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生产力和实际资本比率

琼·罗宾逊Ctrl+D 收藏本站

我们现在必须考虑,当我们的一些经济处于不同的技术发展阶段和不同的机械化边界时,怎样进行比较。

这种分析有些复杂。在任何一个经济内,在黄金时代,实际资本比率和利润率始终不变,可是在一个经济和另一个经济之间,实际资本比率的不同可能由于机械化边界的位置不同,或者由于技术知识上的偏向不同——有的偏向于多耗费劳动而节约资本,有的偏向于节约劳动而多耗费资本。

“没有偏向”的意义

不同的技术知识状态表现在不同的技术光谱里。一种知识状态在特定的实际资本比率下比另一种知识状态优越,如果在这特定的实际资本比率下每人产量较大(一种技术可能在高比率下比另一种技术有利,而在低比率下不及另一种技术有利,那么,如果各个经济按照适合于本身情况的方向发展了技术——劳动比较缺乏的经济,发展了多耗费资本的生产方法,而资本比较缺乏的经济则发展了少耗费资本的生产方法——我们就不能概括地说哪一种比哪一种有利 注79 )。

没有一种直接的方法可以比较那些代表不同知识状态的各种技术的机械化程度,可是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中所有的工资水平和利润率来鉴别一种较为可取的技术。在每种技术的范围以内,较低的利润率总是跟较高的机械化程度连在一起的(除了在不正常的时候)。 注80 有一种B+技术(在某种发展状态下)被采用,这时候它的利润率和在一种发展较差的状态下因采用B技术而产生的利润率相同;还有相当于C技术和A技术的C+技术和A+技术。 注81 产生高级技术的种种改进和发明,部分地在于使人们可能以较少的劳动来运用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资本财货,部分地在于用较少的劳动就能生产和维持一定数量的生产能力。(当一方面的改进是由于另一方面付出代价而取得的时候,例如节省了每单位产量所用的劳动但同时在每一工人需用的生产设备方面却用去了成本较大的投资,最好是把这种情况作为老的技术范围以内的一种改进,而不必作为采用了一种高级的技术)

两级之间的一种没有偏向的关系,意思是说在优越的技术下,每单位产量所用的劳动和每单位产量所用的以劳动时间计算的资本,在有关技术的整个幅度内,以同一比例减少,结果B+技术下的实际资本比率和B技术下的实际资本比率一样,A+技术下的实际资本比率和A技术下的实际资本比率一样,C+技术下的实际资本比率和C技术下的实际资本比率一样。

当优越性偏向于节省资本方面时(生产和维持一套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资本财货所需要的劳动,比运用这套设备所需要的劳动减少得多),B+技术所代表的实际资本比率小于B技术所代表的实际资本比率,等等。相反地,如果偏向于使用资本方面,B+技术就代表一种较高的实际资本比率。

生产力和相对份额

我们现在有三种因素必须同时顾到——在有关的实际资本比率下,一个级里的技术比另一个级里的技术优越的程度;各级之间的关系上的偏向;以及各个经济在运行中所根据的自己的一级技术上的一点。

利润率相等的没有偏向的优越性 最简单的情况(相当于一个黄金时代之内的两个发展阶段)是这样,在两个经济中实际资本比率和利润率两者都相等。一个经济在使用B技术,另一个在使用B+技术,两个经济之间的关系是没有偏向的,所以B技术和B+技术需要同一实际工资比率。

这时候,优越的经济里的实际工资比那较差的经济里的实际工资高,其相差的比率和两个经济里每人产量的相差的比率相同。在每一工人占用的资本(以产品计算)方面,前者也以同样的比例多于后者,而工资和利润在产值中所分得的份额在两个经济中是相等的。

