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西窗,书帏静、灯明又减。水漏涩、铜壶香烬,夜霜如雪。睡眼不曾通夕闭,梦魂争得连宵接。念碧云、川路古来长,无由越。
鸾钗重,青丝滑。罗带缓,小腰怯。伊多感那更,恨离伤别。正是少年佳意气,渐当故里春时节。归去来、莫教子规啼,芳菲歇。
满江红(寄内)。宋代。晁补之。 月上西窗,书帏静、灯明又减。水漏涩、铜壶香烬,夜霜如雪。睡眼不曾通夕闭,梦魂争得连宵接。念碧云、川路古来长,无由越。鸾钗重,青丝滑。罗带缓,小腰怯。伊多感那更,恨离伤别。正是少年佳意气,渐当故里春时节。归去来、莫教子规啼,芳菲歇。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题画四首。明代。唐寅。 野店桃花万树低,春光多在画桥西。幽人自得寻芳兴,马背诗成路欲迷。
别诗二首。唐代。吕岩。 无心独坐转黄庭,不逐时流入利名。救老只存真一气,修生长遣百神灵。朝朝炼液归琼垄,夜夜朝元养玉英。莫笑老人贫里乐,十年功满上三清。时人受气禀阴阳,均体乾坤寿命长。为重本宗能寿永,因轻元祖遂沦亡。三宫自有回流法,万物那无运用方。咫尺昆仑山上玉,几人知是药中王。
菩萨蛮。宋代。毛滂。 溪山不尽知多少。遥峰秀叠寒波渺。携酒上高台。与君开壮怀。枉做悲秋赋。醉后悲何处。白发几黄花。官裘付酒家。
九龙别业。明代。胡应麟。 何年遗别坞,十亩乱云边。五柳长垂碧,双松对草玄。断崖撑阁迥,飞瀑挂亭偏。满目忘机客,花时数放船。
好事近(二月十八日)。宋代。刘仙伦。 桃李缘阴浓,屈指中和三六。恰是仙翁初度,霭瑞烟芬馥。歌喉宛转绕华堂,总是长生曲。他日临清亭上,看儿孙朝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