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木生附枝,刻削岂无施。取则龙文鼎,三趾献光仪。
勿言素韦洁,白沙尚推移。曲躬奉微用,聊承终宴疲。
同咏坐上玩器。南北朝。谢朓。 蟠木生附枝,刻削岂无施。取则龙文鼎,三趾献光仪。勿言素韦洁,白沙尚推移。曲躬奉微用,聊承终宴疲。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谢朓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
谢朓。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谢朓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题崇兰图二首。宋代。陈与义。 两公得我色敷腴,藜杖相将入画图。我已梦中都识路,秋风举袂不踟蹰。
襄阳咏史 其五 汉高庙。金朝。李俊民。 垓下未闻歌散楚,泽中已见哭亡秦。乾坤到底归真主,愁杀鸿门碎斗人。
嘲俗子。明代。王世贞。 乡里儿童项领成,客至从嗔不出迎。安得壮士掷天外,吾与汝曹俱眼明。
题琅琊山寺道标道揖二上人东峰禅室时助成此□□筑斯地。唐代。李幼卿。 佛寺秋山里,僧堂绝顶边。同依妙乐土,别占净居天。转壁千林合,归房一径穿。豁心群壑尽,骇目半空悬。锡杖栖云湿,绳床挂月圆。经行蹑霞雨,跬步隔岚烟。地胜情非系,言忘意可传。凭虚堪喻道,封境自安禅。每贮归休巅,多惭爱深偏。助君成此地,一到一留连。
惜春四首 其二。明代。卢龙云。 几日春将尽,飞花到夏初。游丝萦陇树,新笋傍畦蔬。客久谙齐物,愁来学著书。云山千里外,风雨梦吾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