优越性没有偏向,利润率不同 不同的技术之间的关系可能是没有偏向的,而各个经济在它自己的那一级技术上处于不同的地位。当优越的经济里利润率较低时,它在使用A+技术,另一方面那落后的经济在使用B技术。这时候优越的经济里的工资较高,其高出的程度大于在B技术的机械化程度下每人产量提高的程度。实际工资比率和比较落后的经济中使用A技术时所需要的实际工资比率一样。我们知道,这不一定是一种比B技术所需要的实际资本比率更高的实际资本比率,因为在资本财货的成本上较低的利润率发生了影响(列入它们的以劳动时间计算的成本中的假想的利息率也较低)。我们也不能一般地说哪一个经济产生较大的相对的工资份额,因为在优越的经济里每一工人的工资较高,可是每单位产品所费的劳动时间较少。

当优越的经济中利润率较高时,它在使用一种C+技术,而它的实际资本比率等于落后的经济中使用C技术时所需要的实际资本比率。也不可能对实际工资比率(比较B技术和C+技术)或工资和利润的相对份额,做出一般化的结论。

优越性有偏向,利润率相等 两个经济里利润率可能相同,以致优越的经济在使用B+技术,落后的经济在使用B技术,而实际资本比率不同,因为这两级技术之间的关系是有偏向的。如果偏向是节省资本,则B+技术需要较低的实际资本比率。这时,在优越的经济里工资就较高,其比率大于每人产量,并且工资在产值中分得的份额也较大。工人的境况比较好,因为他们是在一个比较先进的经济里,又因为所用的技术需要较少的资本(单位产品占用的资本)。相反地,当B+技术需要较高的实际资本比率时,劳动在产值中分得的份额就较少。

这些不同条件下和不同对象间的比较,可以包括不同经济之间一切可能的技术关系;可是只有在利润率相同的两个经济之间,我们才可能一般地说它们的比较生产力怎样影响劳动和资本在产值中所分得的相对份额。

解 说

尽管我们的种种假设非常抽象,我们的分析却对于怎样比较实际经济中的生产力,提供了一些线索或指南,只要这些经济之间的差异十分显著,不因实际情况中产量、劳动、工资和利润的计量受了含糊的物价指数的影响,而弄得辨别不清。

当我们看到生产力和实际工资的水平大不相同的两个经济时,生产力高的那个经济也许相当于(在我们的分析计划里)使用着A技术的A经济,而生产力低的那个经济相当于使用着C技术的C经济;或者生产力高的那个经济也许相当于使用C+技术的C经济。那就是说,差别可能或者是由于较高的机械化程度,或者是由于技术的优越。情况不容易判断。根据我们的分析,C经济的显著特征是它具有较高的利润率,可是和技术的选择有关的利润率是投资的预期收益,而在所有的材料中这是最难找到的一种。 注82 我们也许能粗略地比较两个经济里的实际工资比率,比如采用曾经用以商品计算的劳动成本加以压缩过的资本财货的账面价值, 注83 可是这种方法是很不精确的,而且即使相当令人满意,也还有缺点,就是,高的实际资本比率部分地是高利润率的一种反映,而不是低利润率的结果,因为资本财货的成本中含有利息成分。 注84

然而,实际资本比率上的显著的差别应该是可以看出来的,而较高的实际资本比率大概意味着较高的机械化程度。 注85 因此,我们可以大胆地认为实际资本比率较高的经济是A经济,而这种比率较低的经济是C经济。

便宜的劳动和低的工资 当A经济是高生产力的国家时,C经济里的工资水平就较低。从企业家的观点来看,C经济显然是一个“劳动便宜的国家”。较低的工资水平也许是由于有较多的垄断企业家(或者力量较弱的工会),由于过去遗留下来的资本较少(这又可能是由于低工资所造成的停滞),由于技术上有一种耗费资本的偏向,由于人口增长很快,一直在吞噬积累,不让每一工人占用的资本有所增加;或者也许是C经济的发展开始得迟,正在进行着高速度的积累,这种积累不久将使它超过A经济现在的地位。

