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壁车厢反复看,海云写影一黄冠。
围城余痛支离骨,辟地偷生共肺肝。
中外声名归把笔,烦冤岁月了移棺。
带陴新冢寻蔾杖,滴泪应连碧血寒。
清道人卜葬金陵哭以此诗。近现代。陈三立。 楼壁车厢反复看,海云写影一黄冠。围城余痛支离骨,辟地偷生共肺肝。中外声名归把笔,烦冤岁月了移棺。带陴新冢寻蔾杖,滴泪应连碧血寒。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为佐野雪津常民题觚亭。清代。黄遵宪。 占得江山美,觚亭足胜游。高人欣对宇,老子许登楼。海气鳌头日,天风鹏背秋。他时回首望,认此作并州。
清平乐(李漕生日)。宋代。史浩。 池台非雾。缥缈双溪路。家在江南佳丽处。看取谢公风度。蟠桃酒酝千秋。金伙欲上迟留。笑待锦花裀上,双鸾舞彻梁州。
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宋代。苏辙。 约己心全小,宽叱德有余。外家恩泽少,先后礼容虚。原庙因前室,中朝避册书。功名不胜纪,四諡叹犹疏。
湖上。清代。赵国华。 美人桃叶渡,名士木兰舟。垂柳绿平水,夕阳红在楼。草间蝴蝶乱,花外杜鹃愁。买醉吾非吝,当春孰共游。
用丘枢密韵。宋代。程珌。 起自澄江应梦求,天还河北百馀州。嵩瀍处士归罗致,淮蔡奇谋入彀收。午夜金陵瞻斗极,千年胡昴减旄头。会须再作中兴历,还许诸生执笔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