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
晁说之。 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题文待诏风木图 其二。唐代。全祖望。 我亦深嗟不造天,鲜民负疚自年年。朅来水阁山窗下,惭对慈乌孝鲤前。剩有遗容传旧德,更无好梦到新阡。披图读罢空三叹,一片苍凉木末烟。
喜雨赠林子卿陈正夫。元代。陈高。 幽轩对客坐,急雨檐前落。阴云破荒原,凉风散林薄。遥想东山下,苗生青沃若。与子结幽期,归来看秋穫。
酬潘景玉。宋代。林景熙。 读史双眸夜炯然,一声江雁落灯前。马非汗血材终下,木或青黄性不全。风月未容诗入务,乾坤应许酒为年。寒城日出无穷事,老耳山中独听泉。
减字木兰花。明代。汪洋。 流风撩褥,荒梦离离谁可掬。剖夜灯昏,独驿尘车绿覆门。哐啷声里,恍惚行人生到死。星野欹深,坐觅伤心没处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