不管是什么原因使得劳动便宜,低水平的实际工资总是和低水平的生产力联结在一起的。我们不能希望能非常精确地应用我们的分析,来说C经济里使用的技术是否可以适当地叫作C技术(就是,A经济里一定也会采用的那种技术,假如A经济里的利润率是和C经济里的利润率一样的话),还是叫作C-技术(一种属于一个较低的发展阶段的技术),可是我们可以给予这种区别以一种实际运用上的意义如下:如果A经济(高生产力的经济)的代表访问C经济,向当地居民提供关于怎样改善生活的意见,他们就应当问这两个经济之间的差别有多少是由于C经济里资本缺乏,只有通过长时期的积累才能得到补救(在积累期间实行低的实际工资) 注86 ;以及有多少是由于知识缺乏,而知识是可以通过培养少数C经济的技术人员来灌输的。

便宜的劳动,高的工资 现在让我们假设C经济是高生产力的国家。它那里的实际资本比率比A经济里低得多,可是技术知识水平较高,或者不如说是技术知识应用得比较好(大致说来,使用着C+技术,虽然我们不能希望精确地加以鉴定),结果每人产量和工资水平都比A经济里高得多。因为以商品计算的劳动成本高,每一工人占用的资本价值在C经济里就会比A经济里高;每一工人占用的生产能力在C经济里较高(对实物资本,例如每一工人占用的马力的粗略估计,将显出C经济里每一工人占用的实物资本较多)。然而,C经济还是“劳动便宜的国家”,因为那里的工资,和每人产量相对地来说,还是低得使较低的机械化程度可以获利。从企业家的观点来说,每一单位产品的以商品计算的工资成本在C经济里较小,虽然每小时劳动的成本较大;我们可以推断那里的投资利润率较高,虽然我们不能希望直接加以测量。 注87

C经济里工资率较高这种情况的存在,和劳动缺乏是高工资的主要原因那种见解,并不是不相容的。两个经济之间基本的不同是,相对于人口增长而言的积累速度在C经济里比A经济里快,以致企业家们不断地倾向于制造劳动缺乏的条件,可是同时他们在不断地防避这种劳动缺乏,做出种种提高每人产量的新发明。技术进步迅速这一事实,由于缩短设备的获利寿命,就会使资本缺乏: 注88 并且新发明中也许还有一种耗费资本的偏向,以致每单位就业量所吸收的积累额,在C经济里比A经济里大。可是这些是次要的问题。主要的一点是,人们使高速度的积累不能造成劳动的缺乏,因为一定数目的工人所提供的有效劳动量,由于技术上的改进,不断地增加,可以跟得上生产能力上的增加。在A经济里,企业家从容地前进,保持他们的地位;在C经济里,企业家赶紧地奔跑,保持他们的地位。

对我们的分析做这样的解说,必须适当地照顾到我们的种种假设的抽象性质,可是这种解说至少提示一些似乎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第十四章 积累而没有新发明

到现在为止我们一直在比较种种不同的机械化边界的状态,在每一种状态下那有关的经济都享有黄金时代的条件。在各个经济中利润率始终不变,关于未来利润的预期不断地获得实现,因此随着时间的进展,人们反复地做同样的预期。在一个 经济中的机械化边界的改变完全是另一回事。那是一种在时机成熟时发生的事件。它一定会引起利润率的改变,且使人们修改他们的预期。这使得论证中增加了许多复杂情况,为了单独分开那主要的论点,我们暂时提出一些更为简单化的假设。

一些特别的假设

(1)劳动队伍的人数不变。

(2)没有技术进步,现有技术的内容充分被人了解,并有一定的设计。

(3)企业家们预料将来物价和工资继续像今天一样,即使最近曾有变动。

(4)个别资本财货的寿命很短,因此个别的企业家可以容易地把他所有的生产设备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而不损失价值,他所采取的办法是不补充那些已经不能获利的项目,而把积存的折旧基金投资在他预期可以获利的项目上面。

