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兰香食散河津,曾看莲灯出水新。谁道沧桑一年事,施灯人作受灯人。
悲遣十三章 其十一。明代。王彦泓。 盂兰香食散河津,曾看莲灯出水新。谁道沧桑一年事,施灯人作受灯人。
镇江府金坛人,字次回。以岁贡为松江府华亭县训导,卒于官。博学好古,喜作艳体小诗,格调似韩偓。词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词,有加毫颊上之致。有《疑雨集》。 ...
王彦泓。 镇江府金坛人,字次回。以岁贡为松江府华亭县训导,卒于官。博学好古,喜作艳体小诗,格调似韩偓。词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词,有加毫颊上之致。有《疑雨集》。
晨起。宋代。张嵲。 盥栉及平旦,晓庭风露清。萧然无一事,对此夏阴成。春晚方受谢,孤花有余荣。地远物性遂,时禽自飞鸣。书籍但掩卷,冲虚道已盈。非为隐沦客,自快适野情。
杨林即景次王文济韵。明代。王缜。 烟树空濛望眼迷,路程南北又东西。雨晴麦陇翻飞雉,春暖花村乐早犁。天阔常嫌苍海窄,山高惯见白云低。一窗明月无人管,惟有阶前草色齐。
归故山路逢邻居隐者。唐代。钱起。 握手云栖路,潸然恨几重。谁知绿林盗,长占彩霞峰。心死池塘草,声悲石径松。无因芳杜月,琴酒更相逢。
瞻礼能祖肉身二首 其一。明代。何吾驺。 西来真面目,寂后尚留身。万劫何曾变,真空不碍尘。风幡如在眼,菜肉若为陈。一段和光意,于兹欲度人。
忆南中。唐代。谭用之。 碧江头与白云门,别后秋霜点鬓根。长记学禅青石寺,最思共醉落花村。林间竹有湘妃泪,窗外禽多杜宇魂。未棹扁舟重回首,采薇收橘不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