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径无尘有绿苔,东风落日旧曾来。白头道者今何在,一树樱桃花自开。
维故人别墅。元代。行端。 门径无尘有绿苔,东风落日旧曾来。白头道者今何在,一树樱桃花自开。
(1254—1341)元僧。临海人,字元叟,一字景元,自称寒拾里人,俗姓何。世为儒家。十一岁在馀杭化城院出家。成宗大德中赐号慧文正辩禅师,主中天竺,迁灵隐。后主径山作大护持师二十年。工诗文。有《寒拾里人稿》。 ...
行端。 (1254—1341)元僧。临海人,字元叟,一字景元,自称寒拾里人,俗姓何。世为儒家。十一岁在馀杭化城院出家。成宗大德中赐号慧文正辩禅师,主中天竺,迁灵隐。后主径山作大护持师二十年。工诗文。有《寒拾里人稿》。
挽孙常州寺簿二首。宋代。陈著。 早宦早收不,相从溪与山。身曾五□贵,心自一鸥閒。留训金籯外,寻盟贝叶閒。手铭平日事,打破死生关。
题扇面小景 其二。明代。童冀。 斜日池台生晚凉,绿荷万点蘸波光。因思五月西湖路,画舫红云十里香。
生香亭。宋代。郑元祐。 方看幽草动区萌,便有交枝啭谷莺。树影齐圆日停午,蜂衙欲罢雨初晴。青摹屋角山容出,翠养墙根石发生。自为新来作诗瘦,隐侯元不负闲情。
读春秋。明代。吴与弼。 世情诗思两悠悠,老去何心复梦周。风雨午窗春睡起,间将吾志向春秋。
拟古仍古韵 其十七。明代。魏学洢。 薄暮远音至,戚戚心恐慄。向前视尺函,手书粲分列。妾颜三五月,夜夜清光缺。思君历秋冬,惠□□□□。
夜行玉笥樵风之间宿龙瑞。宋代。陆游。 野店溪桥供晚饷,吟边醉里弄春风。马行缺月黄昏後,钟下乱山空翠中。名宦不辞成寂寂,岁时惟恨去匆匆。颇闻禹穴遗书在,安得高人与细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