(5)劳动在各种职业之间完全可以流动。

(6)不同技术之间有很大的距离,以致要把劳动队伍提高一步(从C技术到B技术或者从B技术到A技术),需要用掉多年的积累。

(7)一个经济的两个部门之间有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不随所用的技术而变化(有各种特殊的制造资本财货的工业,为各种不同技术供给所需要的设备,包括它们本身需要的设备在内)。开始运用一套设备,需要对在制品的投资。而就商品来说,这种投资必须由消费部门里的工人建立起来,可是总的实物投资受设备的产量的支配,因为运用每种类型的设备,需要特定数量的在制品。

这些假设,目的在于使我们可能分析从一种技术到另一种技术的转变,好像这种转变的发生对平静状态没有任何干扰似的。因此,论证是有些空想的,可是用这样的方法来陈说,使我们能够看出这方面的作用怎样运行;这种作用的运行,我们在其实际发展的那个短时期的不平衡状态中,是难以仓促地看清楚的。

转变的过程

提高实际资本比率 让我们假设,我们所研究的这个时期开始的时候,实际工资已经有一段时期不变地停留在比CB水平少许高一点的地方,结果C技术和B技术的获利能力差不多完全相等,B技术稍占优势。从一种技术过渡到另一种技术的转变正在进行,现有的生产设备由两种类型的资本财货构成。目前的新资本财货的出产中也包含两种类型,因为投资部门没有足够的设备能力和人力,不能在一转瞬间生产出这种过渡所需要的全部B技术设备,同时现有资本量的维持,还须部分地通过对C技术的设备进行补充,这种设备的生产所需要的劳动较少,并且这种生产所需要的专门设备已经存在(企业家虽认为B设备比较可取,但交货比较迟缓,好处已被抵消,结果每种设备的需求可以和所有的供给相适应)。比照我们以前的论点来说,这种发展阶段可以叫作CB时期。

当生产设备按正常能力运用时,正在进行的积累速度恰好足以提供经常不变的就业额,带有很小的失业余地(假如不是这样,就会发生劳动过剩或缺乏,使工资率变得低于或高于CB水平)。由于就业不变和工资不变,对商品的需求也不变。每逢用一套B技术设备替代一套损坏了的C技术设备时,消费部门的每人产量就提高。可是商品的市场是不变的,结果每人产量的增加必然引起消费部门里吐出一批劳动。 注89 消费部门里吐出的劳动被投资部门吸收,总投资中B型生产设备对C型生产设备的比例便提高(B型设备的交货迟延期减短,由于有了较多的劳动从事于生产这种设备)。消费部门里吐出劳动的速度因此增加,于是整个过程在进行中逐渐地快起来。

在运用中的B型生产设备每月增多,准租金的总额也每月增加。投资部门里的就业额增大,总投资的价值增大,生产出来的B型设备也增多。因此,投资部门中就业的增量 、准租金的增量 以及B型生产设备的出产的增量 ,都是一个月比一个月多。

现有资本财货总量的价值、每年补充损耗的资本财货的费用和每年净利润的总额,彼此齐步增加,而资本的利润率始终不变。

这种局面,只要它继续存在,很像黄金时代,我们可以叫它准黄金时代 。可是它本身含有—种矛盾,会使它终于结束。过了一个时期以后,全部消费品的产量将用B技术来生产,不再有劳动会由于使用C型设备而腾出来。如果在达到这个阶段以后,生产设备再进一步增加(现在的生产设备都是B型的),就会没有人手来配备,并且没有市场来销售它们的产品。

实际工资的上涨 我们所研究的过程现在开始一个新的阶段。当最后一套C型设备已被换去时,生产设备(全部都是B型的)的出产率已经达到一种高的水平。可是现在旧的B型设备不断地被新的所代替,而这种新的设备需要配备的劳动并不比旧的少。设备数目上的任何增长,会造成一种劳动缺乏的情况。为了配备最后生产的一批生产设备所需要的人手,企业家们在搜罗残余的一点失业劳动(我们假定这种后备军人数很少),并且提高货币工资标准,企图招致较多的人手。同时,没有订购B型设备的新订单;进一步增加投资部门的出产率的希望已经消失,为了生产B型生产设备而扩充设备能力的投资现已终止(这种投资当B型设备出产率增长时始终在进行)。CB时期的最后阶段中B型设备的高的出产率已达到极限,从现在起产量将缩减。

