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立命篇

王通Ctrl+D 收藏本站

【题解】

《立命篇》的所立之命,并非人之性命,而是天命。天命乃天地自然万物规律所在,即天道所在。天命虽然高深幽远,然而皆与人事相应,故吉凶祸福,皆源于人之所作所为,且无不相应。篇中贯穿着“性自命出,命从天降”的逻辑线索,提醒有道君子当上畏天命而心怀戒惧,居家则立德修身,在朝则推行善政,言动则不逾古礼,兴作则不违古制,始终保有自己的善心本性。在王通看来,立德修身当本乎仁义、达乎善道,拜师、教子、观德皆当遵循古礼。意在使人回归“直方大”的朴厚本性,达到“几于道”的完美境界。即便有人非议《续六经》,王通亦躬行“君子服人之心,不服人之言”,不与争辩。篇中借孔子庭训之教,申明儒家《六经》要义及修习之法,以期门生弟子皆能内修心性、外行圣道,无论立德修身,还是为政行教皆能各得其宜。王通实欲推行圣人教化,以期实现正万民之性而匡乾坤之命的伟大理想。《续书》不及太熙、《元经》不及仁寿,皆因朝政大坏、世道变乱。纵然社会治乱、人生穷达、祸福吉凶皆有运数,然而“兴衰资乎人,得失在乎教”。王通以君子矢志弘道的责任与担当,与门生房玄龄、杜如晦谈论为臣、为政之道。更就贾琼“富而教之”之问,热情赞颂了人心淳朴而为政无为的三代至世。在秉承儒家正统思想的同时,亦兼收老子的道家思想,肯定上古圣君无为的至世美政。值得注意的是,《立命篇》中亦有专章阐释气、形、识的辩证关系。其中所透射出的则是“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深层思考。针对气、形、识等哲学概念进行深入阐释,加之穷天地之理、尽生民之性,以求洞悉天命所在。在此基础之上,王通加以引申通过辨明天神、人鬼之别,进而阐明祭祀古制的深意所在。

9.1 文中子曰:“命之立也,其称人事乎①?故君子畏之②。无远近高深而不应也,无洪纤曲直而不当也③,故归之于天。《易》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④。’”魏徵曰:“《书》云:‘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⑤。’《诗》云:‘不戢不难,受福不那。彼交匪傲,万福来求⑥。’其是之谓乎?”子曰:“徵,其能自取矣⑦。”董常曰:“自取者,其称人邪?”子曰:“诚哉!惟人所召。”贾琼进曰:“敢问‘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何谓也⑧?”子曰:“召之在前,命之在后,斯自取也,庸非命乎⑨?噫!吾末如之何也已矣⑩。”琼拜而出,谓程元曰:“吾今而后知元命可作,多福可求矣⑪。”程元曰:“敬佩玉音,服之无⑫。”

【注释】

①称:相称,相应。本书《问易篇》:“子曰:‘稽之于天,合之于人,谓其有定于此而应于彼,吉凶曲折,无所逃乎!非君子,孰能知而畏之乎?非圣人,孰能至之哉?’”

②君子畏之:即畏惧天命。《论语·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③当:相当,相称。

④乾道变化,各正性命:阮逸注云:“引《易》以明命,因性而称也。”《周易·乾卦》:“《彖》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⑤“惠迪吉”三句:《尚书·大禹谟》:“禹曰:‘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西汉孔安国注云:“迪,道也。顺道吉,从逆凶。吉凶之报,如影之随形,响之应声。”

⑥“不戢(jí)不难”四句:《诗经·小雅·桑扈》:“之屏之翰,百辟为宪。不戢不难,受福不那。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彼交匪敖,万福来求。”东汉郑玄注云:“王者位至尊,天所子也。然而不自敛以先王之法,不自难以亡国之戒,则其受福禄亦不多也。”“彼,彼贤者也。贤者居处恭,执事敬,与人交必以礼,则万福之禄就而求之,谓登用爵命,加以庆赐。”戢,聚。此指学习。难,责难,责问。此指警戒。那,多。匪,非。

⑦自取:阮逸注云:“自取福。”即自取善道而得福。

⑧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⑨庸:怎么,难道。

⑩吾末如之何也已矣:此句似当为答复贾琼“死生有命”之后,对于身处乱世,面对门生“富贵在天”之问而发出的无奈感慨。见6.19条及注。

⑪知元命可作,多福可求矣:阮逸注云:“若周公乞代武王、仲尼求为东周,皆自作元命,终获多福,此知命之大者。”意在说明文中子秉承先圣大道,可以修明文教而复兴天命,为天下苍生谋求福祉。元命,见5.25条及注。多福可求,实模仿《诗经·大雅·文王》:“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⑫敬佩玉音,服之无(yì):南北朝谢庄《月赋》:“敬佩玉音,复之无。”化用《月赋》之诗句,意在说明谨遵先生之教,修习大道不止。玉音,此指文中子教诲之言。,止。

