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冬地动雪五尺,中有黑花洒如墨。
春来阴霾昼为夕,雪霰淋漓雷电逼。
识者已知今日灾,连年苦水旱复来。
农时竟月无滴雨,愁穷四海愁三台。
量田督课造苛法,等闲沥尽苍生血。
祸根虽断冤未开,毒沴烧空山斗裂。
骖乘犹然能赤族,郿坞金珠散空谷。
折槛诸君归且官,伤哉不起刘安福。
死多枉杀生不生,愿调和气回升平。
眼前得失倏已见,当权可不怜勋名。
千秋事挂闾阎评。
短歌击天鼓,天泽何时普。
桔槔响千村,青苗落焦釜。
人言旱荒悲,还胜水荒苦。
水荒犹有草可食,水荒犹有鱼堪罟。
十家九家空若焚,筋骨脂膏填赤土。
欲质无衣债无主,富儿有米不能贾。
此其何时急旧逋,酷逾亢阳猛于虎。
抛却火浣衫,为把龙须麈。
凭谁吐丝纶,凭谁作霖雨。
安得甘霖蠲诏相并来,尽使枯氓醉天府。
醉天府,歌且舞。
吁嗟嗟,谁父母。
黑雪行苦旱遣闷。明代。王叔承。 去冬地动雪五尺,中有黑花洒如墨。春来阴霾昼为夕,雪霰淋漓雷电逼。识者已知今日灾,连年苦水旱复来。农时竟月无滴雨,愁穷四海愁三台。量田督课造苛法,等闲沥尽苍生血。祸根虽断冤未开,毒沴烧空山斗裂。骖乘犹然能赤族,郿坞金珠散空谷。折槛诸君归且官,伤哉不起刘安福。死多枉杀生不生,愿调和气回升平。眼前得失倏已见,当权可不怜勋名。千秋事挂闾阎评。短歌击天鼓,天泽何时普。桔槔响千村,青苗落焦釜。人言旱荒悲,还胜水荒苦。水荒犹有草可食,水荒犹有鱼堪罟。十家九家空若焚,筋骨脂膏填赤土。欲质无衣债无主,富儿有米不能贾。此其何时急旧逋,酷逾亢阳猛于虎。抛却火浣衫,为把龙须麈。凭谁吐丝纶,凭谁作霖雨。安得甘霖蠲诏相并来,尽使枯氓醉天府。醉天府,歌且舞。吁嗟嗟,谁父母。
王叔承(1537—1601) 明诗人。初名光允,字叔承,晚更名灵岳,字子幻,自号昆仑承山人,吴江人。喜游学,纵游齐、鲁、燕、赵,又入闽赴楚。叔承以其无礼贤下士之实意,赋诗离去。又客大学士李春芳家,嗜酒。春芳有所纂述,常醉卧弗应,久之乃请其归。太仓王锡爵是其布衣之交,对三王并封之议,遗书数千言规劝之,锡爵为此叹服不已。其诗为王世贞兄弟所推崇。曾纵观西苑园内之胜,作汉宫曲数十阕,流传于禁中。著作有《潇湘编》、《吴越游集》、《宫词》、《壮游编》、《蟭螟寄杂录》、《后吴越编》、《荔子编》、《岳色编》、《芙蓉阁遗稿》等。 ...
王叔承。 王叔承(1537—1601) 明诗人。初名光允,字叔承,晚更名灵岳,字子幻,自号昆仑承山人,吴江人。喜游学,纵游齐、鲁、燕、赵,又入闽赴楚。叔承以其无礼贤下士之实意,赋诗离去。又客大学士李春芳家,嗜酒。春芳有所纂述,常醉卧弗应,久之乃请其归。太仓王锡爵是其布衣之交,对三王并封之议,遗书数千言规劝之,锡爵为此叹服不已。其诗为王世贞兄弟所推崇。曾纵观西苑园内之胜,作汉宫曲数十阕,流传于禁中。著作有《潇湘编》、《吴越游集》、《宫词》、《壮游编》、《蟭螟寄杂录》、《后吴越编》、《荔子编》、《岳色编》、《芙蓉阁遗稿》等。
读史有感十二首 其一。明代。王世贞。 汉武箠八荒,中原亦云蒿。神鲛甘鼎腥,天马以游遨。归来大受计,柏梁造天高。赫哉轮台言,黔首息讴谣。肝腑授亲臣,八柄唯所操。钩戟化为耝,大农自称饶。薄海颂明哲,宁知贤者劳。
寄陈检校。元代。郭奎。 遥想紫薇省,郎官直禁楼。琼花天上去,清夜忆扬州。二十四桥月,玉箫吹两头。秋风挂帆席,几度大梁游。
西江月 其二 戊申元日。近现代。章士钊。 六十年前今日,东朝父子双危。不才犹下海西帷。南望武昌云起。甲子周期已满,春秋笔法难持。谁嫌不足少年时。老去粗谙易理。
持节过界。宋代。曹勋。 泗滨怅望草连云,眼暗凄尘只断魂。香火固难寻宝塔,云烟时复见沙墩。五更悲壮眠难熟,一片荒寒晓更昏。往事兴怀今二纪,道傍父老岂儿孙。
谢束丈。宋代。王令。 卓郑簪裾密作林,相如贫病强来临。藜羹才饱无他志,肉食饿充有媿心。死马偶能逢市骨,滥竽常恐负知音。古来一饭皆论报,何日王孙遂有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