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楸止五株,共生十步间。各有藤绕之,上各相钩联。
下叶各垂地,树颠各云连。朝日出其东,我常坐西偏。
夕日在其西,我常坐东边。当昼日在上,我在中央间。
仰视何青青,上不见纤穿。朝暮无日时,我且八九旋。
濯濯晨露香,明珠何联联。夜月来照之,蒨蒨自生烟。
我已自顽钝,重遭五楸牵。客来尚不见,肯到权门前。
权门众所趋,有客动百千。九牛亡一毛,未在多少间。
往既无可顾,不往自可怜。
庭楸。唐代。韩愈。 庭楸止五株,共生十步间。各有藤绕之,上各相钩联。下叶各垂地,树颠各云连。朝日出其东,我常坐西偏。夕日在其西,我常坐东边。当昼日在上,我在中央间。仰视何青青,上不见纤穿。朝暮无日时,我且八九旋。濯濯晨露香,明珠何联联。夜月来照之,蒨蒨自生烟。我已自顽钝,重遭五楸牵。客来尚不见,肯到权门前。权门众所趋,有客动百千。九牛亡一毛,未在多少间。往既无可顾,不往自可怜。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毕节简蔡席二广文。明代。杨慎。 鹑衣裹冻身,荒馆夜难晨。冷榻谁相伴,寒炉独可亲。途穷千虑失,天远四愁新。梦里儿童戏,醒来倍怆神。
过思明。宋代。陶弼。 几年来瘴外,此夜宿溪中。照枕残鸡月,吹灯落叶风。庐循犹伪国,杨仆已衰翁。起戴寒星去,前村烧影红。
秋日苦雨和退如太史 其二。明代。袁宏道。 霆轰电射不终朝,何事阴淫怒不消。楼上女儿齐浣屧,宫中铜狄尽浮腰。汉官著笠趋龙尾,河鼓张油度鹊桥。大道狭斜俱眼底,那堪十户九萧条。
次韵吕清父录参。宋代。苏泂。 两脚如麻数日悬,家贫上漏复旁穿。天工却与人争气,赐得青苔百万钱。
送汪内相移镇宣城。宋代。黄公度。 龙纪膺图代,龟书出洛年。人文初炳焕,神化共回旋。大雅藩篱缺,诸儒门户专。天将扶古道,岳始降名贤。派别轩皇远,江回楚邑偏。英灵久蟠郁,簪笏旧蝉联。家学传桑砚,词场著祖鞭。风云千载会,宇宙大名悬。行洁圭无玷,才长桷有梴。西都经术富,东阁道山连。蠹简烦紬绎,群书益贯穿。才超班马上,道探老庄玄。近代风骚变,词人雾縠鲜。俳优惊异体,轻薄竟相沿。作者今亡矣,明公独勉{旃丹换冉}。狂澜资反正,坠绪得扶颠。内史趋栏药,中书落笔椽。直词批勑尾,清议列龟前。法驾南巡日,妖氛北刺天。新亭空涕泪,神汴一腥膻。慰将言弥切,徵兵檄屡宣。奉天凭陆贽,淮上困苻坚。素秘龙韬策,爰参虎旅权。精诚潜贯日,勋业合凌烟。耆旧朝廷倚,文章海内传。三长青史笔,五典白麻篇。思赡宫人蜡,荣归御榻莲。研经鱼辨鲁,挥翰骥奔泉。方徯金銮作,聊从铜虎迁。疮痍承帝念,恺悌沃民编。铃索昼斋永,棠阴夜月圆。丰登诸县乐,治最八州先。诏易宣城郡,恩遗晋水壖。歌襦恐来暮,卧辙惜言还。汉守终丞相,黄公且颍川。长亭春草外,巨镇日华边。况复师瞻久,由来德望全。芝函行召对,鼎席即详延。尚父西辞渭,司徒北破燕。斯民免涂炭,吾党赖陶甄。竹尺元通籍,瓜时忝备员。孩提曾识面,父执绝随肩。被遇怜才小,怀恩觉体孱。尘埃馀冗吏,情绪足离筵。歌阕魂飞渚,诗成泪染笺。辕驹何局促,巫步失趼跹。旧治应骑竹,他邦未暖氊。公归劳驿骑,地远想台躔。处士依文举,贤卧颂子渊。瀛洲如许到,未敢卜归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