【译文】

文中子说:“天命之确立,应该是与人事相应吧?因此君子畏惧天命。无论远近高深没有不相应的,无论大小是非没有不相当的,因此君子将其归结于上天的安排。《周易》说:‘大道运行变化,皆与性命相应。’”魏徵说:“《尚书》云:‘顺道吉,从逆凶,吉凶之报如影随形。’《诗经》云:‘学先王之法,闻亡国之戒,则获福良多;遵贤人之礼,守谦恭之道,则万福自来。’应该就是这个道理吧?”文中子说:“魏徵,你能自取善道了。”董常问:“自取善道,应该就是与人的本性相应吧?”文中子说:“确实如此!实因人之本性所致。”贾琼上前说:“请问‘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是什么意思?”文中子说:“人事召之在前,天命应之在后,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这难道不是命吗?哎!对于‘富贵在天’,我也不知道该如何说解。”贾琼施礼告退,对程元说:“从今以后,我知道天命可以复兴,苍生可获福祉。”程元说:“我辈当谨遵先生之教,修习大道不止。”

9.2 文中子曰:“度德而师①,易子而教②,今亡矣。”

【注释】

①度(duó):衡量。

②易子而教:《孟子·离娄上》:“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

【译文】

文中子说:“古人衡量德行选择老师,交换孩子互相教导,如今这些制度都消失了。”

9.3 子曰:“不以伊尹、周公之道康其国①,非大臣也。不以霍光、诸葛亮之心事其君者②,皆具臣也③。”

【注释】

①伊尹:名伊挚,又名阿衡。聪慧好学,助汤灭夏,建立商王朝。汤崩,太甲即位,暴虐无道。伊尹流放太甲于桐宫,待其悔过而迎之还政。伊尹整顿吏治,体察民心,历事成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君主,勤政不息,辅政达五十余年。《史记》卷三《殷本纪》有载录。康:安定,太平。

②霍光:见3.11条注。

③具臣:《论语·先进》:“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西汉孔安国注云:“言备臣数而已也。”见7.19条“备员”注。

【译文】

文中子说:“不以伊尹、周公之正道安定国家的,不是真正的大臣。不以霍光、诸葛亮之忠心奉侍君主的,皆是充数的臣子。”

9.4 董常叹曰:“善乎!颜子之心也。三月不违仁矣①。”子闻之曰:“仁亦不远,姑虑而行之②,尔无苟羡焉③。‘惟精惟一’④,‘诞先登于岸’⑤。”常出曰:“虑不及精,思不及睿⑥,焉能无咎?焉能不违?”

【注释】

①三月不违仁矣:《论语·雍也》:“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②姑虑而行之:即就董常“时有虑焉”而言。见2.39条及注。

③尔无苟羡焉:阮逸注云:“颜回曰:‘舜何人也,余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彼颜回不羡舜也,故常亦无羡回,但虑而行之,自及矣。”意即勉励董常之意。

④惟精惟一:见5.9条“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注。

⑤诞先登于岸:《诗经·大雅·皇矣》:“帝谓文王:无然畔援,无然歆羡,诞先登于岸。”东汉郑玄注云:“畔援,犹拔扈也。诞,大。登,成。”岸,阮逸注云:“喻仁义之地也。”即达于仁道,臻于至善。

⑥思不及睿:实模仿《尚书·洪范》:“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西汉孔安国注云:“必通于微。”

【译文】

董常感叹道:“颜回之心,可贵啊!能够长久不违仁道。”文中子听闻说:“仁道本就不远,姑且慎思而行即可,你不必轻易羡慕他人。‘只要心思精纯专一’,‘就能率先达于仁道’。”董常告退后说:“虑事不精纯专一,思考不细致入微,岂能不犯过错?岂能不违仁道?”