现在投资部门中已经有劳动吐出。结果,投资部门的工资总支出增长的比例低于货币工资因企业家争雇劳动而增长的比例,因此消费部门中货币准租金总额增长的比例也低于工资增长的比例。物价增长的比例一定不及工资成本,实际工资已经增长,有了对消费品的额外需求。消费品工业中准备装置的最后一批生产设备,于是就得到了投资部门中吐出的人力的配备,并且由于消费随着工资增加而有了市场。

这是我们在假设只可能有一种技术的条件下已经讨论过的局面, 注90 可是现在我们可以更详细地加以考察。

随着投资部门中就业的减少和消费品产量的增加,实际工资率在逐渐上升(我们可以假设当劳动的稀少最初出现时货币工资率会一跃而上,此后当消费部门中的生产能力增加时商品的价格会逐渐下跌)。

让我们把实际工资上升时期的早期阶段叫作“B技术低级时期”,晚期阶段叫作“B技术高级时期”。

我们可以从各方面比较B技术低级时期和高级时期中的情况。

工资和资本的价值 在高级时期中,消费部门里每一工人的准租金降低之数等于每人工资提高之数。根据这样两个假设,即人们总预期可以保持现在的利润率,同时现有资本中个别项目的寿命很短,我们假定在整个系统中已确立了一致的利润率(企业家已经很快地把生产能力从投资部门转移到消费部门,足以阻止相对的利润率发生分歧的任何倾向)。因此生产设备的价格(假想的或实际的) 注91 被调整得适合它们的成本(包括对生产这些设备所需要的资本酌量假定的一笔等于新利润率的利息)。 注92 在原则上,具有一定规格和一定年龄构成的一套生产设备的成本,在B技术高级时期可以比在低级时期大或是小(以商品计算),这要看实际工资提高的影响是不足以抵消还是足以抵消假定利息降低的影响而定(像我们在比较“B下”和“B上”经济时所看到的那样)。 注93 可是,既然生产设备中个别项目的寿命不长,利息变动的影响就不能很大,我们可以认为一套特殊的生产设备的成本(以商品计算)比低级时期中同样一套的成本大的程度,差不多是和从低级发展到高级这一段时期中实际工资率的增长成比例的。从资本的价值的观点来看这个问题:可以比较的一套生产设备上面的一年利润已经降低,其降低的数目等于准租金减少的数目(工资支出增加的数目)加 折旧费的增长(这差不多相当于工资的增长);要求得资本的价值,必须按一种等于利润率的利息率对这笔利润加以贴现。利润率已经降低到超过和每年利润成比例的程度,其超过程度的大小决定于生产设备的成本的增长多少。因此资本的价值已经增长,其增长的数目和成本相同。 注94

虽然我们已经假设生产设备中个别项目的寿命不长,这一点却不可忽视。设备中一个个别的项目存在了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工资稍有上升。将来更换时的工资水平将高于原来生产它时的工资水平。一个保持着一定数量的实物资本的企业家体验到它的价值(以商品计算)的增长,可是这并不能使他的财富增多,因为它的再生产成本已经远远超过它过去的成本;或者,从另一方面看这个问题:它的资本的价值以商品计算已经增长,可是商品对生产设备的购买力已经比例地降低。以过去成本为根据的折旧定额总是太小,不足以更换损耗的设备;要保持生产设备的实物数量不变,需要资金的净投资。

