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徐一士Ctrl+D 收藏本站

余学少根柢,而早岁即喜弄笔墨,其为刊物写稿,始于清宣统间。光阴荏苒,久成陈迹,其迹亦早已不存矣。少年气盛,以为将来可为之事正多,此不过偶尔消遣而已。不料此后长期写稿,若一职业,暮岁犹为之不休。三十余年来,世变日亟,个人之环境亦因之而异,回溯畴曩,渺焉难追。聊就忆及,试话旧事。

在拙稿见于刊物之前,幼年即尝有试写笔记聊以自娱之事。此项雏形(其实够不上说什幺雏形)笔记之试写(亦可云偷写)时,年甫九岁也。今欲谈此,可将余幼受家庭教育之情形,大致一谈。

吾家累世重家学,学业得力于父兄之教诲者为多,而余所得于塾师者尤鲜,以余幼时乃一逃学之孩子也。余自六岁正式人塾读书,八岁患腹痛之病,颇剧,百方调治,而时愈时发,病根久不除。父母钟爱,惧其夭折,对于塾课特予宽假,到塾与否,颇听自便。余苦塾中拘束,藉此遂得解放。病发时固不上学,即值愈时亦多旷课。其后病不常发,而余之不上学,已习惯而成自然(惟塾中讲书时,每往听讲,类乎旁听之性质)。有以“赖学”、“逃学”相嘲者,不遑顾矣。

当此废学之时,而仍与书卷相亲,则以吾父之教,获益甚大。吾父为余讲书最多,作非正式之教授。教材甚广,盖自经、史、子、集(所谓“正经书”)以至小说之类(所谓“闲书”),不拘一格,随时选讲。讲者娓娓不倦,听者易于领会,教法注重启发读书之兴味,不责其背诵(于“正经书”,有时亦令将所讲者熟读成诵,然不为定例),以视塾中读书,有苦乐之不同。关于“闲书”,曾为讲《三国志演义》,自首至尾,完其全部(开首十数回讲过后,即令余自讲,吾父听之,酌加指导),以其为文言而杂白话,得此基础,可为阅读他书之助也。《聊斋志异》,亦在选讲之列。又尝为讲《西厢记》,则惠明下书一段也。此外如《水浒传》、《儒林外史》、《西游记》、《封神演义》、《隋唐演义》、《儿女英雄传》、《三侠五义》等等,均自阅之(《红楼梦》,吾父有手批之本,而其时余不喜阅,此书固非稚年所能感觉兴味者也)。

当此之时,科举未废,所谓“书香人家”多不愿子弟看闲书,致妨举业。吾父则利用之以为教材,除鄙恶者外,喜令余辈阅看,而加以指导,为言其价值之高下及优劣工拙之点,时亦于书上加眉批或圈识以示之,俾可触类旁通,此实当时家庭教育所少见者。

“正经书”除讲过者外,亦每自行阅读,由少而渐多,惜熟读成诵者太少,故至今深感根柢之浅薄焉(喜读史,实际是看,似受《三国志演义》之影响。此书以史事为纲,虽羼入许多不经之谈,而写来兴会淋漓,能诱启读史之兴趣,并闻其与正史多不合,亦欲以《三国志》相比勘,由此而及其他。至吾父所选讲者,《史记》为多)。

笔记之属,吾父曾为讲《庸庵笔记》等,甚感兴味,亦后来研究近代史实掌故之张本。

吾家有一钞本《彩选百官铎》,明倪元璐所撰之《升官图》也,编制颇佳,可于游戏中藉识明代科举、职官等制度。每值岁时令节,家中每为“掷铎”之戏。平日亦偶为之。“掷”谓掷骰,“铎”以骰行也。清循明制而有所损益,吾父每为余辈言其因革异同,亦可为儿童时期之一种关于掌故的教育,诱启之力非细(余辈因是亦喜“掷”当时之升官图,惜无如倪铎之佳者耳)。