9.5 繁师玄闻董常贤①,问贾琼以齿②。琼曰:“始冠矣③。”师玄曰:“吁④!其幼达也⑤。”琼曰:“夫子十五为人师焉⑥。陈留王孝逸⑦,先达之慠者也⑧,然白首北面⑨,岂以年乎?琼闻之,德不在年,道不在位。”

【注释】

①繁师玄:见1.14条注。

②齿:阮逸注云:“年齿。”

③始:刚,方。冠:即成年之冠礼。见2.23条注。

④吁:表惊叹之意。

⑤达:阮逸注云:“谓达道。”

⑥夫子:此指文中子。

⑦王孝逸:见1.27条注。

⑧慠:同“傲”,倨傲,桀骜不驯。

⑨北面:弟子行敬师之礼。旧时老师坐北朝南,学生北面受教,以示尊敬。

【译文】

繁师玄听闻董常贤明,便向贾琼询问董常的年龄。贾琼说:“刚满二十。”繁师玄说:“哎呀!年纪轻轻就明达大道。”贾琼说:“先生十五岁便做了别人的老师。陈留王孝逸,也是年轻达道桀骜不驯之人,纵然白首年高仍北面受教,明达大道岂在年龄?我听说,德行敦厚不在年龄大小,明达大道不在地位高低。”

9.6 门人有问姚义:“孔庭之法①,曰《诗》曰《礼》,不及《四经》②,何也?”姚义曰:“尝闻诸夫子矣:《春秋》断物③,志定而后及也④;《乐》以和⑤,德全而后及也;《书》以制法⑥,从事而后及也;《易》以穷理⑦,知命而后及也。故不学《春秋》,无以主断⑧;不学《乐》,无以知和;不学《书》,无以议制;不学《易》,无以通理。四者非具体不能及⑨,故圣人后之,岂养蒙之具邪⑩?”或曰:“然则《诗》《礼》何为而先也?”义曰:“夫教之以《诗》,则出辞气,斯远暴慢矣;约之以《礼》,则动容貌,斯立威严矣⑪。度其言,察其志,考其行,辩其德。志定则发之以《春秋》,于是乎断而能变;德全则导之以乐,于是乎和而知节;可从事,则达之以《书》,于是乎可以立制;知命则申之以《易》,于是乎可与尽性。若骤而语《春秋》,则荡志轻义;骤而语《乐》,则喧德败度⑫;骤而语《书》,则狎法;骤而语《易》,则玩神。是以圣人知其必然,故立之以宗,列之以次。先成诸己,然后备诸物⑬;先济乎近⑭,然后形乎远。亶其深乎⑮!亶其深乎!”子闻之,曰:“姚子得之矣。”

【注释】

①孔庭之法:即孔子教子之法。《论语·季氏》:“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②《四经》:此指儒家《六经》除去《诗》《礼》之外的《四经》,即下文中之《春秋》《乐》《书》《易》。

③《春秋》断物:西晋杜预《春秋左传序》:“周德既衰,官失其守。上之人不能使《春秋》昭明,赴告策书,诸所记注,多违旧章。仲尼因鲁史策书成文,考其真伪而志其典礼,上以遵周公之遗制,下以明将来之法。其教之所存,文之所害,则刊而正之,以示劝戒。”即谨遵礼制以裁断天下万物是非曲直。

④及:及教,即方可言及教导。

⑤《乐》以和:《礼记·乐记》:“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即《乐》可以协和天下万民。

⑥《书》以制法:《尚书序》:“所以恢弘至道,示人主以轨范也。帝王之制,坦然明白,可举而行,三千之徒并受其义。”即《书》可以制定王朝为政之规范。

⑦《易》以穷理:《周易·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即《周易》穷尽自然万物之理。

⑧不学《春秋》,无以主断:实模仿《论语·季氏》:“不学《诗》,无以言。”下同。

⑨具体:大体完备,初步具备。

⑩养蒙:开蒙,教养童蒙。具:准备。

⑪“夫教之以《诗》”六句:实模仿《论语·泰伯》:“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辞气,谈吐。此指谈吐高雅。暴慢,暴戾傲慢。容貌,此指仪容庄重。

