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鲁仲连,后有李谪仙。前有李谪仙,后有屈翁山。
长河斩不断,历史势亦然。当其遇险阻,激浪欲滔天。
翁山旷代人,高躅继前贤。弓刀赴国难,血泪写民艰。
尔来三百载,精爽在人间。中华今启运,岭海换新颜。
同游怀遗烈,联袂拜遗阡。当时民族恨,一笑付云烟。
番禺拜谒屈翁山先生墓。近现代。王季思。 前有鲁仲连,后有李谪仙。前有李谪仙,后有屈翁山。长河斩不断,历史势亦然。当其遇险阻,激浪欲滔天。翁山旷代人,高躅继前贤。弓刀赴国难,血泪写民艰。尔来三百载,精爽在人间。中华今启运,岭海换新颜。同游怀遗烈,联袂拜遗阡。当时民族恨,一笑付云烟。
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
王季思。 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怀桂林所思亭。宋代。范成大。 篸山奇绝送归时,曾榜新亭号所思。桂林祗今湘水外,他年空有四愁诗。
山楼秋夜。宋代。周嵩。 孤形侣云汉,凉思满山楼。高树自吟籁,清樽聊赏幽。检书初志动,抚剑壮心留。蟋蟀不知事,喧声何不休。
万卷堂。唐代。邓肃。 世人无远韵,挟策干浮云。识字仅有数,得志无短檠。太丘妙家法,不肯卤耕耘。藏书浩无际,兀坐观沧溟。寒陋鄙李邕,假书勤朝昏。过眼如杜甫,散为笔下神。一家今四杰,射策到王庭。自视犹细事,家塾方讨论。嗟我未闻道,政作钻纸蝇。会同阿戎去,从公问斲轮。
令狐仆射与余投分素深纵山川阻修…附于旧编之末。唐代。刘禹锡。 前日寝门恸,至今悲有馀。已嗟万化尽,方见八行书。满纸传相忆,裁诗怨索居。危弦音有绝,哀玉韵犹虚。忽叹幽明异,俄惊岁月除。文章虽不朽,精魄竟焉如。零泪沾青简,伤心见素车。凄凉从此后,无复望双鱼。
道中思庐山。宋代。岳珂。 庐山三百里,巨浸压宫亭。势接九江汇,峰连万古青。渊源开道术,哤幻杂仙灵。厚地蟠奇秀,雄标动杳冥。浓岚晨历历,流水夜泠泠。雪拥琼瑶障,花繁锦绣屏。吾居尝静对,亲处异空聆。瀑布手自酌,斜川身所经。龙渊敲短策,鸟道绝危陉。正派尊涵泳,高山有典型。揭来三涉径,知阅几周星。白傅松犹在,陶潜菊未零。坚高思并辙,今古共忘形。便拟安圭窦,终期老涧坰。忽严大君诏,言驾小侯軿。一别门垂柳,重鸡肉阶蓂。出山羞小草,浮海又流萍。颇觉登山屐,翻成泛宅舲。回头看豹雾,望眼隔鸾汀。纵抱知还志,何时振倦翎。
系乐府十二首 其五 欸乃曲。唐代。元结。 谁能听欸乃,欸乃感人情。不恨湘波深,不怨湘水清。所嗟岂敢道,空羡江月明。昔闻扣断舟,引钓歌此声。始歌悲风起,歌竟愁云生。遗曲今何在,逸为渔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