积累的减少 投资部门中雇用的劳动,在B技术的高级阶段比在B技术的低级阶段少,且产量构成已经改变。投资部门的产品中现在包含着较少的用来生产各种生产设备的生产设备,和较多的用来生产商品的生产设备。转变过程的发展节奏,决定于配备一套生产设备所需要的劳动量对生产这套设备所需要的设备在生产时所需要的劳动量的关系。消费品工业中每增添的一批生产设备能力,就要从投资部门中吸去若干劳动。投资部门中必须缩减多少生产设备能力,决定于流出了多少劳动。生产设备能力的缩减意味着一定数量的劳动已不必再用来制造投资部门中补充损旧设备的新设备,因而被吐放出来。如果这样吐放出来的劳动在一个月里超过了消费部门所需要的数量,那超过的部分就会被用来增加消费部门的生产设备的产量,下一个月流到消费部门去的劳动数量就会更大;如果吐放出来的劳动少于所需要的劳动,情况就相反。这样,投资部门的缩减以及消费部门的增加生产设备能力,都有一定的时间模型,可以确保劳动队伍不断地充分就业。实际工资上涨的速度决定于消费部门里生产设备能力增长的速度。

工资率迟早总有一天会涨到使用A技术比使用B技术有利的程度,这时候BA时期便开始了。

技术边界的转移 当工资达到BA水平时,企业家便订购A型设备,投资部门便把生产转移到生产A型设备所需要的生产设备方面去。劳动流往消费部门的情况渐渐减少而终于终止。净投资率降到最低限度。等到消费部门已经装置了一些A型设备以后,立刻又开始一种流回的情况,投资率又开始增加,于是出现一种准黄金时代,实际工资稳定在BA水平。

可以说,这个经济在走向经济满足状态的途程中已经前进了一步。 注95 工资率比CB时期中高(利润率较低),并且在BA时期结束时将再度上涨。

积累量 把全部劳动力量从C技术提高到A技术(从CB时期的开始到BA时期的结束),所需要的积累的总数,等于在C技术和CB工资率下每一工人所需的资本的价值以及在A技术和BA工资率下每一工人所需的资本的价值两者的差额。这可以认为包含两种成分,就是整个时期开始时和结束时实际资本比率的差额,以及工资率的差额。

实际资本比率上的差额又是用B技术下所雇的每一工人的工时计算的资本超过用B技术下所雇的每一工人的工时计算的资本的超过额,加 A技术超过B技术的超过额,减(在利息的影响不可忽视时)由于B技术时期中发生的利润率的降低而造成的以工时计算的每一工人所需的资本的成本的减少额(由于假想的利率降低而造成的B型生产设备成本的减少额)。

概括地说,B技术时期中的实际工资率(处在CB工资率和AB工资率之间的工资率)增长得越多,则使机械化程度得到一定的增长所需要的积累额就越大。提高工资方面所吸去的积累越多,由于一定数额的积累而增高的机械化程度就越少, 注96 或者提高机械化程度所吸去的积累越多,在一定数额的积累下工资率的上涨就越少。 注97

反常的情况 注98 如果在技术光谱里有一种反常的关系,以致当工资上涨时,C技术(而不是A技术)变得比B技术有利,那么,当工资达到BC水平时,机械化程度就会开始被降低。当投资部门从生产B型设备转移到生产C型设备时(生产C型设备时,所需要的劳动较少),劳动就从投资部门里被吐放出来,被消费部门所吸收,在那里C技术需要较多的劳动(每一单位产品需要的劳动较多)。当投资部门只生产C型设备时,那里就会发生劳动缺乏的情况,企业家设法阻止劳动流往消费部门,结果驱使货币工资上涨。这只会使商品的生产更能获利,同时消费部门会不肯让劳动流出。除非整个系统在过度膨胀中崩溃,消费部门一定会在争取劳动的竞争中胜利,结果净投资会缩减,实际工资会上涨。这种实际工资的上涨逐渐地继续下去,直到使用B技术又变得有利时为止(假设在工资高于BC水平时,使用D技术不比B技术有利)。一定有一种“正常的”CB工资率,高于那“反常的”BC工资率,因为,在一种高工资下C技术所以比B技术更为可取,其原因是C型设备的成本对假想的利率的变动特别敏感; 注99 随着利润率的降低,和它相应的假想利率对成本的影响就减轻,结果到了某一点它一定就得让工资率的影响率独起作用。因此在含有反常状态的一种技术光谱上,有一个低的“正常的”CB工资率、一个高的“反常的”BC工资率和一个更高的“正常的”CB工资率。反常的情况,如果发生的话,只能是脱离主要发展路线的一种变态。