⑫喧:杂。此指扰乱。

⑬备:求备,谋求完美无缺。

⑭济:完善。与上文“成”对应。

⑮亶(dǎn):确实,的确。

【译文】

门生有人问姚义:“孔子教子之法,言及《诗》《礼》,而未言及其他《四经》,这是为何?”姚义说:“我曾听夫子说:《春秋》裁断是非,意志坚定方能言及教导;《乐》协和万民,德行完备方能言及教导;《尚书》制定规范,参与政务方能言及教导;《周易》穷尽事理,洞悉天命方能言及教导。因此不学《春秋》,无法裁断是非曲直;不学《乐》,无法知道协和万民;不学《尚书》,无法议定兴立规范;不学《周易》,无法通达世间之理。这四者不先具备则无法掌握,因此圣人待此具备之后方才施教,哪里是为童子开蒙准备的呢?”有人问:“那么为何要先学《诗》和《礼》呢?”姚义说:“用《诗》教导人,则谈吐高雅,使之远离暴戾傲慢;用《礼》约束人,则仪容庄重,使之得以树立威严。揣度他的话语,审察他的志向,考量他的操行,辨别他的品德。意志坚定方可教授《春秋》,于是能裁断而不失权变;德行完备方可教授《乐》,于是能协和而不失礼节;参与政务方可教授《尚书》,于是能兴立制度;洞悉天命方可教授《周易》,于是能穷理尽性。如果贸然讲授《春秋》,则使人心志不定而轻视道义;贸然讲授《乐》,则使人常德扰乱而法度败坏;贸然讲授《尚书》,则使人轻视法令;贸然讲授《周易》,则使人亵渎神明。圣人知道必会如此,所以立《六经》为法,依次排列。先成就自己,然后再求备于外物;先完善四近,然后再尽见于八方。这其中的道理确实太深奥了!这其中的道理确实太深奥了!”文中子听闻后说:“姚义领会了《六经》的奥妙。”

9.7 子曰:“识寡于亮①,德轻于才②,斯过也已。”

【注释】

①识寡于亮:阮逸注云:“有亮少识,必有太缓之过。”亮,通“谅”,诚信,忠诚。《孟子·告子下》:“孟子曰:‘君子不亮,恶乎执?’”东汉赵岐注云:“亮,信也。”

②德轻于才:阮逸注云:“有才少德,必有太浅之过。”

【译文】

文中子说:“为人诚信而见识不足,才学过人而德不相配,这些都会产生问题。”

9.8 子曰:“治乱,运也,有乘之者,有革之者①。穷达,时也,有行之者②,有遇之者。吉凶,命也,有作之者③,有偶之者。一来一往④,各以数至,岂徒云哉?”

【注释】

①有乘之者,有革之者:阮逸注云:“乘之,谓舜乘尧之类;革之,谓汤革夏之类是也。”乘,依托,凭借。革,革命,即改朝换代。

②行:去。此指不遇时。

③作:阮逸注云:“谓自作孽、自求多福,皆由人作之者也。”

④一来一往:即循环往复。

【译文】

文中子说:“世道治乱,自有运数,有人乘势而起,有人革旧鼎新。困顿显达,自有时机,有人一生不遇,有人恰逢其时。吉凶祸福,自有命数,有因所作而得,有因偶然而得。天道循环往复,万事万物自有运数,哪里只是随便说说的啊?”

9.9 辽东之役①,天下治船。子曰:“林麓尽矣。帝省其山②,其将何辞以对③?”

【注释】

①辽东之役:见4.17条注。

②帝省其山:《诗经·大雅·皇矣》:“帝省其山,柞棫斯拔,松柏斯兑。”

③其将何辞以对:阮逸注云:“掌林麓之官何辞对帝?”

【译文】

隋炀帝征辽东,天下修造战船。文中子说:“山林砍伐殆尽。如果帝王巡视山林,掌管山林之官将何言以对?”

9.10 或非《续经》,薛收、姚义告于子。曰:“使贤者非邪,吾将饰诚以请对①;愚者非邪,吾独奈之何?”因赋《黍离》之卒章②,入谓门人曰:“五交、三衅③,刘峻亦知言哉④!”

【注释】

①饰:通“饬”。此指谨慎。

②《黍离》之卒章:见7.22条注。

③五交、三衅:南北朝刘孝标《广绝交论》中指出的五种以利交友的方式:势交、贿交、谈交、穷交、量交,及由这五种交友方式所导致的三种过失:败德殄义、仇讼所聚、名陷饕餮。

④刘峻:见1.41条注。知言:见6.48条注。

【译文】

有人批评《续六经》,薛收、姚义告知了文中子。文中子说:“如果是贤哲之人的批评,我将谨慎诚挚地进行说明;如果是愚钝之人的批评,我又能怎样呢?”于是吟诵《黍离》末章,进来对门生说:“刘峻的‘五交’‘三衅’,可谓真知灼见之言!”

