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客光阴托烬余,接床湖树鸟巢如。
三年留命偿磨折,一室何心问扫除。
催老杯浇终古恨,移情灯显数行书。
杭人认入承平世,爆竹声沉万井庐。
乙丑除夕次韵答倦知同年。近现代。陈三立。 残客光阴托烬余,接床湖树鸟巢如。三年留命偿磨折,一室何心问扫除。催老杯浇终古恨,移情灯显数行书。杭人认入承平世,爆竹声沉万井庐。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赠程生东游。明代。李梦阳。 邹鲁风犹在,芒砀气有无。霸心空大泽,儒行乃长途。野艇冰迷雁,村楼冻集乌。无劳怨岁暮,随处是江湖。
癸酉闰三月十六日仙邑馆所儿子琦入梦怅然不怿后八日自解。元代。洪希文。 人生寿几何,过若飞鸟速。讵云垂老日,欠汝泪一掬。弃来将一期,触感常在目。夜梦或见之,恍若牛舐犊。回头语钟琰,此子岂不蓄。得非爱惑聪,戏我如蕉鹿。吾年在桑榆,期汝犹丝竹。胡为舍我逝,世事如水覆。嗟哉六如身,悟道讲已熟。莫将恩爱刀,更刻风中烛。
长春轩为清江刘先生题。明代。罗玘。 竹密年年笋,树多日日花。天应怜老景,春且住贫家。邹氏律吹谷,建溪鼓喊茶。终须窥造化,不似此生涯。
刑部厅海棠见赠依韵答永叔二首。宋代。梅尧臣。 摇摇墙头花,蒨蒨有好色。高枝笑粲粲,低枝明皪皪。但与风相撩,不与风相得。风吹莫苦急,游子汉日昃。彭祖与颜回,相去犹瞬息。每观形影篇,曷在神所释。不可废我吟,毕竟焉免白。
偈。宋代。释辩。 毫厘有差,天地悬隔。隔江人唱鹧鸪词,错认胡笳十八拍。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五湖烟浪有谁事,自是不归归便得。
送张迪功赴南京掾二首。宋代。陈与义。 岸阔舟仍小,林空风更多。能堪几寒暑,又作隔山河。看客休题凤,将书莫换鹅。功名大槐国,终要白鸥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