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光荡入万峰晴,十二桥衔打桨声。
到倚高楼花满眼,白波翻海接霄明。
旁淤洲渚鸦巢照,裂幅云霞雁字横。
冷抱孤芳荐杯酒,有灵词客鉴余情。
(庵中设浙东西词人木主)
游西溪秋雪庵看芦花用倦知庸庵闲止唱酬韵。近现代。陈三立。 溪光荡入万峰晴,十二桥衔打桨声。到倚高楼花满眼,白波翻海接霄明。旁淤洲渚鸦巢照,裂幅云霞雁字横。冷抱孤芳荐杯酒,有灵词客鉴余情。(庵中设浙东西词人木主)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咏史 其三。清代。李希圣。 江左长城祗自摧,咸阳一炬总成灰。噬脐事业无生气,尝胆君臣愧霸才。西极未闻天马至,故宫先唱野鹰来。边愁不到芙蓉苑,过锦新闻寿宴开。
吴歌七首 其六。明代。黄省曾。 孙子谈兵天下无,并驱黄石与阴符。鸾姬凤女残星剑,水火堪教红粉趋。
生日将至次韵答苏苏寄贺诗。清代。陈忠平。 诗不名钱葆我真,中年况味略能陈。肯因悖世遂逃世,恐为度人偏误人。蚤起浇书茶代酒,片閒摊饭梦通神。寻常狭巷车难入,隔断市廛喧扰春。
许家港夜泊。清代。朱逵吉。 模糊夜色辨柴关,泷急崎平又几湾。击鼓遥知村赛社,打钟近识寺藏山。惊飞宿鸟渔镫里,絮语寒蛩草露间。指点荒芦残月上,弋阳塔影见孱颜。
扬州文汇阁四库全书残叶歌。清代。毛澄。 纯皇郅治深宫闲,羽陵蠹简高于山。飞仙卷幔帐殿启,衮衣步坐开天颜。亲禦丹毫加点勘,漏箭将终月西暗。翻然藜火照人间,欲网珊瑚归铁缆。荒林破冢夜有光,东璧射地寒生芒。大开虎观购遗佚,九州岳牧皆奔忙。诸儒校纂目睛丧,直拓殿庭排缥缃。侍书内史跪进膳,玉觥满饫蒲萄浆。序录初成屡召见,跽聆褒贬提宏纲。字字曾过圣人手,每逢子午生天香。更怜禁禦人罕至,特贮行宫及山寺。此事古无今始闻,万手丛钞衍巾笥。老龙借读亦解嘲,五更攫取乘风涛。苍崖很石爪痕裂,琅函半惹腥涎胶。转眼邗沟烽火急,按籍徵名百亡十。金山楼阁烧成灰,西湖弃纸无人拾。一编乍展先呜咽,段段银光布纹涩。摩挲想见乾隆日,《崇文总目》那能及。墙隈短檠秋雨湿,空山回首飞云立。腐儒寒饿何能为,独抱残经草间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