9.11 房玄龄问:“善则称君,过则称己,可谓忠乎?”子曰:“让矣。”

【译文】

房玄龄问:“有美善之处则说君主所为,有过失之处则说自己所为,可以称为忠吗?”文中子说:“这是谦让。”

9.12 杜如晦问政。子曰:“推尔诚,举尔类①;赏一以劝百,罚一以惩众。夫为政而何有②?”如晦出,谓窦威曰③:“谠人容其讦④,佞人杜其渐⑤,赏罚在其中⑥。吾知乎为政矣。”

【注释】

①类:《诗经·大雅·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毛传云:“类,善也。”

②夫为政而何有:阮逸注云:“未有过此得为政之要者。”

③窦威:见2.3条注。

④谠(dǎng)人:方正刚直之人。讦:见8.51条注。

⑤渐:渐染,即日久而逐渐受到影响。

⑥赏罚在其中:阮逸注云:“容一讦直,示赏百善之门;绝一佞媚,示罚众恶之柄。”

【译文】

杜如晦问为政之道。文中子说:“以诚待人,举贤任能;奖赏少数以劝勉大众,责罚少数以惩戒大众。除此之外,为政还有其他要义吗?”杜如晦告退,对窦威说:“对待方正刚直之人,要容许他的批评;对待谄佞阿谀之人,要防止他的渐染;赏罚之道就在其中。我知道如何为政了。”

9.13 文中子曰:“制、命不及黄初①,志、事不及太熙②,褒贬不及仁寿③。”叔恬曰:“何谓也?”子泫然曰④:“仁寿、大业之际,其事忍容言邪?”

【注释】

①制、命不及黄初:阮逸注云:“《续书》《帝制》《公命》惟汉有之,不及魏矣。黄初,魏文帝初即位年号。”

②志、事不及太熙:阮逸注云:“《续书》《君志》《臣事》至晋太康而止矣,不及惠帝。太熙,惠帝年号。”

③褒贬不及仁寿:阮逸注云:“《元经》至隋开皇而止矣,不及仁寿。仁寿四年,炀帝弑立。”《元经》,模仿《春秋》而作,寓正道于褒贬。褒贬,此代指《元经》。见1.2条注。

④泫(xuàn)然:流泪的样子。见1.5条注。

【译文】

文中子说:“《续书》中的‘制’‘命’止于黄初年间,《续书》中的‘志’‘事’止于太熙年间,《元经》止于仁寿年间。”叔恬问:“为何这样说呢?”文中子流着眼泪说:“仁寿、大业之时所发生的事情让我不忍心说。”

9.14 贾琼问:“富而教之①,何谓也?”子曰:“仁生于歉②,义生于丰,故富而教之,斯易也。古者圣王在上,田里相距,鸡犬相闻,人至老死不相往来③,盖自足也。是以至治之代④,五典潜⑤,五礼措⑥,五服不章⑦。人知饮食,不知盖藏⑧;人知群居,不知爱敬。上如标枝,下如野鹿⑨。何哉?盖上无为,下自足故也。”贾琼曰:“淳漓朴散⑩,其可归乎?”子曰:“人能弘道⑪,苟得其行,如反掌尔。昔舜、禹继轨而天下朴⑫,夏桀承之而天下诈,成汤放桀而天下平,殷纣承之而天下陂⑬,文、武治而幽、厉散,文、景宁而桓、灵失。斯则治乱相易,浇淳有由。兴衰资乎人,得失在乎教。其曰太古不可复,是未知先王之有化也。《诗》《书》《礼》《乐》,复何为哉?”董常闻之,谓贾琼曰:“孔、孟云亡,夫子之道行,则所谓‘绥之斯来,动之斯和’乎⑭?孰云淳朴不可归哉?”

【注释】

①富而教之:《论语·子路》:“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汉书·食货志》:“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即先使百姓富足,而后再施以教化。

②歉:阮逸注云:“岁歉则仁者恻隐。”

③“田里相距”三句:实模仿《老子》第八十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距,离,疏离。

④至治之代:最好的时代,即礼乐大行之时代。

⑤五典:五常之典。见5.40条注。潜:藏。

⑥五礼:古代吉、嘉、宾、军、凶五种礼仪制度。措:搁置。

⑦五服:古代天子、诸侯、公卿、大夫、士五个等级的礼服。《尚书·皋陶谟》:“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章:明。此指等级分明。

⑧盖藏:《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命百官,谨盖藏。”东汉郑玄注云:“谓府库囷仓有藏物。”即储存积累物资。

⑨上如标枝,下如野鹿:实模仿《庄子·天地》:“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标,树梢。意在说明“至德之世”,君主就像树梢之枝,高而不尊;百姓就像原野之鹿,率性自由。

⑩淳漓朴散:又作“浇淳散朴”。《汉书·黄霸传》:“浇淳散朴,并行伪貌。”唐颜师古注云:“不杂为淳,以水浇之,则味漓薄。朴,大质也,割之,散也。”即淳朴的世风变得浮薄。

