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床能几许,半被月侵眠。近暑仍惊露,当林或听蝉。
更长归梦乱,客久得愁偏。取醉还欹枕,晨钟又到船。
舟眠夜起。明代。李孙宸。 绳床能几许,半被月侵眠。近暑仍惊露,当林或听蝉。更长归梦乱,客久得愁偏。取醉还欹枕,晨钟又到船。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接家书有感 其一。清代。阮恩滦。 东风又到短长亭,惆怅珠湖柳色青。安得蒲帆悬十幅,随潮直下广陵城。
杂咏 其十一。明代。伍瑞隆。 流水多情去复来,绕篱穿槛到琴台。先生昨夜垂竿去,万朵莲花掌上开。
麦饭熟。宋代。邵定。 麦饭熟,儿莫哭,阿爷捣麦麦煮粥。煨一虾,配麦粥,饱儿腹。去年春梢铺麦田,驮儿走窜青山颠。归来破灶无晨烟。儿孩不知今岁强,床头贰釜又一囊,俭惜可补两月粮。老夫展拜妻烧香,谢苍苍。
折杨柳。明代。杨慎。 白雪新年尽,东风昨夜惊。芳菲随处满,杨柳最多情。染作春衣色,吹为玉笛声。如何于里别,只赠一枝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