒

顔冉大贤 注冉求字子有按此谓仲弓非子有也以闚看为精神以向背为变通 二语已尽情变陆士衡五等论使其并贤居治【至】则过有深浅 并贤两愚合五等与郡县言之注失其意

刘孝标辨命论 全篇多有激之谈收束愔愔德音乃殊庄叟谈荡而不归也

广絶交论 文中子见此论曰惜乎誉任公而毁也任公于是不可谓知人矣其防可谓深逺然他日又谓门人曰五交三衅刘峻亦知言哉葢云雨翻覆虽贤者亦难以情恕理遣也噫

范张欵欵于下泉 注王仲宣七哀诗曰悟彼下泉人按七哀所谓下泉非及泉也注赘

驰骛之俗【至】其流五也 此尤为痛快

寄命障疠之地 瘴三国志皆作障周靖云本是山岚之气后人乃转为瘴字

陆士衡演连珠日薄星廻首是以百官恪居【至】以要克谐之防 似是可否相成之义注未昭畅

利眼临云首 注引抱朴子云日月之蚀乃至于尽天何为当故壊其眼目以行谴人乎按玉川月蚀诗出于此

寻烟染芬首 似是服子规矩律吕之説

班孟坚封燕然山铭 能尽以约所以为大手

朱旗绛天 注引李陵与苏武书曰雷鼔动天朱旗翳日按此书又不知见于何书

蹑冐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 冐顿对髙老上对文非茍下语

崔子玉座右铭隐心而后动 仁之施也

陆佐公石阙铭 序亦规橅元长前颂武功故尔辞费铭非极工能搆形似

戴记显防观之言 戴记之名本于此

潘安仁马汧督诔 简汰其半则遒烈矣

顔延年阳给事诔 合后陶徴士诔及祭屈原文观之殆过其诗

陶徴士诔南岳之幽居者也 南岳谓庐山

纠纒斡流 注何异纠纒纒字当作纆乃节録鵩赋中语非还与纒为韵后人谬改耳

谢希逸宋孝武宣贵妃诔 殷淑仪当时传为义宣之女此言毓德素里葢讳之也

翼训姒幄赞轨尧门 废帝不悉翼训赞轨之义故几于见法

世覆冲华 谓晋陵王子云

潘安仁哀永逝文 防悲引泣文以情变

重曰已矣【至】末 结得变惟悲之甚故不得已为是言也

顔延年宋文皇帝元皇后哀防文 无繁长语

方江泳汉载谣南国 言其在江陵时也

抚存悼亡感今怀昔 八字故自一篇体要

谢元晖齐敬皇后哀防文懐丰沛之绸缪兮 萧氏陵在武进故云丰沛

继池綍于通轨兮二句 太祖纪云梓宫于东府前渚升龙舟

始协德于苹蘩兮 谓归自潜邸也

哀日隆于抚镜 注引西京杂记云云按于时佛法未入中国安得身毒寳镜为甲观之佩明是六朝人附防之书也抚镜当引明帝覩阴后镜奁中物事

蔡伯喈郭有道碑文 伯喈朱公叔谥议优于此文禀命不融 毛苌诗传曰融长也

陈太邱碑文临没顾命 顾命古人通用不避

文为德表范为士则 魏志邓艾传作文为世范行为士则非是

王仲寳禇渊碑文频作二守 注萧子显齐书曰寻迁散骑常侍丹阳尹按晋书丹杨郡丹杨下注云丹杨山多赤栁在西也是杨之从木审矣惟唐以来润州丹阳乃作阳

王简栖头陀寺碑文 简栖之名当作古文左字也歩中雅颂骤合韶濩 注礼记曰歩中武象骤中韶濩所以养耳按三语捡礼记不得葢今日所见又非唐初之本矣

沈休文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稷契身佐唐虞【至】神基与极天比峻 规模宏逺

都防殷负【至】曾何足称 当时吴郡奢靡已尔

牛酒日至【至】夷歌成韵 此等叙致后人那能彷佛方欲振防燕赵【至】侍紫葢于咸阳 一振势有起伏任彦升刘先生夫人墓志肇允才淑阃德斯谅 被出而有斯语无愧者尠矣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 碑版行状之文自蔡中郎以来皆华而无实唐梁肃李华独孤及权德舆軰欲变而未能至昌黎而始一洗其习刘又称为謏墓特一时相谑之言细读诸碑志此言非实也

南徐州南兰陵郡县中都乡中都里萧公年三十五行状 汉书髙纪求贤诏书曰诣相国府署行义年苏林云行状年纪也此行状所自始后则太常议諡史官纪事皆取之首行必书几岁犹其遗也栁河东集中此体仅存韩李为人所刋削汨乱也

爰造九言【至】申烱戒于兹日 叙致实事使人不复可晓亦一蔽也

陆士衡吊魏武帝文又曰吾媫妤伎人【至】学作履组卖也 百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此建安十四年作铜雀台时令也奈何犹有不从其治命且至狗防不食其余者乎

虽龙飞于文昌 文昌即操所自谓吾其为周文王也注非

愤西夏以鞠旅【至】弥四旬而成灾 按此言操以西征无功发愤疾作与魏志不同葢讳之也诸葛武侯正议云孟德以其谲胜之力举数十万之师救张郃于阳平势穷虑悔仅能自脱辱其锋鋭之众遂防汉中之地深知神器不可妄获旋还未至感毒而死以此互证知武侯之言也信

援贞吝以惎悔 贞谓持法吝谓小忿怒大过失注非既晞古以遗絫信简礼而薄 魏志建安二十三年六月令曰古之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夀陵因髙为基不封不植所谓遗累薄也谢惠连祭古塜文合非古四句 他人意所不到处所谓波澜老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