⑪人能弘道:《论语·卫灵公》:“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⑫继轨:继承遵循。

⑬陂(bì):倾斜。此指世道倾颓。

⑭绥(suí)之斯来,动之斯和:《论语·子张》:“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西汉孔安国注云:“绥,安也。言孔子为政,其立教则无不立,道之则莫不兴行,安之则远者来至,动之则莫不和睦。”意在说明文中子之道若能广行于世,则安邦而使远人来,行教而使万民和,世风归朴当在不远。

【译文】

贾琼问:“先富民而后施教,为何这样说?”文中子说:“仁生于荒歉,义生于丰足,因此先富民而后施教,这样才能容易。古时圣王统治天下,百姓田宅疏离,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大概能自给自足。因此最美好的时代,先王典册藏而不用,礼乐教化搁置不行,尊卑等级混而不分。人们只知满足日常饮食而不积累财货,只知成群聚集生活而无亲爱恭敬。君主高而不尊,百姓率性自由。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君主无为而治,百姓自给自足。”贾琼问:“淳朴的世风已经变得浇薄,还能回到从前吗?”文中子说:“人能弘扬大道,如果大道得以推行,世风重归淳朴可谓易如反掌。从前舜、禹继承遵循大道而世风淳朴,夏桀承袭盛世而使世风诡诈;商汤流放夏桀而天下太平,商纣承袭盛世而使天下倾颓;周文王、周武王时国家安定,周幽王、周厉王时国家离乱;汉文帝、汉景帝时社会安宁,汉桓帝、汉灵帝时社会动荡。这就是世道治乱交替循环,世风浮薄淳朴皆有原因。世道兴衰取决于君主,政事得失有赖于教化。有人说无法回到上古治世的状态,这是不知道古圣先王的教化之功。如若不然,传承《诗》《书》《礼》《乐》又是为了什么呢?”董常听闻后,对贾琼说:“孔子、孟子皆已逝去,先生之道若能广行于世,应该就能达到‘安邦而远人来,行教而万民和’的境界吧?谁说无法回归世风淳朴的状态呢?”

9.15 子曰:“以性制情者鲜矣。我未见处歧路而不迟回者。《易》曰:‘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①。’”

【注释】

①“直方大”四句:《周易·坤卦》:“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唐孔颖达疏云:“言六二之体所有兴动,任其自然之性。”“言所以不假修习,物无不利,犹地道光大故也。”“《文言》曰:‘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直方大”即为纯粹质朴之“坤德”,与上文“以性制情”之“性”对应,皆为人之“善心本性”。“不疑其所行也”则为秉承“坤德”,内心为“善心本性”所主宰,故能行事而不疑,与上文“未见处歧路而不迟回者”对应。直,质直。方,方正。大,读为“泰”,安定沉稳。习,修习,学习。利,吉祥。

【译文】

文中子说:“能够以善心本性来控制情感的人太少了。我还没有见到身处岔路而不犹豫的人。《周易》说:‘心地质直、品行方正、性情沉稳,即便没有学习,也会吉祥平安,并且行事不会犹豫不决。’”

9.16 窦威曰:“大哉!《易》之尽性也①。门人孰至焉?”子曰:“董常近之。”或问:“威与常也,何如?”子曰:“不知。”

【注释】

①《易》之尽性也:《周易·说卦》:“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尽性,即穷理尽性。

【译文】

窦威说:“伟大啊!《周易》穷尽万物之理洞悉人之本性。门生中谁能达到这种境界呢?”文中子说:“董常已经接近了。”有人问:“窦威与董常相比如何?”文中子说:“不知道。”

9.17 子曰:“大雅或几于道①,盖隐者也,‘默而成之,不言而信’②。”

【注释】

①大雅:温大雅。见2.3条注。几于道:见5.28条注。

②默而成之,不言而信:见5.1条注。

【译文】

文中子说:“温大雅应该几近于道了,是位高士,‘默然明理达道,不用言语自能令人深信不疑’。”

9.18 或问陶元亮①。子曰:“放人也。《归去来》有避地之心焉,《五柳先生传》则几于闭关矣②。”

【注释】

①陶元亮:即陶渊明(?—427),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大司马陶侃曾孙,东晋末至南朝宋初诗人。历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出任彭泽县令八十余天便弃官而去,从此归隐田园,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晋书》卷九十四有传。

②闭关:此指藏身世外。见4.3条注。

【译文】

有人问陶渊明。文中子说:“是放达之人。他的《归去来兮辞》有避世隐居之意,而《五柳先生传》则近乎藏身世外了。”

