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南天竺,平欺震旦人。九年皮髓尽,冷地忽翻身。
不思折却当门齿,更向空棺遗只履。而今脚下无几何,不是当年留下底。
达磨真赞 其二。宋代。释慧空。 一出南天竺,平欺震旦人。九年皮髓尽,冷地忽翻身。不思折却当门齿,更向空棺遗只履。而今脚下无几何,不是当年留下底。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 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二卷。 ...
释慧空。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 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二卷。
诗偈 其六十九。唐代。庞蕴。 佛遣灭生灭,生灭长相随。不学大人相,却作小孙儿。持心更觅佛,岂不是愚痴。
辽阳即事。元代。朱华庆。 平沙日日望霓旌,谁道终军浪请缨。已见六龙驱虏骑,肯容孤犬吠尧声。鹤归城上猿啼急,鸭绿江边雁影横。万里波臣伤白发,最怜枯骨葬长城。
送王止善入京。元代。柯九思。 君到金华怯暮暮,御沟波暖绿粼粼。城南牡丹大如斗,马上葡萄能醉人。
次陈东之韵题夏圭溪山清远卷。明代。平显。 画家粉墨元精好,赏鉴谁能察毫秒。良由天质发自然,惨淡经营信挥扫。圭森父子鸣赵季,丘壑胸襟气深杳。墨捲波涛沧海立,笔缩烟云天地小。冥搜远寄作此图,绎思通灵古来少。东南四万八千丈,玉室璿台势倾倒。北归有客怀故乡,怅望清猿与幽鸟。空悲白发岁年徂,不得痴儿公事了。神游翠壁揽长萝,梦濯灵溪藉纤草。金庭之魂可些招,应蹑玄踪追二老。
日南至。宋代。耶律铸。 猎猎严风正酷寒,一阳潜动旧关山。人情徒怨融和晚,天意何曾造化悭。暗逐寒威归汉外,渐回春色到人间。明年桃李知多少,莫把东风作等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