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人尘昏昏,风云掩飘忽。
燕市起悲歌,孰得建安骨。
骚坛有飞将,挟句探月窟。
影蔽芙蓉旗,辉满金银阙。
下士仰之笑,但解守株橛。
题欧阳南雷诗卷。近现代。陈三立。 污人尘昏昏,风云掩飘忽。燕市起悲歌,孰得建安骨。骚坛有飞将,挟句探月窟。影蔽芙蓉旗,辉满金银阙。下士仰之笑,但解守株橛。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诉衷情。宋代。卢炳。 无端风雨送清秋。天气冷飕飕。行人先自离索,直是不禁愁。思往事,忆前游。泪难收。重阳近也,黄花依旧,谁伴清瓯。
君子有所思三首 其一。元代。潘伯脩。 海日萧条云雪冈,追锋百里逐天狼。云罗四面伏不动,金错旌竿风簸扬。侍臣结束鸿雁行,玉阶鸣鞘立翠黄。君子有所思,雕弓既韔姑置之。
醉太平 戏咏钱效宋人独木桥体四首 其一。清代。陈维崧。 红闺簸钱,绿窗意钱。姬人小字钱钱,佩男钱女钱。花骢铁钱,兰橑绮钱。癖同和峤惟钱,问直他几钱。
和舒信道二首 其二。宋代。韦骧。 谪仙居处枕湖边,手种垂杨已系船。勿谓门庭岑寂久,天将巨用理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