9.19 子曰:“和大怨者必有余怨①,忘大乐者必有余乐,天之道也。”

【注释】

①和大怨者必有余怨:实模仿《老子》第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余怨。”南宋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为政以德则民自无怨,苟不以德而刚强多欲,取之不以度,使之不以时,则民怨,及其有祸乱大作,方且抚绥而和释之,则亦必有余怨矣。”意在提醒为政之人当谨遵先王之道。

【译文】

文中子说:“纵然大乱已平必定尚存余怨,倘若淡泊功业必定另有他趣,这就是天道。”

9.20 子曰:“气为上,形为下,识都其中①,而三才备矣②。气为鬼,其天乎③?识为神,其人乎④?吾得之理性焉⑤。”薛收曰:“敢问天神、人鬼,何谓也?周公其达乎?”子曰:“大哉!周公。远则冥诸心也⑥。心者非他也,穷理者也,故悉本于天;推神于天,盖尊而远之也⑦,故以祀礼接焉⑧。近则求诸己也,己者非他也,尽性者也,卒归之人;推鬼于人,盖引而敬之也⑨,故以飨礼接焉⑩。古者观盥而不荐⑪,思过半矣。”薛收曰:“敢问地祇。”子曰:“至哉!百物生焉,万类形焉。示之以民,斯其义也。形也者,非他也,骨肉之谓也,故以祭礼接焉。”收曰:“三者何先?”子曰:“三才不相离也,措之事业,则有主焉。圜丘尚祀⑫,观神道也;方泽贵祭⑬,察物类也;宗庙用飨,怀精气也。”收曰:“敢问三才之蕴。”子曰:“至哉乎问!夫天者,统元气焉,非止荡荡苍苍之谓也;地者,统元形焉,非止山川丘陵之谓也;人者,统元识焉,非止圆首方足之谓也。乾坤之蕴,汝思之乎?”于是收退而学《易》。

【注释】

①识:此指人的思想意识。都:阮逸注云:“居也。”

②三才:见1.1条注。

③气为鬼,其天乎:阮逸注云:“《易》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鬼者精气之变也,故曰‘气为鬼’。”

④识为神,其人乎:阮逸注云:“《易》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非识则不能神,故曰‘识为神’。”

⑤理性:阮逸注云:“穷理尽性,则能行变化,通鬼神。”见5.2条注。

⑥冥:冥求,即潜心探索。“冥诸心”与下文“求诸身”对应。

⑦尊而远之:即“敬而远之”。见2.25条注。

⑧祀礼:阮逸注云:“此宗祀天神也。”《周礼·春官·大宗伯》:“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祇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东汉郑玄注云:“立天神、地祇、人鬼之礼者,谓祀之、祭之、享之。”接:交接。此指沟通神明。

⑨引而敬之:即反用“敬而远之”之义。

⑩飨(xiǎng)礼:宴享之礼。飨,通“享”。

⑪观盥(guàn)而不荐:《周易·观卦》:“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三国王弼注云:“王道之可观者,莫盛于宗庙。宗庙之可观者,莫盛于盥也。至荐,简略不足复观。故观盥而不观荐也。”盥事简而荐事繁,于简之中,更见行礼之谨、事神之敬,故“观盥而不荐”。盥,祭祀前主祭者用清水洗手,以酒灌地降神之礼。荐,进献牺牲供品。

⑫圜(yuán)丘:古时天子祭天的圆台。《周礼·春官·大司乐》:“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圜,同“圆”。

⑬方泽:即“方丘”,古时天子祭地的方台,因设于水中,故又称“方泽”。《周礼·春官·大司乐》:“夏日至,于泽中之方丘奏之。”

【译文】

文中子说:“气居上,形居下,识居其中,而三才齐备。气化为鬼,应当源出于天吧?识化为神,应当源出于人吧?我穷天理、尽人性而得此义。”薛收说:“请问天神、人鬼,说的是什么?周公明白其中的道理吗?”文中子说:“伟大啊,周公!对于遥远之物则探索本心。探索本心没有其他原因,实为穷尽天地之理,因此天地之理皆源出于天;将神归属于天,意在敬而远之,因此通过祀礼进行沟通。对近处之物则考求自身,考求自身没有其他原因,实为穷尽人之本性,因此人之本性皆源出于人;将鬼归属于人,意在引而敬之,因此通过飨礼进行沟通。古时祭祀观盥而不观荐,主要就这个道理。”薛收说:“请问地神。”文中子说:“至善啊!众生赖之以化生,万物得之以成形。可以将此告诉百姓,这就是地神之义。形不是别的,就是通常所说的躯体,因此通过祭礼进行沟通。”薛收问:“这三者哪个最重要?”文中子说:“三才不可相分离,用于不同的事,则各有侧重。圜丘祭祀上天,以观自然之道;方泽祭祀大地,以察万物之情;宗庙祭祀祖宗,以怀先人之德。”薛收说:“请问三才的深义。”文中子说:“问得好啊!天统摄世间元气,不只是所谓的虚空浩渺之处;地统摄万物元形,不只是所谓的山川丘陵之所;人统摄宇宙元识,不只是所谓的头圆脚方之物。乾坤的深义,你思考过吗?”于是薛收告退而钻研《周易》。