吾父对于家中儿童,常为说故事,或取材于经史之属,或取材于小说戏剧,多与德性及学问有关。余辈以听故事为乐,而儿童教育亦即寓是。

经吾父之讲说,对于昔人之着述,发生浓厚之兴趣,童心忽作动笔之想,可谓已经“斐然有述之志”(一笑)。于是裁纸为小册子数本,每本十余页,长宽各二三寸,而作写笔记之尝试焉。所写或记一时之观感,或述吾父所讲说,或书听讲之心得,每则寥寥数语。此虽极其幼稚,却不妨算作余最早之笔记也。犹忆其第一则,题为《月》,文曰:“水中有月,非水月也,乃天月也”盖观池中月影,偶动文思,遂振笔直书于小册子,稚气真可笑之甚。第二则似系关于孔子、老子学说异同者,则述吾父之语,意在备忘,其原文今已不记得矣。以下尚写有十则左右,均已忘作何语。

九龄童子,且是逃学的童子而写笔记,当时自觉实为“胆大妄为”之举动,故以秘密处之,极畏人知,一若做下亏心事者。不料秘册忽为吾三兄(和甫)发见,持而高声朗诵,且曰:“老五做文章矣!”(吾父七子,余次居五)“做文章”三字,在当时是何等严重,余羞赧之极,大有恨无地缝可钻之势,亟夺回此册而撕碎之,盖第一册未写完即中止。此际情景,大似一幕喜剧也。

吾三兄对吾学业夙极关心,尝正色以不应“赖学”相规诫。既不效,亦于余之看书时相指授。见余秘册后,以为此举虽若可哂,然所写文字均尚通顺,亦属可喜,故劝余继续为之,不必中辍。而余年幼怕羞,不敢再写。迨后来屡以笔记等稿发表于刊物,吾三兄犹话及此事,笑谓有志竟成焉。

吾三兄喜买书,旧书而外,新出书报,尤恒购阅(应书院类课试,常居超等前列,所得奖银,多为买书之用)。阅后每即畀余阅看。且谙习掌故,博闻强记,时为谈说,以记忆力之卓越,加以健谈,于名人轶事及各项制度,历历如数家珍。谈时或庄或谐,有声有色。吾四兄凌霄及余之致力研究掌故,实吾三兄导其先路,得其指示启发之力甚多。而余实兼受教于三四两兄也。吾四兄对余学业上之指导,亦犹三兄。余于诸兄均师事,而获益于三、四两兄者居最。

至余历岁为各刊物写稿之经过,言之孔长,兹不圳缕。所写各稿,前期未经留意藏┑,俄致散佚。迨后始事保存,而其间亡失者仍往往有之。惟收拾丛残,所存犹属不少。以质论,固未敢自信,以量论,却不无可观。虽东涂西抹,难入着作之林,而频年,实为心力所寄。垂老百无一成,此区区者幸尚不为读者所鄙夷。赋性疏拙,素寡交游,而以此颇获文字之交(或相访而识面,或神交而未晤),情谊肫挚,关切逾恒。即写稿之资料,亦每得裨助。此实当日从事写稿时所未敢意料而感激不能忘者,心境上亦赖获慰藉焉。去日苦多,人事无常,旧稿亟宜及时整理成帙,付印问世,以免将来尽归失逸。近承朱朴之、周黎庵两先生,收入《古今丛书》之三,亦征神交关切之雅,因理辑三十余篇,略以类相从。仍各注明某年,以《一士类稿》之名称出版。斯亦余写稿以来一可纪念之事也。

吾三兄在日,以余随时写稿,零碎披露,保存甚不易,屡劝出单行本,今乃不及见,思之泫然。

余学识谫陋,拙于文辞,故写稿不敢放言高论,冀免舛谬。所自勉者,首在谨慎,所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然“无过”不过“求”而已矣,岂易言哉?虽未敢掉以轻心,而能力有限,精神疲敝,仍恐舛谬不乏,所望大雅宏达,不吝教正,幸甚幸甚!

甲申(民国三十三年)孟秋,徐一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