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为扁舟客,益觉此生浮。
逮今邮亭役,重膇仍百忧。
嗟予何所可,归去无田畴。
惭愧庭下槐,百年霜霰秋。
上苑谁移根,兔目自山丘。
曾见李长官,矫矫增风流。
欲登退省堂,秀句吟白头。
天上问风月,还似当年不。
宿洛川嘉槐驿其槐真可爱因思李承之待制尝为。宋代。晁说之。 昔为扁舟客,益觉此生浮。逮今邮亭役,重膇仍百忧。嗟予何所可,归去无田畴。惭愧庭下槐,百年霜霰秋。上苑谁移根,兔目自山丘。曾见李长官,矫矫增风流。欲登退省堂,秀句吟白头。天上问风月,还似当年不。
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
晁说之。 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宋代。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州。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牋寄我不?
三皇庙。明代。陈子升。 三皇遗庙对荒丘,灵气苍苍至道留。此日渐传天地意,儒生将诉古今愁。图书远影连清渚,耒耜春风满绿畴。忆昨骑驴过涿鹿,正闻兵法破蚩尤。
送崔黄臣寺丞宰临海。宋代。梅尧臣。 补官桐庐时,已饱严陵钓。进吏六百石,又得临海峤。因之论出处,足以见风调。洪潮可登观,万里涨川窍。收缩向何归,由来人莫料。凭君能赋才,庶或穷其妙。
送锽声外侍者还定水寺。元代。丁鹤年。 侍者还山修白业,何须门外问三车。微尘有相皆成幻,大道无岐直到家。月满秋岩收桂子,雪消春涧采蒲芽。阿师弘教成狮子,伫见传衣后代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