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夜灯前花报喜。心随社燕凉风起。云路修成宝月时。东楼怅望君先归。
沆瀣秋香生玉井。画檐深转梧桐影。看君西去侍明光。杯中丹桂一枝芳。
楼上曲。宋代。张元干。 清夜灯前花报喜。心随社燕凉风起。云路修成宝月时。东楼怅望君先归。沆瀣秋香生玉井。画檐深转梧桐影。看君西去侍明光。杯中丹桂一枝芳。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
张元干。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屋罅月。明代。王守仁。 幽室不知年,夜长昼苦短。但见屋罅月,清光自亏满。佳人宴清夜,繁丝激哀管。朱阁出浮云,高歌正凄婉。宁知幽室妇,中夜独愁叹。良人事游侠,经岁去不返。来归在何时?年华忽将晚。萧条念宗祀,泪下长如霰。
同友泰清寺看牡丹。清代。徐元钺。 閒来挈伴到花宫,梵宇名花迥不同。富贵已知空色相,华严何事现神通。人间绮语归平淡,天上霓裳笑软红。我欲拈毫赋归去,小窗明月上帘栊。
寄题南康胡氏春风堂。宋代。刘克庄。 芋魁菜甲必同食,石田茅屋不忍析。有时对床听风雨,有时共灯窥简册。大兄独抱古人道,群季各修弟子职。一门和气常如春,紫荆花开庭草碧。宛然生在舞雩时,又若坐于明道侧。吾尝三复棠棣诗,周公千载有惭色。共梨公枣能几何,摘瓜煮豆堪太息。区区锥刀未足让,伯夷逊国采薇吃。君能聚族真卓行,余亦为兄愧凉德。莫年在意观庐山,因作春风堂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