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国庵居最寂寥,世涂何事苦相招。去村十里无行路,隔岸三家有断桥。
数点鸦声迎暮雨,一行鱼影涨春潮。陈年佛法从教烂,岂是头陀懒折腰。
水居六首 其六。元代。明本。 水国庵居最寂寥,世涂何事苦相招。去村十里无行路,隔岸三家有断桥。数点鸦声迎暮雨,一行鱼影涨春潮。陈年佛法从教烂,岂是头陀懒折腰。
明本(1263—1323),元朝僧人。俗姓孙,号中峰,法号智觉,西天目山住持,钱塘(今杭州)人。明本从小喜欢佛事,稍通文墨就诵经不止,常伴灯诵到深夜。24岁赴天目山,受道于禅宗寺,白天劳作,夜晚孜孜不倦诵经学道,遂成高僧。仁宗曾赐号“广慧禅师”,并赐谥“普应国师”。憩止处曰幻住山房。 ...
明本。 明本(1263—1323),元朝僧人。俗姓孙,号中峰,法号智觉,西天目山住持,钱塘(今杭州)人。明本从小喜欢佛事,稍通文墨就诵经不止,常伴灯诵到深夜。24岁赴天目山,受道于禅宗寺,白天劳作,夜晚孜孜不倦诵经学道,遂成高僧。仁宗曾赐号“广慧禅师”,并赐谥“普应国师”。憩止处曰幻住山房。
宦邸和寄社英。明代。区元晋。 三年未报国恩隆,惭愧故人属句雄。别久每惊时序改,诗来真觉海山重。三春耒耜祈甘雨,七月巡行念栉风。满目流亡难袖手,敢从孤剑说屠龙。
宣城南郊何氏游集。元代。卢挚。 怀痾苦无悰,抚节惊岁暮。淹留属休告,宁复婴物务。幽人偶相赏,萧散随所遇。寒郊联骑出,崇冈时延驻。山家如可即,鸡犬隔烟雾。举鞭问樵丁,始识林下路。亭榭歘轩敞,岩壑郁盘互。主人能爱客,何必论雅素。浊醪散襟颜,池鲜足供具。虽非穷胜践,政自得野趣。日夕归影乱,岚霏袭衣裾。鸣驺慎毋前,悠然望江树。
暮归舟中。宋代。宋庠。 一水萦纡荡夕霏,樵风上下燕参差。斜阳无限沧洲景,可惜山阴兴尽归。
鸳鸯湖棹歌 之二十三。清代。朱彝尊。 金鱼院外即通津,转粟千艘压水滨。年少女墙随意望,缝衣恰对柁楼人。
题东老庵。宋代。陈睦。 忆昔曾来访隐沦,潇然云水隔凡尘。画船祇载溪中月,白酒长添座上春。昼掩山扉无俗客,夜吟石鼎有高人。飘飘洒落青衫子,共话平生泪满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