那些特别假设的意义

(1)当人口增加时,会产生劳动稀少的情况,从而机械化边界的积累速度也相应地提高。当人口增长的速度很快时,相反的情况,一种劳动过剩的趋势,比较容易形成。

(2)技术进步对分析的关系将在下面加以讨论。

(3)当利润率方面发生未曾预料的变动时,要假定平静状态的条件,是有些矛盾的。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假设企业家们预见到B技术时期中会发生的工资上涨,我们就必须假设他们在工资真正达到BA水平以前就已开始转向A技术。可是,如果他们真的这样做,工资上涨的速度就会减低。要有正确的预见,个人必须预见到其他的人由于也有预见而准备去做的事。因此正确的预见这一项假设完全是一种空想。 注100 比较自然的是假设企业家具有相当程度的预见,可是未来的事很难确定。

如果未来的光景不能确定,投资的利润率的意义就会变得模糊;实得利润的意义也不明确,因为这种利润可以按原来的成本计算或者按再生产的成本计算,而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随形势发展而变动的。整个的分析也就模糊不清,虽然还能够概括地和粗略地加以应用。

(4)如果和变动发生的速度相对地来说,设备的寿命很长;在这种场合,在过渡时期中,相对利润率方面的平衡就不可能保持。例如,当B型设备的产量开始缩减到CB时期末所达到的最高额以下时,专门生产这种设备的工厂会变成永远是多余的东西,它的所有人会遭受资本的损失。 注101

当我们不能对所有的各种资本假设一种一致的利润率时,我们不能一般地说新生产出来的资本财货的价格怎样。当造船厂里有闲置不用的设备能力时,什么东西支配船的价格呢? 注102 答案决定于竞争是否激烈以及造船工业中采取的价格政策。这个问题我们以后再来讨论。暂时我们必须指出,它使分析中又多了一块模糊的地方,因为它意味着以实物计算的投资率和以价值计算的投资率之间的关系很容易变化。

(5)显然,如果不假设两个部门之间劳动完全可以流动,整个的分析就会更复杂得多。特别是,关于从C技术到A技术这三个过渡时期中各种过程的时间范型,就不可能做概括的论断,因为这决定于劳动在两个部门间的来回流动。

(6)如果机械化程度提高一步所需要的积累额不大,或者相对于一步的规模而言的积累速度很快,以致相对于生产设备的寿命而言的一个过渡阶段所需要的时间很短,则早一个时期生产的属于一种较低技术的设备将仍能使用,并赚得一些准租金(虽然比它们建造时所预期的要少些),同时向更高技术的过渡在进行。因此,当第一批A型设备装置起来的时候,D、C和B三种技术都在运用。这使人们不可能对各个时期中的产量、利润和两个部门间劳动的分配,做一般性的论断。再则,过渡的各个阶段往往交叉重叠和互不相容。B时期中的工资增长也许最后会使某些D型设备不能获利。于是代以B型设备,吐放出一部分劳动(因为D型设备的单位产品需要较多的劳动),阻止工资的上涨。这一来,分析变得极端错综复杂。然而,我们的分析所显示的那种机械作用仍旧有效。积累造成劳动稀少和机械化节省劳动这两种相反的情况,像以上所讲的那样,在起着相反相消的作用,虽然两者不再及时地轮流出现。那些特别的假设是为了可以在放慢的镜头下看清楚这种作用的运行而做出的。原则一弄明白,我们就能加快镜头,使它看上去更加栩栩如生。

