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访旧命湖航,虚过高轩欠举觞。一水盈盈情脉脉,有人扶杖立斜阳。
绝句率和报谢 其一。近现代。陈三立。 山居访旧命湖航,虚过高轩欠举觞。一水盈盈情脉脉,有人扶杖立斜阳。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踏莎行 春草。明代。沈宜修。 绿闹春残,红衔蕊少,水流依旧平堤杳。东风杨柳挂愁丝,杏花只送啼鹃老。燕子飞飞,征帆渺渺,天涯尽是王孙草。昼长屏掩博山寒,烟光日日屏前绕。
乌栖曲 其四。明代。李孙宸。 淡月朦胧华烛残,清歌乍吐气如兰。莲步未前心不持,秋波微盼许相知。
秋晚思故园。清代。宋育仁。 日夕凉风起,山河四望阴。孤云低鸟路,一叶下枫林。流水悲终古,秋花系隐心。故原依旧在,归计独沈吟。
次德茂沌中韵。宋代。卫泾。 沌路随江转,疎篱匝岸斜。寄身千万里,慰眼两三家。老矣思为圃,归欤学种瓜。遥知荷锄倦,一酌散腰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