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韶光早,春风送腊来。水堤烟报柳,山寺雪惊梅。
练色铺江晚,潮声逐渚回。青旗问沽酒,何处拨寒醅。
春诗。唐代。萧遘。 南国韶光早,春风送腊来。水堤烟报柳,山寺雪惊梅。练色铺江晚,潮声逐渚回。青旗问沽酒,何处拨寒醅。
萧遘(gòu)(?-887年),字得圣,祖籍南兰陵(今江苏武进),唐朝宰相,中书侍郎萧置之子。萧遘出身于兰陵萧氏齐梁房,进士及第,历任校书郎、太原从事、右拾遗、起居舍人、播州司马、礼部员外郎、考功员外郎、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兵部侍郎等职。黄巢之乱时,萧遘随唐僖宗入蜀,被拜为宰相,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黄巢起义平定后进拜司空,封楚国公。光启二年(886年),邠宁节度使朱玫率军入京,田令孜挟持唐僖宗逃往宝鸡,萧遘未及跟随。朱玫主张另立新君,萧遘反对,拒绝草拟文告,被罢为太子太保,退居河中府。光启三年(887年),朱玫之乱平定,宰相孔纬诬陷萧遘从逆,萧遘因此被赐死。 ...
萧遘。 萧遘(gòu)(?-887年),字得圣,祖籍南兰陵(今江苏武进),唐朝宰相,中书侍郎萧置之子。萧遘出身于兰陵萧氏齐梁房,进士及第,历任校书郎、太原从事、右拾遗、起居舍人、播州司马、礼部员外郎、考功员外郎、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兵部侍郎等职。黄巢之乱时,萧遘随唐僖宗入蜀,被拜为宰相,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黄巢起义平定后进拜司空,封楚国公。光启二年(886年),邠宁节度使朱玫率军入京,田令孜挟持唐僖宗逃往宝鸡,萧遘未及跟随。朱玫主张另立新君,萧遘反对,拒绝草拟文告,被罢为太子太保,退居河中府。光启三年(887年),朱玫之乱平定,宰相孔纬诬陷萧遘从逆,萧遘因此被赐死。
古意五首 其五。宋代。俞德邻。 忆妾初嫁时,感君涂蔇茨。嫁君未三载,君行河北陲。长庚耿天际,饭粟羹伏雌。君云去不远,五月当来归。闻君往从军,裘马事轻肥。蓬蒿没深巷,风露凄妾衣。夫君岂不念,将由道路逶。道路或孔迩,妾忧宁不知。
石假山。宋代。刘学箕。 潭溪散人方是閒,真山不爱爱假山。呼童积叠石磊碑,远近便拥峰与峦。晴岚滴翠明窗前,清影挂壁方池边。色侵书帙日华薄,丘壑坐上生云烟。云烟收霏苔藓绿,山石傍头更栽竹。三竿两竿韵不俗,摇荡清风凉意足。方是閒人当此时,以假像真人谓奇。或来静对酌美酒,或来宴坐哦新诗。吟诗搜索萦心脾,酒醉落魄精神痴。吟诗饮酒且不可,况复局上争枯棋。不如对山抚鸣琴,琴心三叠舞胎禽。高山流水存至音,古趣澹泊悦我心。老泉三峰烂木材,百年沉埋安在哉。东坡仇池九华石,只有佳篇傅入集。此山亦独今视昔,与我同生亦同没。
秋夜 其二。明代。区大枢。 片雨下山阿,空庭暮若何。寒催秋过雁,凉入夜舒荷。草上来青女,池边出素娥。徒传瑶瑟怨,谁为鼓云和。
雨饮玲珑岩下。宋代。谢翱。 垂云起嵚嵌,衣被松与桂。夜含星斗光,隐若金石气。雨来辄阻之,不得抚苍翠。下有桑门子,饮用陶匏器。盆中蓄海石,左顾如牡砺。疑此碛上来,不知几年岁。桑门却问客,所居何姓氏。回指南海峰,苍茫倘一至。
九日泊浔州望登高者有述。明代。郭之奇。 满目幽花蔽绿萝,空馀雪鬓影清波。祇怜孟帽因风落,长使陶樽负菊多。千涧甫从浔水合,重阳已向客舟过。未知此日东流意,今古浮沉事若何。
公无渡河·大莫大於死生。宋代。陆游。 大莫大於死生,亲莫亲於骨肉。河不可冯兮非有难知,言知不从兮继以痛哭。望云九井兮白浪嵯峨,刳肝沥血兮不从奈何!秋风飒飒兮纸钱投波,从公於死兮下饱蛟鼍。