(7)用一部分设备生产能力来进行工作的可能性,使得在制品和设备的关系不致那么呆板不变,所以构成设备生产能力所需要的实物投资额不再是明确地决定于所使用的技术。这又使投资的价值更加复杂和模糊。

解 说

前面的分析,照现在这样,是不可能加以应用的。一批资本财货的逐渐适应机械化边界的改变(不管变动多么小),一定需要很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人们做出了种种发明和发现。再则,适应过程本身就包含着新知识的取得,人们在使技术适应工资水平的变动的过程中也许会做一些新发明,这些发明,假如人们以前想到,在旧的工资水平上加以采用也是可以获利的。只有在积累进行得很慢的停滞的经济中,技术光谱才会长时期地保持原有的状态。实际上我们不能期望有一个经济,它那里资本对劳动的比率会在技术知识不变的状态下大大地增长;可是只有在这样的时候,前面的分析才可能适用。

前面的分析是经过非常精细的推敲而提出来,其目的不是为实际的经济组织提供一个模式,而是为了防止一种很容易发生的思想混乱。所谓机械化程度的增加是跟利润率的降低和实际工资的上涨联结在一起的这一说法,容易跟所谓日益增加的机械化程度使得利润降低和工资上涨那种理论,混淆不清。 注103 我们的论点说明这一事实:促使工资提高的正是这样的积累,而机械化会制止利润率的降低。假如积累继续增多,而没有机械化的余地,这种利润率的降低就会出现。

这一点区别非常重要,而且在谈到技术进步的时候,更有重大的意义(我们马上就可以看到)。

我们的分析还有另一方面的意义。实际经济中不能保持积累时,人们往往归因于“没有投资的机会”,可是,就技术上来说,在达到满足状态以前,决不会没有投资的机会。 注104 只要能够提高机械化程度,更多的资本总有用处。而且,即使发明的才力已经用尽,现有的最高级技术已经在尽量利用,进一步的积累还是能被实际工资的提高所吸收,直到利润率降至零为止。

“投资机会缺乏”这种说法所根据的是这样一个概念,即: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在资本对劳动的比率增长时产生一种抗拒的心理,如果这比率的增长必然使利润率降低的话。比方说,B经济一直在享受一种黄金时代,保持着一定的利润率以及B技术的实际资本比率,后来(在没有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发展到一种局面,人口增长的速度转慢,为了保持协调,它应该继续积累,把经济提高到A技术的机械化程度。可是,从企业家的观点来看,沿着一个黄金时代的路线继续下去,比转入另一个较高级的黄金时代容易得多。完成这种过渡,需要在投资利润率降低的条件下进行积累,并且需要发展形成一种机械化程度比现有技术更高的新技术。如果B经济里的企业家,在我们所想象的那种局面下,不能招致移民来补充劳动力(并且不做技术的改进),他们就很可能不能维持积累的持续性。可以说,他们因为资本对劳动的比率的增长一定会引起利润率的降低,而踌躇不前。 注105 他们这样不能维持利润率,因为个人减少投资,就会缩小别人的市场,个人不肯接受由于工资上涨而引起的利润降低,就会造成由于需求减少而引起的利润降低。 注106 对个人来说,在这种局面下,“投资机会缺乏”真是够受的,因为在停滞的情况下,不可能看到对个别投资的人一定有利的投资的出路。可是,假如大家一起向前推进,个人就会在提高机械化程度中找到机会;虽然利润率会比处在以前的黄金时代时低,但是可能获得的每年的总利润一定会比处在他们自己的不活动所引起的停滞状态时高。

诚然,在没有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在走向满足状态的途程中的某一阶段,总的年利润以及利润率,一定会开始变成零。然后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迟早会不再适用,整个经济就必须做一选择,或者陷入长期的停滞,或者采取另一套不同的经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