9.21 子曰:“射以观德①,今亡矣。古人贵仁义,贱勇力。”

【注释】

①射以观德:《礼记·射义》:“故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射,射礼。

【译文】

文中子:“古时举行射礼以观察人的德行,这种做法现在已经消失了。古人崇尚仁义,轻视勇力。”

9.22 子曰:“弃德背义而患人之不己亲,好疑尚诈而患人之不己信,则有之矣。”

【译文】

文中子说:“背弃道德和仁义却担心别人不亲爱自己,喜好怀疑和欺诈却担心别人不信任自己,世上就有这样的人。”

9.23 子曰:“君子服人之心,不服人之言;服人之言,不服人之身①。服人之身,力加之也。君子以义,小人以力,难矣夫!”

【注释】

①服人之言,不服人之身:阮逸注云:“此其次也。”

【译文】

文中子说:“君子使人心服,而不使人口服;其次使人口服,而不使人身体屈服。因为使人身体屈服,势必要强加以暴力。君子躬行仁义,小人奉行暴力,这是难以改变的!”

9.24 子曰:“太熙之后,天子所存者号尔。乌乎!索化列之以政①,则蕃君比之矣②。《元经》何不兴乎③?”

【注释】

①索化列之以政:阮逸注云:“《续诗》有政、化。”见3.24、3.26条。

②蕃君:即蕃臣。见3.24条注。比:等同。

③《元经》何不兴乎:阮逸注云:“《诗》亡则《春秋》作。”《孟子·离娄下》:“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文中子将《续诗》比之于《诗经》,《元经》比之于《春秋》,借“《诗》亡则《春秋》作”以说明《续诗》亡而《元经》必兴。见1.8条。

【译文】

文中子说:“西晋太熙之后,天子仅存名号而已。哎!《续诗》之所以把‘化’列于‘政’之下,是将天子等同于诸侯。《元经》怎能不广行于世呢?”

9.25 房玄龄谓薛收曰:“道之不行也必矣,夫子何营营乎①?”薛收曰:“子非夫子之徒欤?天子失道,则诸侯修之;诸侯失道,则大夫修之②;大夫失道,则士修之;士失道,则庶人修之。修之之道:从师无常③,诲而不倦④,穷而不滥⑤,死而后已⑥。得时则行,失时则蟠⑦。此先王之道所以续而不坠也,古者谓之继时⑧。《诗》不云乎:‘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⑨?’如之何以不行而废也?”玄龄惕然谢曰⑩:“其行也如是之远乎!”

【注释】

①营营:奔波劳苦之貌。

②“天子失道”四句:见6.28条。

③从师无常:实模仿《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④诲而不倦:实模仿《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⑤穷而不滥:实模仿《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⑥死而后已:《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⑦蟠(pán):盘伏。此指归隐。

⑧继时:继时之道,即传承时世之大道。

⑨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唐孔颖达疏云:“纵使我不往彼见子,子宁得不来学习音乐乎?责其废业去学也。”

⑩惕然:惊惧醒悟之貌。

【译文】

房玄龄对薛收说:“大道无法推行是必然的事,先生何必如此奔波劳苦?”薛收说:“你难道不是先生的门生吗?天子无道,则诸侯予以修明;诸侯无道,则大夫予以修明;大夫无道,则士人予以修明;士人无道,则庶民予以修明。修明之法:无所不学,诲人不倦,困穷而不失操守,至死而坚守正道。得其时推行大道,失其时则归隐山林。这就是古圣先王之道延续至今而未坠失的原因,古人称之为‘继时’。《诗经》不是说:‘纵然我不去见你,难道你就放弃学业吗?’怎么能以大道不得推行而使之荒废呢?”房玄龄内心惊惧幡然醒悟并致歉说:“先生所为原来意义如此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