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犹存万仞山,时时侧鬓看刀环。壮心未已聊归去,匹马秋风大散关。
咏怀 其三。近现代。徐炯。 百战犹存万仞山,时时侧鬓看刀环。壮心未已聊归去,匹马秋风大散关。
徐炯(1862—1936),字子休,号蜕翁,四川华阳(今成都市)人。光绪癸巳举人,两上春官不售,返川办学,毕生从事教育事业。曾应陕西布政使樊增祥之邀,率陕西省首批留学生赴日。由日返川,主办四川通省师范和附属小学,被选为四川教育会会长。深蓄兴邦拨乱之志,崇尚儒教,提倡国学,主张学以致用。 ...
徐炯。 徐炯(1862—1936),字子休,号蜕翁,四川华阳(今成都市)人。光绪癸巳举人,两上春官不售,返川办学,毕生从事教育事业。曾应陕西布政使樊增祥之邀,率陕西省首批留学生赴日。由日返川,主办四川通省师范和附属小学,被选为四川教育会会长。深蓄兴邦拨乱之志,崇尚儒教,提倡国学,主张学以致用。
饯新三衢牧常著郎。宋代。赵汝腾。 咫尺去天郡,少双名世儒。两轓建有日,五夸周无襦。孔庙云来祀。孔庙云来祀,柯山衿佩趋。常侯振文化,相业起於衢。
弋溪访汪石潭宗卿途中有作。明代。郑岳。 迂程百里访夫君,层碧楼高隐白云。山径肩舆行窈窕,风花衣袖度氤氲。师丹典礼谁同议,苏轼文章世共闻。黄阁论思需旧学,即看玉帛贲江濆。
题三笑图。明代。释宗泐。 过桥本无心,三笑亦偶尔。当时肯垂名,好事传画史。巍巍匡庐峰,湜湜虎溪水。援笔写清高,幽兴殊未已。
晓望石廪峰欲登不果作。明代。尹台。 莲花峰影动参差,石廪天梯袅雾危。坐惜阴崖苍藓滑,吟看峭壁紫罗垂。谷声昼吼蜚廉窟,云气秋翻霹雳池。安得身轻凌绝顶,卧承悬露咽仙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